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湘西怎么啦?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密集点赞她......

湘西头条 2019-12-21




5月1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报眼刊登《湖南:锻造干部硬作风 啃下脱贫硬骨头》一文,湘西州古丈县古阳村贫困户张依忠被帮扶的案例被报道。具体报道如下:


人民日报(5月14日电子版)截图


人民日报长沙5月13日电  (记者 杜若原 王云娜)题:调研不打招呼不要陪同 走访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湖南:锻造干部硬作风 啃下脱贫硬骨头


4月上旬,湖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20位同志认领了一项特殊任务——开展“深入贫困地区解决群众问题”专题调研,每位省级领导负责两个贫困县,走访4个以上贫困村和10户以上贫困家庭。任务有明确要求: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省领导们带着贫困村地图,使用手机导航;进到村里再随机选线路,随机入农户。调研组白天入农家、看现场,晚上碰情况、谈问题。在农户家里,问收入情况、困难诉求。在村里,抽查村级扶贫工作台账,了解政策落实、结对帮扶等情况。一位省领导深有感触:“直接与贫困群众见面,看到的是真情实况,听到的是原汁原味的意见,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了。”


古丈县古阳村贫困户张依忠清晰记得与省领导拉家常的场景。那天上午,一位干部模样的陌生人敲门进屋,和他足足聊了个把小时。村干部不在场,县乡干部也没跟,张依忠亮了“家底”:有8亩茶园,但销售没门路,年收入才5000元;当护林员,年收入1万元。而妻子患病的药费,一年就要2万多元,还有老母和女儿要照顾。


当天下午,“问题清单”就到了古丈县委。几天后,古丈县确定详细帮扶方案,并列出时间表。“县农业局技术员过来指导,建议改种紧俏的黄金茶;村里合作社还保底收购鲜茶,不愁没销路了!”张依忠笑容满面。


10多天的时间里,省领导共深入83个乡镇、95个贫困村和15个非贫困村,走访390户农家,发现扶贫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集中反映在基础工作不够扎实、政策落实不够到位、工作作风不实、帮扶举措不够精准、产业扶贫可持续性不强、群众内生动力激发不够充分等方面。针对脱贫攻坚工作中作风漂浮、纪律涣散、工作不实等问题,湖南将坚持“一案双查”,既追究直接责任,也追究领导责任;对脱贫攻坚工作不力的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将约谈一批、调整一批、通报一批。4月底,湖南全省正式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以作风建设促脱贫攻坚任务落实。




5月18日,新华社客户端湖南频道以《湘西旅游扶贫:回头品品十八洞村的故事》为题,突出报道了十八洞村的故事。具体报道如下:


新华社客户端截图



新华社客户端长沙5月18日电(刘非小 胡为)题:湘西旅游扶贫:回头品品十八洞村的故事


观照湘西的扶贫,要从哪里开始呢?


“十八洞村!”


在湘西走了七天,我们向所遇见的十多个人问了这样的问题。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估计十有八九是这个答案,没想到会是百分之百。


三年之间,从全村一半以上的人处于贫困线以下到全面脱贫,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16年的8313元,全村136户533个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2017年接待游客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余万元,人均收入超2000元;12名大龄青年脱单;成为“全国第三批宜居村寨”,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十八洞村的故事,乍一听就像是个传奇,知晓它发生与发展过程之后,就会认为是一种适逢其时的必然了。而且,这种奇妙的蜕变,对于十八洞村乃至整个湘西自治州来说,都还只是一种开始。


当十八洞村的贫困人尽皆知时



十八洞村,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在湖南省西部武陵山脉中段湘黔渝交界,境内瀑布纵横,枯藤老树,鸟语花香,高山峡谷遥相呼应,有莲台山林场、黄马岩、乌龙一线天、背儿山、擎天柱等风景点,特别是十八溶洞,洞洞相连,洞内景观奇特,神态各异,巧夺天工,被誉为“亚洲第一奇洞”,十八洞村也因此而得名。


这个白云深处有人家的仙境之地,却是因贫困而闻名天下。939人的村子里,一半以上的人处于贫困线以下,50多个单身汉娶不上老婆,村集体账面上没一分钱。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考察,就新时期扶贫攻坚首次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从这一天开始,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湘西的大山里,有着这样一个贫困的小山村。


于是,花垣县组织了精准扶贫工作队驻村帮扶,认真调研后将开发乡村旅游作为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县委派驻的精准扶贫工作队,是从相关部门抽调的5名党员干部,同时还选派第一支书驻村,推选了3名产业带头人。


在国家扶贫开发办和国家旅游局的关心下,协调安排专家无偿为十八洞村乡村游做整体规划,规划将十八洞村纳入县域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五大景区”总体布局,借力临近包茂高速、209、319国道和矮寨奇观4A景区等优势,开发本村“红色旅游”“神秘苗寨”“峡谷溶洞游”等,以十八洞为龙头连接双龙镇域10村,连点成线布局“忋嵘黄土、武陵金龙、都乐桃花、龙脉让烈、戎蟠排料、秀仙龙孔、角惹补毫、吉卦芷耳、柔埛岩锣、阿骨依莱十八洞”十大“蚩尤部落”,形成“蚩尤部落群”大景区。2016年11月,引入首旅集团华龙公司、北京消费宝公司,斥资6亿打造以十八洞村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力争三年内完成国家4A景区创建。


根据规划,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全村225户农户全部加入“113”工程:每户种植冬桃10棵、黄桃10棵、养殖稻花鱼300尾。同时,依托中国邮政的“邮三湘”网络平台,每株桃树按418元/年标准向游客销售采摘权,并授予其“十八洞村荣誉村民证”,给予免费游等优惠,现已销售4060棵桃树采摘权,贫困群众获益169.7万元。


扶贫的过程中,再次发现这小山村的价值


除了旅游资源外,十八洞村的其他资源价值也在扶贫过程中被挖掘与拓展。


步步高集团到十八洞村投资建水厂时,虽然是看中了十八洞山泉水的独特水质,但主要目的还是扶贫献爱心,曾表示这个项目就是赔钱也要做好。


十八洞山泉水生产车间


我们4月到步步高山泉水厂去时,他们生产的山泉水已经正式上市而且很畅销,步步高集团发布消息说马上开始建第二条与第三条生产线。生产厂长张和良说,订单已经超负荷了,他需要做的就是认认真真地抓好生产,“现在看来,赚钱是肯定的。集团很看好这个项目的前景,可能会根据市场情况,不断地加大投入”,他透露说,他们的投资建设可能“不会局限在十八洞村”,从水资源项目投资来看,“湘西确实是好山好水好地方,不同水源点的水含有不同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因为十八洞的可耕种土地有限,热情参与精准扶贫的花垣县苗汉子公司出资306万元占股51%,十八洞村民和村集体出资294万元占股49%,在县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流转土地1000亩打造猕猴桃产业化基地。去年第一次挂果采摘后,发现因为土质与种植方式的作用,猕猴桃的品质特别好,今年预计产量比去年高。


十八洞村猕猴桃产业基地


4月上旬的果园里,枝头上还是累累的花苞,自称“苗汉子”的公司董事长石志刚却说,因为十八洞村的品牌效应,他们的猕猴桃产业化基地的一举一动都被新闻媒介广而告之,今年所有的果子都被香港的超市预订了,有多少要多少。


这位曾经的矿老板说,有旅游产业和种植产业的支撑,十八洞村的好日子已经是看得见的了,他相信自己的好心也会有好的未来,他的目标是在猕猴桃盛果期到来之时打开日本市场,“日本市场的要求是很高,但我对我们的品质充满信心。”


苗汉子合作社还采取“公司+农户+基地”形式,为十八洞村发展野生蔬菜110亩,已经落实种植面积41亩。


精准扶贫工作组在资源调查时,发现村里留守妇女多,个个心灵手巧,就因势利导,成立苗绣专业合作社,开发苗绣产业,26名绣娘与4家苗绣公司签订订单协议。


“扶贫先扶志”的用心呵护,留住了乡愁留住了善良


本着“扶贫先扶志”的精神,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与群众共同总结“投入有限,民力无穷,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的“十八洞精神”,引导并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旅游服务,配合建设相关产业的同时,倡导保持文明朴质村风。


十八洞村的扶贫坚持以产业为主,坚持村民共同参与不养懒汉,是要授之以渔、扶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与思想基础。


除了猕猴桃和旅游产业外,十八洞村的传统产业是水稻和烤烟种植,目前的烤烟也已由2013年的100多亩发展到2016年的318亩。


村里的旅游规划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与原生态协调统一,建筑与民族特色完美结合”,将民生设施与景区建设、传承传统与现代服务有机结合,打造“美丽中国最美乡村”。


按照“修旧如旧”原则,梨子、竹子、飞虫寨主景区打造与房屋改造、改厨、改厕、改浴、改圈等“五改”工程相结合,既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质,又保持原有风貌,保存苗寨风情。


现在,进村是黄泥竹篾的苗家宅院,地上是青草点缀的石板路,房前屋后绿树盈盈,家家用上了放心电、户户通上了自来水,无线网络覆盖全村。完善了景区配套设施,拓宽村道4.8公里,建成村级游客服务中心、公厕、停车场、观景台、游步道,村级电商服务站、村级金融服务站等设施。



十八洞苗歌、苗族鼓舞、舞龙、八人秋、苗绣、苗家腊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保护性修复和传承,苗族“三月三”“赶秋”“过苗年”等传统节庆,以节日实景演出、特色旅游商品等形式融入特色乡村游开发,既为群众创收又传承了苗族传统文化。


规划先行,使得十八洞村的旅游相关服务业,有了较高的起点。村里第一批8家“农家乐”民宿餐厅,就是按照《十八洞村“农家乐”试行标准》打造的。


从游客服务中心向里走不到十分钟,就看到一家贴着红对联的“幸福人家”,里里外外的装饰装修都洋溢着浓郁的苗家风味,质朴里透着艺术审美,显然是深刻理解民俗文化的高手之作。据介绍,这样的示范“农家乐”,年收入已达10万元以上。


开办了另一处“农家乐”的大龄青年施全友,去年元旦就圆了“脱单梦”,与重庆姑娘孔铭英喜结连理。


在村口的停车场边上售卖土特产的摊点上,我们买了几瓶步步高集团生产的“十八洞”山泉水,发现价格比长沙超市里要便宜。“十八洞”山泉水的生产厂长张和良说,村民们在他们给的批发价上,只加了两毛钱。这里售卖的本地产黄豆之类土特产,比我们在邻近县城的集市上问过的价格略低。


因为停车场小,经常要打电话移车,在这里摆摊的村民总是会好心地提醒司机在车上预留手机号码,还会热情地为游客指路。


有名气与产业加持的十八洞村,还会返贫吗?


“来过了的人就会知道,我们湘西是个好地方,开始买我们的猕猴桃的人想的是买扶贫果,吃过了就知道我们湘西地方水土上产出的东西是好东西,你看我们的十八洞的猕猴桃,销路根本不是问题了。”石志刚说,“不说别的,有我们这个猕猴桃基地在,十八洞村都不可能再返贫了。”


花垣县民族宗教事务和旅游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巫梁副局长说:“在我看来,十八洞村的旅游和生态观光农业发展来势都很好,是根本不可能再返贫了。事实上,十八洞村只是湘西旅游扶贫的一个例子而已,整个湘西的扶贫思路和做法,都是统一部署的,湘西的全域旅游与生态观光农业做起来了,十八洞村乃至湘西的未来,就都只是发展速度的问题了。”


“另外,要相信湘西的魅力,”他说,“就像我这个人,本来是从湘潭交流来的,可我来了之后就迷上了这里的风土人情,根本不想走了。”


“你们来过湘西多少次了,你是不是来了还想再来呢?”他反问道。




5月18日,《光明日报》第7版“光明调查”栏目以《湖南:“精准扶贫”助贫困群众“精准脱贫”》为题,突出报道了湘西脱贫攻坚工作。具体报道如下:


光明日报5月18日第7版截图


原标题:湖南:“精准扶贫”助贫困群众“精准脱贫”(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龙军、沈耀峰、张锐、兰亚妮、唐湘岳、田勇)


张家界森林公园游客络绎不绝,带动了周边贫困户脱贫。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湘西州保靖县枫香村村民在采摘茶叶。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编者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实现全面小康,全部脱贫是最“硬”的指标。而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精准脱贫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四年多来,湖南省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思想,始终以脱贫攻坚统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推进扶贫脱贫工作,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做法新经验。近日,光明日报调研组深入湘西自治州吉首、花垣、凤凰、保靖、永顺,张家界市桑植、武陵源、永定、慈利等地,就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情况进行了调研。


五月的湘西,烟雨朦胧。纯净自然的乡土,古朴静谧的村落,如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令人心向神往。


从十八洞到梭子丘,从武陵源到腊尔山,从偏远苗寨到繁华古镇……调研组深切感到,脱贫攻坚的热潮正在湘西大地上奔涌。四年多来,湖南省紧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层层压实责任,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协同协作,探索出了“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发展新路子,形成了“无抵押、无担保、基准利率”小额信贷等新模式,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至2017年年底,湖南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700万减少到216万,贫困发生率由11.9%下降到3.86%。


1、机制创新压实精准扶贫主体责任


位于武陵山山脉中段的花垣县岩锣村,是湘西深度贫困苗族村,属高山溶洞地貌,人均水田占有量不足0.7亩,老百姓“靠天吃饭”,贫困发生率为29.7%。走进村子时,调研组恰好碰到省委组织部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毕栋梁在和村民们商讨西瓜种植,尽管来到村里才两个多月,他已经学会了用简单的苗语和群众交流。毕栋梁说:“平时吃住都在村里,工作满3年后再离开。”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湘西州党委书记叶红专介绍,湖南对全省驻村帮扶工作进行统一部署,目前湘西州有61支省直驻村扶贫工作队,驻村时间为3年,要求“不脱贫、不撤队”。据统计,至2017年年底,省市县乡向8000个贫困村(并村后6923个)派出工作队开展帮扶,全省63万多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全省所有贫困户,实现了贫困村、贫困群众的全覆盖。


调研组了解到,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湖南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构建了包括责任、措施、投入、动员、监督、考核在内的脱贫攻坚政策支撑体系,38个行业部门分工负责、一体联动,14个市州与省里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状,市县乡村也参照省里做法,层层签订责任状,逐级明确任务,压实了“挂包帮”定点扶贫领导责任、“挂包帮”定点扶贫单位责任、包村单位牵头责任、驻村工作队职责、帮扶干部责任。


围绕“挂包帮”,湘西、张家界等地制定出台了相关细则和管理办法,明确了市、县级领导帮扶地方的数量、走访次数以及各工作队的驻村时间,完善考核制度,加大考核力度。湘西州驻村扶贫工作管理办法规定,州县市级领导每年深入所包乡镇不少于6次,工作队员每月驻村、宿村不少于20天、10晚,每月上门走访贫困户不少于40户,全州共有驻村工作队5905个,有5万多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9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家界市完善了驻村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将脱贫攻坚相关责任和26项量化指标、7项非量化目标任务压实到各级各部门,细化到具体项目,全市共有驻村工作队358支,3.5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7.6万建档立卡贫困户。


据了解,湖南还出台了建档立卡动态调整工作方案和动态管理办法,不断完善贫困户精准识别、贫困户精准退出等机制,进一步严格标准和程序,有效压实了省市县乡村各级负责人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脱贫验收责任,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被脱贫”。省里组织扶贫、审计、统计、民政、残联、移民等部门对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拉网式核查比对,53万名干部逐村逐户全覆盖摸排甄别,至2017年年底,全省共清退识别不准对象86.46万人。


同时,省里还建立常态化督查巡查机制,由省领导牵头、40多个省直部门参与,统筹对贫困县开展定点定人督查巡查。运用“互联网+监督”平台和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安排专人核查处置涉贫信访举报问题,强化扶贫政策落地监管。深入开展扶贫领域“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推进扶贫领域警示教育,对51个贫困县实行扶贫审计“全覆盖”,省纪委挂牌督办100件扶贫领域腐败问题线索,从严查处套取挪用扶贫资金、优亲厚友等违法违纪问题,斩断了伸向扶贫资金的“黑手”。


2、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诗情画意的布景舞美,如泣如诉的桑植民歌,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张家界天门山大峡谷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而在舞台上演出的500多名演员中,80%以上是张家界旅游学校的在校学生,共有1200多名贫困学生因演出受益。“学校书费、住宿费都免了,每年还补助2400元的生活费。”张家界旅游学校学生陈双艳说,“参加演出每年大约有18000块钱的收入,不仅不用向家里要钱,有时还能补贴家里。”


“教育可以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是最有效、最根本的精准扶贫。”张家界市委书记虢正贵说。


调研组了解到,张家界、湘西等地建立健全了自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的贫困学生就读资助制度。据统计,2013年至2017年年底,湖南省共发放各类资助金197亿多元,资助学生1859万多人次;实施“雨露计划”,提高补助标准,帮助5万多名贫困学生接受职业学历教育。


同时,湖南省及地方还实施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重点工程,通过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特岗计划、教师培训、乡村教师工作津贴等措施,先后为农村学校输送了1.4万多名优秀教师,有效提升了贫困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


宽敞明亮的教室、崭新的现代化多功能厅、整洁的学生宿舍……如今在凤凰县、花垣县等地,最漂亮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风景是校园。据统计,至2017年年底,全省共投入218.8亿元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成了合格学校1.3万多所,其中支持贫困县建设了40所“芙蓉学校”,优先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


在凤凰县调研时,十九大代表、县委书记颜长文介绍,该县民族村寨位置偏远,以前交通不便,许多村小、教学点,教师们不愿意去,大多是靠“下命令”。为提升贫困乡村的教学质量,凤凰县率先出台了农村教师津补贴等相关政策,像在腊尔山等高寒山区的乡镇学校、村小任教的教师每月补助最高可达1700元,部分教龄长的村小教师年收入10万多元。“现在待遇高了,当老师很火的,找媳妇都成了‘香饽饽’。”凤凰县腊尔山希望小学校长麻青云说。


据了解,湘西州目前有719名教师下乡支教,基本上解决了贫困乡村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支教老师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他们的激情和活力也改变了农村学校的风貌。同时,全州有1181所学校接入宽带,覆盖率达90.77%,并在国内率先推出了网络共享“异步双师课堂”,由州内优秀教师因地制宜为偏远农村学校设计课程,使偏远农村学校享受到了教育信息化带来的“福利”。


3、金融输血为贫困群众注入脱贫活力


吉首市隘口村,曾经是贫困村,也是典型的“空壳村”。调研组了解到,在村支书向天顺的带领下,村里目前发展有茶园1.5万亩,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用130万元小额信贷资金入股村里的合作社后,于去年成功脱贫。


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抵押、免担保,利率优惠,扶贫资金贴息,县级建立风险补偿金……这种扶贫小额贷款,是湖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定制的特殊金融产品,目前已为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评级授信。“根据指标对贫困户打分并划为4个等级,确保85%的贫困农户能够获得1万至5万元的小额贷款,大大缩减了贷款时间,便利了群众。”湘西州副州长何益群说。


据了解,湖南推动金融组织、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还探索建立了小额信贷风险化解机制,以小额信用贷款解决贫困农户产业发展资金困难。比如,省农行推出“政策性担保公司+农户贷款”“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农户贷款”和惠农扶贫贷、油茶贷、烟叶贷和茶叶贷等产品和服务;省邮储银行推出精准扶贫“财银保”、黄金茶小额贷款等产品。至2017年年底,全省共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81亿元,带动了46万贫困农户155万余贫困人口脱贫。


同时,湖南还推出多个金融创新试点和模式,在桑植县创建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区,在麻阳苗族自治县探索村级扶贫贷款担保模式,在芷江侗族自治县推行扶贫农业企业担保模式,在沅陵县推进全国农村金融试点。至2017年年底,全省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300多亿元,同比增长54%,较同期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出41个百分点。


为解决贫困群众因病、因灾致贫返贫问题,省扶贫办联合省保监局,依托中国人寿、人保财险、太平洋寿险等保险公司,创新推出了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定制的“扶贫特惠保”,包括贫困家庭综合保险、借款人意外保险、精准扶贫特色农业保险。据了解,保靖、慈利等地已将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扶贫特惠保险”,覆盖面达100%。华容县还创建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及其他职能部门兜底的健康扶贫保障体系,确保贫困人口医疗保险覆盖率100%。


在项目资金上,湖南协调行业部门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整合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及各项涉农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有效推进了村级道路、饮水安全、危房改造、教育和卫生扶贫等重点项目建设。至2017年年底,全省共向贫困地区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10多亿元,农村公路建设累计完工里程8643公里,解决了150多万贫困人口的吃水问题,改造了1788个贫困村电网。


4、产业造血助贫困群众精准脱贫


武陵源、德夯苗寨、凤凰古城、沱江吊脚楼……奇绝秀美的自然山水,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构成了湘西地区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


依托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张家界、湘西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张家界围绕发展全域旅游,探索“旅游+”精准扶贫模式,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脱贫,2017年全市旅游业总收入623亿元,旅游扶贫脱贫1.96万人。湘西州在做强凤凰古城旅游品牌的同时,积极推进土家探秘和神秘苗乡两条旅游精品线,2017年全州实现旅游收入325亿元,带动4万多贫困户脱贫。


在花垣县十八洞村,调研组看到,进村的道路两旁停满了车辆,游客络绎不绝,农家乐生意火爆。在“幸福人家”农家乐,50多位游客正在体验苗家“长桌宴”。70多岁的农家乐主人杨东仕说:“十八洞村的旅游越来越火,现在游客还是少的,到周末游客多的时候,每天能收入1000多元。”据了解,除乡村旅游,十八洞村还发展了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苗绣加工等产业,村集体与湖南步步高集团合作,投资3000多万元发展“十八洞山泉水”品牌,村集体每年保底分红50万元。


在凤凰县菖蒲塘村,千亩连片的棚架下,毛茸茸的红心猕猴桃已经开始挂果。猕猴桃园、葡萄园、柚子园……富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园,层层叠叠,布满山头。菖蒲塘村原党支部书记王安全介绍,村里目前种植了猕猴桃2360亩、柚子1063亩、椪柑1911亩,人均种植水果面积1.2亩,90%的果农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老百姓在漫山遍野的种植中收获了“甜蜜”。


张家界莓茶、武陵源土家织锦、吉首黄金茶、永顺猕猴桃、会同魔芋、炎陵黄桃、临武鸭……湖南各地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精准,瞄准市场,许多地方发展了“一县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调研组了解到,省里统筹规划打造了优质粮油、特色蔬菜、优质水果、品牌茶叶、特色养殖、道地药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9个扶贫产业集群。2014至2017年年底,湖南省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约17亿元,整合其他资金70亿元以上,实施重点产业扶贫项目380余个,引导近千家企业和合作社参与,直接带动8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


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湖南各地依托“互联网+”精准扶贫模式,积极开展电商扶贫专项行动,推动成立产业扶贫电商联盟,探索形成了统一地域品牌、包装设计、质量标准、邮资优惠、电商补贴的电商模式。目前,省里“宽带乡村”“电信普遍服务”试点覆盖6924个贫困村,51个贫困县中已有25个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参与电商扶贫考核的110个县市区均建立了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并在贫困村建成电商服务站4200个,覆盖率60%。2017年,全省贫困县农村电商交易额达500多亿元。


5、关于湖南精准扶贫的思考


湖南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通过教育、金融、产业等精准扶贫方式,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精准脱贫,其探索和实践值得思考和借鉴。


——精准扶贫贵在责任落实。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的冲刺阶段,剩余贫困人口致贫原因更为复杂,攻坚任务更加艰巨。湖南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纵向上形成了省市县乡村层层抓落实的体系,横向上形成了各部门协同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层层压实了主体责任。各级干部群众只有把脱贫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里,人人在心里签下“军令状”“责任书”,切实为群众解决资金难题和发展瓶颈问题,才能让精准扶贫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调研组发现,湘西州等地建立的全领域、全学段、全覆盖的教育精准扶贫体系,让贫困户子女上得起学,而且能上好学校、顺利就业,对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发挥了重要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湖南各地还通过科技特派员、职业教育“培训包”等方式,让贫困群众获得了科技知识,提升了脱贫致富的能力。


——金融是精准扶贫的“源头活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金融扶贫必须对症下药,精准分配有限的资金资源。湖南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整合利用各项财政资金,创新扶贫金融产品,不断完善扶贫贷款的担保、风险分散和补偿政策,打出了金融政策、财政政策、扶贫政策相融合的“组合拳”,精准地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创业、就业、搬迁安置等各类资金需求。


——发展产业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发展产业,才能真正帮助贫困群众甩掉“穷帽子”、拔去“穷根子”。湖南因地制宜发展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区域特色产业,探索形成了“四跟四走”的产业扶贫新模式,通过发展旅游业、特色农业、劳务协作转移就业、开办扶贫车间等方式,确保了贫困群众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




5月21日,新华社客户端湖南频道以《湘西乡村游:白云之巅那些鸟语花香的茶山》为题,突出报道了湘西茶旅产业的发展。具体报道如下:


新华社客户端截图



新华社客户端长沙5月21日电(刘非小 胡为)题:湘西乡村游:白云之巅那些鸟语花香的茶山


站在湘西的茶山上,看远处山上飞檐翘角的屋舍,必然会想起“白云深处有人家”的诗句。然而,那些云海之上的茶山之美,那些浸润着山歌与鸟语花香的茶叶之味,什么样的文字都无法传达,唯有走进湘西大山的怀抱去感知。


在春夏之交的那个烟雨蒙蒙的日子,我们走进了古丈群山里的两大茶园。


站在湘西的茶山上,不会唱歌也想打吆喝


从永顺的芙蓉镇出发,越过一座桥,就进入了古丈县境。车行约半小时,便到了坐龙峡村的红石林杜家坡茶叶基地。


沿着茶树丛中的小路步行而上时,坐龙峡村的王本雄支书说,茶树之间的野草是有意不除的,茶草共生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茶树林中支着的那些是物理杀虫板。这里禁止使用农药,通过自然的生态调节种出绿色无公害有机生态茶。


站在茶山的高处四望,濛濛雨雾之间,远山如水墨画上勾勒的浅淡轮廓,近处则林木幽深如黛,林间的木屋帐篷远看像是一个个巨大的鸟巢,仿佛是悠悠天地之间,一个温暖而安然的栖所。


茶树周边的天然林木,80%是枫树,秋冬之时是茶花溢香,清肺洗髓;春夏之间是漫山碧透,山花烂漫,鸟鸣涧幽;秋天的时候,裸露的红岩石与火红的红叶相映衬,在晚霞中观赏,天地火红一色,蔚为壮观。



驱车向南约两个半小时,是默戎镇牛角山村的牛角山茶叶基地。


已经是下午四点左右,雾色更浓,茶山上的能见距离不到50米,茶树之中点缀的晚樱依稀朦胧,茶树间的品茗亭如在梦幻之中。


“挑担茶叶上北京哟!在这样的茶山上,真的想放声歌唱,大声吆喝呀!”“所以古丈总是出唱茶歌而闻名的歌唱家,何纪光的《挑担茶叶上北京》,宋祖英的《采茶歌》,都是那么的明快悠扬,从歌声里看得见这高高的茶山。”


我们讨论着出生在古丈的两位著名歌唱家,觉得他们的成长,与他们的生长环境,一定有着密切的关联。


何纪光曾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他从小就天赋超凡,7岁在家乡赛歌会上夺冠,14岁考入省歌舞团,在五十年辉煌的演艺生涯中,创立了新型湖南高腔山歌唱法,被誉为湖南高腔山歌之王,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洞庭鱼米乡》《济公》主题歌等代表作。


宋祖英是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先后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和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专业,民族声乐博士,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除了家乡人爱唱的《采茶歌》之外,还唱过许多广为人知的名曲。


据说,古丈的土家族和苗族都爱唱歌,而古丈又是茶的故乡,茶歌无处不在。茶歌基本上没有固定的歌词,唱的人根据自己的心情填充新鲜的词句。


一边劳动一边直抒胸臆,劳动因此而成快乐!


茶旅融合发展,与世界共享欢乐



采茶可以是一种快乐,品茶更是一种享受。


因为下雨雾大,我们看不到缠绵环绕的千亩万亩茶山的壮观,但从航拍的美图上,看到了它们那无以言传的浩然灵秀。


古丈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


近年来,古丈县特别重视市场的拓展,在县内建立茶叶专业市场“茶文化一条街”,鼓励茶企在省内外中心城市和旅游城市开设实体店,目前已在长沙、北京、上海等城市建立销售网点230个,部分茶产品出口到欧盟、美国、港澳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积极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古丈毛尖官方网站,在天猫、京东等电子商城开设旗舰店。


目前湘西自治州的茶产业,基本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这种茶旅融合的发展模式,茶产业成为被寄予厚望且极具发展潜力的特色产业。


茶旅融合发展,湘西茶山被视为景观来精心打造,其间或适度点缀些四季花草树木,或是简易的特色民宿与优雅的品茗亭。游客可以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欣赏边采茶种茶边歌唱的快乐劳动,看到从树叶到香茶的繁杂过程。之后的品茶,就成为一种艺术与文化的享受:脑海中会自然而然地生成这里的白云青山与鸟语花香,还有歌声与辛劳,以及暗藏其中的生存智慧。



古丈县正在加紧茶区景区一体化建设步伐。在牛角山茶叶基地,我们看到工人们在细雨中铺设通往品茗亭的石板小径。


作为景观的古丈茶园,与县域内的红石林、坐龙峡、栖凤湖、高望界、天桥山等一批知名度高的核心景区相邻相连,茶叶专业村寨、传统村落、特色民族村寨、特色旅游名村相互间杂,茶旅农家游、生态游、田园游、民俗游等特色项目丰富多彩。



古丈县城正在依照规划打造“武陵茶都”,将在新区建设茶叶博物馆、茶叶休闲广场、茶叶主题公园、茶乡影剧院、茶叶交易中心、茶乡旅游接待中心等标志性项目建设。


我们从坐龙峡村的红石林杜家坡茶叶基地,到牛角山村的牛角山茶叶基地,其实是穿过了古丈县的百里生态有机茶廊。古丈的茶产业基地按照“一廊四带”布局,着力建设百里生态有机茶廊、十里茶园休闲观光带、高标准茶叶产业示范带、茶叶旅游示范带、高山云雾有机茶产业带,努力打造茶旅精品游线路。


先走一步的茶旅示范园区,有喜悦也有困惑


默戎镇牛角山村,是古丈县与湘西自治州的茶旅整合发展样本。


号称“掌门人龙三哥”的村支书龙献文正在与人洽谈合作事宜,他的女儿龙玲芝带我们参观夯吾苗寨。第一眼印象里,有她惊人的美丽,也有她那妆容掩盖不了的疲惫。她说最近都在熬夜炒茶。


夯吾苗寨


夯吾苗寨的屋舍,密布在一个大山坳里。进门就看到苗家特色银饰品与服装的展示销售大厅,沿途有一些传统手工作坊,跟团可以观赏并参与苗俗婚嫁活动,也可以在农家乐里吃腊肉喝米酒,俨然是一个生动活泼的苗族民俗文化博物馆。


夯吾苗寨3平方公里景区,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实现年产值1.4亿元,通过土地流转与资金入股,从租金、劳务、订单农业、分红、盈余分配利益捆绑机制,惠及当地7个村农民2870户共9654人。


牛角山上已经建成10800亩茶叶基地,他们的“黛勾黛丫”品牌是湖南省著名商标,基地产的茶叶已经获得了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茶认证,注册商标。茶厂拥有年产200吨黑紧压茶及年产800吨绿、红茶生产线。


牛角山茶场制茶车间


在半山腰的制茶车间,我们观摩了茶叶制作的全过程,喝了刚做好的新茶。聊天中我们得知,龙玲芝2009年毕业于吉首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之前在邵阳当教师,2011年回到老家茶场。


牛角山村早就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1带N”的方式与贫困农户结成联股,茶农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立利益联结关系,贫困农民通过入股分红、获取劳动报酬等每年可增收2000元以上。公司与合作社旗下的产业发展态势都很好,夯吾苗寨和“黛勾黛丫”的品牌美誉度也很高。


年轻的龙玲芝,很想茶场的投资与经营能更充分地利用现代化的模式与渠道,令她苦恼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愿意在都市谋发展,专业的管理人才至今求之不得。


龙献文和他的女儿龙玲芝


回到山下才见到龙献文支书,他眉目清秀但性格张扬,说起话来眉飞色舞,加上天然的卷发与敦实的身躯,颇具阳刚之美。


他声音洪亮语速较快地讲述着,从早先在外当建筑老板、做生意赚钱,到后来为了在地方争体面,同时也是为了回馈乡亲,坚定地回归乡村,带动全村人脱贫致富的过往。他的述说与经历,都带着他本人的独特个性,果敢而有底线。


他说他喜欢唱何纪光的《挑担茶叶上北京》,去北京开人大会时也带了家乡的茶叶。他利用会议间歇请代表们品尝聊天,让他们真切地感受了“黛勾黛丫”茶叶的好味道,知道了他们的高山茶园景色之壮美。


曾经,他带领村民办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开荒山建茶园、搞茶叶合作社,建养殖场,把自家汽车拿给公家用,拿个人资产抵押贷款为村里发展集体产业……当他们热火朝天地向富裕奔跑时,2009年一场大火肆虐了牛角山村,31栋民房被毁。火光之中,龙献文冲在最前,衣服头发被烧焦;重建过程中,龙献文平均每天只睡3个小时,体重骤减15公斤。


“那场大火,更加燃起了大家的脱贫决心和奋斗热情。”回忆过往的龙献文说,凭着那股子不服输的斗志,他们终于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之路。


他说他的妻子不喜欢说话就爱干活,是茶厂的师傅。听他说这些的时候,我们想起龙玲芝在陪我们上山看茶园的路上,才吃了几块蛋糕当午餐。虽然早就富裕起来了,这家人依然勤劳如故。


湘西百亿茶产业,实寄无限希望于未来


今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书记叶红专,在湘西州委内刊《湘西工作》上,发表了题为《打造百亿茶产业,增添湘西新名片,奋力谱写湘西州产业发展史上的新篇章》的署名文章。


他在文中说,由于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地理条件,湘西茶叶产业是一个为生态增绿色、旅游添景观、文化扩内涵、农民涨收入的特色好产业。湘西自治州茶叶自古有名,东汉时就有产茶的记载,唐朝时即有名茶入贡,关于茶的故事、茶的文化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


比如,“保靖黄金茶”产自湘西保靖县古老、珍稀的地方茶树,“一两黄金一两茶”的说法深入人心。据保靖县志记载,清朝嘉庆年间,某道台巡视保靖六都,路经两岔河,品尝该地茶叶后,颇为赞赏,曾赏黄金一两,列为贡品。后人将该茶取名为“黄金茶”,该地亦改名为黄金寨,该地尚有树龄两百多年的大茶树。


据他介绍,湘西自治州各县市将定出今后五年茶叶种植面积指导性目标任务:吉首10万亩以上,凤凰20万亩左右,古丈20万亩以上,花垣10万亩以上,保靖20万亩左右,永顺10万亩以上,龙山10万亩以上,泸溪也要因地制宜地发展茶叶产业。州委、州政府即将出台的《实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中,提出未来要重点发展好“两茶两果一药一烟”规模农业,尤其要把茶叶和油茶作为全州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稳定增收致富的农业主导产业来抓,加快产业融合发展,三年建成茶叶基地60万亩,五年达到100万亩。



到2020年,湘西将建成茶叶产业基地60万亩、实现产值50亿元左右,力争五年建成百万亩茶园,未来综合产值达到100—200亿元,成为特色农业主导产业。湘西自治州茶叶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左右、产值15亿元左右。目前主要是绿茶、春茶的产值,按现有水平种植面积扩大到60万亩,产值可达30亿元左右;把夏茶、秋茶开发好,发展好红茶、黑茶,产值可达到50亿元左右;再通过扩大种植规模,特别是加快推进工艺和技术改造丰富产品、提高质量,通过茶旅融合创新发展模式丰富业态,产值可再翻一番,达到100亿元,未来向200亿元迈进。叶红专认为,通过扩大种植规模、发展多元产品增加收入,湘西茶产业实现百亿以上目标,并非异想天开。


州委州政府的茶产业规划,可谓壮志凌云!


当我们看到龙献文支书,以及他们勤奋向上的一家人时,又记起了沈从文《凤凰往事》题记中的那段话:“所以当我拿笔写到这个地方种种时,心情实在很激动,很痛苦。觉得故乡山川风物如此美好,一般人民如此勤俭耐劳,并富于热忱与艺术爱美心,地下蕴聚又如此丰富,实寄无限希望于未来。”


如何评说湘西百亿茶产业之梦想?似乎只需略改一下沈先生的话:所以当我拿笔写到这个地方种种时,心情实在很激动,很愉悦。觉得湘西山川风物如此美好,一般人民如此勤俭耐劳,并富于热忱与艺术爱美心,地下蕴聚又如此丰富,实寄无限希望于未来。




5月24日,新华社客户端湖南频道以《湘西旅游扶贫:看村民们如何勾兑生活与诗意》为题,突出报道了渴望将青山绿水点化成金山银山的湘西人,如何将自己的眼前生活,打造成游人眼中诗意远方。具体报道如下:


新华社客户端截图



新华社客户端长沙5月24日电(刘非小 胡为)题:湘西旅游扶贫:看村民们如何勾兑生活与诗意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怎样才能脱贫致富?


湘西州委、州政府瞄准了乡村旅游,视其为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引擎,乡村旅游脱贫工程被列为全州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之一。渴望将青山绿水点化成金山银山的湘西人,如何将自己的眼前生活,打造成游人眼中诗意远方呢?


在吉首家庭村,碰上采风的大学生


吉首市家庭村,既是湘西自治州美丽乡村建设精品村,也是乡村旅游脱扶贫示范村。


家庭村坐落在海拔700多米的高山台地上,是一个纯苗族聚居的自然村寨,一个传奇的“木匠村”,村里所有的人都是源自秧姓祖先的一家人。村里90%的民居为苗族传统木屋,有吊脚楼10余栋。属亚热带山地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周围是悬崖峭壁。


今年年初,第一次去吉首市家庭村,当村民们说“这个时候不好看,桃花开时你们再来吧”时,我们最直接的认识是:村民眼中的美景与游客想看的风景或有所不同,但他们知道外乡人到这僻远的山村里来,必是来寻找美好的景色与美好的感受的。


4月上旬,我们再次走进湘西的时候,第一站就选择了家庭村。


走进村口,看到许多学生模样的人零星散布在村舍与田野之间写生,他们来自广东惠州。从他们尚未完成的素描看,山水间的古朴村落,以及别具风味的屋舍,穿苗服的人,是他们关注的目标。



村子里好些房子的一楼是石头砌成的墙,二楼以上及屋顶是木结构、飞檐翘角;有些全木的房子,外面用芦秆编织一道外墙,上面糊着泥巴或干牛粪;曲径通幽的小路上,不时有穿着苗服、背着背篓,上山捡柴火的老妇人。


看着挂在村部的家庭村众望生态农业乡村旅游观光专业合作社牌子,对这个村的未来发展方向,就一目了然了。合作社是今年3月13日成立的,95%的村民已经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总揽全村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协调有序发展,村民成为合作社的农民工。


正好碰上吉首市一位副市长来家庭村,讨论如何做好家庭村优质稻和高山反季节蔬菜的生产等相关工作。秧支书就要村主任秧云江先带我们去看产业种植基地。



这位有些讷于言的中年汉子,和秧支书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合作社的上千亩田土,由他带领村民打理。带我们去看桃园和油菜园的路上,看到长歪了的油菜,他都会习惯性的手扶脚踩去扶正。


年初来家庭村的时候,秧支书曾说路边有间厕所很是煞风景,他将劝说这户人家将厕所迁址。这次路过,发现这厕所虽然没拆除,但步道内侧的新厕已经在建了。


观景台还在修建中,但已经能够登高望远。秧云江说,在这里可以看日出也可以看日落。


看着远处连绵的山谷间如长虹般的矮寨大桥,秀美的德夯苗寨和黄古苗寨,幽深静谧的河谷与雄伟的吕洞山。记起上次来时云雾缭绕中矮寨大桥时隐时现的景象,觉得阴天晴天各有其美。


从观景台下来,走在田间小道上,看着村落之后远远近近的山,田野里悠闲自在地嬉戏觅食的红嘴白鹅,泉水井边洗菜的村妇,不由想起宋词中的句子:“半世踏红尘,到底输他村景”。安居一隅的自在,大多数的都市人都会心生向往。



秧支书从对面走过来的时候,我们想起上次见到刚刚开始建造的木屋。他带我们到这木屋前面:框架已经搭好的木屋,没上墙板,看上去像个大型观景亭。他说这木屋以后是个农家乐土菜馆。


进村不久的一处山坳里,有一个快完工的茅草泥墙的厕所,山坡上正在建一个吊脚楼群落。这是正在建设中的家庭村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秧志银说“中间的平地上,将建一个表演场”。


据记载,吉首苗族“四月八”节日发源于此,家庭村有苗族四月八、苗鼓、苗歌、武术、苗医、苗药、酿酒、舞狮等非遗传承人20多人,秧志银说“我们村主任会唱苗歌、会做木匠,我会武术。”


路边的一个木亭子里有好几只做好的大木桶,说是用来做酿酒作坊的。


家庭村已经做好了自己的旅游与产业发展规划,他们计划在2018-2019年对全村的农业产业进行整体规划提质,荒山荒地全部种上花果苗木,打造有花有果的世外桃源。


寻源探秘,让外乡人读懂隐藏在山水里的故事


在湘西的村村寨寨走了一周之后,感觉从其中任何一处,都可以看到湘西人发展乡村旅游的良苦用心。


一周之内所到的十多个村寨与景区,共同点都是山水秀美,风情独特,屋舍古朴优美,有故事、传奇、传说。所见之人,都认同发展乡村旅游对当下的脱贫攻坚与未来安康富足的意义。一年比一年更多的游客,让他们看到了青山绿水就是生产力的希望,看到了流传千年的生活方式与地方习俗的旅游价值。


利用村民破旧老屋改造的客栈


位于吉首矮寨镇的坪朗村,是“湘西州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2015年8月,被国家民委命名为湖南首批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5年2月,摘得“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村里的5个自然村寨分别坐落在峒河两边,山环水绕间,古意盎然的砖木结构房屋,青石板街巷、古碾、古渡口、古树。在此繁衍生息200年的坪朗苗家,形成了独特的苗舞、苗歌、苗拳、苗家织锦、苗族婚嫁习俗。


近年来,村民石清香利用“坪朗豆腐河溪醋”的久远口碑,第一个创办了以豆腐为主打的“乡巴佬厨房”,带火了当地特色小吃和苗绣。坪朗村的村部,远看像个巨型苗鼓,村里的大型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吉首的寨龙村,位于吉首市近郊,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其境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2014年成立了吉首市寨龙荷花种植专业合作社。随后又采用“基地+农户”的方式整合资源,成立了注册资金上亿元的农耕文化公园,2015年正式入列吉首市生态旅游区。如今的寨龙村,已经建成百亩花海、百亩荷塘,以及森林观光游道等景观设施与配套服务设施。合作社的规划,将要建成娱乐休闲、森林观光、古村落浏览休憩、农耕文化体验等四大功能区。


合作社的张代云董事长,原来是在外承包建筑工程的。他兴致勃勃地带我们走过吊桥,站在一片松林间,看水库周围已经翻过土撒下了花种的连绵山坡,想象置身花海的美好;他还领我们去看了正在打造的一栋客舍,是用破旧老屋改造的,断垣残壁被艺术化地利用,自然而优雅,就像是藏匿深山的极具设计感的美丽别墅,可容纳一两家的人闲居度假。他说今年会试营业,效果好的话,将把山中的几十栋破旧老房子都改造好。


春天里,野菜最诱人


“你们在春末的时候来湘西,可真是好时候呀,”至吉首的那个晚上,从前在州电视台工作过,酷爱家乡风物的一位田姓朋友说,“每年的这个时候,我最向往的就是下乡。”


因为这个时候,春花虽然不多了,但或嫩绿或紫红的林木与苍翠的老叶混杂在山林间,比春花还能给人清新明朗的振奋气息,引人思索新旧交替间那些哲理之美。且随处都可以吃到香椿、笋子、鸭脚板、野蒿、水芹菜、野蕌头之类野菜,便宜又鲜美。


金龙睡佛


在花垣县排料乡金龙村里,村支书龙子彬一边介绍他们村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是如何确立旅游发展思路的,一边讲他们的祖先们是如何找到这个山寨并定居下来的。站在村部前面,指点着眼前如画屏一般的山水,他说,他们的传说,都可以在这山水里找到明证。他们的故事编得很完整,与奇山异石的形态丝丝入扣,仿佛真的发生过那些事,且见证过那些事的人、兽和物件,真的成了巨大的化石,在这里默默诉说着曾经。


在去看景访人的途中,他说,这方山水的神奇之处,野樱桃也是一种明证。周边许多地方春天时都开满了野樱桃花,但都只开花不结果,因为野樱桃结果必备的条件,只有金龙的高山上的气候与土壤配备得恰到好处,“引种的樱桃比我们的山樱桃个大,但味道没有这么香甜”。


每年农历四月初七至初九,这三天的时间内,歌颂爱情的纯真情怀和美好向往的苗族“樱桃会”民俗文化活动,在花果飘香的山头举办。


他说这山上到处都是宝。除了指点我们认识一些野菜外,他还教我们认识了好几种有着神奇功效的草药。


村里有好几家农家乐餐饮,生意都是一年比一年好,其中一家是他老婆在经营。到这里吃饭的客人,最喜欢的就是山里的野菜和腊肉。


他说,金龙村这几年的旅游之所以能红火,山水风光之外,是因为处在因精准扶贫而名扬天下的十八洞村与永顺的老司城之间,去这两地的游客,都会顺路来看一看。


这一天的午饭时分,我们赶到了十八洞村,吃的也是野菜与腊肉。村里的游客聚散处的摊点上有许多诱人的农家特色食材,我们也买了一点湘西特产绿皮黄豆。


谈到湘西的吃,湘西本地人说,在湘西,讲究的是优质单品食材,地道的当地酒家也喜欢主打单品菜式,人们口碑相传的是“谁家的牛肉好吃”“谁家的酸汤鱼好吃”“谁家的肥肠好吃”。


坪朗“乡巴佬厨房”之所以能用一品豆腐红火起来,也许同样透露着湘西地域性饮食的文化密码。因为这一品豆腐要做好,得从选择种子开始。“乡巴佬厨房”的豆腐,用的就是当地的绿皮黄豆,走的也是“公司+基地+农户”的路线,有自己的种植基地。他们的豆腐不仅供应自己的“乡巴佬厨房”,还接吉首附近酒店与餐馆的订单,听说嘴刁的当地人,能够吃出豆腐是否产自坪朗。


在老司城吃饭的时候,当我们看着按人头煮了一锅的水煮鸭蛋有些不解时,当地人热诚地解释说,老司城的鸭蛋,是湘西人推崇的上品,味道就是不一样。不知道是否受了这种说法的暗示,我们也觉得这看上去像鸡蛋一般小个的鸭蛋,味道比在别处吃到的要香一些。它的做法,也应了“最好的食材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的流传说法。


湘西的本地菜,不是特别讲究摆盘,也没有繁复的烹饪方式,每一个当家主妇都是一个烹饪好手,多半也是因为当地的食材太好无须花式技巧。


让游客在青山绿水间流连忘返


陶渊明描绘的桃花源里,在僻远的山村里,“阡陌纵横”“屋舍俨然”,显然是丰衣足食且有好住所的好地方,所以能拿出好酒美食热情待客,令人流连忘返。


除了美食之外,一路上我们对特色民宿特别关注。私以为一个地方的风光再美好,风情再独特,如果没有一个与其风光相配搭的美食和好住处,感受必大打折扣。


这一路到过的所有村寨,显然已经意识到给游客提供好住处的重要性了,都在着重打造特色民宿:家庭村的传统木屋民宿正在建设中;寨龙村正在打造山林别墅样板房;十八洞村与长沙一家公司合作打造生态智能酒店,8栋号称地球仓的客房正在建设中,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中,需要的也许就是这样的一间简约而又功能齐全的客房;永顺的老司城景区里的村民们,则在旅游相关部门的引导下,对原有的农家乐和民宿进行提质改造。


芙蓉镇瀑布


永顺县芙蓉镇曾经只有几家毫无特色的小客栈。十年之后的今天,却看到猛峒河的岸边,有了好几家有着当地建筑特点,艺术而又舒适的特色民宿。推开客房的窗,就可以看见苍翠山峦的衬托下,飞瀑如在画中流的美景。


听说芙蓉镇周边值得游玩的乡村旅游点也多起来了,在这里住上一周,想走遍周边景点,时间也不一定够。


驱车驰过通往龙山的桥,不到半小时,就可以到达一个依托茶园发展起来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地。春雨蒙蒙中,若隐若现的茶园如同仙境,正在建设中的帐篷式民宿引人遐想。


凤凰古城


气旺的凤凰古城,更是令人欣喜。在先发展起来的凤凰古城游的带动下,凤凰县的乡村游,已经形成了风光、风情与兵旅文化等三条成熟的旅游线路。在美丽的听涛山下,沱江下游两岸,选一家合乎心意的宿处,住上一周半月,一天选一条乡村游的线路走走,时间充裕的就一天选一个景点;晚上回到古城中优哉游哉,吃吃河虾饼,喝杯柚子蜜茶,去旁观一下或掺和一下上游酒吧的热闹,实在是闲适自在的好时光。





谢谢中央媒体点赞湘西!

请转发,为湘西加油!



来源|人民日报 新华社客户端 光明日报

作者|杜若原 王云娜 刘非小 胡为 龙军 沈耀峰 张锐 兰亚妮 唐湘岳 田勇等

编辑|龙尧

监制|龙尧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


 全省将建41所“芙蓉学校”!湘西有7所!

 定了!《2018年湘西经开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出炉!

■ 听见湘西|湘西这项工作被新华社、光明日报点赞了

■ 湘西获省财政扶贫资金1.32亿!你的家乡有多少?

■ 80岁老农的心声:湘西农村越来越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