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摘金奇缘》到“女版林永健”,亚洲电影人可以自信了吗?

陈陌 24楼影院 2020-02-18

为了不在人海中失联,请把我们设为“星标 ★”哦~

点击上方蓝字“24楼影院” →进入新页面,点击右上角“...” → 点击第一栏“设为星标 ”。


《摘金奇缘》上映时,宣传语是“好莱坞第二部全亚裔班底的故事”。在美国开画,许多亚裔跑去捧场,看得热泪盈眶,奉献出1.73亿美元的票房,引得《时代周刊》请女主角上封面,预言这部电影要改变好莱坞。


后来,这部电影在国内、日本、韩国上映,遭到冷遇,因为换汤不换药,依然是一部西方价值观征服东方的老故事,只不过拍得精致了点。

 


前几天,金球奖最佳女主角被韩裔女演员吴珊卓(中国观众喜欢叫她“女版林永健”)凭借《杀死伊芙》夺得,在好莱坞,这是首位获得此奖的亚裔。当然,吴珊卓是名至实归,但如果就此认为,好莱坞终于对亚洲演员改观,或亚洲人在电影世界的地位正崛起,未免乐观。



好莱坞是电影市场中聪明能干、霸道傲慢的巨无霸,工业链完整、发行能力超强。自诩电影艺术更高明的欧洲,三大电影节都要请好莱坞明星与制片方捧场。它在业内地位,与欧美白人在当今世界的角色相类,表面会朝着庞大的亚洲市场露出欢迎的笑脸,但内里自我中心的价值观,很难动摇,甚至很难对此反省。

 

第88界奥斯卡颁奖礼,主持人对亚裔儿童大开种族玩笑,“称赞”他们为敬业的会计师和做手机的童工,李安、林书豪等人的联名抗议歧视行为,主持人并不以为然。

 

亚裔移民,渴望融入主流社会,渴望融入后获得更多更优质资源,对好莱坞的笑脸敏感顺理成章。但那并不是亚洲电影该报以厚望的出路,亚洲电影,应该依循亚洲人审美、使用亚洲人情逻辑,讲亚洲人的故事。

 

亚洲的类型片里,我最偏好日本的庶民片。日本在二战战败后,随着政治制度与生活方式被美国影响,电影业也出现推崇西方现代价值观禁止传统的现象。

 

但小津安二郎逆潮流开创了讲述平民生活的庶民电影,他拍摄了《东京物语》《晚春》等片,将镜头对准普通人的生活,家庭情感流转、生民微小期待,等等。

 


《东京物语》


与好莱坞电影区别最大的,一是他刻意避免电影中出现戏剧化的冲突,连演员都被要求不要去“演”,二是即便在价值观被要求西化的年代,他片中的人物依然是合乎“克制”礼仪规范的传统派。那种静水流深与物哀的气质,全然是东方情感伦理与生活哲学的表达。

 

因为强烈的东方特色,所以当时,他的电影很少出口,不像黑泽明、沟口健二,早早在西方世界成名。直到上世纪70年代,小津安二郎的名字,才在西方电影认知里,占有一席之地。


但他这套庶民片,开启了后来的日本电影,乃至亚洲电影的一个分支。山田洋次、是枝裕和、杨德昌、侯孝贤等亚洲导演,都在他的风格基础上,做各自的延伸。

 

《家族之苦》里,山田洋次用喜剧的方式解构了东亚大家庭对于死亡、情感失落等问题的态度。《一一》则用平静的视角,勾画了中产阶级家庭的各种精神之苦。这些电影中的哀愁与甜蜜,才是亚洲人一呼一吸间的真实气息。

 


《家族之苦》

《一一》


即便从好莱坞借鉴来的电影类型里,经过东方气质真正的糅合,产出的也不是价值观照搬的画皮之作。

 

上世纪香港的动作片,就在美式犯罪类型片的基础上,注入了东方人的暴力美学——拳脚功夫、传统社会中的人情关系,以及东方价值观里对正义、情谊、英雄的定义。

 

《英雄本色》、《纵横四海》等片中的主角,小马哥、钵仔糕,亦正亦邪的个性,有东方传统故事中赋予底层英雄的侠盗特色。实现个体价值之外,他们往往更多地被情感牵绊,行事准则更偏向自然法。

 

吴宇森、杜琪峰与林岭东开创了这一系列,并深深影响了其他亚洲国家。


《英雄本色》


《纵横四海》

 

当年《英雄本色》在亚洲的风靡程度,丝毫不亚于如今的好莱坞大片。韩剧《请回答1988》的开头,四位少男少女坐在电视机前看《英雄本色》,对着片尾生离死别的场面屏息泪流的场面,引发许多同龄的共情。

 

一直学习香港电影的韩国电影,近几年的作品,质量已不输当年的偶像。无论是构建故事冲突的想象力、对人性主题的挖掘,都可圈可点。《燃烧》、《抓住那家伙》、《新世界》,在冷冰冰的电影工业基础上,有着东方人对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思考。


《燃烧》 


而印度、伊朗,也输出了大批在文化差异和普世价值之间取得平衡的作品。

 

人们时常用历史文化导致的思维差异来为西方对东方的傲慢做解释,但从被西方嘉许的东方电影里,我们发现,无论是纯正的东方美学,还是东方人的情感方式,都没有构成真正的障碍,比如在西方备受赞誉的《花样年华》、《霸王别姬》。

 

如果说,那还是西方人偏好的属于“古早”中国的故事的话,那2014年,《华尔街日报》选出年度十大亚洲电影中,讲述当今中国的《白日焰火》、《推拿》、《亲爱的》都在榜单上。


《白日焰火》

 

在电影艺术中,生命体验的不同确然会增加沟通的难度,但这难度没有到需要用左宗棠鸡似的改造来妥协


在宣传《少年PI的奇幻漂流》时,李安在采访中说,华语电影未来在华语世界,影片成就不应当以冲奥来衡量,我们应当有自己的奥斯卡。

 

那是2012年,如今7年过去了,亚洲电影和电影人还在等好莱坞的夸奖吗?

 

吴珊卓在《杀死伊芙》中的表演,精细准确,让人叫绝。她的获奖,只能证明好莱坞这一次做对了。但,这掌声离亚洲人、亚洲电影,实在还远得很。



【好文推荐】

1.100年后,因为这部神作,他们被永远铭记!

2.烂番茄100%,最后一秒还在反转!

3.一出好莱坞版“流星花园”,为何让整个北美高潮?


“好看”是最大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