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4楼影院】《后会无期》:路漫漫其修远,后会有期

2014-07-25 支离疏 24楼影院

评价韩寒是一件特别危险的事,不仅是其粉丝亿万虎视眈眈,还因为他的多重身份。他是畅销小说家,是中国最顶尖的场地赛和拉力赛赛车手,是80后意见领袖,是国民岳父,而今又成了导演。博客时期一身正气指点江山的韩寒,赢得了少年作家这个头衔无法想象的社会尊重,多少人由此爱上这个可爱害羞的上海大男孩。他的处女作电影《后会无期》定档《小时代3》一周后上映,更是一大噱头——他与郭某某的恩怨情仇,一直是网络消费时代最乐此不疲的话题之一。夸赞这部电影的,许多是因为喜爱韩寒,批评这部电影的,很多是因为韩寒为了宣传电影放弃之前的高冷姿态,秀女儿小野、和美男卖腐等等,引人反感。本文不涉及对韩寒个人的评价,只就电影论电影,对《后会无期》进行一家之言的点评。

《后会无期》是一部不合格的处女作品。韩寒自己也说,不存在横空出世的杰作,先前必定有大量的积累,厚积薄发之所谓。显然,这部作品远远达不到杰作的水准,也谈不上横空出世。我们不能论断说韩寒的身份转型是失败的,但至少是不成功的,韩寒想在电影界玩票太容易了,“韩寒”两个字就是票房保证,一众投资商争先恐后地求合作。在电影里能看到韩寒的诚意,但很遗憾,并未看到韩寒在电影这门行当上的水准。

《后会无期》里充斥着大量聪明机灵但无太多意义可言的台词(或者说段子),韩寒对这类文字游戏乐此不疲,他将博客杂文的技巧用于台词写作。而在这个时代,正是这种“有好句但无好诗”的“好句”,僭越为网民热衷传播的经典与热点。说开来,这是韩寒在小说创作中毛病的延伸,从《三重门》模仿《围城》,只学刁钻机灵,不求有感而发,到后来一系列小说里的粗暴简单的情节处理,都在这部电影中阴魂不散。这种刻意追求金句效果的台词,对故事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抽离。这种抽离不同于戏剧理论中的“疏离”,疏离是观众与剧情之间的有节奏的、有距离的张力互动,让观众“走神”是为了让观众更加投入。而韩寒式台词的抽离,让观众不断回味这句巧妙台词的幽默、机灵,而与剧情的推进形成落差。正是这种落差,造成了大量冗长而沉闷的场景,许多镜头的运用缺乏克制,造成整部电影几乎没有跌宕,只有段子,段子,还是段子。

全片的角色塑造扁平,情节寡淡——虽然不乏情节寡淡的佳作,但韩寒尚无这等功力。影片用了大量“决不A,但结果A”式的思维,比如苏米说“我决不会睡的”,下个镜头就是她呼呼大睡,比如江河说“我决定的事决不会改变的”,下一个镜头就是浩汉在开车等等,类似的桥段至少有十余处,单调至极。而在情节刻画上,韩寒似乎还停留在《一座城池》、《像少年啦飞驰》时期的技术层面:用玩世不恭的插科打诨,来消解一切“严肃正经”——贾樟柯的角色,一番教训后,衣角被车门夹住;钟汉良的角色煽情半天,最后一句“旅行者2号”;对着有亡妻头像的头盔祭拜,车辆突然开走,类似桥段太多,已经成为他的处理范式——韩寒似乎不允许观众投入到任何一种“温情”里,像青春叛逆期的少年那样为了反抗而反抗,也许韩寒在对人生、世界的理解上日益精进了,但创作技术上,固步自封得厉害。

修理站吃面夹鸡蛋一段,照搬网络流行的一张GIF图(视频),搞笑的段子有许多,效果不错,可惜对剧情没有丝毫的推动作用,对剧情唯一有推动作用的,就是那辆大众车,一路往西。韩寒说,处女作选择公路片因为“好上手”,但就本片单薄而枯燥的剧情来说,难以达到公路片的水准。公路片的叙事逻辑大体如下几种方式:1、靠不断偶遇、奇遇、重逢来制造戏剧冲突;2、一路自然风光的展现,营造大背景;3、或者是奥德赛式的流浪与回归主题,或者是伊阿宋式的寻找主题。——最后一点,电影倒能搭上界:家乡萧条,无家可归,一路向西,江河入职,顺便会会故人,感受自由。但回到刚才的问题,这个主题在大量的段子与刻意搞笑中被割裂得七零八落,好多场戏,演员架势十足(如钟汉良的角色对旅行者1号的颂扬),却因为没有厚重的内容而显得苍白空洞。

许多人称这部电影“有情怀”,情怀是什么?不用去翻字典,姜文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是怀旧情怀,彭浩翔的处女作《买凶拍人》是迷影情怀,麦浚龙的处女作《僵尸》是致敬情怀,情怀是本雅明所谓的“光韵”,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氤氲美感。说《后会无期》有情怀,是什么情怀?自由情怀?青春祭奠情怀?如果有情怀,那也在平淡似水、间杂幽默的剧情中被消解得奄奄一息。

远的说,奥森•威尔逊的处女作是《公民凯恩》,近的说,昆汀的处女作是《落水狗》,贾樟柯的处女作是《小武》,多兰的处女作是《我杀死了我妈妈》。但韩寒,也许是文学天才,是赛车天才,但绝不是电影天才。粉丝对他本人的欣赏,转移到对这部电影一腔热血式的推崇,于情可以理解,于理大可斟酌——任何人,也不能逾越电影艺术本身的创作规律。电影之神是公平的,你付出多少,技艺多高,就给你什么回报,何况许多天才也并非是天赋异禀。贾樟柯正经北影文学专业科班出身,剧本扎扎实实,昆汀在当导演之前,看片量早已秒杀专业人士,多兰生于电影世家,从小就当演员、写剧本——这些所谓的天才,或者真的是天赋,或者付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努力。韩寒没法和他们相提并论,这是电影之神的公平,一点也不残酷。无论粉丝们如何山呼海啸大呼万岁,也无法改变这最基本的评断。

韩寒曾经成功地向那些虚伪的作家、公知甩出响亮而解气的耳光,于是我们奢望他能给当下国产电影带来全新的气象,至少要比郭某某要显得有文化、有追求,结果却难以令人满意。韩寒有想法有灵气,但技术就是技术,不是一腔热血或所谓情怀就能弥补的。真心希望韩寒不是玩票,想做这一行,就别浮光掠影捞钱走人,爱,就全身心投入地做。路漫漫其修远兮,和韩寒后会有期。


(【24楼影院】是南方周末网新开设的一个栏目,现面向社会长期征稿,关于影视的任何故事,只要是原创,欢迎您来稿分享,图文不限。来稿连同具体联系方式请发:wenhua@infzm.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