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五届“书香育人、青春筑梦”读书分享会

爱阅读的 进击的化环 2021-09-14


读书分享会

      “阅读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为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进一步营造书香校园,2020年11月8日,化环学院在航空港校区创培空间5013举办了第五届“书香育人、青春筑梦”读书分享活动。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

正如,

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现实的社会,

读巴金的文章使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

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

对于阅读,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阅读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看看选手们的看法吧!

01

一等奖




《云边有个小卖部》


材料化学1801班  

马润慧





向上滑动阅览

     "有朵盛开的云,缓缓滑过山顶,随风飘向天边。我们慢慢明白,有些告别,就是最后一面。"初次拿到这本书时,书顶端上的这句话映入我眼帘。开始读时,确实不够惊艳,没有华丽辞藻,平平淡淡,但俗套的故事却用真心包装。

  张嘉佳在后记里这样写道:“谢谢你能读完这本小说。写给我们内心卑微的自己,写给我们所遇见的悲伤和希望,和路上从未断绝的一缕光。写给每个人心中的山和海,写给离开我们的人,写给陪伴我们的人,写给我们在故乡生活的外婆”。

  《云边有个小卖部》让时间变慢,让记忆回到童年,让思绪飘回过往。

  长大时常是件痛苦事,我们经常想念作为孩童的快乐,经历过世事无常后才会更珍惜当下的时光。“有些人刻骨铭心,没几年会遗忘。有些人不论生死,都陪在身边。”人的一生,总在失去又得到中徘徊,尽管懂得了许多道理,却终究过不好这一生。刘十三一直想着到外面去,离开故乡,考上清华北大完成抛弃他的母亲对他的期盼,可实际心里最想去的地方还是那个口口声声喊着要离开的地方。初识刘十三,让我想起《山月记》中的一句话:“我深怕自己并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的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     

  重回书里,故事发生在那个遥远又美好的云边镇,那里有一个叫王莺莺的外婆和一个叫刘十三的外孙。

  “山这边是刘十三的童年,山那边是外婆海。”

  镇上的外婆带着他的外孙开了一间小卖部,他从小就没什么出息,大学毕业也没什么作为。如果不是外婆过来碰巧撞见醉酒的他,也不会得知;小时候的刘十三伤心了,外婆一只胳膊就可以把他揽在怀里,而如今刘十三生不如死烂醉如泥,外婆能做的也只有用拖拉机把他带回小镇。

  故事的开始,刘十三嗑完一捧瓜子,和外婆说:“感觉有人在想我们。”故事的最后,他又说起这句话却无人回应。人们聚和离,云朵又往来。王莺莺、程霜、球球、还有故乡的每一个人,贯穿刘十三的人生,让他有勇气面对生活,然后奔赴下一场山和海。书中的每个人物,与你我都大同小异。为世事奔波忙碌着,满腔热忱,却只得潦草绩效。就像“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这句话所说一般无二吧。

  在大城市日渐颓废的刘十三,在一场醉酒醒后,被外婆带回云边镇。生活开始变得简单,少了些许灰暗阴霾,闻着王莺莺锅里熟悉的香味,每一天似乎都能就此重新开始。外婆安慰外孙的方式就是给他做好吃的:山药排骨汤、泡椒江团、炒豇豆……她不能找牡丹,也无法给工作,能做的只有陪伴他,鼓励他。原来,亲情不过是王莺莺的锅铲,叉腊肉的铁棍劈头盖脸砸来,如此简单,细碎的感动。所有人都会忘记,王莺莺已经桑榆暮景,程霜曾经趴在刘十三的背上大哭着说自己要死了,而球球还有个疯子爸爸。当锅铲从手里咣当掉了,老太太也缓缓滑下,故事才翻回前篇。原来,王莺莺是怕来不及才开着拖拉机进城里找孙子;原来,她也曾在马达的突突声里掩饰自己的哽咽——“外婆真想好好活下去,真想永远陪着你,外婆在,你就有家。”

  “生命是有光的。在我熄灭之前,能够照亮你一点,就是我所能做的了。”后来,程霜也离开了。

  很多时候我看刘十三仿佛在看自己,看他的故事仿佛都是我所经历以及听到的故事。这本书的迷人之处是,不只是你,是我,也是所有人,多多少少都经历这样的人生。我们身边有太多的“刘十三”,一边追求想要的,一边失去重要的。“人生需要读书千卷 阅人百位 知己三五 输赢几回 人情世故要看透 赤子之心不可无” 刘十三屡屡受挫却也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赤诚之心。

      也许这就是成长,是人生,迷茫,喜悦与痛苦交织。在生活中去体验感受,最后仍坚持着龃龉前行。但我们也仍能不断想起被遗落在角落的零碎片段,慢慢拼凑成一个完整的依旧温热的美好。这世界就是这样,人与人如同潮汐,总是来来去去变换转移。其实对此不必太介意,那些从你生命里离开的人,他们只不过是完成了这次的使命,未来某天,他们都会以全新的面貌重新走进你的生命,然后继续爱你。在最后作者还告诉我们:云边的童年高挂天边,世界上没有长不大的孩子,终有一天,云雾散去,而人也总是要面对最重要的东西的离开。所以啊,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爱我们,父母不求回报的付出和碎碎念,朋友怼人的金句和倾听,伴侣的甜蜜情话和陪伴。每个人的方式不同却都是一样在爱着我们。看书时我时常想起自己总是对亲近的人有不耐烦的情绪,对旁人充满了理解和体谅。内心充满愧疚,不知为何,恰如其分的话总是姗姗来迟,错过最恰当的时机。所以经常向家人向朋友向你重要的人表达爱意和感激吧。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人。

      吾心安处即是吾乡!


02

二等奖




《斯通纳》


应用化学1901班  

金重阳







向上滑动阅览

      这是一部让我一字一句读完的小说,可以这么说,《斯通纳》颠覆了我对小说的期待和想象。《斯通纳》讲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故事呢?我想先从封面说起。封面上半部分是很多经典的书名,《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贝奥武夫》《李尔王》…每一本书里,要么是英雄,要么是传奇,都是大人物。从中标出了s、t、o、n、e、r,6个字母,组成了主人公“斯通纳”的名字,却是一个泯然众人的“普通人”。约翰·威廉斯以淡定敛静的语调与节奏,平平地叙述了斯通纳无糖衣也无彩虹的一生。但它也是最激情的,它蕴含着主角心中的火。

     “威廉•斯通纳是1910年进的密苏里大学,那年他十九岁。求学八个春秋后,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拼杀犹酣的时候,他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拿到母校的助教职位,此后就在这所大学教书,直到1956年死去。”这是《斯通纳》第一页第一段的句子,基本可视为整本书情节的高浓缩梗概,也是这个人物的墓志铭般简略的生平。

      斯通纳生长在农场里。十九岁以前,他沉默地做农活,闲时也像做农活一般做功课。某天,父亲平淡地告诉他哥伦比亚的大学里新设了农学院,希望他去读书,他平淡地接受。大二那年,他选修了一门文学概论,斯隆是授课教师,嘴角永远缠着一些讥讽。

      在一堂课上,斯隆念了一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在我身上,你或许会看到那火光的闪耀,在他青春的灰烬中奄奄一息……目睹这些,你的爱会更加坚定,因为他转瞬要辞你溘然长往。”
      那个午后,阳光从窗户里斜落进来。在那个瞬间,斯通纳像打了冷颤一般地感到莎士比亚穿越三百年时光投来的目光。他的感官因为莎士比亚先生的话甩掉了日常的朦胧,接触到了生命的脉动。他转修了文学专业。

      八年后,他获得了博士学位,接受了母校的教职,将继续留在大学里。他对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重复着从古希腊流淌至今的语词,强调悲剧和喜剧的伟大力量。因为和新系主任的分歧,他没有从助理教授的职位上再升一步,直到被查出了癌症,系主任不声不响地替他办了退休晚宴。接着他住进医院,和朋友、同事、家人一一握手告别,凝视着漏进窗户的阳光,就像二十岁那年在斯隆的课堂上被莎士比亚击中的那一刻一样。他等待着某种顿悟。最终,忽然,倦怠感爬上他的四肢,“他知道了自己曾是什么样的人”,然后就这样跌入寂静。

      这样一本讲述一个平凡人一生的小说,似乎在问我们一个问题:你觉得这样庸常的生活有了解的必要吗?然而,平庸的生活并不意味着什么都没发生。农场男孩斯通纳娶了银行家的女儿,那是他爱上的第一个女人,可是不出一个月就意识到夫妻关系很失败。他疼爱女儿,可是后者却转而逃避自己。一段婚外情让他尝到了猝不及防的新生活,可是最后却发现这份爱情脆弱不敌外界的纷扰。43岁那年斯通纳懂得了别人——比他年轻的人,在他之前早就懂得的东西。“你最初爱的那个人,并不是你最终爱的那个人,爱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一个过程。借助这个过程,一个人想去了解另一个人。”

      这些意外却并没有改变他的生活,无论发生了什么,他永远是按照大学生活的节奏规律地前行。那个从布恩维尔农场来的只敢在校园周围徘徊的男孩最后成为了大学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了校园逸事的主人公。

      斯通纳是幸运的。虽然他没能参加到20世纪的历史里找到超脱平庸的伟大,但是他在平庸的生活里找到了自己栖身的地方。纵然他的存在最后只有一卷染尘的手稿为证,但他在大学的庇护下体会了来自文字的慰藉,在时间的善忘上刻下了自己的痕迹。

      斯通纳度过了很好的一生,不是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一生,但他却是真正活着、活过的人。他有不完美的婚姻,却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遇见了自己的灵魂伴侣;他有不成功的事业,却拥有全身心去投入、去热爱、去奉献的知识与教育。

      更难得,他在那个时代保留了温柔与爱,去对抗外在世界的残暴,去对抗妻子的病态,去女儿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即使退缩到静谧之所、荒凉之地,父亲的爱仍是他保留的唯一的温柔。直到年老,他仍然无法超越保留在心中的爱与激情。

      从这些意义上来看,斯通纳是完整的,他活过,感受过,满足过。就像书的腰封上写的: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03

二等奖



《马克思靠谱》


材料化学1801班 

倪玲珑








向上滑动阅览

      该书以马克思的生平为时间轴线,详细介绍了马克思的一生及其重要著作和思想发展脉络,为大家描述了一位真实的、彩色的、依然“活着”的马克思。

      同时,针对诋毁马克思的种种谣言,用翔实的史料、严谨的考证,澄清事实,以正视听。该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想方法,对马克思思想准确概括:在弄清国情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扬弃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两条战线的斗争中推进马克思主义。该书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所进行的深刻揭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情况的真实写照。

      材料丰富有趣。本书用青春的表述方式讲述了马克思的一生及思想理论精髓,让年轻读者们穿越时空,与一个有血有肉有灵、与九零后的心灵足迹无比契合的马克思相遇,有趣、有料、有识。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时代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问题。该书所使用的材料非常丰富,而且有一些材料是其他报刊书籍中很少用到的,这就使该书的内容显得十分翔实,并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该书的深度,同时也增加了该书的价值和可读性。运用丰富的资料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是较为少见的,这就使该书的材料非常翔实,也使其内容显得极为丰富。

      切入视角独特。选择马克思作为对象,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入的生动显现,也是该书作者观点的独具匠心之处。例如:书中曾写道2016 年是马克思诞辰一百九十八周年,两个世纪快过去了,一些人你方唱罢我登场,使出浑身解数试图证明马克思已过时,却令马克思越来越被证明是正确的。真正过时的,早已被历史湮没,又为何如此值得那些人搜肠刮肚,殚精竭虑地去证明?不过是“思想一离开利益就出丑”,马克思的理论总是“被过时”,恰恰证明有人谈“马”变色,试图掩人耳目;马克思的理论总是遭诽谤,恰恰证明他的理论触动了一些人的核心利益,令其闻风丧胆,寝食不安。本书直接以马克思为对象,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进行生动揭示,在国内理论界现有的成果中的确是十分少见的,而这也正是该书十分明显的独特之处和显著亮点。

      对于实践的启发性。正如书中所言,“思想与生活在这里交融,严肃与诗意在这里喷薄,不再云山雾罩,不再高冷莫测”。正是通过生动灵活的个体叙事方式,巧妙去除了以往空泛论道的标签,同时也为宏大叙事的深度演绎开辟了道路。这也就意味着,对于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如何完成哲学世界观的两次重要转变、如何在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中进行理论的验证和发展,以及如何探索和创立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等命题,我们不再沿用原先那种枯燥乏味的外部灌输式方法,而是将其放置于具有内生性的“场域”中来进行身临其境的体验。“理论的目的和意义,并不在于理论自身,而在于实践。”在理论对于实践的启发作用方面,《马克思靠谱》一书做得非常到位。除了对实践的启发,《马克思靠谱》也给我了很大的思想上的启发,十七岁的马克思高调宣言自己的终身理想,并用之后的行动高调向世人证明自己,他放弃安逸多金的政府工作,义无反顾的投身看似虚无缥缈的思想事业,正真做到将他人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这让我想起了那个“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他们都是共产主义的坚定拥护者,也都一样的“傻”,总是把国家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我们的国家,我们社会主义,有这样伟岸的先驱,何愁不会强大。我们青年一辈也应向先辈们靠齐,不贪图享乐,积极进取,虽然我们做不到马克思先生的将他人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做不到周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但我们可以从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开始,为祖国的繁荣复兴而奋斗!


04

三等奖




《浮生六记》


材料化学2001班  

谭玉娇








向上滑动阅览

     《浮生六记》是晚清才子沈复所作的自传体散文集,记录过往生活中点滴趣味及漫游经历,也是他写给妻子的绝美情书,以真言述真情,被誉为晚清小红楼梦。“浮生”二字,取自李白的诗歌,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六记,则是记载了闺房之乐,闲情之趣,坎坷之愁,浪游之快,中山记历,养生之道。

      第一卷《闺房记乐》是全书的核心。沈复和陈芸二人至死不渝的爱情羡煞旁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夫妻二人颇具有自由的天性,洒脱随意,即使布衣蔬食的清贫生活也可以过得充满艺术气息。从青梅竹马到新婚燕尔,从小别重逢到同拜天孙,从论文联对到畅游太湖,沈复取生活中的小事,不仅描述了与妻子的美好生活,更是对逝去的芸娘抒发了思念之情,《浮生六记》这本书在我看来,其实就是沈复对妻子写的一封完美情书。芸娘被林语堂称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她聪慧好学,心灵手巧。她天真烂漫,古灵精怪。她痴情执着,温柔体贴。她像长大了的林黛玉,会生活,有品位。但从她所处的禁锢女性的封建时代来看,她的可爱更体现在她追求个性舒展,向往自由平淡的生活,离经叛道的行为举止。

      然而这本书打破读者幻想的是,此书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文中作者多次提到妻子早逝的预兆,为后文作下了铺垫。

      第三卷《坎坷记愁》随即打破前文的美好意境,将读者带入沈复的人生低谷期,感同身受。这一卷主要记录了沈复和芸娘曲折坎坷的人生轨迹,文字凄美忧伤,令人垂泪。家庭失和,寄人篱下。开卷作者就有言:“人生坎坷何为乎来哉,往往皆自作孽耳。”芸娘的善良是她在家里处于里外不是人的境地,进退两难。已经中年的她积劳成疾,因痴得病,缠绵病榻,终究还是含恨离开。临终是芸娘含恨泣别,期以来世,让人不忍卒读,头七回魂,沈复痴情等待,又让人憾恨心伤。纵然诗情画意,琴瑟相对,然而却抵不过命运轮回。

      第四卷《浪游记快》则是对沈复大半生游历的描绘。足迹所至辐射所及近乎大半个中国。作者文笔轻快,行云流水,绘景摹境历历如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寄情山水,忘乎多舛人生。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正如欧阳修醉翁亭记有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浮生六记》可以说是对似水年华的追忆,沈复用文字记录了这如梦的浮生。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竟短论长,却不道枯荣有数,得失难量。沈复的一生有喜有悲,但若究其因果,大可不必。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但看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05

三等奖




《蛙》


环工2002班  王景樊  








向上滑动阅览

      我们普通人总是习惯性的以仰视的姿态去看待名人,我以为,读《蛙》会想读《百年孤独》一样晦涩、坚韧、高深,但实际上,莫言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造梦者,无声无息的向我们诉说着那个时代的一帧帧的凄美,矛盾与温暖,让我们在每一步魔幻与现实交织的阅读中体验社会,融入高密,并为之感同身受。

    《蛙》是作者历时近十二年完成的力作,但最初作者本无意要接触乡医与生育题材,但姑姑生生经历给了作者莫大的感触,也启发了作者,从而深掘计划生育推行,但乡医匮乏的五十年代。方才翻开书目,便让我对小说的体裁有了不一样的体验,全书有着书信体、叙事体,还有剧本,突破了拘泥于长篇长论的格式,书信更让我们体味到那个时代文人之间的距离:中日师生,学生讲述家乡种种,老师愿意倾听编撰,这是作者轻诉文化交流的潜在心声。书本末的剧本最为重要,离奇,但又如此真实,仿佛事件就在你的身边,它更是时代的剪影,缩放了人性,展露了乡土的味道。

      当你慢慢走近,细细品读它的内容时,才会发现它的深沉不仅仅是揭露,反映社会,而是多少时代人的生命的回馈。他恰恰抓住了最能撩拨中国人内心情感的人口生产。在我们父母的生活圈子里,我想大多数人都应该如此,就是特别纠结于孔老夫子的孝德文化。尤其是“为亲留后”这一条,被认为是续香火的大事。莫言抓住这一点著书立说,并通过密集的信息量,传递了新中国六十年计划生育史,算是抓住了中国文化的家道主义的精髓。同时,小说的生命意识还体现在“蛙”这个创意上。在莫言看来,蛙就是人的生命图腾,这不啻是蝌蚪本身和精子极其相似,而且还在于蛙与娃谐音,同时,让出土匪的高密东风村陈拳的孙子拿青蛙吓唬姑姑,也表明了以姑姑为代表的人类对生命的敬畏, 青蛙就是象征人的强大生殖能力的神物,敬畏生命的神圣,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突出“生的哲学”的价值取向高度契合。“一个人可以改变说话的腔调,但他无法改变下意识地打出的喷嚏的声音。一个人可以将他的单眼皮改成双眼皮,但无论多么高明的手术也无法改变他的眼神。”这是作者对生命最质朴的解读,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再读,你会发现,《蛙》一书始终坚持了紧贴生活、触及问题、揭露矛盾的批判现实主义创作态度。例如,表面带领乡民发家致富的牛蛙养殖场,实则却干着买卖人口甚至代人受孕,替人养娃的违法乱纪的勾当。文章手法细致入微,在细处展示了东北乡环境的善与恶。

     尼采曾说过“不要停在平原,不要登上高山,从半山上看,世界显得最美。”也许我还没有完全解读这本书的精髓,但我已经领略到我视野中的深沉的高密美。

     如此,我好似已经知道了答案,站在文坛的一方高地,不能仅仅俯瞰瞰民生辛酸,更要走下来,让自己与社会,与世界一体。


06

三等奖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环工2003班  

吾丽帕·都曼







向上滑动阅览

      这本书是塔拉的自传,真实地回顾了原生家庭带给她的疼痛,以及后来通过大学学习,对自己的过往人生的反思,最终摆脱了旧的心灵桎梏,在教育和反思中解放了自己的心灵与灵魂,在痛苦的涅槃中重生获得崭新自我的过程。

      塔拉出生在美国山区的一个落后的家庭,父亲偏执,坚信“世界末日论”,整日担忧害怕杞人忧天,甚至带领一家子囤积粮食与弹药;不相信学校教育,而且从来不去医院;母亲懦弱,对父亲永远都言听计从,即使害怕也要帮别人接生,研究各种草药的功效,在家庭成员受伤的时候提供治疗。

      塔拉原以为她的世界本就该如此,她以为自己会接受父母的安排,有着一眼就能看穿的人生:十八九岁时,我会结婚。爸爸将分给我农场的一个角落,我丈夫会在那里盖间房子。母亲会教我草药和助产的知识。我生孩子时,母亲会来接生。我猜有一天,我也将成为一名助产士。我不知道未来哪里有大学的影子。细思极恐,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人生的模样,“我甚至不知道我是谁,我只是在重复着父辈们的生活而已”。这种一眼看到头的日子,是不是也让你同样感觉到害怕?若是不努力不去改变,那么现实会更残酷。有句话说得好:“比你优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喜欢那句“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起点没别人高的人,想要实现弯道超车,只能全凭努力勇往直前。一个人的起点是否就是他的终点,这不一定,更大程度取决于人的认知及努力程度。努力,还会得到机会,而不努力,可能会活得比父辈还要差很多,成为别人口中的一代不如一代。
     但随着塔拉步入青春期,父辈主张的不容置疑的声音开始在她心中动摇。父亲不顾自己的安危,将她朝吱嘎作响的大剪刀刀刃推去;哥哥肖恩虐打自己,把她的头塞进马桶里,抓住她的头发拖行,用语言羞辱她并喊她“妓女”;知道虐打真相的母亲就在隔壁房间闭目塞听,完全没有选择去尽一个母亲的责任。家,本应是温暖的存在,如今变成了恐怖的牢宠。当她看到另一个被家人视为异类的哥哥泰勒,为了读书离开家庭。她也在想:是不是外面的世界并不是像父亲说的那样,危险而阴暗?她萌生了想去上学的想法。而这个时侯,哥哥泰勒也在不停地鼓励她:“是时候离开了,你待得越久,离开的可能性就越小。”“外面有一个世界,一旦爸爸不再在你耳边灌输他的观点,世界就会看起来大不一样。”于是16岁从未上过学的她,开始像挤海绵里的水那样拼命地学习,自学考取了杨百翰大学。她说:“希望渺茫,但我擅长抓住机会。”尔后她继续付出更多的努力,结缘剑桥与哈佛等高等学府,陆续拿到了硕士与博士学位。诚然,塔拉求学路上取得的成功离不开很多人的帮助,比如鼓励她走出大山,接受教育的哥哥泰勒;比如让她“先找出你的能力所在,然后再决定你是谁”的克里博士......塔拉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挣脱了过去的枷锁。而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总有一座属于我们自己的山,希望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能够像鸟一样飞往自己的山林。


《小窗幽记》说:“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在生活中,

我们有迷茫困惑时,

有无助绝望时,

若不知何以排忧解难,

不妨拾起一本书,静心沉浸。

打开一本书,

就打开了一个世界,

一个灵魂也就苏醒了。

相信文字的温度,

可以温暖一颗灵魂。

相信阅读的力量,

可以给予提灯前行的勇气。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希望同学们能够热爱读书,下一次,等你来为我们分享阅读的快乐和收获!



往期精彩回顾 || 点击即可查看全文

你的时间“尾款”,付了吗?

九九重阳节 || 化学与环境学院党政班子慰问退休教师 

嘘——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

爱粮节粮•青年有为

化一场缤纷,环一个梦想 || 化环学院2020团委学生会部门宣讲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QQ号:3532196271

新浪微博:西南民大化环学院


素材来源 | 化环学院读书协会

文案 | 刘乐颜 韦丽娜

排版 | 刘乐颜 韦丽娜

责编 | 敖淑清

指导老师 | 王华君 高光宇

审核 | 燕文权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