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代孕和偷偷生下的孩子
聊聊代孕、“带球跑”
娱乐圈的分分合合早就见怪不怪了,但每次一牵涉到孩子,大家的反应总会剧烈得多。
前段时间,郑爽的那句“打又打不掉,TMD烦死了。”刚在众人被震碎的三观前蹦迪,华晨宇的“是的,我们是有一个孩子。”又莫名其妙地踩在了一个看起来更高的道德标地获得了大家的祝福。一下子,微博从一个瓜田,摇身变成了送子娘娘。
|
关于这两个事件的讨论,无论是商业代孕和未婚先孕是否挑战伦理法律?还是“带球跑”的情节是否有抄袭晋江文学之嫌(bushi),在网上都已经有相当充分地展开了。本文无意再对郑爽进行心理分析(具体可以参考往期文章,点击本段文字可跳转)而是希望以心理学的角度从以下四个问题来探讨最近娱乐圈的大瓜,关于代孕,关于“带球跑”。
人会不珍惜通过代孕得到的孩子吗?
商业代孕真的是对代孕妈妈的剥削吗?
独自养育孩子的母亲会更坚强还是脆弱?
孩子真的能够挽回一段破碎的关系吗?
/关于代孕/
01
“
人会不珍惜通过代孕得到的孩子吗?
”
答案是未必。
在被曝出的录音当中,我们听到郑爽一家对孩子的处置轻飘飘地像是在闲鱼出售二手商品一样。除了让人寒心,不禁还让人疑惑:跳过了十月怀胎、跳过了生育过程的切肤之痛,所换来的孩子,真的还会像自己的亲生骨肉一般怜爱吗?
一份英国的纵向的研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该研究对42个代孕家庭进行追踪研究后发现,代孕家庭的亲子关系并没有比自然生育的家庭表现得更消极,相反,在某些指标上,代孕家庭甚至要比普通家庭表现得更好。
如在孩子一岁时,预期父母(通过代孕获得孩子的父母)表现出了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和父母身份的适应,同时预期父母对孩子也会更热情、有更高水平的情感投入。这样的结果到了孩子两岁、三岁时依旧可以得到验证。
面对这个让人大吃一惊的结果,研究者解释道:
一方面,在分娩过后,孕妇往往会经历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而这样的变化容易会导致产后抑郁或身体虚弱。所以对于那些跳过了生育过程养育者来说,他们往往有更好的状态来迎接孩子的到来,同时,为了弥补身体联系上的不足,养育者往往会给予更多精神上的关爱,因此可以有更高水平地投入和热情。
而另一方面,由于公众对代孕往往抱持更消极的态度,有时甚至是公然的反对,因此代孕家庭会更努力地去构建一个好父母的形象,给与孩子更多的关爱与支持,以此迎接周围人对于代孕的偏见。
尽管这样的结果是可喜的,但值得警惕的是,这份研究只是面向英国这一代孕合法化的发达国家,当中的受试者也大多是因为不具备生育能力才选择代孕的人群,因此这样的结果能否迁移到发展中国家的非法商业代孕,或是迁移到那些具备生育能力的娱乐明星身上,答案是存疑的,并且目前相关的研究也是空白的。
02
“
商业代孕真的是对代孕妈妈的剥削吗?
”
答案是肯定的
一项对代孕妈妈的调查表明,在代孕妈妈群体中,存在放弃困难的占35%,对代孕的决定感到内疚、怀疑、绝望的占39%,并且有33%的代孕妈妈代孕结束后有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焦虑障碍的风险。并且由于怀孕过程中,缺乏社会支持、隐瞒身孕等原因,代孕妈妈患有产后抑郁的概率要高于自然生育者。
不仅如此,在代孕合同的规定下,代孕妈妈的身体便似乎不再是自己的,她更像是一个容器。
一项对印度商业代孕的工作者的调查指出,相当一部分代孕妈妈在签订了合同后便在诸多基本的问题上失去了发言权。例如,决定代孕者将住在哪里、怀孕期间她将与自己的家人/孩子进行什么样的互动、她的饮食、生活方式、什么时候与孩子分开等等。
为了避免被外人知道,许多代孕妈妈往往会呆在事先安排好的宿舍长达九个月,每天生活的主题就是——生育健康的孩子。
许多代孕妈妈都报告在孩子出生将要交接的时候,他们都会面临非常强的分离困难。但更残忍的是,有时候为了更好的照顾新生儿,代孕妈妈会被要求在分娩后继续喂养孩子,或者像保姆一样和预期父母住一段时间。
但这会给代孕妈妈增加额外心理的负担,因为代孕妈妈给新生儿提供的时间和照顾越多,与孩子的情感纽带和依恋就越高,分离时便会更痛苦。
当然,在代孕合同的制定者看来,这份痛苦比起新生儿更好的成长来说,简直微不足道。
纪录片《代孕者》里的伊丹,在第一次做代孕时,她只和她的双胞胎孩子呆了八天便分开。她不知道他们的地址,但每当看到小孩聚在一起,就会想起他们。她淡淡地提到,没有人会理解,只有代孕者自己知道这会有多痛苦。
并且许多代孕机构对代孕母亲往往也是工具化的,有调查显示,许多代孕机构忽视代孕妈妈的心理问题,认为“支付报酬就是补偿其服务的最重要的方式”、“心理咨询是没有必要的。”在许多案例中,如果代孕妈妈在交接婴儿时哭泣,往往只会受到护士的斥责而不是安慰。
我们可以看到,代孕妈妈在这场交易中,已经完全被异化,沦为了生育机器。
尽管总会有人说代孕是一种你情我愿的买卖,不存在被剥削这一说法。可是,我们联想到内卷、联想到996的时候又总不免吐槽和愤懑,因为听起来为了更高的绩点去奋斗、为了获得更好的工资去加班似乎都是自愿的选择,可是这当中的自愿又有多少是迫不得已?
/关于带球跑/
01
“
独自生育孩子的妈妈会更坚强还是更脆弱?
”
答案当然是更脆弱。
在张碧晨的描述中,不知道该怎么向华晨宇开口的她决定“自己去完成这一切”,她切断所有和华晨宇的联系。在男方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独自完成了孕育和生产,成功升级成一个妈妈。”
听上去相当的坚强和伟大,但或许这些平淡的叙述背后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妇女受孕后,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不仅如此,孕妇还要承受社会的、经济的、家庭以及自身角色的转变,使得孕妇极易出现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因此无论是产前还是产后,新生儿的妈妈都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
而在孕妇的心理脆弱期,其社会适应功能下降,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照顾和关心,这时候充分的社会支持将有助于增强孕妇处理事情的能力和信心。
在众多的社会支持中,相比于邻里、父母、朋友,孕妇更期望得到丈夫的支持,她们期望丈夫能够与自己一起感受胎儿发育,一起感受胎动,帮助胎教,度过快乐的时光。
而这些陪伴,华晨宇都缺位了。
这样的陪伴重要吗?
答案依旧是肯定的。
有研究显示,在怀孕期间,夫妻间的亲密关系是孕妇抑郁情绪的重要保护因素。温暖、体贴、关怀的丈夫能很好地防止孕妇陷入抑郁情绪;
进一步研究表明,丈夫在孕期积极地参与孕期教育也能很好地降低孕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可能;
更有研究指出,在孕妇分娩时,丈夫陪伴分娩与剪脐有助于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及主观疼痛程度,有利于缩短产程。
所以可见,我们常常对孕期时父亲的角色抱有误解,觉得他只要“不惹老婆生气”、“赚钱养家就好了”,甚至华晨宇的事件爆出来后,也鲜有人关注这段陪伴的空缺对张碧晨的影响。
但从上面的研究可以看出,哪怕是陪着孕妇一起学一学关于胎儿的教程、或者在分娩的时候能够陪在她身边都能缓解孕妇的不安、减轻她的痛苦。
丈夫在孕期的小小举动都能给孕妇莫大的支持,而他的空缺势必也会给孕妇等量的伤害。
02
“
孩子真的能够挽回一段破碎的关系吗?
”
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
张碧晨的声明中,她提到了各自的改变、也提到“重新磨合”,但华晨宇的声明里未曾提到女方,并且华晨宇的工作人员也表明,两人将在无婚姻关系的前提下抚养孩子。
虽然不能仅仅从这样的差异就推断出双方对这段感情的态度,但还是会让人不禁想发问,孩子的存在会让曾经情感破碎的双方重归于好吗?
这样的思考落到我们普罗大众的生活里也常常会发生,当夫妻双方关系破碎时,常常会有劝和不劝分的长辈提到:“生个孩子吧,生个孩子就好了。”又或是绝望的妻子在屡屡想要提出离婚时,总因为年幼孩子的哭泣而心软打消念头。
当夫妻双方这两个端点无法很好地保持和谐时,他们便希望以孩子作为第三个端点,连成三角形来稳固这原本破碎的关系。
但,根据亲子三角关系理论,这样的关系不但无法修补的夫妻双方的感情,而且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毁灭性的。(同样的理论在往期朱朝阳的人物分析中也有提到,点击本段文字亦可跳转)
亲子三角关系
亲子三角关系是指当父母发生冲突时,子女主动或被动卷入其中以降低或转移焦虑与紧张,从而形成 父亲-子女-母亲的三人关系。具体表现为:子女成为父母的传声筒、子女从情感或行为上帮助父母其中一方对抗另一方等等。
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经历,在父母双方吵架、陷入冷战时,身为孩子的我们不得不成为他们的传话机器:
“叫你爸来吃饭了。”
“跟你妈说我不吃。”
他们仿佛看不到对方一样,而年幼的我们只能在两个低气压之中来回地游走,纤细地体会着他们的情绪,也不知道哪一方可以让人安安心心地倚靠。
已有的研究表明,那些长期在家庭中陷入三角关系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发展出虚假自我。
Winnicoot指出,孩子产生虚假自我是由于父母没有真正意识到孩子在抚养上的实际需要,这些需要包括家庭中的稳定与舒适。
在上面提到的场景当中,当家庭环境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下,感知敏锐的孩子为了缓解家庭环境的低气压,开始充当父母关系中的调节者或中间人,他们会照顾生气父母双方的情绪,说话时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出错并刺激到父母的神经,避免引发更激烈、更糟糕的家庭矛盾。
而长期处在这样角色的孩子,不但没有受到本应得的父母亲的关注,反而还承担了调节父母关系的任务,长此以往,这个孩子便学会了伪装自己,掩藏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心理发展需求。
所以我们难以想象,倘若(注意是倘若)张碧晨生育孩子的目的就是为了挽回情意散去的华晨宇,那背负着这样的使命的小公主会不会也在成长过程中陷入抽离和困惑当中?
/结语/
生育是件神圣的事情,一个新生命的降临,一段新旅途的开启。但,在这光怪陆离的娱乐圈,生育这事也似乎变得复杂和魔幻了。
孩子是上天的礼物,陈奕迅曾在《孤儿仔》里唱到,“传说世间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位天使护荫。”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或许若干年后,这两次事件中的孩子再看见当年的这些新闻时,是否会痛斥、是否不解:
“我当初的天使,去哪了?”
—END—
编辑 | ayede
排版 | neves
审核 | 水泽木兰
图片 | Dola Sun
参考文献:
[1]Golombok, S., Murray, C., Jadva, V., MacCallum, F., & Lycett, E. (2004). Families created through surrogacy arrangement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in the 1st year of lif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0(3), 400–411. https://doi.org/10.1037/0012-1649.40.3.400
[2]Patel, A., Kumar, P., & Sharma, P. (2020). "The Miracle Mothers and Marvelous Babies": Psychosocial Aspects of Surrogacy - A Narrative Review.Journal of human reproductive sciences,13(2),89–99. [3]https://doi.org/10.4103/jhrs.JHRS_33_20
Reading, Mass.:Addison-Wesley, 1987.
[4]Winnicott,D.W.(1964).The Child, the Family and the Outside World. Harmondsorth: Penguin;
[5]崔伊薇 . ( 1997) . 妇幼心理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6]刘春凤,孙培芳,张滨惠 & 颜燕.(2014).夫妻共同参与孕期教育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08),7-8. doi:.
[7]欧志霞 & 甘峻柠.(2012).丈夫陪伴分娩与剪脐对产妇生理及心理的影响. 国际护理学杂志(06),1120-1122. doi:.
[8]乔素贞,陈素芬,韩聪慧,付智伟,郭琳,王志明... & 张慧颖.(2012).夫妻亲密关系对孕妇孕期抑郁情绪的影响. 中国妇幼保健(33),5260-5263. doi:.
[9]王美萍 & 王赵娜.(2015).亲子三角关系的性别差异. 心理科学(03),630-635. doi:10.16719/j.cnki.1671-6981.2015.03.020.
▼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
发现“点赞”和“在看”了吗,戳我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