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写到这里,你看到我尽数体现的高傲了吗?

莼草 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2022-05-30



“写到这里,

我的高傲已尽数体现。”



相信在看推送的你,对这句话一定很熟悉吧。最近,一位“高傲”的博主表示,作为温柔的特权阶级,她在优越的教育中学会宽容与善良,而满心嫉恨的网民们只会发出人生不公平的叫嚣。看到满篇群体和阶级的对立与鸿沟后,公众纷纷怒火中烧。


几乎在每一次热点事件的舆论高潮中我们最主要看到的都是愤怒的公众的身影。从湖南特大涉黑案到大连“5.22”轿车撞人逃逸案件,他们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虽然彼此之间有所不同,但在愤怒的事情上看法却出奇一致。


愤怒是人的正常情感。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他人无端地藐视、伤害自己或者是与自己亲近的人,便会产生愤怒情绪,而处于愤怒中的个体在痛苦中会产生报复的心理。而随着互联网公共性的提高和准入门槛的降低,网络渐渐成为了公众进行情感交流、产生情感共鸣的重要场所。公共事件一经网络发酵与传播便会获得人们集中关注,公众情绪尤其是愤怒在网络空间中也会被瞬间激发和扩散。这也是“愤怒的公众”产生的前提。


那么,纵观网络上多起冲突事件,唤醒公众愤怒情绪的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某些特定的情境特别容易让公众产生愤怒情绪,尤其是情境涉及阶层冲突、道德冲突和民族冲突的时候。




-阶层冲突-


我国社会阶层分化显著,社会结构中地位的高低、经济的贫富等社会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状况都将会吸引公众的关注,并引发热议。在触及像“privilege女孩”这种关于阶层冲突的事件中,网络舆论中往往夹杂着强烈的不公平和愤怒等情感倾向,这在社会底层的群众身上,表现地更为普遍和强烈。


尤其是“privilege”事件还涉及到“特权阶级”的强势者或者公权力群体以及触到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痛点,直接激发网民“不公平”的情感发生,促使网络民意呈现出对事件几乎一边倒的嘲讽评价。




-道德冲突-


在共同的价值立场和传统道德观面前,公众很少会对道德舆论热点事件进行理性认知与判断,更多的是表达情绪化的感受。“情感在前,理智在后”的道德心理机制会激发强烈的道德情绪与观点对立,引爆公众的愤怒情绪。



-民族冲突-



在涉及民族冲突的公共事件中,公众会构建统一的敌对目标从而快速聚集,在网络舆论中形成“我们”的共同体,形成一边倒的局势,使得愤怒情绪“一触即发”。


国家安全与民族利益的破坏就极易在短时间内唤醒公众愤怒情绪,例如,在新疆棉花以“强迫劳动”为由遭到一些国际品牌歧视与造谣后,中国网友集体被激怒,直接撕开他们谎话连篇的丑恶嘴脸并自觉抵制这些品牌。



另外,在社会关系中,愤怒情绪不只在特定情境下产生,更是公众普遍的心理需要。公众带着明确期望进入社会互动来满足自我证明、群体归属与利益诉求的心理需求,正是造成网络舆论中愤怒情绪爆发的重要原因。


-自我证明-


“自我”在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中处于显著位置,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人们总是希望别人对自我的观念得到证明,可以说“证明自我的需要”是激发公众愤怒的重要力量。乔纳森.特纳认为“核心自我、潜在身份、角色身份是互动过程中的期望来源”。


核心自我指的是公众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对自我情感的评估,而道德是操作核心自我的一种方式。“道德的我”支配着公众的情感行为过程。“privilege”事件涉及公平这一道德意义,而“privilege女孩”在其精英教育资源上的优越感严重挑战了公平的道德底线,因此公众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这种情绪实质上就是在寻找一种道德认同,“从自我出发寻找对自我的构建意义”,在批判不公中证明一个“道德的自己”。


潜在身份指的是公众在国家体制领域以及社会分层系统中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来判断、评价和认知自我,角色身份则指公众在特定情境中通过所扮演的角色来认知自我,这两种身份往往会导致公众形成与社会职位、社会身份相吻合的被期望的行为。


Privilege女孩说“而网上的那群人……他们的人生充满了对不公平的叫嚣,他们的字里行间永永远远都浸透着嫉妒这两个字。”公众作为普通人,作为非特权阶级,纷纷将自己置于这种情境中,把自己想象成所谓的“满心嫉妒的平头百姓”,自然就会愤怒地抗击这种高高在上的贬低。




-群体归属-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公众需要归属某一群体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网络空间具有社会凝聚功能,能够建构情感联系,因此公众的情绪会在网络上相互感染。


“privilege女孩”这种社会冲突性事件让普罗大众产生对教育资源分配的担忧,于是公众在寻求群体归属的心理基础上便会形成一种“我们”的情感共同体,愤怒地进行舆论讨伐。



-利益诉求-


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公众都是带有某种期望的。乔纳森.特纳认为“所有的互动都包括资源交换,某人给予互动对象某种资源,是为了从互动对象那里获得另外一种资源”。在整个“privilege”事件中,公众的愤怒其实是对自身安全以及社会公平的一种社会公共利益诉求。


随着社会教育程度提高和网络技术发展,网络上社会中等收入群体逐渐扩大,带动了网络结构的全面转型。当前公众对于“财产安全、经济安全、人身安全”以及“机会公平、结果公平、程序公平”的安全感诉求已成为普遍的网络社会心态。


公众愤怒地谴责“privilege”事件中披露的“清华附中直升清华”等细节,是因为他们感觉自己的公共利益受到损害,从而产生了浓重的不安全感以及不公平的被剥夺感。




最后,潜在的情感发生也会催生出愤怒的公众。中国社会结构的分化使得不同的社会位置对公众的“社会心态和情感体验”造成极大影响。而这些心理感知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往往会在公众内心形成既定的潜在情绪,并通过这种情绪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关于公平正义等问题的理解与认知。


其中,社会阶层结构不等与相等、情绪在舆论中的显化与转化是公众愤怒爆发的重要原因。



社会阶层分化

带来的结构不等与相等


不同阶层中,物质上的经济利益、社会地位上的权力势力以及文化资源上的占有等一系列分配不均的状况,都会直接影响公众的感知。当公众发现自己处于弱势地位时会产生一种相对的被剥夺感,由此作出社会不平等的判断,带来愤怒情绪。


在privilege女孩“我们和你们不同,我们是高傲的特权阶层,你们是嫉妒者”这样权力与地位的预设立场面前,公众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置于弱势地位,对教育结构的不平衡发展产生不满。相同地,结构对等也会带动愤怒的发生。


特纳说:“处于网络中同样位置的人们通常有较高频率的人际互动,这是因为他们在较大的地位系统中具有相似的体验,并且以同样的方式满足期望。” 而在privilege言论提到的社会资本面前,公众都是普通百姓,都是弱势群体。


这样的相似地位,极易激活公众的情感团结,公众会对上层阶层产生愤怒,推动舆论发展并做出共同抵抗。




情绪在舆论中的显化与转化


众所周知,愤怒是一种重要的公共情绪。而现在由于互联网逐渐成为公众舆论发酵的重要场所。就“privilege”事件来说,公众发表的各种包含愤怒情绪的只言片语都成为一种信息数据被保存下来,而这些愤怒数据会像兴奋剂一样,使愤怒的可感性和外显性明显提高,引发其他公众在暗示、模仿的心理机制下,做出对privilege事件共同的情感反应,也就是愤怒。而privilege事件背后的基调情感又是公众长期积累的对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以及带着阶层自傲的他人的不满情绪,这是由无数阶层冲突事件形成的。因此,一旦有“privilege”事件这种挑起阶层和群体对立的言论出现,反复叠加的不满基调便极其容易转化为深层次的愤怒。



可见,特定情境、心理需要和潜在情绪都是唤醒公众愤怒的重要因子。而这种网络上愤怒的公众还有另一个有趣的特点:一旦事件热度过去,帷幕降落,他们的愤怒也会渐渐被时间冲淡,他们又面无表情地散去,刹那间隐匿到形形色色的人流中。


这也是在鲍曼在《流动的现代性》中所提出的“衣帽间式的共同体”中发飙的公众的显著特点:他们没有统一和束缚力的群体意识与归属感,感情投入很脆弱,聚合只为涉及共同利益的事件,当话题结束,愤怒失去持续的动力,他们就会自动解散。


写到这里,我的“高傲”已经尽数体现了。

N次方)


-END-


编辑 | 莼草

排版 | Duuuer

审核 | 水泽木兰

图源 | akino_kogomi

参考文献:

[1] 王亚玲.愤怒何以产生?——网络舆论中的情感逻辑.安徽大学. 2018-05-01

[2] 广东民商法学会:超越法律人“衣帽间式的共同体”

[3]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

[4] 新传考研秃头研究所:写到这里,我的高傲已尽数体现


▼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