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尚的责任 | 17位科学家加入赛先生品质委员会

2016-01-25 赛先生 赛先生


我的主要贡献在科普。


── B.阿尔伯奇(Bruce Alberts)

美国科学院前院长



今天,赛先生品质委员会成立。17位正处在科研第一线的科学家将担任委员,他们将发挥专业咨询、品质把关和选题建议的作用。他们的存在,会让赛先生变得更好。


科学,对真正追求科学价值的科学家而言,不是获取名利的手段,而是生命的荣耀。

做科普,并不会提高一个科学家的名望和地位,更不会给他带来实际的好处,正如赛先生一位作者所言:对于一个从事科学的人来说,能让名字不朽的只有科学成就本身。

但是,对社会而言,科普和科学是同等重要的,它不仅能够提升一个社会的整体智力,还会启发到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他们中很多人可能会因此成为未来的科学家。这样,科学方能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因此,我们成立了赛先生品质委员会,邀请一批正在第一线做研究的科学家帮助《赛先生》,让它成为更好的科普媒体。这些科学家有的已经声名卓著,成就非凡;有的正在展现他们的科学天赋,冉冉升起。他们的时间非常宝贵,但把它献之于科普,是值得的。

A·爱因斯坦、E·薛定谔、S·温伯格、J·惠勒、S·霍金、A·Zee(徐一鸿),B·格林,他们既是大科学家,也是科普大家。我们相信,赛先生品质委员会的科学家,正在追随爱因斯坦他们的步伐。

我们对加入赛先生品质委员会的科学家表示敬意,他们在履行一个科学家高尚的责任。


── 赛先生编辑部

赛先生品质委员会名单


陈学雷 | 赵   平 | 毛淑德

    鹏 | 祁晓亮 | 许岑珂

    亮 | 罗会仟 | 吴宝俊

顾险峰 | 恽之玮 |    

    浩 | 刘   歆 | 陆品燕

张风雨 | 柏   浩



赛先生是一个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平台。


什么是科学思想?文章屠呦呦为中医打了一场翻身仗?介绍了屠呦呦利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进化升级中药,成功发展了一个现代新药。利用科学思想进化升级中药,也许是中国发展自己新药研制产业的一个切入点。中医的发展尤其需要科学思想。

什么是科学精神?赛先生的两篇文章凤凰涅槃:一位数学家的苦恋这篇数学论文要给宇宙革个命,虽然目前只有五人能看懂对此做了很好的诠释。前者描述了一位数学家对自己所认可的美的追求,不管处境如何艰难也不动摇。后者介绍了一位数学家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不管自己多么孤独,也要坚持自己的追求。在目前功利风气盛行的中国,这种科学精神格外重要。

当然赛先生的大部分文章在普及各种科学知识,介绍科学前沿的最新进展,让大众把握新兴科学的脉搏。

现代中国,要想步入一个自信、自重,平衡发展的社会,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尤其重要。希望《赛先生》为打造出这种科学氛围作出贡献。

── 赛先生主编文小刚




在赛先生工作的这段时间,我结识了很多新的朋友,许许多多优秀的科普文章拓宽了我的视野,也带给我许多新的知识。

非常高兴这么多一流的科学家和热心科普的专家们加入赛先生的团队,他们对赛先生给予了许多期望。我们会一起努力把赛先生的品质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为读者们奉献更多更好的文章。

── 赛先生主编刘克峰




“道法自然”。中国要走上发展的正道,就一定要讲求科学,探索自然,让真正科学的精神和态度融入国人的思想深处。愿《赛先生》为科学的交流、传播提供最好的平台。

── 陈学雷

陈学雷,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宇宙暗物质暗能量团组首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从事宇宙学研究,主持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又称“天籁计划”),已发表论文一百余篇。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


近一个世纪前,五四运动给我们请来了"德先生"和"赛先生",两位先生唤醒了沉睡的大地,激励了无数的热血青年,对中国过去一百年的历史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民主和科学是强国富民之本,她们滋养的果实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百年之后的今天,希望《赛先生》再接再厉,引导年轻人爱科学,学科学,献身科学,追求真理,传播真理,探索宇宙,造福人类。

── 赵平

赵平,天体物理学家,1981年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取得学士学位,考取首届CUSPEA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1986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入哈佛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现任职于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研究领域是原子物理和天体物理,并参与NASA的钱德拉X光太空望远镜的工作。


希望《赛先生》以严谨的科学为基础,以趣味性为辅,为培养、吸引下一代具有全球视野的科学家作出积极贡献。

── 毛淑德

毛淑德,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博士(1992)。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马普天体物理所博士后。2000年就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2006年起任教授,2009年入选国家第二批“千人计划”。现为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主任、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星系和宇宙学部主任。研究兴趣为星系动力学、引力透镜和系外行星搜寻。


希望《赛先生》在新的一年内能够保持原有的特色,为大众了解科学的最新进展提供平台,为中国科研工作者发声。同时希望科研工作者秉持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薛鹏

薛鹏,东南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导。1999年以优异成绩提前一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毕业,免试进入本校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于2004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及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任博士后,讲师等,2009年回国任教。从事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的实验及理论研究,致力于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的实用化和工程化。


在科学和公众之间建起桥梁,对科学发展至关重要。希望《赛先生》可以发挥桥梁作用,影响更多读者,尤其是影响青少年,这将对科学精神扎根于中国文化产生极大帮助。期望中国的科学研究水平能继续保持现在的迅猛发展势头,形成越来越成熟的科学家群体,培养出越来越自由、健康、开放的学术氛围。

── 祁晓亮

祁晓亮,2007年于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取得博士学位,后赴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现为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副教授,2014年被提前授予终身教职。主要研究方向为凝聚态物理中的拓扑现象、量子纠缠和全息对偶问题,在量子自旋霍尔效应、拓扑绝缘体及相关领域作出一系列原创性工作。曾获2016年科学突破奖之物理学新视野奖、2010年斯隆研究奖等若干国际奖项。


我上大学的时候没有赛先生这样的科普杂志,所以要了解科学的前沿方向十分困难。我希望《赛先生》给中国有志于科研的年轻人一个了解世界科研动向的桥梁,让中国年轻人永远站在世界的领先位置。

── 许岑珂

许岑珂,2003年于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取得学士学位,2007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物理博士学位,2007年至2010年于哈佛大学做博士后,2010年任教于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现为该校物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强关联系统理论,拓扑物质态理论,量子相变和量子临界点理论等。曾获2012年Packard科学与工程奖、2011年斯隆研究奖等若干奖项。


小时候读过一本科普书《从一到无穷大》,生动有趣地讲述了二十世纪的物理,它深深吸引了我。后来我在作者曾经工作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楼的展框里看到此书的各种语言的译本,知道有极多的人因它而对科学产生兴趣并走进研究。普及科学前沿是影响深远的大事,希望《赛先生》为我们带来高水准的科普文章,培养浓厚的科学文化。持之以恒便能积少成多,从一到无穷大。

── 傅亮

傅亮,2004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2009年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为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凝聚态物质量子理论。获得过2016年科学突破奖之物理学新视野奖、2013年美国能源部“早期研究生涯奖”等若干国际奖项。


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中国科学蓬勃发展的上升期,见证了华人科学家在多个领域引领潮流,可仍有许多人无从了解正在发生的科学。我们期待,在赛先生的努力下,公众将更加热爱科学、理解科学、拥抱科学,科学家们也将插上梦想的翅膀,在苍穹之上飞翔。

── 罗会仟

罗会仟,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员,科普作家。200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200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同年留所工作至今,目前主要从事高温超导的中子散射实验研究。荣获首届全国青年科学博客大赛“最佳科学博客奖”和“博客团队一等奖”。在《物理》等杂志发表多篇科普文章,并长期开展各种科普讲座。 科普代表作品有《水煮物理》、《超导小时代》、《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 物理卷)、《物理学的足迹》等。


化用许巍的歌曲"蓝莲花"歌词送给赛先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科学的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觉脚下的路/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蓝莲花

── 吴宝俊

吴宝俊,200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系,201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师。2014年出版译作《物理探秘》,入选中科院2014年度十大优秀科普图书,科技部2014年度全国优秀科普作品。


中华民族自古强调实用主义,缺乏科学精神。及至现代,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年轻人更容易迷失于物质和虚荣。希望《赛先生》弘扬科学精神,引导青年戒除浮躁,追求深刻,秉持理想,献身科学!

── 顾险峰

顾险峰,1989年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992年获得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后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师从国际著名微分几何大师丘成桐先生。目前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计算机系终身教授。曾获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AREER奖,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奖(与胡事民教授合作),晨兴应用数学金奖。


希望《赛先生》能带给读者真实、纯粹、有趣的科学信息。虽然读者此刻正在手机上浏览《赛先生》,但《赛先生》应该最希望看到各位读者放下手机,捡起书本。

── 恽之玮

恽之玮,斯坦福大学数学系副教授。200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学院,2009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博士学位。2012年起在斯坦福大学任教,2015年获得终身职位。研究方向为纯数学中的代数几何、表示论和数论的交叉领域。曾获得国际数学奥赛金牌、国际数论界的SASTRA拉马努金奖,以及美国Packard科研基金。


中国在数学物理领域较为落后,从事的人也非常少。这种现象和20世纪30-70年代数学和物理的分离有很大关系。其实在30年代以前,数学物理一直是数学和物理两个领域的主流。很多数学大师也同时是物理高手,如:牛顿,  莱布尼茨, 高斯, 黎曼, 拉普拉斯, ..., 希尔伯特, 外尔, 冯·诺依曼。这种分离的状态在70年代中就开始扭转了,80年代弦论的发展彻底将数学物理的结合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但是在中国,数学和物理的重新融合几乎没有发生。这一点和国际形势是完全脱节的。当然,你可以说数学是自由的,没有必要跟风。但是学科停滞与发展确有其历史规律。如果现在数学物理的发展不是昙花一现的现象,而确实是一场革命式的洪流,那么在中国宣传和推动她的发展就有其必要了。我希望自己能对其宣传和推动做一些贡献,也希望《赛先生》在这方面能有所作为。

── 孔良

孔良,1994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取得物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得美国格罗斯大学数学博士学位。曾在德国马普所、法国高等研究院、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等学术机构做博士后研究。后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现为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数学系讲师和哈佛大学数学中心Research Associate。研究兴趣是量子场论的数学基础,及其在数学和物理中的应用。


许多人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都有类似的经历,比如读到一篇有趣的文章,遇到一位好的导师。愿《赛先生》在播种好奇心的同时,让科学变得更有趣味。

── 徐浩

徐浩,2009年在浙江大学师从刘克峰教授获得博士学位。2009-2013年哈佛大学博士后。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数学系助理教授。曾获中国数学会钟家庆数学奖(博士论文),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颁发的新世界数学奖(博士论文金奖)和晨兴数学银奖。


2015年对中国科学家来说是扬眉吐气的一年,屠呦呦教授成了首位中国大陆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获得者,其实一大批华人科学家在各自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赛先生作为一个传播与普及科学知识的平台,也获得了社会极大的关注。期待在2016年,赛先生再创辉煌,吸引和引导更多有志青年投身有价值的科学研究,相信中国科技全面腾飞的时代不再遥远。

── 刘歆

刘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200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9年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中国科学院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导师为袁亚湘院士。主要从事最优化计算方法的研究工作。入选2014年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陈景润未来之星”计划。现为国际期刊《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Computation》编委。


在这样一个信息泛滥,各种娱乐八卦和廉价心灵鸡汤充斥网络的时代中,《赛先生》让人眼前一亮。希望《赛先生》在不断增强可读性的同时,不去过分迎合读者,坚持自己的理念和精神,以此来启迪读者,给人反思;也希望《赛先生》在关注与科学相关的新闻大事的同时,多刊发经过深思熟虑精雕细琢的文章,在历史长河中体现出有深远影响力的文献价值,而不仅仅是新闻。

── 陆品燕

陆品燕,2009年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获博士学位。后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历任理论组副研究员、研究员、主管研究员。现任上海财经大学信息学院教授,领衔组建理论计算机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是理论计算机,并注重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包括自然科学中的统计物理以及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学与社会选择理论等。曾荣获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学家(2014)等荣誉。


希望《赛先生》对当前的科学前沿和交叉科学进行跟踪报道和普及。内容上不但要关心自然科学,还应关注社会科学。因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都比自然科学要复杂,了解社会的人,有助于研究生物与社会心理对疾病和健康的共同影响。

我认为华人科学家应该为全人类的科学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生物新技术和计算技术的发展,为发展当代医学提供了机遇。精准医学计划的提出,不但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机遇,也对多学科人才需求和科研的基础设施提出挑战。中国特有的以医院和社区为基础的医疗卫生系统,以及丰富的临床和药物资源决定了华人科学家可以在这一领域发挥更大甚至领军作用。呼吁全球华人科学家担负起为中国临床科学培养研究人才的责任,促进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学术交流。

── 张风雨

张风雨,博士,现任美国环球转化医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研究设计部主任,担任30多种国际学术杂志的审稿人。研究专长为各种群体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课题设计(如全基因组连锁和关联研究,队列研究,药物临床试验,药物基因组学),群体抽样调查与多层次和结构数据分析,人类复杂疾病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


希望《赛先生》能坚持特色,担负起在自媒体时代向大众普及科学的重任,为科学和科学家发声,在当前浮躁,功利的环境中,为中国科学的发展持续耕耘积蓄力量。

── 柏浩

柏浩,2012年于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获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12-2015年,于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仿生智能材料,特别是仿生界面材料、生物支架材料和结构材料的研究。其代表性成果多次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Nature等知名期刊上。2015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和浙江大学“百人计划”。曾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等荣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