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京大屠杀与我有什么关系”系列(3)| 云育和平,走近约翰·拉贝……

纪念馆融媒体中心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024-09-22



南京大屠杀与我有什么关系?在和平年代出生长大的年轻人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又有着怎样的使命担当?今天,“南京大屠杀与我有什么关系”系列人物访谈栏目报道第三篇:《云育和平 走近约翰·拉贝》,为您讲述南京大学师生寻访德国友人约翰·拉贝在中国工作生活的足迹,续写拉贝大爱故事的历程,揭开一段德语系师生与拉贝先生的渊源。





南大德语系老师与拉贝先生的渊源



走进南大外国语学院,浓郁的学术氛围扑面而来。德语系成立于1947年,是我国最早成立德语专业的两所大学之一。德语系现任主任陈民老师告诉小编,这里与南京大屠杀期间,留守南京保护难民的国际友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约翰·拉贝先生颇有渊源。“德语系开山鼻祖张威廉先生来南大工作前,曾经在北京西门子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跟约翰·拉贝先生是同事。”

1996年《拉贝日记》被发现后,次年,由南大德语系郑寿康教授为主的翻译团队,协助江苏人民出版社联系版权,负责《拉贝日记》第一版翻译工作,在当时引起轰动。那年,常晅还在南京外国语学校读高二,次年考入南大德语系。

    

1996年12月,拉贝先生的外孙女乌尔苏拉·赖因哈特女士在美国纽约公布了尘封近59年记载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拉贝日记》,该日记共8卷2460页

1997年,南大德语系老师们负责《拉贝日记》第一版翻译

在常晅入校17年后的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2017年南大德语系与江苏人民出版社合作《拉贝日记》影印版翻译,这一次,常晅已经成长为德语系骨干,他和郑寿康老师、刘海宁老师等,一同对《拉贝日记》原版本进行校对,全文再次进行翻译。

2017年12月11日上午,《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档案》和《拉贝日记》(影印本)新书首发式在南京举行 崔晓 摄

2019年4月初,原创歌剧《拉贝日记》需要翻译。在时间紧、任务急的情况下,南大德语系组织了常晅老师和外教罗克博士等精干力量,加班加点,出色完成了翻译任务。同年8月初,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致函南京大学,感谢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承担了原创歌剧《拉贝日记》剧本、宣传材料和“拉贝事迹展”的翻译工作,保障了歌剧按时在德国柏林、汉堡以及奥地利维也纳等地成功巡演,并获得广泛赞誉。


启动追寻拉贝足迹项目启迪学生



基于南大德语系与《拉贝日记》的深厚渊源,加之《拉贝日记》本身所承载的重要历史价值,使得陈民老师意识到,带领一批00后学生追寻拉贝先生当年在中国的足迹,探索战乱岁月里的人性光辉力量,从中挖掘更多发人深省的历史细节,将不仅有利于这段民族记忆的接续与传播,更将给年轻一代学生以思想启迪和生命教育。陈民老师说,她本人也想借此达成一直以来“为家乡做一些事”的心愿。

2021年3月,陈民老师和常晅老师牵头,向南大本科生院申请了一个特殊的国际云科考项目——“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后来拓展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他们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刘成教授加入指导团队,同时向全校范围内发布招募信息。同学们积极报名。最终36位来自南大14个不同大类和专业的本科生脱颖而出。这些学生平均年龄在二十岁左右。他们与从“飞越计划”中遴选出的5位中学生(南大从高中生营员中遴选出优秀学生,希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立志科学事业的未来领军人才)共同组成科考项目组。


为期36天的科考实践活动中,师生们带着《拉贝日记》,沿着约翰·拉贝先生当年在中国工作生活的足迹,走访了南京、北京、上海三座城市,第一站就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随后又陆续实地参观了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南京鼓楼医院院史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约翰·拉贝北京交流中心等地。


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参观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

参观南京鼓楼医院院史馆


参观约翰·拉贝北京交流中心
循着这条线,师生们陆续联系到了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和曾外孙克里斯托弗·莱因哈特、拉贝当年在南京的助手韩湘琳的女儿韩云慧,采访了修缮拉贝故居和柏林拉贝墓地的负责人,《拉贝日记》首版编辑翻译代表,歌剧《拉贝日记》的主创团队代表,美籍华裔作家、《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作者张纯如的妈妈张盈盈女士等,完成了近40场国内国外、线下线上口述史访谈,最后制作成百余分钟口述史纪录片,串联起了拉贝先生与中国结缘并作出大爱善举的生平轨迹,同时也探究了《拉贝日记》的译介与传播的深刻影响。

该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后来屡获国家级和省内大奖:中国青年报第七届寻找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全国优秀团队、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一等奖、江苏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

     

制作课件、走进课堂、传播大爱……



2022年,项目组继续在南大校园招募同学加入团队,并将口述史访谈做成线上课程。目前该课程已经制作完成14集,并在超星上线。“我们想开发一整套和平教育课程,带着它们走进中小学,在主题班会、团课、社会活动课程中,做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育、和平教育。”陈民老师介绍。


前不久,南大师生们先后走进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福建师大附中、上海曹杨二中、南京鼓楼区颐和路社区等,并在我馆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行前一课”中展示他们的寻访成果。目前项目组已经和全国7个省市10余所中小学开展线上课程,已有不少中小学跟他们预约接下来三个月的课程。

项目组成员王泽森是南大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他将拉贝先生的大爱故事带到宁夏隆德县第二中学,在那里协助项目组开展了向寒门学子捐书、“和平是什么”主题征文比赛等公益活动,将历史学与和平学教育带进了西部中小学课堂。

张焱阳在线给福建师大附中学生上团课

雷乾昊在“行前一课”现场分享

王泽森将拉贝先生的大爱故事带到宁夏隆德县第二中学

项目组在江苏省红色之旅赛道启动仪式上展示成果

由于项目经费有限,师生们积极克服困难,参与“99公益日”活动,通过制作明信片、折扇等文创产品,义卖、募捐等形式,筹集资金。陈民老师介绍,在这个过程中,不少爱心企业和个人给予项目组资金支持。

目前,项目组正与南京大学出版社合作,将近40场口述史访谈内容集结出版。“我们想做一本让普通民众都看得懂的读本。”陈民老师介绍,这本书约20万字,计划在今年国家公祭日前夕出版。


“南京大屠杀与我有什么关系”,师生们这样说……



南京大屠杀与我有什么关系?参与寻访项目的同学们这样说——
项目组成员之一、南大计算机系大四学生张嘉麒认为:“南京大屠杀不是某一个时间段、某一个城市、某一代人的记忆,是中国人的共同记忆。《南京大屠杀档案》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在世界记忆中发挥更大作用。我想通过讲课,把那段历史记忆传播到更广的地方去。”
南大数学系统计学专业李珂同学去年参加项目后,6月第一次参观纪念馆,正好遇到馆内正在举办“为什么是她——张纯如与<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展览。“我看得特别感动,尤其是展览最后一段话:‘请你务必、务必、务必相信一个人的力量。一个人可以令世界大为改观……你是一个人,你可以改变数百万人的生活。志存高远,不要限制住你的目光,永远不要放弃你的梦想或理念……’这坚定了我的想法。”李珂说,这个项目尽管跟她所学专业没有什么关系,但她相信,在这里奉献时间和情感,她看到了“光的方向”。
南大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三学生雷乾昊表示,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他们采访了很多人,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到1996年、1997年。“1996年《拉贝日记》被发现,1997年,在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60周年之际,张纯如出版《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很多人在其中为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国际传播作出贡献。而今天的我们,也抱着同样的心情参与项目,追寻真相、追求理想层面的精神意义。”说这段话时,小编分明看到,雷乾昊眼里有光。
南大德语专业研一学生张焱阳说,“南京大学德语系的前辈们与《拉贝日记》渊源颇深,这些榜样的力量让我意识到,传承这份初心是我们新一代德语系人的责任。”他表示,要为守护和平与正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项目牵头人陈民老师和常晅老师带领学生们完成了每一期口述史线上线下访谈工作。常晅老师出生在南京城南。1992年,家里老房子搬迁到茶南小区,就在纪念馆附近。“当时纪念馆在马路三角洲,印象特别深刻。”他读研时,曾经接待过曾在江南水泥厂保护难民的德国友人卡尔·京特的侄女,当时做过翻译。他说,这些年,他感受到纪念馆不断发展壮大,展览的形式丰富多样。“我觉得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把一个人教育成有底线,有大爱,有人性光辉的人。我们带着学生一起走一起研究,促成更多人把拉贝先生的大爱故事传递出去。”
陈民老师说,文科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把好故事一代代讲下去。接下来,他们会继续把项目做下去,让伟大的精神被越来越多的人传播。

陈民老师(右)和常晅老师


·编  辑:李  凌 俞月花 李安琪 李雪琦 ·审  校:李   凌·监  制:凌   曦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