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朱玉对物联网产业发展提出五点倡议
11月8日,由中国信息协会联合主办的“2019世界物联网大会” 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朱玉出席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朱玉指出,全球信息科技发展正经历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物联网的延伸。据预计,未来10年,全球物联网将实现大规模普及,年均复合增速将保持在20%左右,预计到2030年,物联网直接和间接带动全球14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值。可以说,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物联网不只是网络,更是应用,应用与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目前,物联网正引领新型信息化与传统领域走向深度融合,成为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和重要引擎。
朱玉表示,自2009年我国提出建设“感知中国”中心以来,我国物联网发展已走过十个春秋,我国物联网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物联网场景应用两大领域的成就最为瞩目,但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物联网建设成本急需下降;二是数据挖掘的价值尚未完全体现;三是物联网安全方面的挑战较大;四是物联网商业模式仍需进一步探索拓展;五是物联网法律法规急需完善;六是缺乏以物联网为主营业务的龙头企业。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我国物联网才能实现进一步跨越式发展。
我国已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5G的快速发展将推动物联网应用有一个质的飞跃,除了车联网等要求可靠低时延的联网应用,可以在5G的应用下得到很好的体验,未来有望出现一批新的应用场景。随着连接用户、设备数量的增多,连接规模将不断扩大,这将催生巨大的间接规模效益。如果说前几年物联网的应用比较多的还是面向消费,今后会有更多面向产业应用的亮点。
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影响不断扩大,物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技术和应用快速改变我们生产生活方式。数字经济发展已经从解决“人和人”链接和“人和物”链接阶段,进入了解决“物与物”链接问题的阶段。比如:“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提高了人与人之间的链接交流效率,“滴滴打车”、“淘宝”解决的是人和物之间的信息互联,未来的“无人驾驶”道路交通体系、“工业物联网”要解决物与物之间的信息高效可信交互,数字经济发展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站在“万物互联”发展阶段的潮头浪尖,要提前预判,统筹谋划,重点布局,把数字经济中好的苗头发掘出来,开发好,充分培育新的数字经济增长点。
就其内在本质而言,数字社会在整体架构特征上,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在数字化的前提下,依托覆盖全球、贯通八方的互联网络,从最具有基础性意义的技术保障和运作机制层面,为解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须要面对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建构起前所未有、稳定可靠且卓有成效的活动平台、社会场域和通行路径。经由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运行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得以较好地解决,从而形成了数字社会运行和网络生活状态的本质特征,具体显现为跨域连接、全时共在、行动自主、持续互动、数据共享、资源整合、高效协作、智能操控等不同方面。在数字社会和网络生活的条件下,不仅人们彼此之间相互联通的方式变了,整个社会生活当中的经济运行、生产管理、价值创造、贸易往来、服务提供、教育培训、文化创新、政治参与、社会交往、休闲娱乐等方方面面的生活内容及呈现方式和运作机制,也都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面对已经改变而且还在继续发生改变的数字社会和网络生活,基于“社会活动日益频繁化、运行周期缩短、节奏加快,有时从计划到实现在瞬间完成”的全新发展态势,人们“有必要调整转换时空观念和时效观念,加强对发展进程的把握与宏观规划”。对于发展进程的谋划者和推动者而言,“灵敏性、随机性、预测力、吸纳与消化力及预案处理能力等,都是现代战略谋划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中国信息协会希望搭建平台,旨在通过政策解读、技术和解决方案分享、产学研深度融合等,为物联网产业全国范围的融合交流搭建沟通的桥梁,为物联网领军人物和业界精英提供思想交汇和协同合作的平台,为构建产业界创新驱动、携手共赢的产业生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朱玉提出五点倡议:
一
始终把物联网核心技术作为自主可控发展的首要选项,走出一条安全可控的网络强国之路;
二
始终把人民的利益作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根本选项,走出一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网信事业之路;
三
始终把国家安全放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置顶选项,走出一条“扛得住、过得去”的数字中国之路;
四
始终把团结协作放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不变选择,走出一条网聚力量、网聚智慧、网聚人气的智慧社会之路;
五
始终要把国际合作放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必须选项,走出一条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和平共处之路。
朱玉最后强调,今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也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5周年。这50年里,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或是互联网本身,都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大变革。期待社会各方继续携手、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创新驱动、砥砺前行,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领域的业态成长;进一步促进公共服务领域的业态成长;进一步促进社会生活领域的业态成长。真正实现“数据资源化、要素流通化、共享制度化、应用融合化、红利升级化”,全面推动“包容创新、普惠共享,多元共治、开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