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流浪地球》中耐人寻味的父子情,你看懂了么?

羊毛 24楼影院 2020-02-18

为了不在人海中失联,请把我们设为“星标 ★”哦~

点击上方蓝字“24楼影院” →进入新页面,点击右上角“...” → 点击第一栏“设为星标 ”。

 

春节档帷幕拉开,《流浪地球》靠着不俗的口碑与高话题度,在票房层面已经形成通杀之势。

 

作为一部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的成功其实并非偶然。大刘优秀的原著基础,扎实的影像呈现,完善的细节设计,以及一次宏大的人文科学情怀展示,共同造就了这部足以写入中国电影史的作品。


 

在此之前,不少人认为,科幻是欧美人的专利,尤其是好莱坞的自家花园。科幻,总是为未来叙事,这似乎更符合好莱坞电影的神话逻辑: 科技力量的崇拜与个人英雄主义的撰写,中国人的基因中似乎天生就缺少科幻的基因。

 

《流浪地球》的出现,在笔者看来,不仅填补国产片在科幻领域的空白,让人看到了中国科幻的力量,也在无数青少年心中埋下了科幻的种子,对儿童科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如果说科幻电影的表层,是一种类型化的叙事,是对影片本身的科学逻辑的关注,那么深层次的科幻,一定是超越类型的,它必然是对人类命运的深层关怀,既是对个体的,也是对全人类的;是对人类脑力疆界的追问,也是对人性本身的质询。


更重要的是,它还必须带来一种具有足够格局的宇宙观,并把人类放置在其中一个全新的节点位置。《流浪地球》基本做到了。


在太阳不断膨胀的情况下,地球面对着遭遇着严重的生存危机,为了人类的繁衍,一项持续两千五百年的宏大迁徙计划正在运作着……

 

与以往科幻电影不同的是,这次的迁徙的主体不在是诺亚方舟,也不是宇宙飞船,而是作为整体的地球。为了实现这个宏大的计划,剧中人物必须经受住行动与情感的双重拷问


这是一部典型的男人戏,其对白的干净简练也颇具男性色彩,女性是危机世界中的一抹亮色。

 

父子情感,是最耐人寻味的一组人际关系。谭家明的《父子》中,纠葛难断的父子情结让人唏嘘,荷兰奥斯卡获奖电影《角色》中的父子关系,则更让人感到虐心。


 

父子间的情感难以书写,是因为我们太难以把握父子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感情,换句话说,我们很难为这份情感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不仅仅是亲情,也不似恋爱中那样热烈的爆发。


相反,父子间的感情总是隐忍克制的,对立中又带着雪中送炭的温情,沉默中暗含着千言万语的诉说。


 

影片的一开始,并没有急于进入剧情的主线本身,而是耐心地交代了两对父子之间的情感关系,较为简单的是韩子昂与刘培强之间的情感表露。


刘培强将通行证交到他手上的一刻,意味着翁婿之间的诀别,而这次诀别,却显得是那么的轻描淡写,又是那么的如负千钧,男人间的情义在此表露无遗。


在一串简练的电影语言背后,暗含的是托孤责任的传递


而令人讶异的是,被托孤的对象,竟然是自己的父辈,这俨如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提前预演,两人的内心如同明镜似的明白,但他们也同样知道,在地球遭遇危机之际,人类的大爱高于家庭,这显然是男人间无需赘言的共识。

 

为了一项宏大的事业,他们必须要承担起自己的命运。


而对于孩子来说,事情却并非如此。刘启与刘培强的情感冲突,在影片中以一种较为突兀的方式呈现,双亲的缺失造就了一个敢想敢做的刘启,一个典型的中国青少年形象,而另一方面,刘启的敢想敢做无异于“叛逆”的代名词。


刘启的叛逆源于双亲的缺失,这也正是他与刘培强的矛盾所在,对于刘启来说,父亲的形象具有双重意义:


一方面是对于“父权”的反抗,正如影片中刘启一次次拒绝刘培强对他的指示,另一方面,父亲对于刘启来说,同样意味着家庭的圆满,从影片中我们得知,在影片设定的背景下,刘启的家庭自始至终都处于残缺的状态。

 


正因如此,刘启与刘培强之间的情感始终处于一种爱而不会表达的暧昧状态,大多数的时候,他们是对立的,但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刘启的感情得到了释放,他理解了父亲选择的艰难,第一次与父亲感同身受,完成了一个男孩到男人的心理蜕变。


这种特血肉情的处理,在影片中比比皆是。没有时间去为牺牲的人哀伤,人类为了自身大共同体的延续,自愿选择了负重前行,韩子昂如此,刘培强如此,刘启如此,在巨型重聚变发动机上劳作的人类,无不是如此承受着自己的感情。

 

个体,永远是人类延续中的螺丝钉,或是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关节。真正伟大的是人,一个大写的人。



《流浪地球》告诉我们,人类的头脑、勇敢、行动是可以累积在一起的,在一代代的延续中,通过数不清的累积,人类超越着自身的限制,甚至拥有了为地球寻找新家园的野心、耐心、智慧与魄力


 

从制作上看,《流浪地球》也达到了一流水平,扎实的叙述、稳健的场面刻画、在对不擅长的人物心理描写上避实就虚,对细节上的细腻刻画、无论是广告牌、防护服、还是运输车和发动机的呈现,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一部“第一个吃螃蟹”的影片来说,真的是令人惊讶。


 

影片中还有一处有意思的设计,刘启的计划早已被以色列专家提出,被联合政府所否决,但他却依旧坚信这个计划的可行性。成人世界的逻辑是成功率,而青年的逻辑截然相反,有的只是满腔的热血与坚定的意志,青年人的担当与血性,可见一般。

 

《流浪地球》另一个成功之处,在于它很巧妙地完成了一次对于全影迷观众的科普启蒙,告知了年轻观众们科学的逻辑,同时又调动起观众丰富的想象空间,当地球都能离开太阳系,还有什么是人类想不到,做不到的?



近些年来,春节档的电影始终难有合格的口碑,一个显著的原因正是大多数影片都呈现出一种“反智”的倾向,忽略观众的审美能力与智商,试图单纯以所谓的搞笑与生硬的亲情路线取悦观众,这种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

 

《流浪地球》的成功告诉大家,观众有权利去接受更高层面叙事水平与思想的电影作品,观众有权利得到真正的享受。



【好文推荐】

1.《新喜剧之王》是周星驰最烂电影,我有不同意见

2.春节恐惧症?这些电影早已说尽

3.28年过去了,它依然是最好的“过年”电影

4.过去的中国人,是怎么过年的?

“好看”是最大的动力↓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