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另一个本质是“仓鼠精”?
开学好几天了,
大家收拾好宿舍了吗~
小编花了好几天,
终于把自己的地盘收拾清爽了!
整理才发现,自己囤的东西
太 多 了 !
朋友送的各种小玩意、
一堆过期的电影票、
一打一打的明信片、
看起来很精美的纸袋、
前两年的日历、闲置的手机壳、
一直没用上的药、
还有月饼盒子…(我还是活成了我妈的样子
“我怎么囤了这么多没有用的东西?”
丢了?不舍得…
继续留着?唉…又占地方…
你也是这样吗?
让我们来剖析剖析“囤破烂”背后的心理吧~
01
仓鼠vs人类,难道我是“仓鼠精”?
仓鼠:藏食物的高手。
因为害怕被饿死,它们喜欢把食物藏在脸颊上的囊袋里,每次都是把两边食囊塞得鼓鼓囊囊的,直到跑到它们认为安全的地方(比如小窝,滑梯下,跑球里或笼子的角落)才把粮食吐出来,将食物藏得“隐秘”。
如果食物偷偷移走,鼠鼠会变得焦虑,露出哀怨的表情,连睡姿都是伤心到极点的表现……
人类:囤货的好手。
有些人类喜欢囤积物品,有些喜欢囤积金钱或者人脉,也有些人类喜欢囤积信息……即使这些东西没有发挥实际的用处,他们也不舍得扔掉(或消耗掉)。
如果无故丢失、或者找不到,他们会陷入焦虑,可能还会责备自己没有好好保护它们。以致茶饭不思,连觉也睡不好……
不得不说人类和仓鼠在“囤积”行为上是十分相似的,那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如此爱“囤积”呢?
02
我们为什么爱“囤破烂”?
1.占有、囤积是本能
其实,囤积是一种适应性行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很多物种,都懂得囤积食物来应对严酷的自然环境。人类囤积物品,就像仓鼠囤积粮食。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趋利避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则。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长期处于对生存物资短缺的境地,人类对占有、囤积的心理需求/动力往往比对清理、排除的心理需求/动力更加强烈,因此,占有、囤积物资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人的本能。
2.“粒粒皆辛苦”耳濡目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们从小被教育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有研究表明,责任、控制、审美、用途和浪费,这五个维度的信念都能够显著的预测囤积行为,并且我们在保留物品的过程中更为注重物品的用途,避免浪费。
这些信念逐渐根深蒂固,并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小的时候,我们不明白为什么长辈都喜欢把用过的塑料袋囤起来,还有吃完的月饼盒子也留着装东西,老人家们喜欢把新鲜的饭菜留给孩子吃,等大家吃完后把不舍得浪费的食物吃掉。
当我们开始自己管理生活费——水电、买书、充饭卡、日用品……我们好像逐渐理解了ta们,终于明白“物尽其用”道理,以及丢掉它们的心疼,自己也囤起了“破烂”。
3.焦虑型依恋者更倾向于囤积
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中有一种依恋类型叫:
焦虑型依恋。
在焦虑型依恋者小的时候,父母可能对他们的需求回应不及时或者时好时坏,导致他们长期处于被忽略或害怕被抛弃的状态。
为了缓解这种焦虑以及被抛弃的恐惧,他们对安全感的获取可能会从父母指向物品。因为对物品的情感联系可以为他们提供情感的抚慰,甚至能够获得自我价值和独特性。
他们害怕失去这种安全基地的提供者(这些物品)继而更强化了自己的囤积行为。
4.囤积性格
囤积性格(又称“囤积取向”)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提出的五种社会性格之一。
具有囤积性格的人,视消费(或付出)为威胁,并且依靠囤积和节约来建立安全感,通常表现为吝啬、多疑、有占有欲。
他们在行动上,总是闭关自守,厌恶新事物,缺乏创造与进取精神,也易沉浸于过去的情感与回忆中。
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婴幼儿时期没有得到照料者无条件的关注与爱。
例如,在儿童时期给爸爸妈妈一点东西(例如,写一张贺卡、画一幅画)来表达爱,但受到了拒绝或忽略。导致他们认为就算自己付出爱,也不一定会有回应,久而久之也就不再愿意付出了。
而囤积性格,则是他们为了防御外界威胁(例如,得不到回报、被拒绝)而发展出来的。
归结到底,“囤积”行为都于生存焦虑感有关。
并且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囤积倾向,Randy O Frost 教授发明了一个图示,来描述自己房间乱的程度。你也看一下你的严重程度吧~
03
滴滴,“收破烂”指南请签收!
山下英子的作品《断舍离》曾经风靡一时,如果你觉得断舍离=扔扔扔,那你可能就误会它啦,断舍离不止是“扔扔扔”这么简单哦。
断舍离的含义是,通过断和舍来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01
首先是断:断绝不必要的东西
我们的收纳空间是有限的,一旦超出了一个限度就会打破了最开始的整洁,我们内心可能会认为“都已经这么乱了,还在乎什么整洁和收纳呢,买就是了。”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认清收纳空间的限度,从简单的东西入手分步把房间收拾整齐,看看可收纳的余地。
除此之外,在收拾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很多被遗忘的宝贝,开启“寻宝”游戏;当然你也可能找到一堆“垃圾”。
认清了收纳空间的限度,在下次买东西之前就要想好——除非有足够空间,并且是必要的,不然就扔掉一件,否则不要再买新的了。
如果舍不得扔?那就不要买了!
02
接着是舍:舍去多余的废物
对于用不到的东西,山下英子提到了三种方法:
第一,直接丢弃;
第二,送给别人或卖给别人;
第三,回收、再利用、重制。
这三种方法难度依次增大,但要克服的“不舍”情绪逐渐减小。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禀赋效应,是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即使它可能并没有实际的用处。这也是我们难以舍弃我们拥有的物品的原因之一。
如果实在是留着没用,但又十分不舍,可以尝试第三种方法——回收、再利用、重制。
比如将快递盒子改造一下,可以变成漂亮的收纳盒,也可以变成可爱的恐龙装备哦;
矿泉水瓶涂上颜料也可以变成美丽的花瓶哦(当然不涂也可以!!
如果实在没想到可以怎么再利用,但它又非常有纪念意义,也可以为它拍个视频,留个影,再将它丢弃或者送人哦。
今天就讲到这里啦!
大家快看看自己会不会也是一只可爱的小仓鼠哦~
-END-
编辑 | 溏心蛋
排版 | Duuuer
审核 | 水泽木兰
图片 | GOTTE
参考资料:
简书|疫情之下,请警惕你的过度囤积行为
知乎|如何正确面对焦虑型依恋?
严肃的人口学八卦组|人类为什么喜欢信息囤积呢?
壹心理|你不舍得丢掉的,终将拖累你
浪潮工作室|年轻人捡破烂的快乐,你根本想不到
▼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