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川日报》|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四川人社
2024-10-18

《四川日报》8月19日刊登我厅理论文章《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理论学习中心组

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享有,事关发展目的、动力和价值取向,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根本立场,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人社力量。

坚持根本立场,牢树为民服务宗旨。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人社工作均涉及人,大部分涉及民生,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要主动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目标和归宿,努力在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充裕的人力资源、更和谐的劳动关系、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上持续用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坚持走群众路线,站在人民的立场看问题,学会从群众的视角推进工作,坚决把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人社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努力使各项人社政策举措体现民意、增进民利、赢得民心,经得起群众检验、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

坚持价值取向,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增进民生福祉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彰显着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人社工作要紧扣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把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来抓,坚决扛牢高质量充分就业重大政治责任,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加快构建大就业促进和服务格局,着力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优质人力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和行业聚集,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挖掘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始终把社会保障作为治国安邦的大问题来抓,深入推进社保制度改革,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健全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政策,推动各项社保待遇水平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织密民生“安全网”,夯实社会“稳定器”,切实解除人民群众后顾之忧。

坚持共建共享,充分释放发展动力。人民群众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主体。只有广泛汇聚民智、激发民力,让一切人才、劳动、知识等要素活力竞相迸发,经济发展源泉才能充分涌流。人才是第一资源,下大力气破除妨碍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和使用等激励政策,促进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发展,推动人力资源大省向人才强省转换。实施高层次人才倍增计划,推进博士后创新人才集聚工程,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健全职业标准体系和评价制度,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人民群众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坚持目标导向,全力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当前,四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要紧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从居民增收和收入分配两端发力,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发展。一方面,聚焦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好“蛋糕”,加快建立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让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社会财富。另一方面,聚焦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切好分好“蛋糕”,立足四川省情,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把促进共同富裕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健全民生政策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推动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增长,实现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同步提升,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坚持精心作为,推动服务均等可及。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民生需求,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人社公共服务事项点多面广,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擦亮“温暖人社”服务品牌,聚焦企业群众办事堵点痛点难点,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材料、压减办结时限,推进人社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水平。实施信息化便民创新提升行动,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等,让群众办事更加畅通快捷。从群众体验角度完善工作机制、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温度,常态开展岗位练兵,培养“问不倒”的“人社知识通”,满足人民群众多元需求,让人社服务更加均等可及。

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兜牢民生底线。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是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温暖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人社工作利益诉求多元,管理服务链条长,风险触点多、燃点低、爆点高,隐患不可小视。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围绕业有所就、劳有所得、才有所用、老有所养等重点领域,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揪心事烦心事,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全方位全链条梳理风险隐患,早识别、早预警、早介入、早处置,加强就业形势监测分析,有效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健全社保基金风险防控体系,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守住人民群众“保命钱”“养老钱”“血汗钱”,让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来源:四川日报

更多阅读

● 如何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知识帖请收好


● 超4200个岗位!这些单位招人了,部分有编


● 劳动者个人需要留存劳动合同吗?


● 档案转接如何办理?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四川人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