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艾青年说|同伴教育是什么?
7月底,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腾讯青年共同举办了“中国青年对话未来-青春无艾”在线专场,三位青年朋友分享了艾滋防控的经历。我们整理了他们的故事分享给大家,愿更多的年轻人一起做乘风破浪的防艾志愿者。
中国青年对话未来
梅隽彦,华南理工大学
大二学生,现任华工蒲公英义工队委员兼青春健康项目组组长
隽彦记得六年级的时候,班上的男生们都开始学着讲荤段子,这也是很多中国孩子性启蒙的开始。
但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他发会找一些正经专业的资料、书籍,看看生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同时也发现身边的同学其实是非常缺乏真正的两性知识。
01
▶ 重拾小小志向 ◀
高一的时候,隽彦当地一所医院的院长来到学校开性教育讲座。院长讲得非常好,他听得入迷,学到了很多。那天,他心中立下了一个小小的志向:他以后也要做一名妇产科或妇科医生,像这位院长一样,给孩子们做性教育。隽彦希望能帮到身边的人,帮到更多的孩子。两性知识绝对是大家需要的,且对大家很有帮助的。
可惜,他最后高考没能考上医学院,也渐渐地忘记了这个理想。直到有一天,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去参加了一个活动。
(左右滑动进行翻看)
防艾主题游园会
每一个摊位都有精心设计的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和运用一些两性知识和防艾知识。其中一个摊位叫“你画我猜”,既工作人员给出一些同伴教育相关的词语,比如“避孕套”、“HIV”等,一个人比划,一个人猜词。
那一刻,像是有什么触动到了隽彦的心底——原来大学生的两性知识,依然是那么的缺乏。高中曾经的梦想突然就从他心底重新燃了起来。
那天是他第一次听说同伴教育这个词,也成为了他参与同伴教育的开始。
02
▶ 痛并快乐着 ◀
活动图片▼
(左右滑动进行翻看)
(左右滑动进行翻看)
这一年来,对于同伴教育,隽彦最大的感受就是:痛并快乐着:
有时候老师和长辈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可能不太理解我们工作的意义
觉得这些不应该是我们学生来做的
但我想,这就是同伴教育的意义和优势所在
以同龄人教同龄人,既能让对方更好接受
双方也能更加地相互理解
隽彦认为同龄人最了解自己的同龄人最缺乏什么,最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样的梗和笑点,能给大家带来最有用又最吸引人的讲座和活动。
虽然时常要花很多心思争取到学校的支持,策划活动也很累,但他说,这是他热爱的事,是曾经梦想,如今的现实。
有时隽彦总感觉自己做得还不够多,但他知道,大家正在为此努力。每所大学都有像他们这样的同伴教育防艾组织,到处都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为这件事努力着。
“如果我能为性教育的普及
为防艾、为艾滋病的去污名化
为性别和性取向平等做出微薄的贡献
也就很让人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