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今报总编辑:真正可以用的记者仅11个,不谈转型就得谈生死
我今年58岁了,但是我一直有本领恐慌,一直在基层一线淬炼自己全媒体报道的本领,向新媒体平台挺进。我现在是真正意义的“写得了大稿、拍得了图片、出得了镜头、剪得了视频”的全媒体记者。
相关阅读:获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的总编辑变身带货主播:绝不能固步自封
到南国今报做总编辑之前,我一直在基层。2005年,我多次深入到融安县5个乡镇近10个村屯采写的消息《由“催农民交税”到“帮农民赚钱”——融安乡镇干部角色转变受欢迎》获第16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2017年8月,我在抗洪救灾一线用手机记录干部群众奋力抢险救灾的珍贵画面,推送的融媒体作品《柳州融水突围记丨广西日报记者“失联”数十小时,在穿越40处塌方后发回灾区最新画面!》荣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在第28届中国新闻奖颁奖大会上,我代表一线记者做典型发言。近30年我一直在一线跑,当地老百姓都认识我,都叫我照哥,我的努力,得到党和国家的认可,获得了第17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
现在,我正带领我的团队转型。我常跟大家讲:不谈转型,就得谈生死。我们必须向全媒体平台全员转型,深度融合。
南国今报是广西日报的子报,是一张面向以柳州为中心的广西北部几个城市的都市报。近年来,我们的人才流失很严重,真正可以用的记者仅11个。采编队伍加上运营团队,我们只有不到70人,平均年龄已经超过35岁,我只有带领他们转型才能存活下去。
我到南国今报主持工作后,把原来只适应传统媒体的机构取消了,全部整合成全媒体采集中心、全媒体产品传播中心,全媒体品牌运营中心、电商直播中心。南国今报在运营、渠道、内容生产上一直在改革,不断推进融媒体深度融合。我们集中办公,全媒体指挥。目前南国今报建成了“一报+两微一端一网+十大视频号+十大企业号”的立体传播形态,覆盖读者粉丝群体1400万+,去年阅读量50亿+。其中,南国今报官微粉丝近150万+,南国今报抖音粉丝220万+。南国今报收入70%以上来自新媒体。
但是现在还是活得非常艰难,我现在是压力最大的时候。房地产广告断崖式下跌,商业合作骤减……传统的商业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
于是,我们开始二次转型——媒体矩阵+直播电商。在全员动员大会上,我对大家说,作为主流媒体这是我们唯一的新天地,我们一定要占领这片新天地,让我们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实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即使直播带货只有1%的成功率也要带大家往前奋进抢占这1%。
带货平台,我们有抖音可以选,快手可以选,视频号可以选,最后根据我们媒体自身的优势我们选择了视频号。
现在直播团队的主播都是从我们采编队伍中产生的,我是唯一一个男主播。我们打造以我为IP的一个号“照哥今甄选”,专为乡村振兴带货,其中大瑶山的瑶浴产品就是我们带货的好物。
我们建设今报唯一自有品牌。我发现,主流媒体的直播同样需要践行“四力”,到基层选择品质好的农产品。作为主流媒体,我们讲公信力,我亲自去选品。我会到现场接触农户,看看产品好不好,能不能推广。选择直播地点也要到现场去感受,得是有乡村气息的地方。
我们的乡村振兴从直播带货开始。我采访的一位残疾人种的金桔特别好,于是我们大力推广他,推得很成功。目前已有多家本地企业、政府部门、国企与我们寻求合作。场面盛大的第7届柳州市农博会唯一一个直播席就是“照哥今甄选”。
直播很考验主流媒体记者的表达能力。这种话术上的转型并不容易。我们的第一场直播到一半时就被停播了。因为我们在直播场景封面上面打了“免费”两个字,直播时也用了不少不合适的词。现在,我们已经达成共识,直播对话术的表达要求非常严格,我们的直播更应该追求表达的准确性和作为主流媒体的公信力,绝不能靠炫媚、炫怪来拉流量。
如今,我们正在和深圳一家公司合作,他们是微信生态私域服务商、微信生态视频号直播服务商。他们正帮我们展开培训,助力我们在直播平台的突破赋能。
只有养活队伍、让员工过得有尊严,我们才能把自己做大,才能把互联网的变量变成我们发展的增量。所以,我们绝不能固步自封。主流媒体在日新月异的传播平台更迭中,必须把握机遇,找准赛道,选好用好新平台勇往直前,才能更好地做大做强自己。(作者谌贻照为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南国今报总编辑,本文据作者在中国新闻奖研讨活动上的发言整理,来源中国记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