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盘点2018:数据库领域关键词“自研” ”融合“ ”崛起“

老鱼笔记 老鱼笔记 2022-06-18


尽管2019年已然开始,但只要农历春节还没过,就意味着2018年还没有真正结束。回望过去一年,数据库领域发生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件?这些事件背后预示哪些趋势?

 

老鱼总结为以下3个方面:

 

1、数据库成云厂商争夺要点,关键词“自研”

2、数据库领域融合是大趋势,关键词“融合”

3、国产数据库被认可与崛起,关键词“崛起”


01

数据库成云厂商争夺要点


2018年4月,阿里云自研云数据库POLARDB正式商业化。

 

2018年5月,青云发布自研开源分布式数据库RadonDB。

 

2018月7月,华为云发布自研文档型数据库 DDS 增强版。

 

2018年8月,亚马逊自研数据库Aurora登陆中国,并在宁夏区率先提供服务。

 

2018年11月,腾讯云发布自研云数据库CynosDB。

 

……

 

过去的一年,数据库领域成为云厂商争夺的要点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数据库上云也已经成为共识,云厂商纷纷布局数据库,在老鱼看来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因素:

 

1、企业90%以上业务都是围绕数据库构建;

2、数据库服务利润丰厚;

3、没有自研数据库的云厂商将会被逐渐淘汰出局;

 

前面2点,很好理解,这里就不再赘述。关于第3点,经常有人会说,开源数据库用户群体庞大,基于开源数据库提供服务能把这部分群体服务好就足够了,何必走自研这条投入巨大还异常艰辛的道路。

 

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巨头都是人精,不可能做亏本的买卖,走自研之路虽难,但能解决3个方面的大问题:

 

1、开源数据库往往不成熟,用户体验不好、性能不够强,而基于开源数据库修改的空间越来越小,受限于陈旧的架构,无法充分发挥硬件红利。


2、开源数据库毕竟不是自己的东西,使用有风险,容易受制于人,云厂商想挣开源数据库用户的钱,难道开源数据库厂商自己不想挣?


3、基于开源数据库提供的服务同质化越来越严重,自研是竞争力的一种体现,对用户意味着更多的选择余地。

 

我们先来看2018年数据库领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2018年8月,为制止云厂商“吸血”,Redis Labs修改许可证书。

 

2018年10月,因看不惯云计算公司流氓行为,MongoDB更改开源协议。

 

2018年11月,为了不让云提供商“薅羊毛”,图数据库Neo4j宣布企业版彻底闭源。

 

修改许可证就意味着所有基于这些开源数据库进行修改再发布的云厂商,将不能再享受免费的午餐。云厂商面临2种选择,要么贡献出一部分利润,要么将所有的修改反馈给社区。

 

显然, 但凡有点野心和欲望的云厂商,都不会甘心于这两种选择,所以,越来越多的云厂商选择了第三条路自研数据库。


02

数据库领域融合是大趋势


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商用微处理器4004、诞生了第一个商用关系数据库系统。几十年过去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几乎所有东西都发生了变化,唯独关系数据库除外,关系型数据库仍然是当下最好的解决方案吗?

 

事实上,市场对数据库的期望显然已经不满足于关系数据库了,这导致了对通用数据库的重新定义,包括支持新的数据类型/多个数据模型、内存、数据虚拟化、对分布式存储的支持,以及图形和空间等扩展功能。

 

因此,2018年里,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融合,NoSQL与SQL的融合,分布式与SQL融合,OLTP+OLAP的融合,还有云平台和数据库产品的融合。

 

2018年6月,MongoDB 4.0正式发布,该版本最大的变化是将支持多文档 ACID事务,是很典型的NoSQL与SQL的融合。

 

众所周知,ACID是关系数据库的关键特性,但NoSQL数据库则不然,灵活性和可伸缩性是NoSQL的关键特性,但代价却是缺乏一致性保证,因此,大部分NoSQL数据库是不支持ACID的,这也导致这些数据库无法在企业关键业务中应用,比如对银行核心系统提供支持。


其他融合例子有很多,篇幅所限,本文就不一一列举。总的来说,数据库领域融合是大趋势,数据库云化的融合,传统数据库和分布式数据库加快“上云”步伐。云平台则陆续推出自己的数据库服务。


03

国产数据库被认可与崛起


2018年4月,阿里云自研云数据库POLARDB正式商业化。

 

2018年5月,青云发布开源自研分布式数据库RadonDB。

2018年5月,星环完整通过TPC-DS数据库测试标准,并发布TDH6.0,分布式图数据库StellarDB,分布式闪存数据库ArgoDB。

 

2018月7月,华为云发布自研文档型数据库 DDS 增强版。


2018年8月,极数云舟宣布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2018年9月,蚂蚁金服自研分布式关系数据库OceanBase 2.0发布。

 

2018年9月,PingCAP完成C轮5000万美元融资,并发布了TIDB 2.0。

 

2018年9月,巨杉数据库完成数千万美元C轮融资,并发布SequoiaDB 3.0版本。


2018年9月,分布式内存数据库厂商柏睿数据完成过亿元B+轮融资。


2018年10月,农业银行与南大通用联合创新实验室签约揭牌。


2018年10月,爱可生开源MySQL数据传输中间件—DTLE。

 

2018年11月,分布式事务数据库厂商热璞科技获A轮千万元融资。

 

2018年11月,腾讯云发布自研云数据库CynosDB。

 

2018年12月,达梦数据库在武汉公积金核心交易系统成功上线。

………………….

 

在Gartner发布的2018数据库系列报告中,包括《数据库魔力象限》、《数据库核心能力》以及《数据库推荐报告》。今年的总上榜的国产数据库产品达到了5家,分别来自:阿里云,华为,巨杉数据库,腾讯云,星环科技。其中阿里云和巨杉数据库已经连续两年入选,Gartner报告入选增多,意味着国际业界的认可和国际市场影响力扩大。

 

更为重要的突破在于,国产数据库不仅进入了更严苛的金融级领域,并且已经进入核心业务系统。众所周知,由于业务场景多、交易量大、数据安全性要求高,因此,金融行业对数据库选择也相当严苛,能够进入金融行业,对数据库产品本身的品质就是一种极好的证明。

 

据老鱼了解,目前银行等已经开始接纳国产数据库产品,金融创新业务首选国产的分布式/云数据库产品,而核心业务也在逐渐向分布式、云化架构升级。这方面典型代表有OceanBase、TDSQL、SequoiaDB等。


PS:2019年5月8日~5月10日,由老鱼所供职的IT168&ITPUB主办的第十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DTCC2019),将在北京召开。这是一场值得期待的数据技术盛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欢迎报名,提老鱼未必有优惠


大会官网:http://dtcc.it168.com

END

延伸阅读

欧洲最大MySQL用户Booking.com数据库构架

0到10亿,微信后台架构及基础设施设计与实践

时间紧急!数据库迁移怎么才能更快?

耗时6年,农业银行大数据平台打造攻略

独家对话甲骨文CEO马克·赫德

亚马逊CTO:我们为啥要搞这么多数据库产品

Aurora为何是AWS增长最快最赚钱的云服务

阿里云褚霸:把计算做到极致,关键还不加价!

Hadoop将死?Cloudera CEO怒怼Gartner

性能神化,聊聊Exadata 的“七宗罪”

七个尖锐的问题,听OceanBase如何回应

自治数据库是甲骨文云计算市场致胜关键吗?

通关TPC-DS,中国数据库领域首破纪录!

四大行、股份制、城商行都在用什么数据库

MySQL到POLARDB, 三位CTO讲述迁移故事

公众号

laoyubiji

老鱼,企业级老编一枚,采访过上百位CEO/CTO,你若有故事,欢迎联系!

欢迎订阅老鱼笔记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灰常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