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震撼!协和教授大声呼吁:请不要牺牲医生的善良!

2018-01-04 袁钟 中华全视角

点击题目下方中华全视角 ID:CHNINST2 关注

有趣、有品、有态度的生活微刊


来源 | “协和袁钟”搜狐健康自媒体



文 | 袁钟


一个普通人很难面对皮开肉绽、鲜血淋漓的病人,很难面对大小便失禁、褥疮开洞的病人,很难面对极度衰弱、恶病质面容的病人……可医生和护士却要天天面对,因为他们有超出常人的善良。


北京协和医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教授团队,调查了136家医院、8万多医护,居然有25%的医护给患者垫过医药费,有10%的医护因为患者欠费自己被扣工资。

正常下班路上、周末休息,一个电话后就要马上赶往医院;下班时间早就过了,手术还远没结束,他们(她们)正忙碌……不是不知道休息,不是不疼惜自己身体,是因为善良,不忍心丢下病人,却忘了自己。



人人都会生病、会衰老、有危难,政府和社会有责任保护和帮助弱者,所以救死扶伤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时期,政府和社会的这种责任被淡化和忽略,甚至推御责任,有地方政府将公立医院卖掉,长期将无主的病人、没钱的病人的困难转嫁给医院和医生。

我们都经常看到,如果一个老百姓偶尔跳水救人,大家会视为大英雄,并重奖他;如果另一个老百姓偶尔灭火救人,大家同样视为大英雄,并重奖他。


医生和护士天天治病救人,更应该是大大英雄,更应该重重奖。有人说这有专业救人和业余救人的区别,我想说不重视天天救人的专业救人,还谈什么尊重生命。当我们高喊“生命至上”时,我们政府和社会,对天天救人的职业有多少尊重?


牺牲善良



在社会急剧转型的时候,在全社会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时候,当膨胀的私欲作为发展经济的强大动力的时候,当私欲创造的丰富财富获得满堂喝采的时候,利他思维和善良本质开始被漠视,开始边缘化。


在改革政策中,经济指标超越了人性,生意超越了生命。政府“断奶断粮”逼迫公立医院“自负盈亏”,开始层层“科室承包”,于是医院越来越市场化。


如何排挤竞争对手?如何争夺更多的病人?如何争取利润最大化?院长满脑袋是我院今年收入多少亿。年终总结时说:“去年通过我们全院职工的辛苦努力,我们让门诊病人增加了15%,让住院病人增加了20%……”


一个医院 44 33679 44 15107 0 0 9433 0 0:00:03 0:00:01 0:00:02 9430奋斗目标已经赤裸裸指向“让病人增加”。


“让病人增加”、“让小病变大病”更体现在高举市场化大旗的莆田人身上,他们进军医疗,追求客户最大化,恨不得把所有人变成病人,他们的十二字方针是“你有病,病很重。我有药,药很贵”。莆田系医疗追求利润最大化,小病变大病……老百姓已经分不清楚哪个“白大褂”不害人。


忽略医疗的职业精神,不保护医生的善良,不引导医疗始终有爱,在某些“专家”的不适应思想指导下,我国医疗行业的公共信任资本受到重创,医生广泛不被信任,医患矛盾及冲突越来越严重,医护越来越没有幸福感。


有位医学生上班第一天,在消化科门诊坐诊,而且还领了经济指标。由于年轻,一天下来都没有病人,快下班时来了位农民老大爷,他本是心血管疾病因挂错号来到消化科。在经济指标压力驱使下,年轻医生给患者开了药……


一会儿老人回来问注意事项,年轻医生心里过不去,劝老人再去挂一个心血管科的号,老大爷明白后一下哭了:“医生,刚才我的钱已经花光了!”


年轻医生此时“坐诊有坐台”的感觉,马上辞职,丢不起这人啊!


失去幸福



我们每个人之所以从事某职业,是因为我们能从中体会职业幸福。幸福不同于快乐,我们追求各种物质满足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快乐,这种快乐是短暂的,因为每一次物质满足后会发现还有人比我更好,从而激起我们更大的物质期望。


有的医生讲,这些年钱也挣了,职称也升了,房子也买了,车也买了,为什么幸福感下降了?


真正的幸福指快乐而有意义,所谓有意义指对别人和社会是否有益,而这基于人心的善。本来从事医疗应该是幸福感最强的行业之一,因为这职业既可养家糊口,又帮助别人,所以当医生既可挣钱又有尊严。


我告诉年轻医生,只想赚钱千万不要当医生,拍脑袋都明白卖房子的、开矿的、搞金融的、搞lT的、卖药的、卖医疗器械的……都比医生多挣钱。


为什么不改行?因为追求不一样。医生要有钱,更要有尊严,医生是贵族,但绝不是土豪。我在全国几百家医院讲过课,没见过一个医生在脖子上挂一个粗粗的金项链,挥舞宝马车的钥匙显示自己是有钱的土豪,还求大家尊敬。


不少医生不愿意让自己孩子学医,尽管自己依然深受自己的职业——一个既挣钱又做善事的职业。有医生让儿子学金融,儿子刚工作半年,心情很不好要找当医生的母亲谈话:“妈,凭什么你每天回来都讲你今天帮助了谁、救了谁、治好了谁,我却在设计算计别人的金融套餐。你帮助别人,我算计别人……”


生活在医生家庭,从事不同行业,孩子感受不到职业幸福也正常,因为只有医疗才是“胜造七级浮屠”的事业,人道主义者医生才是“仅次于神的人”。


关于幸福,《思想录》说得好:“人的伟大——我们是如此看重人的灵魂,以至我们无法忍受灵魂受人蔑视,也无法忍受别的灵魂不尊重它;而人的最大幸福就在于这种尊重”。


中国历史上什么样的人最受尊重?孔孟、老庄、屈原、李白、杜甫、陶渊明……鲁迅、梁启超等,他们是大官?否。他们是富豪?否。他们是读书人,他们是灵魂高尚的读书人,他们受到广泛尊重,他们是幸福的人。


然而,灵魂被人蔑视是最痛苦的人。这些年,为了尽快捞钱、尽快捞大钱,有不少人让灵魂下跪甚至匍匐。


看了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就知道灵魂下跪有多痛苦。有领导退休第一件事:或是换手机号,或是取消家里座机,或是迅速搬家,怕老百姓骂他。他知道自己的灵魂一直被老百姓蔑视;也有中年才俊大年三十在街上逛了一晚上,不知上哪家过年?他前后有三个老婆,五个孩子,也知道孩子们都从心里蔑视他。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少有的不是为自己活的民族。有外国医生问我,在国外做手术前与患者谈完话,通常患者就会签字同意手术。在中国就很麻烦,患者通常不自己决定,还要与家属商量,甚至由家属签字。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复杂?


我告诉他,在你们国家你幸福就幸福,在我们国家全家幸福我才幸福。不好意思,我们更“利他”,也更在乎家人尤其是孩子对我们的看法,更希望得到孩子的尊重。这是中国人尤其中国读书人幸福的源泉。


正所谓:“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须留好样给儿孙”。


守护善良



有不少医生告诉我,如果现在政府和企业家天天高喊的“健康产业”、“医疗产业”包括我们医院及医生,我们无法接受。


医生是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者,不是生产线上的产业工人。医院是随着人们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份痛苦的最初愿望而产生的,而不是资本家想赚钱投资的。


医院为什么不应打广告?患者为什么不是顾客?医生护士为什么不是产业工人和销售?因为医生的劳动无法交换,因为医生的劳动充满了爱。


治疗疾病往往有多种方法,选择什么方法?除了知识、技术和经验,更重要的是爱心,只有爱的驱动才会驱使医生选择更有利于患者、不伤害患者、更尊重患者和对患者最公平的治疗方法。这种爱就是“情义无价”,充满这种爱的工作怎么是“物质生产部门”?这世界有什么可以交换这种爱?


所有医生都明白,“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医疗产业”,实际上就是马克斯·韦伯说的:“从牛身上榨油,从人身上榨钱”,就是逼着医院和医生从病人身上多挣钱,可医生不愿意这样屈辱地挣钱,因为他们善良,因为他们要尊严,因为他们学医的初衷是帮助别人、救助别人,不是算计别人!


那天与北京协和医院一教授谈话,她讲,医生非常恐慌,我们想安心看病,保持善良,守住神圣太难了,领导大谈“健康产业”,投资者青睐“医疗产业”,都想赚病人的钱,都想把医生变成赚钱工具,都会再次重创医疗行业的公共信任资本,都会更加剧医患不信任,都会让医生更加不幸福。


去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年仅40岁的王澎医生去逝了,全院的医生都悲痛和震惊,王澎医生是位带孩子的单身女性,为了患者随喊随到,热心帮助同事和患者,尽管自己在申请困难补助,却公开讲“我愿意为患者做义务劳动”。


她的精神代表一大批协和人,大家追悼她,设基金照顾她的女儿,并说出心声:“我们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我们痴迷临床,为解决患者的问题为乐趣,我们不计较个人得失”……因为善良,因为有爱,她们顽强地守护神圣。可是这社会、这环境、这氛围让她们守护起来太难太难。


我们要大声呼吁:请保护医生的善良!


详情请点击下面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