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向 | 想逢考必过?进来学!
这本书,助你学习更快乐
happy learning
盼望着 盼望着
冬天来了
寒假的脚步近了
考试周的脚步近了
小编发现 在公众号后台留言中
为各种考试焦虑的读者不在少数
我们SCNU的同学如此热爱学习
很好很好
(姨母笑)
接下来
小编将为各位看官奉上学习宝典
请出我们今天的重磅嘉宾
——
《认知天性》
你一定会对它感兴趣
因为它的副标题叫做
——
“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01
万千智慧始于记忆
回想十几年的学生生涯,我们身边不乏这样一些“学神”——
(樊登《推荐序:轻松的学习是无效的》)
老“樊”尔赛大师了,你崇拜能熟练使用多种颜色画记号的人,我们还崇拜你这种“不学”就能考好的人呢!
为啥他“不学”就能学好呢?原来,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樊登《推荐序:轻松的学习是无效的》)
好家伙,难怪呢,令我们害怕紧张的考试是人家学神的游戏,人家已经连升几级直捣老怪了,我们才开始氪装备,学神不考好谁考好?
玩笑之后,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看。不难发现,这位学神学习很有方法,而用《认知天性》里总结的名词可以将这个学习套路表述为:检索,间隔,巩固,细化和迁移。
在这本书中,作者团队系统地介绍了关于记忆的基本原理,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颠覆你的一些传统认知,希望它可以给你的学习生活带来一些帮助。
《认知天性》
《认知天性》这本书是11位认知心理学家10年的科研心血。以罗迪格教授为主要负责人的团队在项目上投入了10年时间, 首次提出人类认知规律和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透彻解读人类普遍的学习过程规律。
本书的主要作者共有三位:彼得•布朗、亨利•罗迪格三世和马克•麦克丹尼尔。
亨利•罗迪格三世是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分校心理系教授,曾任美国心理科学学会主席,人类学习和记忆领域专家。他因在错误记忆心理方面的工作而声名鹊起。
马克•麦克丹尼尔是罗迪格教授在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分校的同事,也是整合认知学习教育中心主任。他的两个主要研究兴趣就是前瞻记忆和教育,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是研究导致记忆和学习失败的因素和过程。
彼得•布朗则是一位作家,擅长科普写作,文字练达严谨。
两位认知心理学教授研究记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后来,他们开始思考,为何心理学家对记忆机制了解如此透彻,却在教育领域鲜有应用。于是,在一系列调查后,他们开始尝试向教育心理学拓展,并联合了小说家彼得•布朗,写成《认知天性》这本面向大众介绍学习科学之原理的书籍。
在这本书中,你将掌握学习领域的终极规律:
为什么说天性懒惰孕育了认知规律和心智模型
只需 1次自测,一周后回忆率从 28% 跃迁为 39%
知识是平面的,复合型知识是立体的
哪些 “良性干扰” 能提升学习效果
别在无法克服的学习困难上浪费时间
如何打造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掌握几个适合自己的记忆技巧会事半功倍……
——摘自豆瓣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02
新颖的内容编排方式
这本书共分为8个章节,与其他任何一本教科书一样,作者在每一章会重点讨论一个问题。
此外,有趣的是,作者在编撰本书时,就套用了他们在书中传授的两个基本的学习原则,即有间隔地重复关键概念和穿插讨论不同但相关的话题。
作者认为,学习者(读者)如果能够把研究一个问题的时间分散开,并阶段性地回顾这个问题,就能记得更牢;如果能够穿插研究不同的问题,效果将好于只聚集一个主题。
所以,作者们会大胆地一次谈到多个概念,并在不同的章节重复,使读者的记忆更加牢靠。
不过,这种新颖的编排方式是否真的发挥了作用,就见仁见智了。的确有一小部分读者认为这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阅读障碍,并且让整本书显得啰嗦冗杂。
所以,建议各位有时间、有兴趣的朋友阅读时做好小笔记哟~
03
考研党福利
书中的实操建议
考虑到各位考研人时间紧张,小编结合网络资料,整理了一些书中提到的学习建议,各位依据自己的情况酌情运用!
NO.0
写在最前面——错误的学习方法
作者在书中提及,我们常常在学习时在笔记本上认真记下每一个字,并且用荧光笔做很多眼花缭乱的记号,或者是不停地背诵和抄写。
其实,这些都是效率低下的学习方法,因为这样会使“元认知”,即我们自己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判断出现偏差,在大量的重复和集中练习中,大脑会错误地默认我们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NO.1
学习的三个步骤
A.编码: 大脑将感知到的东西转换为化学与生物电形式的信息,比如做笔记、整理思维导图等。
B.巩固:把心理表征强化为长期记忆的过程就叫作巩固。简单说来,就是重复练习,比如反复阅读、抄写等“看起来很努力”的学习行为。
C.检索:检索可以说是记忆的最关键步骤,检索即主动回忆某个事情的过程,如果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检索、多做自我检测,记忆就会得到强化。最好的检索其实就是考试(不拘泥于规模,同伴之间的互相考察也有可观的效果)。
某种程度上,检索更像是对大脑的审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努力来一遍遍地确认我们的记忆程度,这些努力会在无形中使我们的基础变得更加扎实。
比如,接触新知识时,试着回忆脑海中已有的知识体系,将新知识与之构建联系并归于一环,这样,你既回忆了老知识,又安置了新知识,一举两得;
再比如,在复习或背书时,不要一遍遍地看书,眼睛是不会记忆的,还得靠脑子。试着把书合上,先用自己的话把里面的观点和定义复述一遍,再逐渐填充和完善细节。在检索时,你能再熟悉一遍已经记住的信息,而对于那些遗漏的知识点,你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投入更多精力。
(ps.在检索练习中,写短文的效果优于简答,简答的效果又优于填空。)
NO.2
间隔时间有奇效
书中写道,向长期记忆中存放新知识需要有一个巩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记忆痕迹(有关新知识的心理表征)得到加深,被赋予含义,并且和已知联系起来。而这个过程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
看起来很复杂,但你对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一定不陌生,你可以继续采用艾宾浩斯记忆法,目前已经有许多APP可以帮助我们规划记忆周期,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分享好用的软件呀!
(ps.检索练习+间隔练习=完美组合)
(图源网络)
NO.3
培养适合自己的“记忆技巧”
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技巧,是形成自己学习套路的“加分项”。比如神探夏洛克的“记忆宫殿”,其实就是用可视化的手段将大量知识有序编排在脑海中。还有一些人会采用编口诀、找谐音等方式来强化记忆,比如,刘谦的超强记忆术——
给1-10编号定义属于自己的标签,给要记忆的东西排序后与数字编号形成夸张的联系,以便降低记忆的难度。
(对不起刘谦老师,不是故意把你截得这么丑的)
有兴趣的话可以康康原视频哟~(哔哩哔哩搜索“【神技能】最强大脑?5分钟教你学会超强记忆术!!”)
以上三点就是考研人们比较容易运用的方法啦,至于穿插练习等高阶技巧,可以到原书中去学习哟~
奉上为要读书的小伙伴们准备的思维导图——
(来源:豆瓣-楠悦读-《认知天性》-读书笔记导图)
写在最后:防火防盗防杠精,写文不易,千人千面,本文仅代表小编观点,各位轻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原本一读~
万千智慧 始于记忆
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关
—END—
编辑 | 小咩
排版 | neves
审核 | 水泽木兰
图片 | @志志超、菠萝bola
参考文献:
[1] 彼得·C·布朗, 亨利·L·罗迪格三世, & 马克·A·麦克丹尼尔. (2019).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杭州(周刊), 547(15), 56.
[2] 豆瓣-《认知天性》内容简介
[3] 豆瓣-楠悦读-《认知天性》-读书笔记导图
[4] 豆瓣-云宸-《认知天性》全书精华整理笔记
[5] 豆瓣-叮当想旅行-书山有路,方法为径;学海无涯,自律为舟
[6] 豆瓣-用户6586636902-《认知天性》11位认知心理学家10年的科研心血教你如何学习
[7] 哔哩哔哩-刘谦-【神技能】最强大脑?5分钟教你学会超强记忆术!!
▼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