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微辣】别让网络慈善募捐成为不敢捐也不想捐

2017-12-28 长武检察在线

原标题

网络慈善募捐,程序很重要



资料图片


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有爱心的社会中,当有人遭遇不幸的时候,会有人伸出援手。每一个人的微小捐助,都可能会撑起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希望。


在传统社会,帮助他人或接受帮助都需要更多的成本,有组织的慈善帮助的范围较为狭窄,爱心慈善也大多在熟人社会中进行。这种情况有利有弊,利在捐助者能更清楚直接地了解被捐助者的情况,减少以慈善之名行诈骗之实的概率,弊在捐助对象和募捐对象难以扩大,不利于有组织慈善事业的发展。


网络科技的发展让信息的流动更加快捷,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慈善捐助对象更容易获得人们的关注和爱心,也会有更多人加入到慈善事业中,但是随之而来却是“伪慈善”“假慈善”在增多,人们在网络上难以辨别真假慈善。


12月23日,一场“一元帮助同一天生日小朋友”的网络慈善募捐活动刷爆了朋友圈,捐助数额很快就达到250多万。可人们在纷纷献出爱心的时候发现,同一个小朋友的照片却具有两个不同的生日,甚至有一个小朋友的生日在日历上根本就不存在。当这种现象不再是个例的时候,人们纷纷质疑开展这项募捐活动的主体是否符合慈善法的要求?是否是一场炒作或“骗局”?人们捐助的善款是否真的用在山区小朋友的身上?尽管深圳市民政局已经责令停止该活动,并介入调查,但是我们不禁会思考网络慈善募捐在程序与手段方面存在的问题。


慈善活动的目的在于帮助他人,但这并不能证明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都是适当的。很多时候,慈善活动的组织者经常认为自己在做好事,即使程序上出了偏差或失误,也是应该被原谅的。比如在这次的“一元帮助同一天生日小朋友”活动中,主办方针对出现的问题解释称,信息错误和界面不稳定显现是由于内容还在测试阶段,只是由于工作人员为了测试效果才转发到朋友圈。无独有偶,在“一元画”慈善募捐活动中,也曾出现类似的解释。显然,这种说辞非常苍白无力,一方面,网络传播的特性使得主办方应该意识到测试需要具有封闭性,一旦公开就会迅速传播;另一方面,出现问题后及时关闭募捐页面,原路返还捐助款项,等待系统稳定时再发布募捐信息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主办方的解释典型地反映出只要目的正当,实现程序或手段的失误都不是问题的错误观念。


事实上,网络慈善募捐的程序和手段对于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他人,更希望能通过一种公开透明的方式帮助他人。但是在网络慈善募捐活动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捐助程序的公开透明。一方面,尽管人们捐助的款项可能很微薄,但是每一人都希望了解捐助的对象以及后续的善款使用,只有捐助程序和手段的公开才能让人们更愿意去帮助他人;另一方面,人们对传统慈善的不满和批评,也正是由于慈善程序上的不完善,导致人们不敢捐也不想捐,这是对慈善事业的最大伤害。网络慈善募捐更需要注重募捐程序和手段的公开透明,因为这种募捐形式涉及的人群更广泛,获得善款的速度更快,人们了解捐助事项的成本更高,这也给了更多“假慈善”或“慈善诈骗”更多的机会,因此导致的不良后果也更容易影响到整体的慈善事业。


(作者系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来源:检察日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