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百度
2
今日热点
3
微信公众平台
4
贴吧
5
opgg
6
dnf私服
7
百度贴吧
8
知乎
9
dnf公益服
10
百度傻逼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警察殴打打人学生,舆论撕裂的背后
你手放哪呢,出生啊
薅广电羊毛!100元话费实付94.6元,还有电费96.9充100元!招团长~
警察踢打校园欺凌者:当事人不愿返校,派出所拒收锦旗
疯传!广州地铁突发!警方介入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这部香港“三级片”,不愧是年度黑马
Original
苗子
24楼影院
2023-04-20
近期话题度最高的电影,当属港片
《正义回廊》
。
故事改编自发生在2013年的
真实案件
。
当年29岁的周凯亮,与35岁的同伙谢臻麒一起,杀害了他65岁的父亲周荣基,与62岁的母亲萧月儿。之后,周凯亮通过电视媒体假装寻亲,并在脸书上开设“失踪的爸爸妈妈”专栏。
但警方调查发现,周凯亮才是幕后凶手。
真相一出,震惊香港,媒体称之为“大角咀逆子弑双亲案”。
2015年3月20日,陪审团商议不到7小时后,以8:1的比例,裁定首被告周凯亮两项谋杀罪罪名成立,同时一致裁定次被告谢臻麒两项谋杀罪罪名不成立,并判处次被告承认的阻止合法埋葬尸体罪判监一年,但因为他判前已被押将近2年,覆盖了刑期,所以宣布当庭释放。
以这个案件为对象改编的《正义回廊》,尽管因为涉及大量血腥残暴的画面,在香港被列为
限制观影年龄的“三级片”
,但还是斩获了
4300万港币的票房
(本片投资仅为1000万)
,在同类型电影里,属于特别突出的成绩。
更厉害的是,它还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上,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两个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等核心奖项的
16个提名
。
一个已经结案的凶杀案,被改编为限制级别的“三级片”,却在票房和奖项提名上,取得如此斐然的成绩,难怪香港媒体把它称为“黑马”。
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换句话说,它是如何在大众对案件已经耳熟能详的情况下,还能把它讲得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这就要说到《正义回廊》的
故事结构
。
在前半个小时左右,电影用的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套路。
一边展示两名凶手张显宗
(对应现实中的周凯亮)
和唐文奇的结识过程,并在这个过程里,去勾勒两个人的生活细节,借此凸显他们各自的精神状况。
另一边,它讲述的是警方侦破凶杀案的过程,这个部分肩负的职责有两个,首先是警方探案细节的呈现,为后文的法庭辩论埋下伏笔,其次也是重点,就是对凶杀案细节的视觉性展示。
这两条线合在一起,就是大部分观众知道的关于案件的大体情况。
但这前半个小时不过是个引子,当张显宗和唐文奇被缉捕归案,故事正式转移到法庭后,《正义回廊》才来到自己的主场:在舞台一样的法庭上,不断加入新的角色,比如记者、法官、律师、各路证人以及陪审团。
从这里开始,电影才真正开始叙事各方的角力。
导演
何爵天
在这里借用了西德尼·吕美特的《十二怒汉》,和黑泽明的《罗生门》,让不同职业的人,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判断,来讨论两名凶手作案时的可能性细节。
但何爵天的野心,也在这个时候彰显清晰。
他并不满足于《十二怒汉》和《罗生门》那种基本上仅限于局外人的视角,反而也要故事的两位主角参与进来。
就在这个时候,凶手张显宗和唐文奇,分别
上演了“天才”和“白痴”的戏码
。
这么庞大的人群,集中在一起重演、讨论和推断案情细节,让法庭变成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主角的表演舞台。
从律师、犯人到证人,基本上每个人都很努力地在
“表演”
,看谁能把自己理解的案件说得动听,谁能让陪审团那九个不能发言的人相信,谁就能成为赢家。
也就是在这个阶段,电影对观众抛出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
坏人会不会说实话?
笨蛋能不能够杀人?
倘若观众能主动去思考导演抛出的这些具体问题,那就会不由自主地,被引导向电影更抽象但也更有价值的核心诉求上来,这就是——
原来我们以为的真相,其实很模糊。
而人心所向的正义,同样也很模糊。
比如看上去傻乎乎的唐文奇在接受审判和辩驳时,真相和正义就变得很可疑。
在检控官朱爱伦,和游嘉莉、吴冠峰两位大律师的轮番诘问下,《正义回廊》不断地以新的证人和供词为基础,重演案发情境。
尤其是唐文奇的家姐坐上证人席,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弟弟脑袋有问题、根本不可能杀人时,整个法庭的风向,更是彻底地吹往无罪。
作为观众,很难不在唐文奇家姐声泪俱下时,对唐文奇的作案能力产生怀疑,并对他产生同情。
但何爵天的妙处在于,就在观众要对这个嫌疑犯产生同理心时,他紧接着让陪审团成员提出疑问:我们在审判过程中所产生的同情,会不会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情感投射?我们有没有可能被他和家姐的表演给骗了?
如果意识到这一层,很难不脑袋发麻:比起厘清真相,所有的攻防追问,或许从来都更像是一场煽动人心的表演。
说得更直接些就是:原来所谓的真相和正义,其实是模糊的,而且是可以被表演出来的。
这就是《正义回廊》核心题旨,也是它之所以在讲述一个大众已经知道结果的案件时,仍然能够收获如此多的认同的关键所在。
说到
真相和正义的模糊性
,其实港产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似乎都有这个特征。
稍远一点的经典电影是《无间道》。
在这部片里,到底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越来越难以下定论。
稍近一点的经典电影是《拆弹专家2》。
在这部片里,主角对自己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都拿不定主意。
再到当下的《正义回廊》,它依旧有对类似主题的回应:审判席上的两个人,到底谁才是真凶?以及由此衍生的,真相和正义到底是否可信?
这些电影,从气质上来说,有着一脉相承的底蕴。
它们在讲述剧情耸动的香港故事时,表面上看是对警察、律师、罪犯的身份进行追问,但实质上又是对身份、真相和正义的深层追问。
作
者 | 苗 子
编辑 | 楼 主
校对 | 胡 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