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南日报》整版刊发我校理论文章!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经武门论道 Author 尹虹

导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是教育阵地、科技重地、人才高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如何增强地方高校在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南新篇章贡献高校力量?湖南科技学院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强化科技引领创新驱动 

推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曾宝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并就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根植地方、亲近产业、注重创新、汇聚人才等比较优势,应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集中教育、科技、人才等优质资源,强化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奋力书写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以科技创新赋能地方发展

加强“四方”协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地方高校要因地制宜,构建促进区域发展的“方向聚焦——人才聚集——团队攻关——平台支撑——成果产出”科技创新体系,并致力推进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四方”协同,让科技创新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地方高校应顺势而为、应势而动,积极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不断加强任务驱动、团队协作、集中攻关等有组织科研。围绕地方重点产业、龙头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研团队的创新驱动引领作用;引导科研团队聚焦“四个面向”,把科技创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营造良好的团队生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多措并举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打造高标准科技平台。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科技平台履行科研职能、促进科技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应建强科技平台,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调整优化地方高校现有科研平台结构,提高其与地方经济发展、企业研发活动的契合度;共建创新平台,紧密对接行业产业需求,与政府、行业、企业共同组建区域技术研发平台和创新联合体;开放研发平台,主动面向当地企业和社会开放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析测试中心以及大型科学仪器中心等各类研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湖南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曾宝成带领博士、教授服务团赴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企业进行精准对接,开展博士入企专项调研。)

  聚焦高目标主攻方向。地方高校应把服务地方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科研工作主攻方向,精准布局科学研究的战略方向和重点领域;地方高校科研工作者应坚持目标导向、聚焦前沿问题,以“科研方向化、方向团队化、团队项目化、项目成果化”为原则,持续提升承担和完成区域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及时产出当地急需的科技创新成果。

  推进高质量科技攻关。地方高校应完善落实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机制,联合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组成联合体“揭榜攻关”,打造区域科技攻关“集团军”。着力瞄准“卡脖子”问题、勇闯“无人区”,不断拓展科技攻关的深度和广度,持续增强科技供给能力,为有效解决影响区域发展的科技难题开拓新思路、提供新方案。

以成果转化破解地方发展瓶颈

发挥“四池”效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地方高校应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形成人才培育池、科技创新池、成果孵化池、技术转移池并充分发挥“四池”效能,助力破解地方发展瓶颈。

  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地方高校应主动对接本地需求,切实加强对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组织、管理、协调和服务,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政策宣讲——成果遴选——专业评估——对接转化——跟踪服务”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并探索具有地方优势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形成涵盖“授权、转让、定价、孵化、成长”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把更多关键技术和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地方高校应注重科技评价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导向功能,坚持以质量、实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原则,优化科技评价体系,全面准确反映科技成果的创新水平、科学价值、经济贡献和社会效益,激发广大师生参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在进行高通量仪器操作。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健摄)

以产教融合提升创新服务效能

促进“四链”衔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深化产教融合是地方高校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属地效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有利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有机衔接,加快地方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推进产教协同创新。应健全以企业为主导、高校为重要支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中心任务的产教融合创新机制。推动校企共建产教融合科技园区、众创空间、中试基地等,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链条,实现供需对接、人才交流、资源转化和共享;深化政府、高校、企业在科技前沿、行业产业、乡村振兴、区域发展等领域的协同创新,形成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互动共生、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总之,以高校为依托深化产教融合,可以实现产学研深度协同,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资金链的精准对接和深度融合。

  推进产教协同育人。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对促进地方产业经济发展、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可实现以人才为引擎,引领“四链”耦合匹配、融合发展的目标。为此,应坚持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相统一,实现以产兴教、以教强业的良性互动,推进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深度融合;建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机制,推动高校和企业面向产业需求开展人才培养,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一批高新科技企业;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助力“三全育人”,培养和留住一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作者系湖南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科技学院基地研究员)


深化“三业”融通

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新动能

李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深化产业、创业、就业“三业”融通,既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也是地方高校培育合格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有效途径,还是增进民生福祉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地方高校应进一步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的互动合作,建好人才“助推器”“蓄水池”,助力深化“三业”融通,加快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6月9日,湖南科技学院与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建劳动教育基地,让田间地头教学实践成为学校的劳动必修课。李谌涵 黄瑾 摄影报道)

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同频

  产业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支柱,是区域未来可持续成长最重要的推动力,也是保就业、稳民生最可靠的保障。产业兴则区域兴,产业强则区域强。从单一走向多元、从零散走向聚合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表征。地方高校应主动对接并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为区域产业补链、强链、延链,构建创新链、完善服务链。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地方高校应加强与所在区域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的合作,围绕区域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做文章,组织广接地气的长期调研,了解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卡点、瓶颈问题和人才需求,通过科学研究、教学改革、成果转化等方式,与区域产业保持耦合联动,落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精特技术,切实发挥智库作用,通过构建创新链、完善服务链,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建好教育链、做实人才链。党的二十大为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新蓝图,人才是基础性、战略性的第一资源。而当下地方高校发展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需要反思和改进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地方高校应坚持守正创新,引导广大师生面向区域重点产业的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攻坚克难,为打造区域特色产业、打响地方品牌提供智力支持,做到先进理论应用、科学技术传播与区域产业布局同向同行,围绕区域高质量发展建好教育链;应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社会和产业发展所需,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数量、结构、质量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同频同步,做实人才链。

(2月21日,道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南哈默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学生在装配车间实训。蒋克青 何圣志 摄影报道)

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

与区域发展重点共振

  创新创业是强国之举、富民之道,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引擎。2020年以来,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的影响,全球经济低迷,诸多行业、企业遭遇危机和洗牌,不少创业者陷入困境、举步维艰。对此,地方高校既要有拨云见日、准确识变的眼力,又要有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实力,积极引导大学生与区域发展重点共振,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提升就业能力。

  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对于区域社会而言,当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新旧动力转换、就业总量压力大、结构性矛盾凸显的关键时期,构建态势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是区域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支撑;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不仅培育其积累财富的才干,更要培养其识别创业机会、控制创业风险的智慧;对于大学生而言,创业在一定程度上是更积极的就业形态,能最大限度挖掘自己的潜能,也能促进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等的发展。

  引导创业大学生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乡村振兴”等战略规划。《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报告(2022)》指出,中国青年创业群体主力军是大学生,56.2%的返乡创业者是大学生,他们已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地方高校应立足区域资源禀赋、根植学科专业优势,精准引导创业大学生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乡村振兴”等战略规划。

倡导就业优先

与区域就业市场需求共生

  就业是检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人才成长的必经之路,是区域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核心资源。一方面,2018年起我国各地政府为争夺人才资源开始了人才竞争“抢人大战”,持续至今依然激烈;另一方面,我国2023届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1158万人,就业压力加大的同时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基于此,人才需求侧和供给侧都应进行调整和改变。

  人才“需求侧”应主动介入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政府、行业、企业应将注意力从“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希望“大学生一毕业就能实现最大价值”,前移到主动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方式,与高校建立良好接口,尤其要避免地方高校盲目规划学科、跟风式设置专业,造成人才培养结构失衡,导致大学毕业生“所学非其所用,所用非其所学”,影响其顺利就业。

  人才“供给侧”应激励毕业生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平凡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根据国际惯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普及化阶段。地方高校应避免师生“身子进入普及化,脑子停留在大众化,习惯停留在精英化”,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学子厚植家国情怀、培树担当精神,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普通劳动者,把火热的青春播撒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

  (作者系湖南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科技学院基地特约研究员)


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中

彰显地方高校使命担当

宋宏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地方高校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深厚的文化情怀、强烈的文化担当,着力强化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用好红色资源、建好文化智库,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生动实践,具化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成果、实效。

强化地方历史文化研究

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推进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地方高校在深入发掘研究地方历史文物、文化艺术、风土民俗、文化遗迹等方面享有天时地利优势,应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助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建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学科。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学科优势,并增设通识教育、社会实践课或公共选修课等,构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紧贴地方历史文化开展专题研究,多层次、全方位挖掘独具地方特色的历史文物、文化艺术、精神内涵等,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对接地方政府,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谋求制度保障、经费支持和资源补给,推动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推进中华文化自信自强发掘新潜力。

  打造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品牌。通过校地协同发展,建立地方特色文化传播基地,讲好历史文化故事,打造独具特色的地方历史文化品牌;依托地方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深入挖掘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区的特色标识,保护利用好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提升地方历史文化的辐射力、引领力和影响力;举办高规格的地方历史文化学术会议,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增添新活力。

  培育地方历史文化传承人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多植入地方特色文化元素,激励广大师生推进地方历史文化传承创新,提升当地文化核心竞争力;依托现有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努力培育一大批具有扎实学科基础的地方历史文化传承者、传播者、践行者,进一步凝聚研究合力,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人才支撑。

用好红色资源

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挥地方红色资源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用,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养分。深入挖掘所属辖区红色历史文化,充分发挥其时代价值和社会价值,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发扬红色传统、播撒红色种子,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广大青年的精神血脉。

  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力量。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广大青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好“家门口”的红色资源,充分发挥所在辖区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纪念碑、故居、旧居、纪念馆、纪念堂等场所的宣传教育功能,在此基础上建立地方红色文化研究基地、科普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培训基地等,激活红色“大课堂”,汇聚育人“正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

  做好红色文化社会传播。校地可以探索联合建立红色文化创作与传播研究中心,巧用网言网语、微言微语,创作有较高质量、为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文艺作品和文创产品,用新颖生动的形式延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阐释;成立红色文化宣讲团,通过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网络阵地等,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等,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在岳麓书院给研一新生上思政课。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摄)

建好文化智库

做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产业的先行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校是文化高地,应根植地方,助力繁荣发展地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打造城市文化符号。地方高校可组建高层次文化人才服务团队,积极参与制定城市文化发展规划,深入发掘城市文化内涵,凝练城市精神气质,打造城市文化符号,为推进城市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可由校地共建城市文化传承创新中心,构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体系,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助推文旅融合发展。地方高校可成立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积极参与城市旅游开发,协助当地政府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休闲旅游胜地、教育实践基地等,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深化校地合作,积极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做好决策咨询报告,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赋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地方高校应结合当地民族文化特色,助力培育造就一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相当数量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建好文化文艺人才信息数据库,创新文化惠民的路径与载体,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城市文化打造学科集群,积极参与城市文化产学研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激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新活力。

  (作者系湖南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科技学院基地特约研究员)


增进校地互动

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何福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地方高校是所在区域高层次人才聚集的基地、创新资源汇集的洼地、智力支持密集的高地,能够在协同防控区域风险、服务产业经济需求、引领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地方高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既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也是其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背景下,应大力增进校地互动,着重在风险联防联控、服务社会需求、强化特色智库引领等方面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积极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样板”。

加强风险联防联控

构筑社区治理“共同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社区是城市人口居家生活的“第一场所”,是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前沿阵地,大学校园是社区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小社会”,应推进校园治理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构筑社区治理“共同体”。

  以基层“微网格”撬动社会“大治理”。加强社会治理一站式大学校园网格建设,充分整合公安、司法、信访、应急管理、城管、社会事务等部门力量,将更多优质社会治理和服务资源下沉到大学校园;促进多部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使社区能实时精准掌握网格内的风险、隐患、矛盾、舆情信息,切实构建起一个以互联网为载体、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的市区、街道、社区、高校四级多元协同治理体系,实现在“小网格”中干好“大治理”事务。 

  以应急“微平台”铸就校地“大平安”。高校与地方应急部门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应急”优势,开发面向社区应急管理者、一线警务人员、卫生救援人员、应急志愿者等基层人员的网络工作平台,宣传普及应急知识,重点关注高校这一人口密集区域,精准识别动态追踪重点管理人群、重点服务人群,及时上报隐患信息,确保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神经末梢”畅通,实现应急管理关口前移。在抗疫常态化背景下,须遵循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要求,用好“健康码”“场所码”等数智化平台,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以身边“微力量”汇聚治理“大能量”。建立“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等制度,对举报重大风险隐患的有功人员予以重奖和严格保护;积极开展“安全隐患随手拍活动”,鼓励师生员工立足本职岗位,利用手机拍摄视频、图片等,向监管部门提供安全隐患信息,提高群防群治保安全能力。

( 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志愿者走进零陵区柳子街社区,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帮助他们融入智能时代。李谌涵 刘晨 摄影报道)

精准对接社会需求

打造志愿服务“金名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高校青年是充满活力、富有激情的知识分子群体,参与志愿服务为他们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升自身实践能力搭建了重要平台。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应精准对接社会需求,用品牌化、常态化、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锻造出一张张绚丽的“金名片”。

  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地方高校应密切关注社区治理与居民需求,引导志愿者围绕政策宣讲、法制宣传、环境保护、支边支教、交通治理等主题,持续开展一系列接地气、惠民生的志愿服务项目,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为使品牌葆有活力,应在开展培训指导、加大宣传推广、精心组织策划等方面久久为功,用持续“深耕”擦亮志愿服务品牌。

  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建立完备的模范激励、氛围激励、成长激励、需求激励、岗位激励等激励机制,是保障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的必由之路。应通过精神激励以及评优评先、评干入党优先推荐等方式,助推志愿活动常态化;采取以奖代补、课题研究、活动立项、志愿服务活动时长兑换学分等方式,形成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推动志愿服务内容专业化。在具体社会实践中,应将志愿者的专业基础与现实需求进行精准匹配,并构建集组织管理、交流培训、服务技能、经验推广等于一体的志愿者教育综合平台,为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提供培训指导,以便充分发挥其专业技术特长,提升志愿服务的社会效益。

强化特色智库引领

赋能基层社区“微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社区事务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政策性比较强,应借助专家学者“外脑”,积极发挥其“建言者”“引导者”“评估者”作用,赋能基层社区“微治理”。

  当好基层治理决策制定的“建言者”。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专业智力资源,围绕城乡人口流动、城镇化建设、教育医疗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等事关基层治理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广泛调查研究,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翔实的政策建议;政府应及时发布决策咨询信息和相关研究课题,并为高校智库建言献策搭建制度性平台。

  当好基层治理政策执行的“引导者”。高校智库研究者可以社区规划师、社区政工师、社区健康师等身份,或以社区党建顾问、社会治理顾问、社区法治顾问等角色参与社区“微治理”,积极宣传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方针,助力破解社会治理难点、堵点问题,解决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并加强舆论引导。

  当好基层治理政策绩效的“评估者”。社会治理公共政策颁布实施后,高校智库研究者可就政策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展开第三方评估,助推政府不断提升社会治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作者系湖南科技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教授,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科技学院基地特约研究员)


石峰,乒乓球国际级裁判!▲@科宝,快快领取你的专属表情包!
省级一等奖+1!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编辑、校对:张燚
本文转载于经武门论道
来源:《湖南日报》
学生值班编辑:黄宇莹 刘琴
一审:谢志豪 | 二审:熊玲芝
三审:林泽红 周平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