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国,下一个拥核国?

李连环 海外网 2018-10-27

点击上方“海外网”可以订阅


作者 | 李连环


想象一下,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德国。

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一场真正的辩论,就发生在今天的柏林。

1945年8月9日,原子弹“胖子”在长崎爆炸后形成的蘑菇云(来源:视觉中国)

德国《星期日世界报》(Welt am Sonntag)上个月在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篇题为“我们需要核武器吗?”的文章,并配有一张将美国代号“胖子”(Fat Man)的原子弹涂成德国国旗颜色的图片。

Welt am Sonntag报纸照片

▲“胖子”(Fat Man)

“自1949年来第一次,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不再站在美利坚合众国核保护伞之下。”德国政治学家克里斯蒂安·哈克(Christian Hacke)在文中写到。

“海森堡之谜”


纳粹德国为什么没能造出原子弹?战后几乎人人都在问这个问题。

事实上,战争甫一爆发,纳粹德国就秘密开展了代号为“铀工程”(德语:Uranprojekt)的核武器开发计划。那时,德国不仅占领着世界上最大的铀矿约阿希姆斯塔勒(位于捷克斯洛伐克),还拥有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

▲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会议

1942年,二战进入全面转折,不论是在北非战场、东线战场还是太平洋战场,轴心国阵营的国家都失去了优势地位,此时的希特勒急切希望拥有一种超级武器,扭转战争局面。

但是,当时项目负责人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沃纳·卡尔·海森堡(Werner Karl Heisenberg)却向希特勒递交了一份令其失望透顶的报告,报告称原子弹短期内无法研制成功。希特勒只能放弃原子弹,开始转向V-2导弹(Vergeltungswaffe-2)的研制,原子弹就这样与希特勒擦肩而过。

海森堡(1901—1976),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而在大西洋对岸,另一阵营的科学家们正加紧开展“曼哈顿”工程,誓要抢在纳粹德国之前研制出核武器。是“技”不如人,还是崇高的道义?海森堡最终没有将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交给希特勒,而是在被抓3个月后听到了广岛原子弹爆炸的消息。

事后,海森堡坚定地说:“希特勒就是一个战争狂人和疯子,无论如何都不能给他原子弹。”《量子物理史话》书中称,如果说玻尔-爱因斯坦之争是二十世纪科学史上最有名的辩论,那么海森堡在二战中的角色恐怕就是二十世纪科学史上最大的谜题。

德国自己放弃了核选项


是上帝的骰子还是人的良知?或许已无从考证,但战败后的德国确实背负上了战争的十字架。根据雅尔塔会议,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并逐渐分裂成两个国家。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冷战期间,处于东西方对峙前线的德国,一直担心倘若超级大国之间的对峙演变成一场全面战争,自己将化为一片放射性废墟。在1968年签署的《核不扩散条约》(Non-ProliferationTreaty)和1990年签署的“二加四条约”(Two Plus Four Agreement)中,德国承诺永远不获取核武器。

战后德国从来没考虑过晋级“核大国”之列吗?其实不然。

上世纪60年代早期,当时的德国总理康拉德·阿登纳(Konrad Adenauer)对美国作为盟友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曾向查尔斯·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询问是否可能将德国纳入法国的核打击力量,“他被礼貌地拒绝了”。

但德国《时代周报》主编、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约瑟夫·约费在《德国为何放弃核武器?》一文中却称,让德国放弃核选项的并不是国际压力,而是国内的抵制,“虽然其中原因仍将让文化历史学家捉摸不透,但德国确实变成了世界上最反核的国家——它对核的厌恶比日本更甚。”

1970年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

约费描绘了这样一幅景象:在德国的核设施所在地,抗议者和警方之间的激战开始带有内战的意味,逼迫政府让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德国放弃了可能制造核弹的设施:燃料加工系统、再处理装置和“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只有中心环节——动力反应堆——保留了下来。

可以说,是德国人自己放弃了核选项。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11年日本福岛(Fukushima)核电站发生灾难性事故后,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甚至宣布了一项到2022年放弃利用民用核能的计划。德国最后一座核电站将于2022年底停工。

军事“矮人”



作为一个在历史方面负担不堪的国家,德国政界人士一直极力避免讨论国防问题,担心因向军队投入更多资源而遭选民疏远。

四年前,德国军队登上了世界新闻头条,原因令人咋舌。

2014年9月,德国联邦国防军被派往挪威参加北约军事演习,“天才”的德国士兵竟将扫帚涂上黑漆,安装在“拳击手”的炮塔上,“假装”装甲车上的炮筒。德国联邦议会国防专员汉斯-彼得·巴特尔斯承认,自2011年重组武装部队以来,德军战备状况恶化,装备情况极其糟糕。

原来是“贫穷”催生了想象力!

▲德国士兵将扫帚涂上黑漆

《华盛顿邮报》援引一名德国武装部队议会官员的话称,德国军队实际上“不能部署集体防御”。巴特尔斯同样表示,尽管在海外仍保留小规模行动,德国军队对较大冲突将无法防御。

《参考消息》今年3月报道称,对长期缺少能够使用的坦克、零部件、防弹背心和冬装的抱怨,已经让人对德国所作的在北约内部承担更多责任以及打造欧盟联合军事能力的承诺产生质疑。

根据《华盛顿邮报》爆料,德国联邦国防军的飞行员正在使用私人汽车俱乐部所属的直升机进行训练,因为大部分军用直升机都在维修。

80年前曾对同盟国军队造成严重破坏的潜艇部队面临同样的困境,据《今日俄罗斯》报道,德国6艘212A型潜艇中没有一艘可以离开港口。而风靡全球的244辆豹2(Leopard 2)主战坦克中只有95辆准备就绪,剩下的坦克要么已解除武装,要么缺少关键备件。

豹2主战坦克

当前,德国仍然处于从征兵模式(conscription-based model)到志愿军模式的转型期。从真人秀节目到游戏广告,德国国防部为“招贤纳士”想尽办法,仍然无法填补志愿军队伍。“对于许多德国人来说,穿着军装仍然存在耻辱感。”据《时代周刊》报道,德国计划招募外国人补充军力。德国国防部证实,将与非德国公民一起解决兵力短缺问题。

▲德国军人真人秀节目

“没有东西能飞,没有东西能浮,没有东西能跑。”哈克这样形容。

常规防御力量尚且如此,遑论拥核能力!

被“击碎”的“安逸梦”



事实上,德国自加入北约、欧盟后,即处于美国、英国和法国的核保护伞之下。数十年来,德国人已经习以为常甚至认为这种保护是理所应当。

而对军事打击能力一向“佛系”的德国为何在这个时候掀起“拥核”舆论呢?

对,你猜的没错!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上台击碎了德国人的“安逸梦”。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美国和欧洲中心高级研究员康斯坦策·施特尔岑米勒称,德国陷入了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最严峻的安全困境。

特朗普多次公开指责北约盟友的军费投入不足,逃避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并将矛头对准德国,甚至以撤出北约驻德基地的3.5万美军来威胁德国,强迫德国增加军费开支。

今年7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峰会上,特朗普与欧洲盟友们针锋相对。与会首日,特朗普即在推特上开炮,“德国向俄罗斯支付数十亿美元的天然气、能源费用,北约得到了什么好处?为什么29个国家中只有5个国家履行其义务?美国承担着保护欧洲的费用,但却在贸易中损失数十亿美元。北约各国必须立即将军费开支增加到其GDP的2%,而不是在2025年前。”

2018年峰会

如今,欧洲人渐渐意识到,数十年的削减成本和依赖美国军队已经破坏了欧洲自己的防御机制。欧洲理事会国际关系研究机构研究员尤里卡·弗兰克(Ulrike Franke)表示,“进行一场战略性的辩论,对德国甚至整个欧洲都是必要的。”

一场严肃的辩论



“这是唐纳德•特朗普时代德国安全焦虑的一个真实写照。”施特尔岑米勒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到。

当关于“德国是否需要核武器”的论题一出,迅速被德国专家们批评“鲁莽、愚蠢、具有煽动性”。“对于一个如此在意自己在欧洲是不是被孤立的国家而言,这样的举措意味着战略自杀。没有哪个主流政党会支持。”施特尔岑米勒说。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场辩论不严肃。

华盛顿新锐媒体《政治》(POLITICO)报道,有专家建议,德国可以考虑资助法国军火库,作为欧洲防务联盟旗帜下欧洲范围内“扩展威慑”战略的一部分,而不是发展自己的核力量。

漫画“核保护伞”

哈克则争辩道,“依靠欧洲的解决方案是‘虚幻的’,因为各国的利益是如此不同。”对他而言,下一步是明确的:“鉴于新的跨大西洋关系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对抗因素,必须优先考虑以核威慑为基础的国防。”

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兼前德国驻美大使沃尔夫冈·伊辛格则反问哈克,“德国是国际不扩散制度的掘墓人?谁会想要那个?”

当前,欧盟内部充斥着民粹主义者和威权主义者的挑战,欧洲大国们对于“构建一个怎样的欧洲”还存在诸多分歧。而在北约内部,建立一个欧元区核集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不用说建立一个以核为基础的欧洲防务联盟。

默克尔承认了这一点,她在一次演说中称,德国将不得不“更多地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让人联想到同为二战战败国的日本。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右翼便一次次地想突破“和平宪法”的束缚,妄图“修宪”,但日本政府始终坚守“无核三原则”的基本政策,即不制造、不拥有、不运进核武器,历任首相在广岛和长崎的纪念仪式讲话中都会重申。

而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规定,“核武器国家系指在1967年1月1日前制造并爆炸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装置的国家。”德国作为条约成员国,不具备发展核武器的法理依据。

《政治》援引近日德国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只有15%的德国人支持的国防支出超过了默克尔承诺的到2024年每年支付GDP的1.5%。

“如果德国希望得到美国的认真对待,并得到欧洲的信任,其领导人还需要认真对待常规防御——并说服持怀疑态度的选民相信这是必要且紧迫的。”施特尔岑米勒在《德国会成为下一个拥核国吗?》的文末称。

而那些担心德国国防军事力量的发展是否会与“纳粹”产生联系的“悲观主义者”们暂时可以放下心来,欧洲外交委员会(ECFR) 弗兰克说,“毕竟我们花了9年才购买武装无人机。”



来源 | 海外网

编辑 | 李连环



往期精彩回顾

屋顶化为碎片,大树连根拔起,203万人接到避难指示.....日本超强台风太可怕了

“水门事件”记者出书揭秘特朗普:他曾命人暗杀叙总统

韩国决定禁用"小姨子、小叔子"称呼,原因竟然是这样……

蔡英文疑向“忠烈”吐口水,高清动图大家来感受下

英专家称发现MH370:客机残骸就在柬埔寨密林深处


长按二维码
关注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