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百科|都二十多岁的人了,还找不到“自我”?——我也是
”
|感觉好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为什么总是感觉生活很乏味,什么事情都提不起我的热情了?
|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去干什么?
“自我”是一个被反复提及的概念。在日常生活里,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要寻找自我。那么,怎么样才算找到了“自我”?又该如何寻找并认清“自我”呢?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惑(更多疑惑欢迎在评论区一起探讨),来看看今天的文章吧。
#Q1 “自我”在哪里?
在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眼中,“寻找自我”的过程就是形成“自我同一性”的过程。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时期是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关键期。
#Q2 如果无法建立起良好的自我同一性,会发生什么?
James Marcia根据探索和投入的程度提出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四种情形。它们是同一性完成(identity achievement)、同一性早闭(identity foreclosure)、同一性扩散(identity diffusion)、同一性延缓(moratorium)。
同一性早闭
在早闭的情况下,个体对兴趣的探索浅尝辄止,过早地接受父母或他人的安排,并且高度投入其中。例如,在大学毕业后面临找工作的难题时,个体没有考虑清楚合适自己的发展方向,最后选择听从父母的安排回到家乡工作。
同一性完成
同一性完成是个体已经体验了探索,并且仔细考虑过各种同一性问题,最终选择了自我投入的目标和方向,并对特定的目标、信仰和价值观做出了坚定、积极的自我投入后达成的状态。同一性完成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最佳状态。
同一性扩散
同一性扩散指的是个体对于自身的情况进行较少地挖掘,面对生活的多变性可能适应不良,从而进入一种对生活丧失兴趣,迷茫空虚的状态。
同一性迟缓
同一性延缓是一种延迟处理同一性问题的状态,例如在大学期间,有一些学生没有对自身职业发展进行深入探索,进而在毕业阶段选择继续读研来逃避择业困境。但建立同一性本身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在埃里克森看来,同一性完成和同一性延缓都是健康的状态。
#Q3 如何更好地建立自我同一性?
培养勇敢做出选择、承担责任的意识
根据Luyckx提出的自我同一性双环模型,个体在做出深度探索后需要一个认同承诺的过程,即要内化自己的选择后,才能更好地建立自我同一性[1]。
那么,为什么勇敢地做出选择、去承担责任这么重要呢?
因为很多时候,迫于选择错误的压力,我们总是听从别人的安排、随波逐流,很多决策也并不是发自内心。不仅如此,为了避免失败,我们也常常放弃尝试,觉得自己应该干不来这个,干不来那个。
但恰恰是因为缺乏了对自我的探索以及对自己探索结果的承担,让我们既不知道自己讨厌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更不明白未来应该朝着哪方向努力,长此以往便越来越看不清自己。
而在自我同一性驱使的行为下,你才是行为发生以及承担后果的主体。
为了更好地感受选择的责任,下一次你可以尝试着这么做:在做选择之前,向自己明确这个行为的目的。在任务执行中,去充分感受在做这件事时的体验。在结果出来之后,去评价和反思这件事情的价值,例如它是否让你对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更了解了?在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中,你是否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
通过这样一次次的复盘,可以深入探索并且巩固你的自我同一性。
采用“自我抽离”式的反思
其实,尝试与实践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很有可能在付诸实践后经历更大的迷茫与不安,这个时候自我评价也会变得模糊,甚至是消极。
如果你出现了这种情况,不妨试试“自我抽离”式的自我反思。心理学家指出,个体一般采用自我沉浸和自我抽离两种方式来进行自我关注。前者是个体从主体出发,用“行动者”视角来加工自我相关的内容,后者则是个体作为“观察者”来评价自我相关的信息[2] 。
在“行动者”视角下,个体更容易体会到身处困境时的心境,这种反复经历痛苦的体验会让个体沉浸于消极情绪中无法自拔。不同于“行动者”的被动与绝望,作为一个“观察者”,我们会更想知道“这件事情教会了我什么?下一次遇到这种事情怎么办?”。
从“自我沉浸”到“自我抽离”的转变,可以从一个疑问句开始,比如:“如果下一次尝试时遇到了糟糕的经历,我怎么做能更好地调整自己呢?”。反复练习之后,相信你面对困难会越来越从容的。
写在最后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山本耀司
希望我们最终都能收获
“自我”带来的力量与笃定感。
-END-
编辑 | 百事宜可乐
排版 | Asterism
审核 | 水泽木兰
图片 | 虾饺王子
参考文献
[1] Koen Luyckx and Seth J. Schwartz and Michael D . Berzonsky and Bart Soenens and Maarten Vansteenkiste and Ilse Smits and Luc Goossens. (2008). Capturing ruminative exploration: extending the four-dimensional model of identity formation in late adolesc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2, 52-82.
[2] 张英俊, 樊富珉, & 张逸梅. (2017). 高边缘性人格障碍特质者负性沉浸的自我反思倾向.心理科学, 40(5), 1195-1201.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