补史之阙,宋史力作——《〈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点校》编辑侧记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藏书报 Author 藏书报
近日,《〈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点校》入选“2022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作为一名古籍整理类图书的出版人,该书的责任编辑刘琳想与大家分享一下项目的基本情况和自己的体会。
▌一部弥补宋史重大史料缺失的书 ▌
《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是南宋杨仲良依据李焘的编年体史学巨著《续资治通鉴长编》编纂的一部关于北宋历史的纪事本末体史书。由于史书没有记载,杨仲良的生平事迹已经无从考证。李焘生于1115年,卒于1184年,他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仿效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编写而成的、关于北宋九朝的编年体史书,这部著作保存了北宋时期大量的史料,但是它的体量巨大,卷帙浩繁,不是专业学习和研究宋史的人,查阅极为不便,而且这本书存在编年体史书割裂历史事件的不足之处。众所周知,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历时十九年完成,一共二百九十四卷,面对体量巨大的《资治通鉴》,能够通读一遍者甚少。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原书共九百八十卷,它的体量比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体量还要大数倍。所以南宋人多有在《续资治通鉴长编》基础上编写精简本北宋史书者,如陈均“观国朝史录诸书及眉山李氏《续通鉴长编》,意酷嗜之,独患篇帙之繁,未易识其本末,则欲删繁撮要为一书,以便省阅”,并编成了《九朝编年备要》。南宋人袁枢依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编写而成的《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因其叙事条理清楚,篇幅适中,深受读书人喜爱,故继其之后,杨仲良也依据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编写出了一百五十卷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是以北宋政治事件为主线,将北宋主要政治事件基本囊括,且对各个事件叙述相对完整。
对于想了解北宋政治基本情况的人,《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比《续资治通鉴长编》更适合阅读。但是出于种种原因,《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却流传不广,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该书加以整理。
▌一部颇具古籍整理特色的书 ▌
2006年,今人出版了点校本的《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即《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该书的点校是有开创之功的,但是其选用的底本是讹误较多的嘉庆本,且整理者的点校工作不够认真,导致该点校本错误较多。鉴于此,我社邀约国内宋史界的专家对该书重新进行点校,选用广雅书局本为底本,以期能够为学术界提供一个较好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点校本,弥补缺憾。
众所周知,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被海内外同行专家誉为“宋史研究第一重镇”,是海内外宋史研究“人才最集中、资料最丰富、研究信息最灵通”的科研机构,200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书的点校者丁建军老师正是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员,1986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2010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现任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宋史研究丛书》副主编、宋史普遍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宋史、河北地方史和宋代历史文献研究。作者超强的学术背景和功底,可谓是该书的一个特色。丁建军老师呕心沥血,历时6个春秋,终于完成初稿,并将其送至我社。该书采用繁体字进行点校和注释,全书共一百五十卷。底本采用的是广雅书局本。宋史专家徐规先生认为《长编纪事本末》的最佳版本为广雅书局本。(参见徐规先生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研究》,《文史》2001年第一辑,第192—204页)故本次点校整理即以光绪本(即广雅书局本)为底本。该书与嘉庆本(即宛委别藏丛书本)对校,同时充分利用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丰富的宋代典籍藏书,参考《长编》《九朝编年备要》《宋史全文》《三朝北盟会编》《宋会要辑稿》《宋史》《辽史》《金史》《宋大诏令集》《宋朝诸臣奏议》《宋宰辅编年录》《契丹国志》《大金国志》以及宋人文集、笔记等相关古籍,进行他校。在点校过程中,遵循不改动底本的原则,力图最大限度地保持刻本原貌。对书中的异体字、通假字等,在不妨碍阅读的情况下,不加径改。为避免歧义,对原刻本中明显的错别字进行审慎校订。除了通常的点校之外,对本书个别事件系时不精确或错误者,进行了弥补或更正;对于廖廷相等人所加小字按语之错误者,给予了删除;对于底本中个别大段的半卷、整卷的阙文,则基本一仍其旧。
▌一部比《续资治通鉴长编》更适合阅读的书 ▌
就学术研究而言,《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比《续资治通鉴长编》更适合阅读。一方面,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一度散逸,现存《续资治通鉴长编》是清人为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录而成的,已经逸失了宋神宗初期(熙宁元年至熙宁三年三月)、宋徽宗朝、宋钦宗朝的内容,而《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则保存了熙宁元年至熙宁三年(1068—1070)三月、宋徽宗朝、宋钦宗朝的大量内容,故可以弥补今本《续资治通鉴长编》之阙。另一方面,《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是宋人杨仲良从《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辑录文字而成,因此,它保留了《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大量的宋人的原始文献,而今存《续资治通鉴长编》则是清人从《永乐大典》中辑录而成,并对《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触犯清朝统治者忌讳的文字进行了大量的讳改,这又使得《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对于《续资治通鉴长编》具有补缺和校勘的双重价值。
关于《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的书名、作者、版本以及流传情况、价值等内容,整理者在该书的前言中做了详细分析和总结,待该书出版后,读者朋友们可阅读和参考。
今年“古籍保护”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古籍保护利用工作的高度重视。自己作为古籍工作从业者,备受鼓舞。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让源远流长的文化生生不息,这是古籍保护者的使命,也是我们古籍出版人的使命。我们希望把《〈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点校》一书出版好,做成精品,也是我们古籍出版人做好古籍保护利用工作的实际行动。
(本文转载自《藏书报》2022年第14期)-THE END-
责编 | 何慧婷
责校 | 刘 琳
审读 | 宗增芳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古籍传承文明
经典照耀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