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京大学,生日快乐 | 一对南大父子的接力传承




您是一所学校83年前变成难民收容所
竭尽全力庇护数万难民当青藤再度攀满北大楼您迎来了第118个生日我们对您说一声:“生日快乐,南京大学!”




数万难民的守护者
1937
南京城破
一介读书人
用胸膛阻挡日寇的刺刀


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南京大学的前身——金陵大学,被迫西迁。

时任金陵大学工程处兼校产管理处主任,设计了南大小礼堂、东大楼、女子大学宿舍楼等诸多标志性建筑的齐兆昌,正在潜心设计中华护士会会所。

然而日军的铁蹄将一切美好碾碎,为保护学校资产,齐兆昌先生选择了留守。

在那场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一介读书人齐兆昌,成为了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的所长,勇敢地收容并保护了近3万妇孺贫民,护其免受日寇蹂躏。



齐兆昌



金陵大学校园内的难民

作为中国人,齐兆昌要比外籍人士承担更大的风险。
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当天晚上,晚饭后齐兆昌一人走到学校大门口去看看情况。不一会儿外籍同事林查理就接到齐兆昌的求救电话,原来他被日本兵扣住了。林查理赶紧赶过去,看见日本兵已开枪打死了一个路过的百姓,正在盘问齐兆昌。
原来齐兆昌胳膊上佩戴着大学臂章,日本兵觉得可疑。林查理骗日本兵说齐兆昌是他的仆人,请他们放他与自己一同回家。说了半天,日本兵才勉强放了人。
美国传教士、南京青年会负责人、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干事乔治·费齐(费吴生)在1937年12月22日的日记里写道:日本行刑队就在附近大行杀戮......晚上金陵大学的大门一再被日本兵用刺刀威胁,青年会一位干事的父亲,又忙着把正在齐兆昌家里要强奸妇女的日本兵赶走。
可想而知,齐兆昌的处境有多险峻。
险恶的环境中,齐兆昌与他的金大收容所,努力为难民提供一些物质帮助,难民中的贫困者可凭收容所发放的白布条免费领取粥、萝卜干、蚕豆等食物,但由于长期吃粥,许多人都染上了腹泻,齐兆昌等金大留守教职员也“骨瘦如柴”。
局势逐渐稳定之后, 金大收容所还为难民们“开设了四门指导课, 在农业专修科学校办了一所小学, 在蚕厂大楼办了一所农民学校, 在Severance Hall (北大楼) 办了汉语、英语、日语和数学课程班,还在鼓楼教堂为老年人办了识字学校。


金陵大学的难民儿童


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在离校西行前后,曾一再叮嘱留守人员千万不要冒生命危险。然而在危险降临时,齐兆昌却没有退缩,把保护学校和难民看得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

但残酷的战争,依然给齐兆昌留下了严重的心灵创伤。

齐兆昌曾应邀到老家浙江天台县演讲汇报南京大屠杀情况,但在演讲中一度因情绪悲愤昏倒在讲台上……


历史地标的建造者
1984
用建筑
诉说历史的哀与凉
与过去的人进行对话


时间到了1984年。
南京要在江东门地区建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接受设计纪念馆委托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建筑学家齐康。
而毕业于南京大学的齐康,正是齐兆昌的儿子。

齐康


当他站在江东门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遗址旁,面对那一根根无名白骨时,内心被巨大的悲怆感和使命感占据。
父亲的描述给齐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定主持纪念馆一期、二期建筑设计。正是怀着这种特殊的情感,他主笔设计出了如今这座极具冲击和震撼力的纪念馆。
从1984年到2002年总共三期纪念馆的设计费,齐康分文未取,他认为这是自己的义务。


2009年,齐康获纪念馆特别贡献奖


齐康认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传统纪念馆最大的不同是摒弃了传统的对称、直线这些元素,需要空间、实体,更需要有组合的手段和有表现力的场所。

为此,纪念馆借助场、墙、空间,以及特殊的序列,给参观者一种历史灾难的显现。

在纪念馆一期工程中,他用场地、鹅卵石、墓冢似的建筑表达“生与死”,二期工程则用墙、雕塑、坡道表达“痛与恨”,使之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



设计《古城的灾难》雕塑给齐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设计之初,他便在思考:如何用最简洁的建筑语言来表达历史?

经过反复思索,他最终选用“体块错位”的手法,将死难者的头颅、被活埋时挣扎的手、砍断的战刀、残破的城墙等组合在一起,各部分以不同的比例使视觉上得到统一。



纪念馆从1984年到2002年总共三期设计,都延续了“生与死”这一中心思想。当人们走到纪念馆,无需开口,内心便开始了与历史的对话。


历史记忆的传承在父子二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齐兆昌守护着数万难民他的的无畏义举如同黑暗中的宝石熠熠生辉齐康守护者这段历史记忆将心血倾注在纪念馆这一记忆之所无数观众被纪念馆建筑深深震撼

部分素材来源 | 《守望历史——四十年来南京大屠杀记忆传承口述》、《南京大屠杀时期的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

审校 | 李凌 赵伊汉 俞月花

编辑 | 潘琳娜

签发 | 凌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