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平天下——秦的统一》之里耶秦简

文创部 贵州省博物馆 2021-01-31


2002年6月,湖南湘西里耶古城一座古井里发现的三万七千四百余枚秦简震惊世界,学界认为它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大部分木简记载的是秦王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后的秦代,一枚简记录了一件事,三万七千余枚简涵括了行政建置、邮驿系统、户籍统计、记事、买卖等各个方面,完整地重现了从秦始皇二十五年到秦二世二年之间,洞庭郡迁陵县的行政治理与高效运转的真实状况,证实了中央政府推行的集权制度与各项统一政策。

在正史当中,对秦朝行政制度和社会生活的记载,不足千字,而里耶秦简用近20万字为我们描绘了三万七千多个从前,这如同复活了秦朝的一个细胞继而复活了一个时代的生命,彼时的人、事、物仍存于简牍,可以阅读、可以理解、可以想象,可以在简牍之间看到那些被秦时明月照耀过的生命与时光。

里耶秦简仿佛一部解读秦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重要内容的百科书,让我们一起翻开它,品读这一页页神秘的档案。




“洞庭郡赋迁陵”简


过去,通过《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我们认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而其中并没有“洞庭郡”。里耶古井出土的公文简牍中却频繁惊现“洞庭郡”这个行政地名,证实早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就设有“洞庭郡”,并下辖迁陵、酉阳、沅陵三县。比如此简上就明确写着“洞庭郡赋迁陵”。里耶秦简的记载,用实物颠覆了历来对于秦朝行政区划的结论,对于研究历史、政治、地理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曾有学者认为这是秦朝将楚国的“黔中郡”改设为“洞庭郡”,但专家对此都还未形成统一的定论,说法不一,这个千古之谜也让里耶蒙上了一层更加神秘的面纱。


“上计文书”简


这是迁陵丞上报朝廷的文书。秦朝的郡太守与县令必须向朝廷汇报一年间治理郡县情况,这种行政制度被称为“上计”。上计时由地方向中央呈交计书,称为“计簿”,其内容为郡县一年中的租赋、刑狱、选举、垦田、灾情等情况。朝廷根据计簿对太守、县令进行考核,有功者受赏,有尽管上计制存在不少弊病,但对于自上而下的层层监督,仍起到较大的作用。


洞庭泰(太)守木牍


这片木牍属于郡县职官简,太守即郡守的尊称。职官是指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官吏,包括官吏的名称、职权范围、品级地位等。秦朝建立了多层次、多系统的行政管理网络,郡的主要长官有掌管政事和军事的郡守、辅佐郡守并掌军事的郡尉,还有中央派遣监察郡级官吏的监御史。郡下设若干县,主要长官有掌管政事和军事的县令(万户以上大县设“令”,万户以下小县设“长”)、掌管文书及刑法的县丞、掌管军事的县尉。县以下设有若干乡、亭、里,分级管理行政事务。


邮人行程日记木牍


这片木牍曾属于一位秦朝的邮差,上面记载了洞庭郡内的水路交通信息,辅证了秦朝的邮驿制度,向我们证明了秦统一后,邮驿制度在各地的普及。我们能够从这枚木牍上的文字得知,秦历四月,这位邮人在夷郙亭、盈夷乡、野亭、临沅等地巡行,在五月,因为暴雨而被迫滞留在临沅多日……我们仿佛能够看到这位秦朝的“快递员”愁眉苦脸地看着屋外的大雨,一字一句地把自己的行程记录在这片木牍上:

“壬申到临沅

癸酉临沅留

甲戌临沅留

乙亥临沅留 

五月丙子水大留  

丁丑留  

戊寅留  

己卯留

……”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的存留实际上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更为我们所熟知的往往是王侯将相的丰功伟绩和文人墨客离情别苦。但是这片了不起的木牍将一个普通人的痕迹保留了下来。这些生活在数千年的秦朝邮人,是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工作的普通人。


“九九乘法表”木牍


乘法口诀表,是儿童时代必背的数字运算基本公式。“九九乘法表”木牍就是我国发现最早且最完整的乘法口诀表实物,距今已超过2200年。古人计算,并非跟我们一样从一一得一开始,而是从“九九八十一”倒数,从木牍上的文字便可看出,所以得名“九九表”。

另外,在简牍左下角,“二半而一”是对分数的有效记录,二乘以二分之一等于一的意思。在简牍最右侧一竖列,频繁出现了两点代字符号,跟我们现在十分接近。这说明早在秦朝,中国人就已经熟练掌握乘法交换律,并把它运用于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计数中,同时也证明了中国古代的数学是相当发达的。


里耶秦简及里耶古城遗址,为我们还原了历史背后的真相,让埋藏了两千多年的文明逐渐清晰。从政治到军事、从经济到文化,全方位展示了大秦帝国的无比魅力,也让这座躺在秦时明月下的神秘古城重新有了“生命”。


【完】



图文资料|里耶秦简博物馆提供

撰稿|唐哲

编制|信息中心

审核|王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