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新闻这一行,全凭作品说话
作者 长沙晚报社 梁瑞平
偶然在微信公众号“长江传媒研究”上遇见一本书,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编辑出版的《好新闻的样子——中国新闻奖作品赏析》,看到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先生亲撰推荐序,便想着质量应该差不了,因为梁总是业界大咖与前辈,他的《记者札记》《评委笔记》《总编手记》等都早已购阅,我相信他的鉴赏力。
于是,马上根据链接买了两本,一本自己留着慢慢消化、领悟,一本赠给部门同事传阅、学习。
1.我与长报集团有缘
不得不说,我与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是有缘的。
15年前(2006年)我发表在《湖南社会科学》的新闻论文《论记者的问题意识》,就援引过武汉晚报一篇获得中国新闻奖的消息作为案例,这篇报道就是获评2002年度(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该报道记者我至今记得,名叫李红鹰。
1999年从武大硕士毕业时,同门师兄知道我要去新闻单位就职,赠我一本潘堂林先生的专著《怎样发现新闻》作为礼物,从此该书成为常常翻阅的参考书,并获益匪浅!后来才知道,潘先生担任过武汉晚报总编辑,任长报集团董事长、社长、党委书记。
2015年11月中旬,我还作为报社改版小组成员之一,专赴长报集团学习考察,当时接待我们的是时任武汉晚报副总编辑唐志平等。
好吧,言归正传。
网购的该书得手后几乎是手不释卷,根本停不下来。的确,该书把一家报业集团长达38年来积累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归拢来,在次第梳理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地“剧透”这些优秀作品幕后成稿的过程与故事,借鉴性、启发性均不错,正如梁衡先生所说,“为探讨新时代的新闻业务,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翔实的方法,既有案例又有评析,既有理论又有实践……”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教益是,做新闻没有别的诀窍,除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等“四力”,还要永葆一颗匠心,保持对新闻业的敬畏,把作品当成值得爱惜的羽毛,才能不断地生产出匠作,这样,江湖上才有地位——从事这一行,全凭作品说话!或许,这才是不变的硬道理。
2.有匠心方成匠作
在我看来,新闻工作者的匠心是发现力、判断力,也是策划力、坚韧力。没有这些匠心作为基础,想要笔下出匠作,基本上是痴人说梦。
请允许我首先大致罗列一下本书的十个章节(因为在我看来,它是本书逻辑清晰的内容指向),包括主题宣传创新与突破、新闻发现与价值提升、典型人物挖掘与报道、增强新闻报道的问题感、答好媒体融合“必答题”等。
接下来,我想用具体的作品为案例来说明何为匠心。
这“匠心”,是优秀敏锐的发现力,才能从“饭桌闲聊中抓出好新闻”。
在2005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武汉晚报的消息《3000小考生“妖魔化”妈妈》获得二等奖。原来,该消息是记者在饭桌闲聊时获悉,湖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楚才杯”作文比赛中,很多孩子把逼他们培优的妈妈塑造成“母老虎”“河东狮吼”形象。后经调查统计,发现有3000名小考生在作文中“妖魔化”妈妈。记者据此成文,并围绕“构建和谐母子关系”这个主题,展开报道。
这“匠心”,就是精准的判断力,而且“不能马马虎虎应付了事”。
2004年3月,武汉晚报摄影记者金振强拍摄的《倔老汉三告镇政府》,在一年后的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评三等奖。在获奖后分享拍摄经过时他写道:“七旬老汉状告政府,说明农民法律意识增加了,其意义影响深远,内涵深刻。于是,我到了庭审现场后,始终将镜头对准倪老汉。随时准备捕捉他排除种种阻力,敢于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土地权的倔汉形象。”
可以说,正是因为记者有着非常强的判断力和较强的政治素养,加上他“感到这不仅仅是一次配图,不能马马虎虎应付了事”,才有好作品的诞生。
这匠心,是价值提升、独辟蹊径的策划力,也是紧抓不放、反复打磨的坚韧力。
譬如斩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的作品《140万双袜子的命运》,我认为就是因为整个采编团队——从记者到部主任,再到值班总编——都不想轻易放弃这个题材,以精心策划提升价值内核的结果。因为这些袜子,看起来是个案是小事,却“直指国企改革体制问题”,值得深挖。不过,不敢想象的是,此稿最初被“枪毙”了,后来是“得益于作为分管副总编辑的潘堂林后来到(作者)余兰生所在的部门参加一周选题会时经过碰撞、互动,最终化腐朽为神奇”。
本书第79-80页有关于这篇获奖作品的回顾与总结,潘堂林的有些文字给人很大启发,也可说是振聋发聩,请容许我抄录一二:
“选题研究是一个编辑部最常见的业务工作。独家选题的操作水平是一个编辑部整体新闻生产能力的集中反映……假如一个记者所发作品完全是他个人独立生产,体现的只是他个人的政治业务水平,与他所在部门、报社毫无关系,表明他所在的部门、报社的业务运行没有形成良性循环,不说是‘无效编辑部’,至少是一个业务研究空气不浓、学习培训功能不强的地方。”
“一张报纸的竞争力体现在整个编辑部的信息加工标准、方式和手段上。加工能力俱优的编辑部,经常会在不拥有独家信息的情况下,加工出独家、原创、别具一格的重大新闻。”
我想,即使在如今的媒体深融时代,这样的观点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我想,正是该报的职业新闻人有了这种匠心,才不会出现面对好题材时的职业麻木,不会对有价值的线索熟视无睹,更不会轻易否定甚至浪费题材。
3.要匠作必成匠人
在短视频、碎片化、浅阅读等已经无可阻挡地成为潮流的深融时代,内容生产是否降维或许不那么重要了?NO!恰恰相反,我认为,优质内容依然是媒体作为内容生成商的主业,舍此或许都是误入歧途。UGC(用户生产内容)虽然降低了门槛,丰富了内容生成的渠道及时效,但是,PGC(专业生产内容)依然是不可替代的,毕竟更专业、更权威,也相对更加可信。
前面说了,从事新闻工作全靠作品,尤其是能被称为“匠作”的好作品说话,那么,对于我们来说,自己需要做些什么?——那当然是把业务学习当做日常功课持续修炼,直至成为有一门绝活(不管是消息、通讯、评论还是摄影等等)的匠人。
要成为匠人,必须“一生都(在)与惰性较劲”。
本书第334页写道:“对大多数新闻人而言,一生能获一次中国新闻奖就将成为职业生涯中的荣耀,但有的人能接二连三地斩获中国新闻奖,罗建华就是其中一位。”这个同行尤其令我佩服的是,他连续多次在新闻论文上获奖,如《新闻竞争:从“软新闻”到“硬新闻”》获评第十一届(2000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报业集团化运作创新:打造价值链、品牌链、产业链》获评第十四届(2003年度)一等奖;《报业集团化发展创新:构筑媒体群、经营群、企业群》则获评第十六届(2005年度)三等奖。
在一篇总结分享的文章里,罗建华写道:“人的一生确实都在与惰性暗暗较劲……相信手工,相信思考,只要敬业和精业,智慧就不会被懒惰锈蚀。”而关于新闻论文的写作,他认为重点“不是观点的新颖,也不是论证的周密,更不是气韵的灵动,而是它抓住了报业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成为匠人,“内容生成应把握四种关系”。
其实,这句话我是借用了书中一篇获奖作品的回顾与思考性文章的标题。但是,我想表达的是,这四种关系对于我们的业务修炼同样具有指导价值。新闻人对待每一篇稿件,都需要处理好四种关系——“快”与“慢”的关系(不能光是求快,而以牺牲稿件质量甚至导向为代价),“精”与“深”的关系(要精心采写、精心编稿、精心制作发布,也要深入、深耕、深度挖掘),生产与推广的关系,传播、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要成为匠人,“学习永远在路上”。
毋庸置疑,学习是个永恒的话题,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我们需要通过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和导向意识,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以及价值判断能力,通过学习提高舆论监督报道的艺术,当前,还少不了提高媒体融合的意识与技能。
第241页一段关于舆论监督报道的经验,我忍不住又想抄录如下:“舆论监督要有建设性,要能推动问题解决……需要讲究操作艺术,而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把‘负面报道’转化成推动工作的‘正面报道’无疑是操作艺术之一。”(原题:匠心·匠作·匠人——读《好新闻的样子》有感)
感谢大家支持。《好新闻的样子》上市后,网上获得100%好评,希望各位读者和同行能更多地给予批评指正,尤其是发现差错时能及时告之,如再印也便于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