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美湘西人”,这些百姓故事撼动着每个湘西人的心!

2016-06-26 湘西网 湘西头条


  6月23日晚,“百姓故事·最美湘西人”微宣讲走进湘西职业技术学院,7位来自身边的普通老百姓,通过微宣讲活动,讲身边的真人、真事,用真心话、真感情让普通老百姓在故事里感受湘西正能量、真善美……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真实、质朴的身边人。


百姓故事•最美湘西人




01



彭英生(吉首市)



《放飞梦想》

微宣讲员:彭英生

  17岁的我第一次远离家乡,来到德夯,参加为期一个月的景区新进员工培训班,在此之前我从未受过形体训练,也没有表演的经验,也许是培训课程强度大,也许是独自一人在异乡不适应,培训不到一周,我就病倒了,等病好后,我的鼓技已比别人差了一大截,为了追上队友们,我不顾白天击鼓时手掌血泡的刺痛,每晚缠着景区里第13代苗法师石开旺法师,要他教自己打鼓,清早,则独自一人跑到柳堤下练功。老师和学员们都要我注意身体,多休息,并送我一个“小蛮牛”的外号,可我心里清楚,我们人人都渴望成功,渴望掌声,即使每个人都竭尽全力冲向终点,可第一只有一个,而我只有“笨鸟先飞”。


  2002年4月18日晚,在德夯景区的跳歌晚会上,担任主持人的我有幸认识了中国第一代猴儿鼓王石成业老人,并有机会得到了石成业老人亲子传授猴儿鼓打法,那时并不顾白天路途的辛苦,一学就是三天三夜,最后在石老一再叮嘱回去经常练习的嘱托声中,我满载而归。一个月以后,石老专程来德夯景区教猴儿鼓。一见面,石老便要我当场表演传授给我的鼓技。我十分自信地表演给他看,可刚一开始,就被石老给叫停下来,对我再次口授“秘决”:猴子找东西时,眼睛要活,嘴巴放松……你的嘴巴拉的太紧。从这以后,我买了一面镜子,每天一有空就对着镜子练习。早晨,当我带着镜子再爬到对面山上练习鼓技时,感觉早起已不再像原来那么难了,爬山不再象像以前那么累了,因为此时我知道,自己还有更高的山要爬,要坚信,在更高的山顶上,有更美的风景。


  带着这信念,2002年9月,我随德夯公司艺术团代表湖南省参加了在宁夏举办的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我团表演的猴儿鼓舞《嬉鼓》荣获金奖。我个人被主委会评为道德风尚运动员。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前进的动力,我是一个地道的土家族人,为了更加透彻理解苗鼓的内涵,也为了寻求更美更好的艺术创新,2004年4月我专程到矮寨镇坪年村向新中国第一代苗鼓王龙英棠老人讨教,当时龙老虽然身怀绝技,却有力不从心之感,加之又是春耕农忙季节,便答应,只要我有时间,可以晚上到他小儿子家,由他儿子教我,她可在旁边指导。从德夯到坪年村来回有二十几里山路,我每周只有两个晚上没有表演任务,看到别人每晚开心玩耍,再想想自己,休息时间还要翻山越岭到龙老家去学习,有时还真想停下脚步,可这想法也只是一晃而过,因为一想到看似柔弱的龙英棠鼓王,一拿起鼓槌后浑身焕发出的神奇气息,就豪不犹豫的朝前走去,我更坚信:我今天比别人多走的这段路,将会使我比别人更容易接近成功。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2005年6月28日举行的“德夯·中国鼓文化节”中,我凭着平日苦练的绝技,赢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第二代猴儿鼓王的桂冠。


  2014年7月,我远赴法国,在马德兰博览会上,我更是把湘西苗族鼓舞在欧洲擂响。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我们追求梦想,我们追求成功,我们每一位年轻的湘西儿女都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拼搏。今年是我到德夯景区工作的第15个年头,我很欣慰,因为面对工作中的坎坷和阻挠,我没有气馁,我也很自豪,因为公司将许多机会都让给了我,让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不高傲、狂妄,我知道自己的渺小和平凡,更记得一位哲人曾说: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有两种,鹰和蜗牛。虽然我们不能人人都像雄鹰一样一飞冲天,但至少我们可以像蜗牛那样凭着自己的耐力默默前行,因此,我将继续把自己的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将汗水在工作中挥洒,用智慧在工作中创新。从2005年至今我每年都承担德夯景区新员工培训工作,因为我要把自己从一代代苗鼓王那里所学的鼓技,传承下去,毫不保留地让公司同仁分享,让更多的年轻人在德夯成长,从德夯起航,让更多的有志者把“世界鼓舞,鼓舞世界”的鼓声,传到四面八方,让五湖四海的人们都来了解我们亲爱的母亲——神秘湘西,让更多的世界朋友来湘西旅游观光。




02


龙春来(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平凡之路 无悔青春》 

特邀演讲员:龙春来

  2012年8月底,我来到了湘西职院。这是我所带的班级——12-5高英1班。四年前,同为新人的我们共同踏入职院的校门,在这四年的时光里,我们共同经历、共同成长。全班二十多个女孩子,那个名叫小雪的女孩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回忆。记得那是刚入学不久,小雪刚刚转入我们班。小雪人如其名,长得乖巧可爱,但却总见她闷闷不乐、仿佛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很快发现她的问题:独来独往,上课迟到、趴着睡觉,唯一的爱好就是玩手机。我几次找她谈话,她都是一言不发,不屑于与我交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像小雪这样的学生低头族也越来越多。无论什么时候,无论走在校园的哪个角落,这些孩子都总是低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我果断拉开与小雪交流的持久战。我把自己花季年华的故事说出来与她分享,告诉她友谊的宝贵与重要,教育她尊重是一种美德。在课堂上,我将中外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丰富课堂形式;在课堂外,我带着学生走到户外,去参观吉首市规划馆,去看最美的大桥,去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去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在小雪的周记中她这样写到:“感谢龙老师,她没有像以前的老师那样把我当差生看待,她让我知道我还有自己的价值。而我的世界不仅仅只有自己。”看到这段话时,我顿了几秒没有说出话来,我认为以前所得到的所有的荣誉与称赞,都比不上这句话带给我的感动。我不愿给学生只塑造一个世俗的、眼下的、渺小的世界,而是要教会他们有足够宽广的胸怀,能够大声地说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每年六月都是校园里的毕业季,没想到,四年过去得那么快,今年我的学生也即将毕业了。毕业聚餐时有学生问我:龙老师,如今社会人人奔钱看,老师您不动心吗?我认真地想了想,是啊,当初的选择,自己后悔吗?我抬起头时看到学生们一张张褪去青涩渐渐成熟的脸,心中顿时有了答案。我笑了笑,淡淡地说,虽说我们老师不具备金钱的富有,但我们在精神上是富有的,有谁能像我们一样,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微笑,就能带给学生无限欢乐呢!有谁能像我们一样,比看见自己培养的一届届学生自信地走向社会更有成就感呢!


  就在上个星期,我亲自送走了即将毕业的他们——他们踏入了社会这所大学堂,踏入了时代的浪潮。说句心里话,作为班主任,我既欣慰,又担忧。但是更多的是对他们满满的信心和祝福。


  除了班主任工作,四年时间里,我还担任了三年团总支书记、两年教研室主任、两年党支部副书记,并在领导的支持、同事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为系里培养了三届优秀的团干,并为院系取得了一些成绩。科研方面,我多次获得评教A等以及嘉奖;2015年独著论文分别获湖南省论文评选二等奖和三等奖;目前主持省级和州级课题各一项;翻译并出版国外原著儿童书籍两本。此外,我还活跃在校内外的教学说课、演讲等各种比赛中。我把这些比赛当作锻炼自己、提升能力、为院系争光的机会。在今年5月4日刚刚结束的全州青年党员“两学一做”演讲比赛中,我代表学院参加了州直选拔赛、全州复赛及总决赛,最终拿到了全州一等奖。


  如果你问我,龙春来呀,你来职院四年,最难忘的记忆是什么呀?我也许会这样回答你:就在去年,我经历了人生中重要角色的转换——我成为一名母亲。怀胎十月,我一直坚持工作,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都一直坚持到预产期前。今年三月,休完产假,将嗷嗷待哺的孩子交给老人,我又回到工作岗位,协助负责系里的教务工作。学生问我:老师,您一天到晚都在学校,您不牵挂自己的孩子吗?这天底下,哪个母亲不无时不刻牵挂自己的孩子呢?我的心中有爱,这爱,不仅仅属于我的孩子,它也属于我的学生。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我是一名平凡的党员。我身边有很多老师,都在自己的教师生涯中,兢兢业业地书写“美丽”二字。“最美湘西人”用最美的精神鼓舞着我们,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我将用无悔的青春,将用自己的双手和湘西所有人民教师一同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湘西明天的太阳!谢谢大家!




03


石新宏(湘西州乾城农业开发公司负责人)



《坐实自己的梦》

微宣讲员:石新宏

  我是个苗寨出生的农村孩子,小时候家里穷,饭菜没有油水,很容易饿。


  我记得有一个春天,田野里开满了油菜花,大概四五岁的我,一个人在油菜田边上挖胡葱。那天的阳光真的很好,晃得我晕晕的,我挖了好多葱,回到家的时候已经饿坏了,我娘给我炒了一大碗饭,饭里有许多薄薄的黄色小碎片,泛着油香,太好吃了。我吃了一大碗,意犹未尽地问我娘说,这饭里面的黄色碎片是什么?我娘笑着说,这是油菜花炒饭。


  后来我终于知道这是蛋炒饭,至今我仍然记得那种香气,可是后来再放多几个鸡蛋,都炒不出当时的那个味。


  从知道是蛋炒饭的那天起,我就有个梦:长大后,我要有很多很多的鸡蛋。


我有一点倔


  感谢我的父母,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把我培养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从走进大学的那一天起,我就倔倔地立下一个目标:用奋斗去改变命运。

  大学毕业后,我成为一个销售员。凭着我的那股子倔劲,我把销售工作做得风生水起,也挣了不少的钱。但是总替人打工也不是个办法,于是我选择了第一次创业。


  可是我创业的时候,早已经不是光靠胆子大就能挡万元户的节奏了,结果大家都知道,200多万的投入没听到一点水响,还欠下40多万的债务。


  为了还债,我卖掉了婚房,回到熟悉的销售行业,重新替人打工。


  2007年,我去北京出差,看到一个农庄,喂了很多土鸡,鸡蛋卖3块钱一个还供不应求,让我大吃一惊。


  那天,我再一次想起那碗油菜花炒饭,心里的倔劲涌上来:辞职,养鸡。


我有一点疯


  这次我不想再一次鸡飞蛋打了,我要鸡肥蛋多。


  鸡场还没开建,我就开始了对土鸡蛋的疯狂研究。为了找到生产和销售的诀窍,我从全国各地买来大大小小各种土鸡蛋,各种煎炒煮,害得家里人听到蛋字就反胃。我听说给鸡听音乐有助于产蛋,我就找人唱苗歌录好了,天天放给土鸡听,24小时呆在鸡棚子里,和鸡说话,抚摸它们的羽毛。


  后来我终于成功地繁育出全州第一个绿壳鸡蛋,一看就营养丰富,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吕洞山一号”,一听就生态环保。


  我终于有了很多很多的鸡蛋。我和我老婆背着绿壳鸡蛋,来到吉首石家冲菜市场摆地摊。但是,一个星期下来,只卖出7个。别说赚钱,光是蹲在地摊边看来往行人的眼神,就差点让我成了神经病。当时我觉得我要疯了,卷起地摊,直接走到居民区,免费送人不要钱,只要他们记住:这种绿壳鸡蛋叫吕洞山一号,我叫石新宏。


  我老婆心疼我,劝我说做不下去就去上班吧,穷点就穷点。我说,老婆,我可能这辈子就做这么一件事情了,给我个机会。


我有一点福


  吕洞山一号慢慢地被市场接受了,2011年,我们成立了乾城农业开发公司,入驻吉首地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享受贷款贴息、项目无偿资助、开办费补贴、创业成功奖励等八项优惠政策。


  销售上来了,我们注册了“吕洞山”商标,申请了包装专利。与此同时,我们进行了技术攻关,成功产出富硒土鸡蛋。


  现在,我们的土鸡蛋最高卖到了6块一个。我们在吉首和怀化开设了8家专卖店,在长沙和苏州成立了土鸡蛋营销中心。我们还启动了“互联网+”营销模式,联合淘宝网,湘西生活网等将土鸡蛋放到网上去销售,仅这一项,年销售就可以达到300多万元。目前,我们公司已经发展合作社社员有286家,养殖土鸡30万羽,2014年产值达到3800万元,2015年产值有望突破4000万元,每个社员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带动就业50多人。


  我是一个有福之人,感谢梦想,感谢那碗油菜花炒饭。


04


周阳兰(凤凰县 农民)



《洪水中的“坚守”》

微宣讲员:周阳兰

  我叫周阳兰,也就是个摆地摊的,由于性格问题,爱管一些大大小小的闲事,老公一开始很不理解,说你会吃亏上当的,但他看我一直这样拿我没办法,也就习惯了,也一直担任吴家弄、老菜街的街巷长,跟大家相处的很好,所以工作也很好开展,我愿意永远做一颗平凡的螺丝钉,坚守在人生平凡的岗位。


  2014年7月15日,这是个令人终生难忘的日子!


  连续几天来,电闪雷鸣惊天动地,如注的暴雨,哗哗地下着;特大的洪水,咆哮如雷地从上游奔涌而来。


  “7.15”,洪水中,凤凰告急!凤凰灾情告急!……


  就在这一天,凤凰古城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


  早上6点多钟,我接到了所在社区的紧急防汛通知,便立马沿街通知商家和住户马上进行转移。早上9点多钟,洪水来势凶猛,直逼古城东门城楼,眨眼间的功夫,洪水漫进了古城居民区。


  爆风雨中,想到古城里的居民还没有完全撤离,我依然选择沿街挨家挨户的敲门。


  “涨洪水了,我老婆孩子还在屋子里!”走到沈从文故居处,慌乱的人群中传来求助的声音。


  “洪水涨的太快,有人被洪水困住了!”当时一心只想着救人众,把自己刚做完手术已经长时间浸泡在水里的身体抛在脑后。


  暴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减弱的意思。


  我赶紧游到沈从文故居的小巷处,只见洪水翻滚,肆虐的洪水造成漫水的居民家中各式家具、家电全被冲了出来,在洪水中四处飘荡。在一个洪水漫过一楼的房屋顶上,一个小女孩正在紧紧的搂着着她的母亲。看到我的出现,母女俩像是抓住救命额稻草,哭红的眼睛,眼泪再次夺眶而出。


  我一边安慰,一边赶紧游了过去。刚把小孩救出门,这时,开着冲锋舟的武警官兵也赶到了,母女俩都得救了。


  我因为对环境非常熟悉,便跟着武警官兵一起继续在古城狭小的巷子里挨家挨户的搜索前进。碰到冲锋舟是进不去不便的地方,我便纵身一跃跳进水里,推着冲锋舟,往古城里前行。我知道,冲锋舟就是生命之舟!


  救援中,我和武警官兵们用头、肩、脚给被困的群众当梯子,被雨打碎的瓦片不停的砸到我们的头上,身体上,大家咬紧牙关,只是紧紧的拽着连着冲锋舟人的上的绳子。风雨中,总算有惊无险的把一船人安全地救了出来。直到晚上11点多钟,救生艇沿街搜寻结束后,确认被困群众已经全部安全转移,我一直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大姐,你才是真正的英雄,湘西女汉子!”正准备离开,一位武警官兵叫住了我。


  “我是凤凰人啊,我守土有责!你们才是真英雄!”看着他们一身泥泞离去的背影,我忽然明白了,坚守,只需要默默地、毫无保留的付出!


  “狂风暴雨中,你不要命了!真不知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往事如烟,每每有人问洪水中的那一份“坚守”时,我都会感到满满的幸福与感动,如果时光倒流,我还会义无反顾地跳进淘淘洪水中,再一次加入风雨飘摇的营救生命的队伍之中。


  不为别的,只为那一份生命中最平凡的“坚守”!




05


龙琳(微宣讲员)



《爱和承诺》

微宣讲员:龙琳

  在学校,我们都称她为“卢妈妈”。全校最令人头疼的班总让她来带,因为她总能用她神奇的力量转化好那些所谓的差班,她从不埋怨,她总说:“孩子在我的眼里没有分别,都是我的宝贝。”卢妈妈的电话总是很火爆,去医院拔牙的孩子要先听到卢妈妈的声音才有勇气,生病打针的孩子要听到卢妈妈的鼓励才会坚强,毕业多年的孩子有了早恋的烦恼也会找卢妈妈倾诉。无数次毕业前,家长和孩子泪流满面的拉着她的手嘴里喊着:“卢妈妈,我们不想毕业不想离开你。”的场景总是重复着上演。而卢妈妈哽咽说的总是那句话:“放心去飞吧!”她叫卢奖,是吉大师院附小的一名普通老师,我的同事。


  提到卢奖就一定要再提到另一个人,他叫刘健共,残疾童话作家、卢奖逝去的丈夫。刘建共自小患有肌肉萎缩症, 这是一种不治之症。那年远在北京工作的卢奖偶然间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了刘建共的自传体式文章《我向命运挑战》,便被他敢于挑战命运、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卢奖立马给他写了一封饱含鼓励和敬佩的信,不久,她们便开始了书信往来。通过两年多的书信交流,他们彼此产生了一种爱慕的情愫。1988年的春节,卢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听后极力反对,母亲流着泪说:“女儿啊,他是个残疾人,娘心疼你啊!”卢奖说:“可我爱他,我要嫁给他,我要去照顾他!”过完春节后她辞掉了北京的工作只身去了湘西。离家时,没有一个亲人送她。两天后,卢奖来到刘建共家。尽管在书信的来往中,刘建共一再详述和强调自己身体残疾的严重程度,尽管卢奖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当亲眼看到他的生活如此艰难时,眼泪还是忍不住夺眶而出。刘建共尴尬地说:“你再考虑考虑,我们患有这种病的人大概只能活到40岁左右,不能陪伴你到老。”卢奖哭着说:“我应该早点来照顾你,我来晚了,我来晚了!”就这样他们结婚了。婚礼当天,高朋满座,大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甚至有人怀疑卢奖是来骗婚骗财的。


  婚后,卢奖白天做饭、洗衣、晚上每隔一个小时便要帮不能自己翻身的丈夫翻身。她一边悉心照料着丈夫,孝敬着公婆,一边协助丈夫创办了孩子们最喜欢的《金凤凰童话报》这份报纸成了孩子们的童话世界。就这样,日复一日,自结婚后,她就再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可每天都能看到她幸福的笑脸,听到她爽朗的笑声。


  相知相伴幸福温暖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1995年的腊月,丈夫永远的离开了她,她的天塌了!从那一刻起,她的脸上没有了笑容,也从那一天起,她开始失眠。她发现,过去的日子因为照顾丈夫即使每天都没有充足的睡眠,但只要丈夫在身边,她就是幸福的,而如今,即使有了可以塌实睡觉的时间,可她却再也无法入睡。丈夫临终前对她说:“你是个好女人,应该要找个更好的人来爱护和照顾你。”卢奖摇着头不答应,她说:“我要像你一样用坚强为亲人撑起一片天。”就这样,一晃20年过去了,卢奖依旧单身,依旧如亲生女儿般的照料着自己年迈的公婆。


  今年的上半年,她的公公脑梗塞住院,诊断需要的全面检查都由她一个人来陪伴。公公一米七二的个头和体重,加上眩晕行动不便,让她的搀扶非常吃力,有时也会有一些脱衣解带的不便之处,但把公公当父亲的她,努力配合医生按要求做好准备。在做最后一项脑部彩超的时候,负责检查的年轻男医生问她,病人是她什么人,她说是她的公公,医生又问为什么她爱人没来,她说爱人已经去世二十年了。医生吃惊了一阵,连声对她说:你真了不起!在公公婆婆的心里,卢奖既是儿媳又是女儿。每到周末,两位老人总是早早地包好饺子等她回家,因为他们知道卢奖是北方人。


  她就是这样一个认真的人,认真的爱她的家人,认真的爱她的学生. 

“儿行千里母担忧”,对公婆,卢奖倾注了全部亲情,对学生卢奖奉献了她所有的爱而对远在河北老家的亲生父母,她一直心怀愧疚。


  卢奖,一个河北人,她的血脉中流淌着太多湘西人应固守的秉性:坚强、善良,重情、重孝……今天,遥远的北国只是她梦中的家园,我们脚下的土地必将是她最终的归宿,因为这里有她此生唯一的爱情,有她无法割舍的亲情,有值得守望的山山水水,因为她早已融入这方水土,早已是一个真正的湘西人。



06


鲁德权(古丈县罗依溪镇九年制学校教师)



《坚守承诺30年》

微宣讲员:鲁德权

  我叫鲁德权,土家族,今年59岁,是湖南省湘西州古丈县罗依溪镇九年制学校一名普通教师。我记得在30年多前,与妻子确定恋爱关系时曾经讲过一句,我说“你有病我给你治”,那个时候我没有预料到,这句承诺要我用一生去践行。


  我妻子叫谢根英,她在16岁时就查出患有慢性肾炎。1985年,她嫁给了我。婚后,我在教书之余,抓草药、访名医、寻偏方,一直坚持给妻子治病。随后,我们的一对儿女先后出生,我教书的村小换了几次,我妻子也在照顾家庭之余卖豆腐和豆芽卖出了“豆芽之王”的小名气,小家庭的日子在幸福中流过。


  我记得很清楚,2002年,她重感冒一直治不好,后面我陪她去医院检查,结果是尿毒症。从此以后,每周血液透析两次,她才活的下去。那段记忆我不愿回想,一想起就心疼,每次透析对于他都是一场折磨,那段时间里面,她瘦得只剩下皮包骨,我看了直掉泪。


  透析半年时间后,我觉着老透析不是办法,还是要换肾才活的下去,于是。我开始四处处筹措。写了求助书,开始四处找人找单位借钱讨钱。终于在2003年年底,我钱筹够20万, 12月7日,我带妻子到常德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了换肾手术。钱花完了,但我的妻子的命保住了。


  手术后,我妻子有严重排异反应,心慌、呕吐、吃不下饭。身体严重不适。她一向乐观,但是在这个时候,她情绪开始波动,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这个把我吓坏了,每天,除了上课,我所有时间都陪在她身边;把米打成糊糊,要哄着求着她一口一口吃下去;每天给妻子洗脚按摩,希望她病痛的身体舒适一些;我怕她久卧乏味,就背着身虚体弱的她在房前屋后散步散心……有一天晚上,我背着她在院子看星星时,我说说:“你的位置好重要,孩子们需要你,我更需要你。如果没有你,我多可怜。”那个时候,她泪如雨下,终于以后再也没有轻生的念头。


  换肾后,我们的日子就各加艰难。每月需要七八千元的药费与检查费,我拿出工资本作抵押,向银行贷款。贷来的1.5万元只坚持了3个月,还要背负高额利息,我只能又借钱还贷把工资本赎了回来。家里艰难,我妻子开始自救自立,再做起了卖豆腐卖豆芽的生意。于是,附近集市上,乡亲们常看到这样一个戴着口罩卖菜的“豆芽大王”。每天清早由我送她来,晚上我再接回去我给她准备了一个小铺,如果累了可以随时休息……


  我以为日子就这样过去,没想到打击接踵而至,2011年,也许是劳累过度,我妻子的植移肾出现严重排异,远赴武汉同济医院抢救一个半月,移植肾还是没能救回,她只能又开始靠透析维持生命的生活。


  这次打击,对我们夫妻两人都是巨大的。但是我从未放弃希望,偶然的一次,听人说起夫妻换肾成功的事,于是在2012年大年初六,医院刚上班,我悄悄去验了血。血型结果出来后,我激动立即地打电话给她,我说:“三儿,我可以捐一个肾给你!”然后一路奔回家,进门就抱起她,激动的又哭又笑地喊:“你命大啊,该我救你啊,我又可以救你了啊!”


  换肾的决定,不仅我妻子不接受,身边的众多亲友也反对。我哥哥、嫂子们轮番上门劝说,我六哥甚至哭着骂我妻子:“你怎么能要他的一个肾,你这是在纠缠他的生命。”连我岳母也10多次上门,劝她不要接受的肾。但是我只说一句话:“有钱时拿钱给她治病,没钱时,拿我的命给她治病。”


  2012年8月,我们一起被推进湘雅三医院手术室,进行亲体肾移植手术。手术很成功。


  我现在的小腹上留下一道近5厘米的疤痕。我妻子摸着疤痕说:“只要看到就心疼。”我告诉她:“这有什么,这是爱的印记。”护士常笑我们肉麻。


  3年过去了,如今,我的两个肾分别在自己和爱人的身体里健康地工作着。我妻子老说我捐肾吧身体搞差了,我劝他说:“我教书,不用重体力,没关系。”


  我捐肾救妻的事事,传开后,大家都佩服我,政府也给我很多荣誉,但是我觉得我只做了我该做的。我妻子常说我给了她两次生命,但是我想对她说:“家,是我们共同的家,命,也是我们共同的命。”



07

龙秀林(十八洞村工作队长)



坚持使人生更加精彩 

微宣讲员:龙秀林

  十八洞,因为习总书记的到来而闻名全国。而我,也因十八洞成为公众关注的人物。


  2013年的一个秋天,习总书记在十八洞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后,我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肩负着探索十八洞“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模式。


  作为十八洞的工作队长,这是一份无尚光荣的历史使命,但同样也伴随着重重的困难和压力,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十八洞实施精准扶贫的探索,难度可想而知,要是万一完成不了任务,那将是历史的罪人,无法面对家乡父老,更无法面对县委县政府。然而,看着县委罗明书记充满信任和期盼的目光,让我没法开口拒绝。


  第二天,我就带着其他4名队员住进了十八洞村。那一晚,我失眠了,不是因为住在村民家里不习惯,更不是窗寒风呼呼让人难忍,而是因为十八洞面临的困难比我想象的还要严峻,“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再加上是合并村,村民们是“村合心不合、各自为阵、互不往来”,思想不统一,要想发展产业,精准脱贫显然是天方夜谭。到底用什么办法来统一老百姓的思想?我也想不出好的办法。


  不管怎么样,入户调查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在短短10天,要尽快熟悉村里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白天,群众们外出劳作,我们就一边帮助他们劳动,一边了解他们的生产情况;晚上,我们就深入他们家中拉家常,了解家庭状况。为下一步的精准识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周末不休息,节假日不放假,好几个队员都出现了怨气,我也有点懈待的情绪。因为再苦再累,并没有完全取得群众的信任,架一根电杆,开口就问多少钱,修路占地,又提到钱,没钱什么事也干不好。在老百姓的眼里,总书记都来了,一定会有很多钱,工作队为什么不赶快发下来?但事实上十八洞并没有特殊待遇。县委书记罗明好像看出了什么,语重心长地说:“秀林啊,你们在十八洞不能说是干工作,而是去干事业!如果上升到这样的认识高度,我想你就会有办法解决遇到的一切问题。”


  县委书记短短的一席话,犹如提壶灌顶,让我顿时明白了,“精准扶贫”是在十八洞首次提出,前面没有经验可循,我们就要创造经验。统一思想是基础,必须从老百姓的思想建设入手。于是“用文化来统一村民的思想”的思路出来了,通过思想建设星级化管理模式,通过文化活动,让村民之间相互了解,增强集体荣誉感,让村民深刻领会习总书记“不搞特殊化,但是不能没有变化”的深刻含义,提炼“团结一心,克服困难,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的十八洞精神。让村民明白,十八洞的建设不是以投入多少来衡量工作,关键在于如何激发老百姓的内生动力的问题。于是,“有钱没钱,拼上三年”成了我们十八洞青年民兵突击队的口号。


  我在十八洞村有两户亲戚,龙太金和施再杰,我的到来,很们是很兴奋的。但都在我们精准识别的《九个不评》范围之内,我悄悄找他们做工作,在群众识别大会上,他们主动提出不符合条件,叫村民不要投票。现在想起来,我非常感谢我这两户亲戚,在他们的带动下,我们精准识别工作顺利进行。


  常言道:人心齐,泰山移。思想统一齐发力,敢叫日月换新天。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进村主道的扩宽、农网改造、机耕道、游步道的建设中,所有占用老百姓的土地,老百姓不要一分钱无条件支持,很多现在想起来后怕的事情,但是我们做到了,这是我们思想建设的伟大成果。


  十八洞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而且大多是山坡地,面积小,生产条件很恶劣,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展产业,那确实非常艰难。怎么办?产业建设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啊,没有好的产业,十八洞无法实现精准脱贫啊。于是“跳出十八洞建设产业”的思路就这样形成了。跳出去,谈何容易,要在一个老百姓没见过的地方和龙头企业合作,大部分老百姓坚持反对,我们必须在十八洞找一片集中连片的地方先行先试,让老百姓看到。我们选择了几个地方,要流转老百姓土地,找到几户人家,都没有人愿意带头响应。此时,又是龙太金二话没说把自己唯一一块计划种西瓜的4亩多大田让我们先试,在他的带动下,老百姓也纷纷的加入了。?2014年6月18日,中办第一次回访十八洞,省州县各级领导都很担心,结果我们的汇报现场出彩了。我们汇报了十八洞的建设目标是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的农村,十八洞的建设三大原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与原生态协调统一;建筑与民族特色完美结合。十八洞建设的18字目标: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村更古、人更美、情更浓。十八洞的建设理念是:把农村建设得更象农村。当时中办的领导听了,非常高兴,和现场的领导、群众互动得很好。当我们汇报到“五来”目标的实现时,会场发生了故事,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很有意思。五来目标:鸟儿回来了,鱼儿回来了,虫儿回来了,打工的人儿回来了,外面的人来了。这时中办余主任大声喊:“停下!”这一喊,把整个汇报会场的空气给凝固了,在场的省州县领导的表情从高兴到夸脸了,有的开始冒汗了,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我,我当时很有底气,因为这些话也犯不上政治问题。但余主任又补充问了一句:“这话是谁说的?”我当时也吓死了,大家都认为中办领导要现场追责,没有一个人敢作声,整个会场死一般安静。这时只看到余主任打开笔记本,“再来一遍,我要原话记录,我要原话给总书记汇报,他听到这些话呀,别提他多开心啊!你们这里有高手,有高手啊!”我在十八洞不知不觉已近两年了,十八洞成功地接受了中办的两次回访,中央先后两次组织了10多家媒体对十八洞进行宣传和报道,十八洞的各项建设和事业发展已走上了快车道,回想这700多个日日夜夜,回想走过来的路,感受颇深,唯有坚持,让人生更加精彩……



西西插话: 

  为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州委宣传部广泛开展了“中国梦·我的梦——梦在湘西”演讲和“百姓故事·最美湘西人”微宣讲等品牌宣传活动。



现场花絮




集体演讲《中国梦·我的梦》


活动现场


精彩节目








微宣讲员们合影留念


  近年来,州委宣传部在全州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中国梦 我的梦——梦在湘西”演讲和“百姓故事·最美湘西人”微宣讲等品牌宣传活动。活动中,把话语权交给老百姓,让老百姓来讲述自己或身边人亲历、亲为、亲闻的故事,推选出了一大批草根英雄、平民英雄和社会各行业的“追梦人”。以“中国梦 我的梦”为主题,在“美”和“微”两字上聚焦,通过为宣讲员们生动的故事、质朴的话语,呈现出了“中国梦·湘西篇章”的美丽画卷。


本期编辑:杨世芳

内容来源:西西一线采访团(记者 文/李孟河 图/杨贤清)



猜你还喜欢:

谁是“最美湘西人”?来听他们讲自己的故事~~~

鲁德权为妻捐肾、周阳兰洪水救人……是他们,让我看到了最美的湘西人!

永顺李丹摘全省文科第一,学霸秘诀是......

湘西团州委新一届领导是谁?答案在这儿~~~

他们为里耶筹到75万元,不得不点赞!


推广:




·END·

湘西头条

好看·好用·好玩

微信号:xxnet201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