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圭人、打工人,交了尾款,咱都是人上人?
今年双十一大家都剁手了吗?
剁手的各位恭喜你们参与了一个千亿的项目--“30分钟成交额破3723亿”的热搜从凌晨开始就一直霸占着微博热搜榜。
其实早在半个月前,这场购物狂欢就已经拉开了序幕,李佳琦直播间里一声声“大家不要睡觉,现在还很早”仿佛还萦绕在我的耳边,付完尾款之后一边满心期待着自己在路上的快递,一边精打细算如何勒紧裤腰带撑过贫穷的十一月...
打开“我的订单”查询,除了生活必需品之外,我们又给自己选择了多少原本可有可无的却禁不住低价诱惑而购买的商品呢?
理性消费四个字写起来容易而做起来似乎总是比登天还难,当购物模式从线下转换为线上时,我们再也不需要以前那样掏出钞票支付而是一个指纹或露一张脸就能轻松完成交易,交易过程的极简更是让大家花钱如流水般丝滑。
每年双十一过后,快递小哥便成了众星捧月的对象,更有甚者每十分钟查看一次物流,巴不得快递早点飞到自己手上才好。
那么,到底为何有那么多人深陷双十一网购漩涡呢?
01 “多巴胺的刺激
使我们对线上购物情有独钟”
除了便宜方便等的因素,我们不得不否认线上购物的模式使消费者们变得更加快乐。
多巴胺作为一种脑内分泌物,能调控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种生理功能,能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多巴胺实际上是在奖励的预期中释放的。
根据相关证据表明,人们的购物欲望及购物行为与体内多巴胺的分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看到心仪商品时人体内的多巴胺逐步累加,直到购买完心仪商品完成支付行为的那一刻体内的多巴胺分泌达到顶峰。
而当事情无法被预测时,多巴胺的分泌释放量更高,因为各种不可预测性增加了人们的期望。
例如当消费者发现其收藏在购物车已久的商品突然降价时,体内的多巴胺会更容易得到释放,又或者是某些聪明的商家会在快递里额外赠送小礼品或者小样博取消费者好感,这就不难解释为何存在着相当一部分群体对线上购物情有独钟。
02 “这么划算不买是不是亏了?”
总有这么一群人,在双十一开始之前并没有做好购物的打算甚至立下了flag:“这次双十一我什么都不买”,然而等到双十一真正到来那天,打开橙色软件之后琳琅满目的商品,各类打折、跨店满减、津贴等的优惠让人不禁思考“这么便宜我不买是不是亏了”,以致于产生了购买欲望并成功购物,这就是损失厌恶心理在作祟。
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一般来说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换句话来,当人们发现若自己选择不在双十一购物即是自动放弃难得的折扣,出于厌恶损失的心理,或多或少都会选择拿下,那么传说中的“忍不住剁手”其实也是有理有据的。
03“当谎言重复一百次就成了真理”
我们在刷手机时总能听到不少的博主或者其他有影响力的人物夸赞某一商品有多么的好用,性价比有多么的高,殊不知当诸如此类的话反复出现在我们的耳边,即便我们并没有亲身体验过这件商品,但我们的脑海里会形成这样的一种印象:
这件商品就是非常的好用、
性价比非常的高。
重复是一种力量,谎言重复一百次就会成为真理,这就是“戈培尔效应”,戈培尔效应本质上是心理暗示在起着作用。心理暗示是指人或周围环境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含蓄、间接地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
作为消费者而言,我们对某一商品的认知更多的是商家通过精心打造之后所展现出来的印象,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更是如此,对于从未亲自试用商品的消费者来说我们从外界听来的对商品的认知未必就是准确的,也会误打误撞走进戈培尔效应的陷阱;
就如同当我们听到无数个博主夸赞某大牌的口红绝美一样,久而久之这只口红在我们的心里形成的印象就成了一个绝美色号,可是实际上我们并没有亲自试涂过这支口红,也不知是否真的适合自己。
而一旦碰到双十一这样的购物大促活动,每个人心理的消费欲望都会或多或少地被点燃,并且购入那些我们从来没有购买过只是道听途说的商品,但那些商品或许真的不适合自己,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再度发生,建议大家在进行网购之前可以先去线下的实体店对商品进行试用,确定是适合自己的、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商品之后再斟酌性价比最高购买方式。
04 “她们都买了,那…我也买叭”
想必大家的心里都有过这样矛盾的瞬间:
“这个最新上线的口红打八折还送化妆包和小样,冲鸭!”
“可是我口红已经有几只了诶,都没有用完。”
“口红永远不嫌多,你看你看别人一个盒子的口红呢都放不下”
“有道理,那我冲了。”
“时尚快线品牌开始降价了,现在满300减40,上次你看中的裤子现在只要239!”
“但239也不便宜呀!”
“可是那些裤子都不一定显瘦呀,再买一样东西就可以凑满减,折上再打折,过了这村就没有这个店了,隔壁宿舍不也是买好多了吗?”
“你说的好像也对,那我去凑个单。”
从众心理大家并不陌生,指的是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其受群体因素、情境因素、个体因素的影响,对于近几年大热的直播间购物来说更是如此。
主播名气越大,观看直播的人越多,直播中完成的交易量也会增大,原本只是出于打发时间而进入的直播间,当看到几乎疯狂的购买人群,作为消费者的你是否也会开始怀疑自己,别人都在疯抢我是不是也要买一些来用呢?
值得提醒的是,不管是线上购物还是线下购物,跟风随大流的购物心理是万万不可取的,购物是为了满足我们自身的需要,盲目从众的后果只能是买进自己并不需要的商品最后被迫在闲鱼上低价甩卖又或者是放在角落默默积灰...
双十一的狂欢即将落幕,付出去的定金和尾款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收不回来了,但对于这次如果不小心盲目消费的小伙伴们来说,吃一堑长一智,希望你们下次就不要再花冤枉钱啦,要真正做到理性消费,该花才花。
毕竟对于咱们这些普通人来说,花呗、借呗,不如自己的钱包鼓呗!
祝大家晚安,好梦~
-END-
编辑 | 虾
排版 | Duuuer
审核 | 水泽木兰
图片 | carey_leslie00
参考资料:
吴嘉宝 网红直播对受众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
《壹心理 一夜赚6亿的李佳琦深谙哪些心理操纵术》
《壹心理 那件非买不可的衣服,为何到手后就不香了》
《ZAKER新闻:下单清空购物车的“爽快”:双十一又要被割韭菜吗》
《知乎 双十一背后的消费心理学》
《搜狗百科 损失厌恶》
《搜狗百科 从众心理》
《搜狗百科 戈培尔效应》
▼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