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年“十杰”候选人青年教师叶立群 | 与三峡大学共成长,做一汪碧水的守护者

为他点赞的 三峡青年 2023-08-21

『 三峡青年(ctgutw)第2215期推送 』

三峡大学第二十届

“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专题报道

与三峡大学共成长,做一汪碧水的守护者



叶立群,中共党员,材料与化工学院青年教师,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湖北省“楚天学者”、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世界排名前2%科学家。多年来,围绕“污染物去除及资源化中分子氧高效及可控活化机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在水污染光催化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产生经济效益上亿元。



用科学的力量守护一汪碧水



2019年,叶立群来到三峡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感受到国家在长江大保护上的坚定决心和学校开展学科建设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刚来三峡大学,他便决心研究利用太阳能的环境催化材料,用于水污染治理,用科学去守护一汪碧水。

油田中的压裂返排液有机成分极其复杂,返排量多,环境危害大,是最难处理的废水之一。他自主研发的改性卤氧化铋材料,在外界光源的辐照下,能够快速降解压裂返排液中的复杂有机组分,有效处理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且材料易被回收重复使用。该项成果已经成功应用到川东区块和吉林省5个区块的油田,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近8千万元。同时,他所参与的草甘膦废水处理的产业化项目,能够选择性地转化为经济价值更高的甘氨酸,已投入实际应用。

他目前已投入生产的科技专利,累计产生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用科学守护一汪碧水。



频频献礼,与三峡大学共成长



刚到三峡大学开展研究不久,他就给三峡大学送上了一份礼物。

2020年,他提出了太阳能诱导的温差电场强化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让大肠杆菌的灭活性能提高了33倍。大肠杆菌的细胞膜被彻底破坏,胞内物质也被完全释放,杜绝了病原微生物的“假死“现象。这篇成果发表在环境领域顶级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成为他来到三峡大学的首秀。

之后几年,他的成果不断,随着三峡大学学术实力提升和学科建设的步伐一起坚实地成长。

今年2月4日,他给三峡大学的百年校庆献上了一份专属贺礼。成果“过氧化物辅助高熵硫化物太阳能催化生物质聚糖选择性转化”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能源与环境科学》(《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影响因子39.714),是目前以三峡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的影响因子最高的研究论文。在这个研究中,他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光催化剂,可以在温和的反应条件将淀粉、纤维素、瓜胶这些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生物质聚糖,通过光催化转化为一氧化碳这种重要的化工气体。这项研究成果在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以及水污染控制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进一步使用清洁的太阳能代替化石能源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他的学术研究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所发表的论文共被引13000余次;24篇入选ESI高被引/热点论文;H指数为59;研究成果获2022年中国发明协会创新成果奖二等奖、2021年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近三年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入选“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榜单”“世界排名前2%科学家榜单”——这些荣誉意味着身处三峡大学的他,在所研究领域有了世界级的影响力。

他也在2022年,成功获得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

他的研究成功极大助推了三峡大学在学术领域的突破和排名。如今的三峡大学,是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1000强,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三峡大学4个ESI前1%学科中,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都有材料与化工学院的贡献。以叶立群教授为代表的材化人,在助推学校学科建设、学术水平提升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学生的培养应该理论联合实际



叶立群教授并不觉得教学和科研工作存在冲突。他认为,高校教师首先是老师,其次才是科研人员。他先后教授本科生《材料概论》《功能材料》及研究生《催化化学》等专业课程,年平均课时数均在300学时以上,可谓“三尺讲台四季耕耘,五天忙碌六七不休”

“理论一定要可以联合实际”,他说,“学生在学习中会碰到很多问题,要去观察、总结,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这样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他以科研项目为载体,每年指导10余名低年级本科生开展科研活动,通过实践教学,提升本科生综合素质。目前已有多名学生发表SCI论文。

2022年8月,基于在教学科研中的不断总结,他指导20191631班本科生甘世丽,以《光催化产氢及其在燃料电池中的同步应用:本科实验室的一个综合实验》为题,在全球顶尖的化学教学研究类SCI期刊《化学教学》(《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上发表一篇教改论文,实现三峡大学SCI教改论文零的突破。在实验中,学生可以理论联合实际,学以致用。学生在近3小时的操作中,通过光催化生成的氢气用于氢燃料电池工作,驱动电风扇做功。学生在实验操作的同时,综合运用材料、化学、物理、电子等多学科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另外,他所指导的20201631班本科生万川,也在催化领域国际顶尖期刊《ACS 催化》(ACS catalysis,影响因子13.084)发表重要学术研究论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今后,我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带领我的学生和团队,继续开展科学研究,用科学的力量守护一汪碧水,为学校的双一流学科建设、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叶立群说。





他,以科技为缨,守一方碧水,以钻研为刃,创学术辉煌。他先是老师,再是科研工作者,教导学生理论结合实际,不弛于空想,不骛于嘘声。他勇于创新,成果不断,与三大一同坚实成长。他就是材料与化工学院青年教授,叶立群。


END


本期编丨新媒体运营中心记者 吴鑫焱

本期审核丨陶昌玲 刘淞元

图文来源丨材料与化工学院

投稿邮箱ctgu_sxqn@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