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世界史》首发学术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2017-07-11 王大庆 世界历史编辑部

 

2017年7月8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新世界史》首发学术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十余位世界史专业的专家学者以及《光明日报》、《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等报刊杂志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相关负责人应邀参会。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的孟广林、王皖强、许海云、徐晓旭、何黎萍、王大庆、金永丽、赵秀荣、宋云伟、周施廷等老师出席了会议。


会议现场


《新世界史》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世界史研究集刊,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计划每年出版1-2辑,编辑委员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学科全体在职教师和部分校外专家组成。每辑分执行主编,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常设栏目有“专题研究”、“文献和论著选译”、“学术动态”等。第一辑已于20176月出版,主题为“什么是世界史:跨越国界的思考”,由孟广林和王大庆担任执行主编。



座谈会由孟广林教授主持,他首先就《新世界史》的办刊缘起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期望与会专家能够就如何办好这本集刊提出宝贵的建议在接下来的自由发言中,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围绕着学术辑刊的编辑和中国的世界史学科的发展等话题一一发言,并展开讨论,场面十分热烈,大家在充分肯定了创办《新世界史》集刊的必要性和学术价值的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期望和建设性的意见。

北京大学历史系钱乘旦教授首先发言,他指出,《新世界史》的刊名内涵丰富,颇具新意,可以有不同理解和想象,例如,既可以指我们的研究对象是新的世界,也可以指现时代的新的世界史研究。他认为,在世界史被提升为一级学科之后,世界史的队伍在不断发展壮大,研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在国内,世界史专业的学术期刊十分有限,创办新的世界史刊物十分必要。同时,也要面对和努力解决好办刊存在的种种困难。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郭小凌教授指出,长期办好一个学术刊物,首先应有明确的定位,他建议,《新世界史》不要把“”仅仅局限为新的方向、新的视角。也可以是说新话旧的史料做出解释。总之,要以开放的态度办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张顺洪研究员指出,本刊的发展可以有两种路径:一是目前的以书代刊形式,现在国内有很多种此类期刊,可以先为办成正式刊物做准备。二是将来办成正式刊物,要与《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等已有刊物在栏目设置和内容上有所区别,互学互补,办出自身的特色

北京大学历史系朱孝远教授认为,对于中国的世界史研究者来讲,不仅要了解国外的新的研究,也要有自己的一家之言,开创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学派。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晏绍祥教授建议,应该扩大对世界史的理解,中国也是世界的组成部分,应该把部分中国史研究纳入进来,可以从世界史的角度来观察研究中国史。北京大学历史系黄春高教授认为,《新世界史的”既可以理解为新的研究,也可以理解为以“求新”作为办刊的目标他指出,文章形式可以多样化,西刊物中的大篇幅文章、书评、笔谈这些形式,我们都可以加以借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陈奉林教授指出,要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新旧要结合起来。要有精品意识,要更加注重文章的质量。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刘林海教授指出,刊物能否持续办下去,基础很关键,中国人民大学的世界史学科已经有很好的研究基础,要考虑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

除了世界史专业的专家学者,本次会议还邀请了国内一些学术期刊和报纸的负责人和编辑,他们从自身的经验出发,也纷纷献计献策。《世界历史》杂志副主编徐再荣指出努力改善学术生态,提学术质量,同时也要关注新媒体手段。办成有特色的刊物,栏目和主题设置等十分重要《史学理论研究》杂志副主编吴英建议成立编辑部,刊物要努力贯彻编者的意图。《历史研究》杂志的焦兵老师指出,在选文章时,可以围绕一些世界史研究的重大问题,同时,要注重以原始史料为基础的研究《光明日报》社的薄洁萍老师指出,据有关调查显示,在今天这个时代,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世界史,她期待《新世界史》能够越办越好

会议结束前,作为《新世界史》的合作出版单位的代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张晓莉老师在发言中表示,将努力做好《新世界史》集刊的出版和发行工作,为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最后,王大庆老师代表主办方再次对对所有与会者的精彩发言和宝贵建议表示感谢,并期望今后能够继续支持中国人民大学世界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本文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王大庆教授供稿。



长按下方二维码

关注世界历史编辑部官方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