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道需看路,玩梗要适度!
今天,小编又一次熟练地点进某站,打开了一个男up主的日常分享视频,正准备好好观看,结果却发现弹幕全是:
“小哥哥女装吗女装吗女装吗?”
小编顿时傻眼,怎么会在毫不相关的视频里刷“女装梗”呢?是不是跑错视频了?
但事实证明并不是,而是真的有些人在不恰当的场合“过度玩梗”。这种状况实在不得不让人直呼一句:“晕了,快停下!”
当然,相信大家也经常在生活中遇到这样“过度玩梗”的现象,或许也会像小编一样为其感到烦恼和疑惑——怎么会这样呢?
事不宜迟,接下来,就让小编和大家一起探一探“玩梗”的究竟吧!
在英语中,和“梗”最相近的词是meme,翻译成中文则是迷因、模仿传递行为的意思。
实际上,“梗”所指的就是在同一个文化氛围中,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思想、行为或者风格,是一种流行文化的基因。
而如今,“梗”已经成为了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无论是公众人物、影视作品,还是热点事件、生活经历,都有可能生出数不尽的“梗”。
就像前阵子风靡全朋友圈的悬疑电视剧——《隐秘的角落》,其中
“一起去爬山吗”
“你看我还有机会吗”
这两句“爬山梗”,瞬间刷爆了各大社交平台,无论是有没有看过这部剧的人,都能够从“爬山梗”的火热中了解到它。
显而易见,“梗”已经成为了当下人们对很多事物进行了解的重要途径。
1.游戏心理
人们在玩梗的时候,往往带着一种“游戏心理”,即把交往与沟通当作是一种游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以消遣娱乐为目的,把自己从繁忙复杂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中解放出来,而玩梗正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媒介。
通过玩梗,人们可以进行当下社会与生活中热点事件的交流,在有趣好玩的玩梗过程中,收获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满足,并慢慢释放在工作中、生活中所积攒已久的压力和不满情绪,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解放。
2.自我成就感的满足
自我成就感,即一个人为自己所做的行为而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可以说是愿望与现实相平衡所产生的的一种心理感受。
无论何种身份、职业的人,都有自我满足的需要。我们在向他人抛出一个梗时,内心总是抱着希望对方能够接住这个梗的期待,或是对自己能够说出这个梗的小小得意。
如果对方恰好接住了,我们会感到自己“被回应”,产生对自身行为的愉快的满足感。
而如果对方没有听说过这个梗,无法回应,我们在略感失落的同时,也会对自己“知道他人所不知道的梗”这件事情而感到满意,同样也能获得成就的满足感。
3.社会归属需求
当某一个梗在社会上成为“潮流”时,如果人们发现自己没有跟上现实的节奏,就有可能会产生被社会所抛弃的感觉,感到社会归属感的缺失。
究其根源,玩梗行为在本质上还是体现出了人们对与他人建立沟通和联系的需求,希望能够通过玩梗的方式,融入社会,找到与自己有共同话题的人,构建属于自己的社会认同,寻得一种安定的社会归属感。
但是,我们也能够很轻易地发现,玩梗这件事情,在生活中并不是只会为我们送来欢乐和消遣,当界限没有把握住时,就会变成“过度玩梗”,给我们带来非常不好的体验。
一是“无差别复读机”,即把同一个梗不分时间及场合地反复提及。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盛行的时代中,梗的产生与交迭十分迅速,上一个梗或许还没有被人们所消化,下一个梗就已经以不可阻挡之势猛然出现了。
其更替速度之快,让人们对于梗的出现越来越审美疲劳,而反复在各种场合所出现的梗,则更为人所难以接受。
就像……
● 当你点开一个美食教程视频时,发现弹幕里铺天盖地的“别看了这个要烤箱的”、“散了吧这个要有手的”一类的刷屏言论,在这种弹幕群的攻击下,观感立刻下降10000点,原本觉得可能有趣的东西也会变得索然无味。
● 当你看见一个分享绿色美图的微博时,点进去想要预览全部图片,却发现评论里清一色的“好美的原谅色”回复。
绿色被迫与“戴绿帽”强行画上等号,不仅会影响欣赏美图时的当下感受,甚至会对日后生活也造成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如看见绿色就想到“原谅”的心理暗示)
“无差别复读机”所给人们带来的负向影响,实际上是“超限效应”的体现,即因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
一旦玩梗的时候超过了我们所愿意承受的限度,就容易产生逆反与厌烦的情绪。
二是“无内涵键盘侠”,即不断传播低俗趣味的梗,不顾道德法治,只图“开个玩笑”。
随着梗的数量越来越多,其质量参差不齐的弊端也日渐暴露出来,低俗烂梗的出现与使用愈发频繁。
而这种所谓梗的出现,或许并非真有恶意,而是大多意在表达对女孩可爱外表的所谓“赞美”,却也实实在在令人感到不适。
这种明显带有冒犯性质的低俗烂梗,却常常出现于各类人群的口中。他们或许只是抱着“开个玩笑”的玩梗心理,却从言论上对他人造成了实际的冒犯与伤害。
当低俗烂梗也被广泛使用时,玩梗行为就已经完全脱离了幽默意义本身,甚至会在某些层面上造成程度难以度量的伤害,这样玩梗,实在是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了。
凡事都有限度,超过限度就会带来负面效应,玩梗自然也是如此!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适度玩梗呢?可以看看小编的几个小建议哦:
1.
独立思考,告别机械复读
我们应该拥有自己的主观思考能力,在用梗之前确切地了解其真正的含义和用处,而不是抱着“别人用,我也要用”的想法,避免盲目跟风,告别机械复读!
2.
关注时机,不做ky精
Ky,源于日语的“空気が読めない”,意为没眼力见、不按当时的气氛与对方脸色做出合适的反应。
我们应该在恰当的时机下使用合适的梗,拒绝不合时宜的玩梗行为,不做ky精!
3.
文明发言,拒绝低俗烂梗
学会判断低俗烂梗,并对其加以抵制,从自己做起,拒绝使用“三年血赚,死刑不亏”一类的低俗趣味梗,让不应有的冒犯和伤害慢慢减少,跟低俗烂梗说拜拜!
当然,我们不需要把玩梗一事妖魔化,玩梗并非坏事,适度玩梗既可满足自己,也能娱乐他人。
我们应该做的是学会适度玩梗,让梗有趣在它真正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让玩梗变成一件不会产生负担的事情!
-END-
编辑 | 跃迁点
排版 | SAGE
审核 | 水泽木兰
图片 | cindysykang
参考文献:
[1]确认过眼神,是跟我一起玩梗的人 | 新京报书评周刊. 万斋
[2]百度百科:成就感
[3]百度百科:ky
[4]百度百科:超限效应
▼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
让我知道你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