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内江市:创新机制全力打造“甜城调解”品牌

四川人社 2023-07-10


内江市源头防范化解劳动纠纷矛盾风险 
甜城调解

内江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倾力打造“甜城调解”品牌,促进劳动争议就近就地解决,实现源头防范化解劳动争议风险。2020年以来,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对6000余件劳动争议案件提供法律咨询疏导,对3678件劳动争议案件立案处理,劳动争议调处成功率近70%,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8995.7万元,为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2173万元,无一起劳动争议上访事件和命案发生



构建全覆盖调处体系

针对劳动争议调处平台覆盖面不宽的问题,积极推进“五级”调处体系建设。


市级统筹各方联动。人社、工会等职能部门和工业、快递等行业协会联合成立劳资争议调解协调小组,通过联席会、会商研判、对策研究、经验交流等方式共建劳资争议“防火墙”,三年来共计落实相关工作51项次。


县区为主建强阵地。以县(市、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作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的主阵地,按“四室两庭”标准建设省级示范(标准化)仲裁院6家,以劳动仲裁专业力量为主力军,不断优化配强专兼职仲裁员42名,全市各级仲裁院年均调处案件1200件左右,化解集体性劳动争议31件。


落地乡镇人员下沉。全市83个镇(街道)全覆盖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规范设立标准,落实统一“六规范、六台账、五上墙”工作制度,配备专兼职劳动纠纷调解员152人。


村社助力覆盖末端。积极将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导入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调解网络平台覆盖面宽、社情熟悉、与辖区企(事)业单位联系紧密的优势,社区常态化开展法律宣讲、政策咨询、矛盾排查、纠纷化解等工作。


倾力助企织密防线。培树内江公交、龙源电力等2家省级、3家市级金牌调解组织,以点带面推动全市近千家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企业调解组织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建强全方位调处机制

针对劳动争议调处联动不畅的问题,构建劳动争议调处机制。


强化内部协调。对内构建“1+N”工作联动机制,强化仲裁、监察、工伤、社保等部门协作,构建齐抓共管争议联动调处机制,2020年以来,协调办理劳动争议案件372件,为772名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1651万元。


加强外部衔接。对外加强与信访、司法、工会、法院等部门(单位)配合,建立企业与劳动者协商调解机制,搭建协商对话平台,畅通诉求渠道,全力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654件,排查225家建筑企业,将23家单位纳入失信联合惩戒名单,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25起,化解112件集体性欠发农民工工资案件。


做好上下统筹。针对农民工欠薪案件,市治欠办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各县(市、区)协调配合,严格落实“六包”责任制,根据“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将相关工作归口到相关县(市、区)及市级部门办理。


衔接调裁诉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完善多元处理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建立“诉非衔接调解”“调解仲裁多元处理”“仲裁与诉讼衔接”多项机制,推动仲裁、法院在劳动争议案件立案标准、裁审标准、案件审理和信息反馈等方面联动协作,重点加强对争议激化、矛盾群体扩大、裁决执行困难等案件的信息沟通和裁审协调,有力保障仲裁系统和法院的调处衔接。


畅通争议预警。在企业中建立劳动争议信息员制度,聘任近千名信息员形成基层劳资关系信息反馈网络。人社、公安、司法、法院、信访、网信等部门加强对农民工欠薪网络舆情监控,及时发现欠薪纠纷线索,积极管控事态发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处置欠薪舆情14起。



丰富全链条调处抓手

针对劳动争议调处效果不佳的问题,丰富劳动争议调处载体抓手。


调解组织“就地调”。对未经调解直接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由仲裁委员会开具《调解建议书》,引导劳动者回用人单位或所在乡镇街道等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调解。调解成功的,制作《调解协议书》报仲裁委员会备案;调解不成的,再立案受理。实现劳动争议调处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2020年以来全市基层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劳动争议1523件。


仲裁部门“全程调”。抓住案前、开庭前、庭审中、开庭后、裁决前五个关键阶段步骤,实行“一案五调”制,引导调解意向,跟踪调解进度,加大调解力度,提高调解成功率。


网络平台“线上调”。依托“互联网+调解”和大数据手段,充分运用服务平台,引导劳动者通过“总对总”在线诉调“简、准、快”申请调解,推动调解服务从“线下跑”向“网上办”转变,实现群众“零跑腿”“零接触”、快速结案了事。现已线上受理调处纠纷207件。


专业人才“公益调”。组建劳资纠纷调处专家库,吸纳全市退休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及法律专业人才200余人建立专业团队参与劳资纠纷调处。


多方部门“联动调”。充分用好与劳资双方相关的单位、部门的影响力,视案情适时邀请工会、行业协会和行业主管部门等加入调解,有效调解相关案件163件。



规范全过程调处办理

针对劳动争议调处效率不高的问题,着力规范劳动争议调处流程。


规范受理快启动。实行“绿色通道+法律援助”,将服务内容、业务流程、办事依据等“一揽子”公开,将受理、答辩、举证、开庭等有关事项“一次性”送达,对申请材料齐备的当场立案,对欠缺非主要立案材料的容缺受理,对申请材料不齐的一次性告知补正,实现“快车道”办案,缩短了当事人的维权周期,减少了双方当事人的诉累。


分流庭审快办理。实行案件分流,根据案件标的大小、繁简程度依次适用普通程序、简易程序、速裁程序,确保简单案件快速办、疑难案件加速办。建立“流动仲裁庭”,邀请企业代表旁听,实现调解、开庭、宣传“一庭”解决,矛盾纠纷“一日”化解。仲裁案件结案时间由45天压缩至28天左右,最快结案时间为1天。


调裁并用快结案。坚持调裁结合,推动案件全程全力调解,调解结案率保持近70%。坚持“简案快审”与“繁案精审”并举,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依据明确的案件,依法适用“一裁终局”,全市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100%。


集中整治快行动。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难点、堵点问题,出台《内江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领导小组关于深入推进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压实属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用人单位、社会协同监督等四方责任,创新实施“月查台账”制度、建立“红黑榜”通报制度、实施重点项目“挂联包片”制度,开展以落实根治欠薪核心制度和排查化解疑难案件为重点的专项行动,为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2173万元。


依法依规快处置。针对个别打着“讨薪”旗号破坏根治欠薪秩序的“非法讨薪”行为,依法严厉打击。依法立案侦办“恶意欠薪”案件16件,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办理支持农民工起诉欠薪等案件257件,提出支持起诉意见257件,法院采纳率达100%。



优化全要素调处服务

针对劳动争议调处服务保障滞后的问题,实施作风能力提升行动。


加强法律宣传送法入企。成立32支义务普法宣传队,推广一批办案经验做法,刊发一批以案说法专稿,实现市内全域服务。通过“和谐劳动春风行”“劳动关系宣传月”等活动,开展送法入企服务活动200余次,现场答疑300余人,发放《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宣传资料6000余份,有效增强劳动者依法维权、用人单位依法用工的法治意识。


组织仲裁志愿服务进企。开展人社系统“千人进千企”活动,落实“一对一”“保姆式”服务,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用工指导员、代办服务员和意见收集员,开展劳动关系风险诊断171次、解决矛盾纠纷136件、发出用工建议书33份、收集工作建议17条,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实施基层调解员千人培训计划。通过“仲裁开放日”等活动,邀请镇(街道)及企(事)业单位调解员397人次旁听案件庭审。定期开展业务交流会,组织调解员与仲裁员超1200人次座谈交流疑难问题,调处能力明显提升。


开展仲裁作风能力提升行动。推进劳动仲裁标准化建设,规范案件受理、开庭审理、仲裁结案、文书送达等环节,做到庭审流程标准化、笔录标准化、文书标准化。落实首问责任制、预约开庭审理制度等便民服务举措,依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正当权益,实现仲裁办案零投诉、零违纪。



“甜城调解”简介

内江市全力打造“甜城调解”品牌,着力构建覆盖市、县(市、区)、镇(街道)以及企事业单位、行业部门等各级、各领域、各行业的全域劳动争议调处体系,通过上下联动、内外协调、调裁诉执衔接等机制,以6家省级示范(标准化)仲裁院、83个镇(街道)调解组织和2家省级、3家市级金牌调解组织在内的基层调解组织为主力,实行劳动争议全过程全方位依法依规快办快调快处,大力化解劳动争议纠纷,劳动争议调解成功率近70%,近三年来为劳动者经济损失8995.7万元,为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2173万元,无一起劳动争议上访事件和命案发生,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甜城调解”推荐理由

劳动关系和谐有助于人民安居乐业、企业稳健发展,是家庭和睦、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内江市全力打造 “甜城调解”品牌,通过调处体系全域覆盖、联动调处机制高效运行,着力防范劳动争议纠纷发生,依法依规快速调处劳动争议案件,取得了较好治理成效。


📝具有典型性,通过覆盖全域的各级仲裁、调解组织,实现了劳动争议预防调处向基层延伸落实,有效管控了劳动争议发生和激化;


📝具有成熟性,上下联动、内外协调、调裁诉执衔接等机制确保了劳动争议点上尽早预防、线上快速调处、面上高效统筹,劳动争议纠纷得到有效管控;


📝具有实效性,坚持体系化、系统化治理,多年来无一起劳动争议案件激化、恶化,劳动争议调解成功率近70%,成效得以充分检验;


📝具有创新性,工作由“堵”到“疏”,通过加强调解组织建设、法治宣传、用工监督和积极入企服务等方式方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有效保障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来源:内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编辑:张莉苹  校对:徐文杰  

审核:杨   郡  终审:叶   丹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