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专访】Cell Research:打造国际杰出期刊——访李党生(2)

2016-08-09 李娟 赛先生


李党生


李党生博士2006年回国担任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常务副主编,在近十年间该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逐步发展为生命科学领域备受瞩目的国际学术期刊。凭借专业的科学编辑队伍,Cell Research拓展建立了“绿色通道”和“快速通道”的论文发表渠道,力争保障中国本土科学家的话语权并吸引国外优秀科学家投稿。此外,其姐妹刊Cell Discovery(《细胞发现》)于2015年4月创刊,二者联动发展“一本强刊+一本大刊”的创新模式,努力将中国科技期刊出版做大做强。


本专访分两次刊发,本文为第二篇。阅读第一篇请戳【独家专访】 Cell Research常务副主编李党生(1):从事科学编辑是无比正确的决定


采访  李娟

编辑  杨璐

《赛先生》:Cell Research(以下简称CR)创刊于1990年,至今已有26年的出版历史。自从您2006年回国担任该刊常务副主编以来,最近十年间贵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逐步发展为生命科学领域备受瞩目的国际学术期刊。最近汤森路透公布的2016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中,CR的影响因子由十年前的2攀升为近15,此成绩定来之不易,对此您有什么感想?

李党生:CR的影响因子从2006年的2.161上升到今年的14.812,确实是一段令人感慨万千的历程。CR这一路成长上来历尽千辛万苦,影响因子相继越过5、10,在超过了EMBO JournalPNAS之后,今年又超过了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Molecular Cell,不断取得我国科技期刊的历史性突破。在今年SCI收录的国际生化、分子与细胞生物学领域的423种期刊中,CR目前的影响因子排名为第10位,其学术水平已与Nature子刊、Cell子刊接近或相当,位居世界杰出学术期刊行列,实现了中国学术期刊界及广大科学家们多年的梦想。我们认为CR的成绩对于中国学术界而言,意味着我们终于有了自己掌握学术话语权的高端平台,让中国科学家(包括海外华人科学家)在同国际同行的竞争当中能有一个保证公平公正的机会。同时,CR的成功本身也是期刊发展与中国科学发展互动共赢的一个范例,CR在其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也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生命科学的发展, 并必将继续在促进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原始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专业科学编辑队伍

保证期刊稳步成长

《赛先生》:学术期刊的成长与优秀稿源和传播平台息息相关。2006年开始,CRNature出版集团合作,这是贵刊发展征途中里程碑式的标志。十年间,贵刊是如何调整发展策略以保证期刊影响力稳步上升的?贵刊的管理制度与Nature,、Science或者您之前就职过的Cell有何异同?

李党生:这些年,期刊的影响力稳步上升,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采用了以人才战略为核心的发展策略。2006年,裴钢院士接任CR主编,我本人也是在2006年回国,担任CR的常务副主编(之前我在Cell任Associate Editor),全面负责期刊的学术工作。我们当时给CR制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要朝国际一流期刊的水平冲击,这意味着必须不断提高刊出文章的学术水平,因此必须采取专业的职业编辑方式。我们采取了类似于Cell、Nature的专业科学编辑负责制的运作方式,首先着手于培养和锻炼一支适应高端期刊发展需求的专业科学编辑队伍

从2006年至今,我们CR团队已陆续培养了12名专业科学编辑,其中包括4位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博士后,同时我本人也在CR指导科技期刊的博士后工作。目前,CR的在岗科学编辑全部为博士学历,具有较强的生命科学领域相关专业背景知识。团队中有两位海外留学归国的博士后:一位是2010年引进的胡芳芳博士,她毕业于北京大学,1999年赴美留学,2006年获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此后曾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另一位是2012年加盟的汪劼博士,她2010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博士培养期间通过Ph.D交换学生项目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进行博士论文的部分科研工作,此后继续在美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4月,CR还引进了在挪威萨尔斯海洋分子生物学国际研究所从事了8年独立科研(课题组长)工作的江涤研究员(美国公民)加入团队。江涤于1998年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此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做了7年博士后工作。在挪威工作期间,江涤曾作为通讯作者在PNAS、PLOS Biology等权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并指导博士生和博士后从事科研工作。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支专业编辑团队,我们才能为作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而优质服务、追求卓越则是我们一贯秉持的办刊理念。 


Cell Research
专业的职业编辑队伍。(供图:李党生)

为了更好地吸引高水平的研究论文,我们拓展建立了论文发表的“绿色通道”和“快速通道”,旨在为国内外优秀的原创论文,以及在国外期刊评审时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优秀论文提供快速审理服务。要能做到这一点,必须有几个重要的基础条件:即专业编辑团队的研究背景和编辑经验,期刊在科学家中间树立起来的良好声誉,以及期刊编辑与科学家之间长期良好互动而赢得的广大科学家的信任、支持与协助。通过这两个通道,近年来CR发表了一批具有高度创新性的原创成果,学术水平相当于Nature、Cell子刊甚至是NatureCell发表的文章,有效地保障了我国科学家的话语权,同时也为推动我国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这些论文,我们可以提供优质快速的审稿服务,最快72小时就可将审稿意见返回给作者,论文经过一定的修改就可以在CR上快速发表。“绿色通道”是指当作者的文章在国外权威期刊审稿当中受到不公正待遇或者审稿后要求大修或者退稿时,若作者修改有困难,作者可以将该权威期刊的审稿意见及其稿件一并发给CRCR的专业编辑团队可以根据已有的审稿意见给作者快速答复,或者小修,或者重新送审。“快速通道”是指由于某领域科学研究的竞争太激烈,作者希望能率先发表,但该文章未在其它刊物送审过,这种情况更加考验编辑的独立判断能力。同时一旦决定送审,还要能够请到科学家帮忙快速审稿,难度相当大。由于CR培养了一支优秀的编辑团队,因此这样的文章也发表了不少。比如2013年浙江大学的一名教授投给我们一篇有关中国鳄鱼基因组研究的文章,由于国外有类似的其它鳄鱼基因组研究的文章也在送审过程之中,所以他要求我们能够加快审稿速度,同时他提出了要回避34个审稿专家和32家科研机构,这是非常罕见的要求。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完成了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使他的文章比竞争对手提前发表。另一个例子是最近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寨卡病毒研究。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所的罗振革研究员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秦成峰研究员,合作完成的关于寨卡病毒的垂直传播以及对子代动物脑发育影响的研究论文于4月24日投到CR,4月27日即审毕返还作者审稿意见,作者的修回稿于5月2日被正式接受,5月13日在线发表;同一星期上网的类似工作发表在NatureCell Stem Cell上,这样快速高效的审稿服务在很多其他刊物是很难做到的。

由于CR提供了这种独特的优质服务,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会主动将文章发给我们,询问是否能够使用这种服务,甚至连牛人老外也主动找到我们。比如我们5月31日在线发表的一篇关于乳腺癌的研究论文发现目前临床上用来治疗骨质疏松的一种抑制RANKL/RANK信号转导的药物,对于因BRCA1基因突变而导致的遗传性乳腺癌具有预防作用,提示了一种避免乳腺切除的新的预防方案。该项研究的通讯作者是奥地利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IMBA)的Josef M Penninger教授以及美国马里兰大学的Laundette P Jones教授,前者是国际著名学者,其以通讯作者身份仅在Cell、 Nature、 Science(CNS)三大期刊上就发表了30篇论文。这篇文章通过“绿色通道”于5月25日接受,因为有激烈的同行竞争,作者强烈要求能尽快发表,我们尽了最大努力,最终文章于5月31日即在线发表,其竞争对手的文章于6月20日才在Nature Medicine上发表出来。

如前所述,CNS都采用专业的职业科学编辑模式,而我们的模式应该更接近NatureCell。我们的稿件完全由科学编辑负责,从初审、修回到最后接受,不需要咨询编委会。至于管理制度,很显然NatureCell是纯粹的商业模式,Science则多些“国家”的成分。CR是中国国有刊物,管理体系上肯定不同于CNS。但从小的方面来说,比如编辑部内部的管理,我们还是相当简单的。科学编辑们各司其职,编辑部主任负责刊物的日常运作,工作上对我负责就可以,我则要向主编和主办单位负责。我很高兴我们编辑部的工作氛围非常好,大家在一起工作非常愉快,我想这也是我们能稳定一支卓越编辑团队的重要因素吧!其实现在不少国外刊物已经把编辑部设在中国了,比如离我们不远就有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编辑部。

打造“强刊+大刊”

做大做强中国科技期刊


《赛先生》:近十年来,随着国家对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最近提出创新战略政策的大环境下,回国工作的国际顶尖华人科学家越来越多。这些因素肯定对CR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具体来说是怎样的?您的体会如何?您认为未来国内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走向如何?


李党生:你说得没错,近十年随着国家对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大力支持,有大批海外留学的科学家回国寻求发展,这对于国内生命科学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也扩大了我国生命科学共同体的规模。人才的引进同时还带回一些国外科研管理、协作和创新上的比较成熟的经验,对于改变国内的科研环境肯定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些对于CR的发展当然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国家加大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的投入会产生更多好的研究项目,必然会产出更多的优秀论文,而我们期刊的腾飞离不开这些好的文章。其次,大批回国的科学家很多都曾师从海外一些重量级的科学泰斗,这些科学家在海外科学社团中有很强的影响力,通过这些“海归”的牵线搭桥,可以帮助我们引见这些学界牛人,对于扩大期刊的海外影响力非常有帮助。

未来国内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走向这个话题实在太大,回答起来头绪太多了,简而言之一句话:我们充满期待!

《赛先生》:CR未来五年的目标是什么?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李党生:正如前面提到的,CR已进入国际分子与细胞生物学领域杰出优秀期刊的行列。对我们而言,这个行列目前主要的竞争刊物有3本,分别是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Molecular CellNature Cell Biology,因为这三本刊物覆盖的范围同CR基本一致。我们未来五年的目标就是要和这三本刊物形成有效竞争的态势,即要真正成为作者心目中可以和它们相比较的刊物甚或是比较之后作者优先选择的刊物。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个有相当难度的目标。众所周知,这三本刊物是NatureCell的子刊,其背后都依托其母刊强大的品牌效应,而且它们在高水平层次上运作的时间远远长于我们,在科学家中已是深入人心了,要想“撼动”它们的地位并非易事。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一年发文约在130篇左右,Molecular Cell一年发文约300篇,类似水平的Nature和Cell的专业子刊还有很多本;而CR是一本广谱的期刊,因此我们还是有不少稿件可以争取的,但是要从国外科学家那里争取到高质量的稿件还是很困难的,这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CR的定位是国际杰出优秀期刊,必须通过我们和广大科学家朋友们的共同努力,逐步赢得国际科学共同体更为广泛的认可,这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赛先生》:作为中国第一本广谱的生命科学类开放获取期刊,CR的姐妹刊Cell Discovery(《细胞发现》)已经于去年开始发行,其定位方向、管理制度以及编审组成员与CR有何异同?创刊伊始,国内外科学家对此的评价如何?

李党生:Cell Discovery于去年4月底正式上线发布文章,到目前为止运行良好,已经被PubMed收录。伴随CR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CR的门槛也相应提高了,有不少被CR退稿的论文实际上也是相当不错的研究工作,因而是值得发表的,因此我们觉得需要有一个平台提供给这些稿件,这也是我们创办Cell Discovery的初衷。我们创办Cell Discovery其定位就是要打造一个范围与CR类似甚至更为广泛,但学术水平要求比CR略低一点的期刊平台,通过开放获取(Open access ,OA)的方式以增加其传播的便利度,最大程度地传播科研成果。当然我们并不想步某些低端OA期刊的后尘,因此我们设定Cell Discovery接受标准的下线是不低于其发表文章所在领域国际权威学会杂志的水平。我们将借助我们打造CR所积累的经验、品牌和人脉,并秉持优质服务、追求卓越的办刊理念来打造Cell Discovery。其编委在CR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一些适当的调整,运作模式依然采用职业科学编辑的方式。我们希望CRCell Discovery能够形成“一本强刊+一本大刊”的创新发展模式,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真正将我们的科技期刊出版做大做强;同时这种模式若可以复制到其他各个学科,就能有望形成强大的科技期刊集群,规避我们在科技期刊出版上的后发弱势,实现我国科技期刊的弯道超车。

创刊伊始,科学家们对于Cell Discovery的评价相当不错,他们对于这本新刊的支持也让我们感到莫大的鼓舞!我们当初设定的接受标准是不低于其发表文章所在领域国际权威学会杂志的水平,实际上Cell Discovery发表的文章质量要明显好于这个标准,其中有不少接近于PNAS的水平。而且文章的开放获取费用是由作者支付的,这在国内新创刊物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通常,国内的新创刊物在还没有被数据库收录之前,前几年的OA费用都由刊物的主办单位支付,一般要等到被数据库收录有了影响因子之后,才转换成作者付费。Cell Discovery之所以能做到开门大吉,正是因为我们已经成功打造了CR,因此科学家们相信我们也能做好Cell Discovery。这从Cell Discovery目前发文作者的构成也可见一斑:大约80%来自中国和美国,而这其中中国作者占到一半。在Cell Discovery还处在“一穷二白”的状况下,能有这么多中国作者捧场,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们的科学家并不是唯影响因子论,他们其实是看中刊物的品牌和内涵的。只要我们能做出好的期刊,好的文章会“回归”的。


Cell Research杂志2016年8月刊封面(图片来源:Cell Research

 

PrePrint不经同行评议

体系仍不成熟


《赛先生》:最近SCI易主,ASM(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宣布旗下期刊不再支持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SCI在中国也是经历了从默默无闻到成为科研评价的主要标准的变迁。您从期刊主编的角度对于SCI以及科研评价有什么想法?


李党生:SCI易主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本来SCI也是几年前才易主到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所以其易主只是正常的商业活动和商业行为,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ASM宣布旗下期刊不再支持影响因子,这是他们的权利,也很正常。本身进入SCI需要申请,同时SCI所收录的期刊也只占全部期刊的一小部分。影响因子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一项客观的期刊评价指标,它是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同时,SCI也增加了5年影响因子等一些指标用以完善期刊评价。总体来说,影响因子在用于评价同一或相近领域的期刊时还是比较有用的一个客观指标。虽有不少机构试图推出新的指标来替代影响因子,但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比影响因子更为广泛接受的评价指标。

我们认为对于中国科技期刊来说,或者说对于那些想追求卓越的后发期刊来说,有影响因子比没有影响因子要更好一些,否则整个国际科技期刊界就被那些先发的“权威期刊”把持了,换句话说,这个学术话语权恐怕就一直被他们掌控了。任何规则都有缺陷,但没规则肯定更为混乱。如同现行高考制度,一直都被人诟病,但取消高考可行吗?至于科研评价,影响因子本来的目的就不是用来评价科研工作的,因此科研评价中滥用影响因子当然是不当的。这个过错应该不在影响因子本身,而在科研评价者自身。理想地说,科研评价应该看且只应该看科研工作本身,看它的创新性、严谨性、系统性、对领域的贡献、及对对我们人类知识增长的贡献等等。那么如何组织这样的评价,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赛先生》:最近,以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Ron Vale教授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在力推生物学的PrePrint体系,您对此有何评论?这是否会对传统期刊造成影响?CR或者NPG(Nature Publishing Group)是否有应对措施?CR是否支持preprint?

李党生:arXiv是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能源部的资助下,由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于1991年8月建立的电子预印本文献库。它是一个涉及物理、数学、非线性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e-print服务平台,其内容遵循康奈尔大学的学科标准。物理学家、数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经常在论文正式出版之前就在arXiv.org等预印本网站上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2013年11月,非营利机构美国冷泉港实验室(The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启动了BioRxiv,旨在将BioRxiv打造成为生物学家专有的预印本文献库。Ron Vale教授力推的就是这个。这些PrePrint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速研究成果的传播,并让科学家在论文的正式同行评审开始之前,通过PrePrint这一渠道获得其他人对于论文的反馈。

从这里可以发现,PrePrint体系和学术期刊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没有经过同行评议(论文发表时间上的拖沓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同行评审而产生的,包括审稿本身的时间,对于生命科学的论文来说更为主要是的修改文章增补实验的时间)。这个区别应该说是与学术期刊相比较而言的,而不仅仅是与传统期刊相比较(传统期刊通常指纸版印刷的期刊)。学术期刊,不论是传统的纸版期刊,还是现在兴起的电子网刊,都是要经过同行评审的。同行评审也是一个饱受诟病的过程,但我们认为它是学术论文发表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质量控制环节。通过同行评审可以发现实验数据链和论文逻辑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对于研究成果的发表起到了筛选过滤和质量控制的作用,正如我们常说的“玉不琢不成器”!CR采用的是专业的职业科学编辑体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校正同行评审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比如过度要求增加实验、拖延时间等。而PrePrint体系发表的文章由于未经同行评审,其可靠度值得商榷,而且现今网络极度发达,不通过评审发表文章就如同发微信一样,虽然很方便但真假难辩,会不会造成信息“太滥”的情形?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体系并不会对学术期刊产生什么大的影响。

但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那就是研究论文如果通过PrePrint平台预先发表,会得到一个doi号,其目的是方便大家引用;如果这篇论文最终通过同行评审在某一本学术期刊上发表,还会获得该刊的一个doi号。这样会产生一定的问题:首先,由于PrePrint的文章预先发表,会分流掉部分引用;其次,待两篇文章都可以引用之后,到底引用哪一篇才对呢?如果承认PrePrint也是正式发表,那岂不是一稿两发?如果不承认其为正式发表,引用又有何价值?诸如此类的问题,目前尚不清楚该如何妥善解决。

我们认为就目前而言,没有哪一家出版社会出台什么应对措施,更多的是持一种开放的态度。首先,PrePrint体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速研究成果的传播,并让科学家在论文的正式同行评审开始之前,通过PrePrint这一渠道获得其他人对于论文的反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并非是正式发表,既然并非正式发表,期刊就没有权力干涉,更谈不上应对。就CR来说,我们也不干涉,这是作者的自由。我们不是很清楚arXiv的运行体系,但对于生命科学许多竞争激烈的领域来说,有一个客观存在的风险是,如果作者把论文在PrePrint上“贴出来”之后,没有尽快正式投稿发表,那么有可能促使其竞争对手作出抢先投稿的决定,最后造成研究成果被竞争对手抢先正式发表的后果。这种情况如何应对,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结语

此时此刻,我们想到的更多是感谢。感谢一直以来给予我们支持的各级主管、主办、承办单位,也感谢给予我们期刊项目资助的各级单位;我们还要感谢CR的历届编委及热心帮助过我们的科学家朋友们,尤其是近十年来对于CR学术水平的提升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们;最后我们也要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自然出版集团。

在此也呼吁广大科学家朋友们,请您支持我们,在您的学术朋友圈特别是国际学术朋友圈中帮助宣传我们期刊,因为CR的事也就是您自己的事!


投稿、授权等请联系:iscientists@126.com

您可回复"年份+月份"(如201510),获取指定年月文章,或返回主页点击子菜单获取或搜索往期文章。


赛先生由百人传媒投资和创办,文小刚、刘克峰、颜宁三位国际著名科学家担任主编,告诉你正在发生的科学。上帝忘了给我们翅膀,于是,科学家带领我们飞翔。



微信号:iscientists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