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里,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湘西头条 2022-05-02


编者按


2019年湘西州泸溪县脱贫摘帽前为国家深度贫困县,然而,多年来,该县以教育优先发展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突破口”和“金钥匙”,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贫困县”办出了“富教育”,为该县赢得了“好口碑”。据统计,2020年春,全县小学、初中、高中巩固率分别为100%、99.69%、99.56%。义务教育各项指标持续领跑全州,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大力发展,高考应届本科上线率、本科上线万人比连续16年稳居全州第一。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中国县域百强中学》——泸溪县第一中学


■ 高度重视教育均衡 让社会同心

“我们泸溪是深度贫困县,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更突出。所以,多年来,教育一直都是县里的‘一号工程’,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我们的‘一号目标’。”谈及该县的教育发展,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泸溪县委书记杜晓勇坦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高度重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一届接着一届干,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这是该县教育发展的制胜“法宝”。


泸溪有个已经坚持了15年的传统,那就是,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县委书记、县长率五大家领导,深入教育现场办公。


2017年的现场办公,是在武溪镇二小进行的。当时,武溪镇二小还是一所“纸上”的学校。正月初七,杜晓勇和县委副书记、县长向恒林带着国土、建设、财政、教育等部门负责人来到尘土飞扬的工地上,为学校奠基,并根据教育发展需要,拍板决定将校园面积由之前的28亩扩大到58亩。


“在整个建设周期内,县委书记专题调研3次,县长专题调研5次。”武溪镇二小校长李成海告诉记者。


均衡建好每一所学校,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石榴坪乡中心完小


在泸溪,全县城乡2937名教师绩效奖金纳入县财政预算,与行政事业单位干部实行同等待遇。仅此,县财政每年要拿出3900万元。


在泸溪,形成了“围墙内的事由教育负责、围墙外的事由政府负责”的良好局面。公安、交通、教体等部门常态化联合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对校园安全事故等重大矛盾纠纷实行“两线四层”调处机制。


在泸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资助、大学新生救助政策、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政策实现全覆盖。


……


教育有地位,教师有“面子”,社会各界同心协力办好教育,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早已成为该县的全民共识。


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建设安全文明校园。


■ 力推办学条件均衡 让家长放心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走在泸溪县兴隆场镇永兴场小学的校园里,崭新的教学大楼,孩子们的朗朗书声、歌声和欢笑声,让人耳目一新。


“以前,乡里学校条件差,老师留不住,家长不放心,千方百计花高价钱把孩子送城里读书。”永兴场小学校长杨金卫多年扎根基层,深刻体会到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诸多“疼点”。


2015年至2018年,县里共投入900多万元,为永兴场小学新建教学楼、综合楼,还建了运动场、塑胶跑道。


“学校建好了,老师也稳定了,最开心的是去年有12名随父母在外打工就读的孩子‘回流’来村小就读。”谈到学校变化,杨金卫如数家珍。


“前年我想把孩子送到城里上学,现在村里学校条件好了,教学质量也不错,就到村里读,我非常放心。”永兴场小学六年级学生杨海超的母亲赖美静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师生热爱读书、终身学习习惯。


为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该县加大财政投入,坚持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确保教育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按照“一条环线、两个片区”教育布局,大力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农村全面改薄、“四改三化”等项目建设,促进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特别是近三年来,该县财政对教育投入分别达到4.27亿元、5.55亿元、5.96亿元。另外,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农村学校建设专项资金,今年累计投入7.5亿元,新建了思源实验学校、芙蓉学校、武溪二小等城镇学校,改造了浦市镇马王溪村小学、石榴坪乡学校等一批农村学校,破解了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


“在家门口上好学”一度是赖美静为代表的乡村孩子妈妈的“愿望”。如今,这个“愿望”在泸溪县变成了现实。


落实立德树人,强化师生爱国主义教育。


■ 狠抓师资力量均衡 让教师安心


“在这里教书待遇不错,发展空间也好,现在很安心,好好干,一定有奔头。”泸溪县第二中学青年教师刘利多谈起自己的教书事业,干劲十足。


刘利多毕业于武汉大学,毕业后,曾在省城长沙一家私企就业,工资待遇也不错,这让他决定来泸溪教书之前一度犹豫不决。


“县里发放5万元的安家费,学校安排了一套住房,还有班主任津贴、农教补贴和绩效奖。”刘利多说,虽然学校在乡镇,但待遇比县城教师要高,每年存款比在长沙工作还多些,让他很有优越感。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如何让优秀教师“引得进来”“留得下来”“安下心来”“扎下根来”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道难题。为破解这道难题,泸溪县多措并举,全力优化教育环境。


开展学生心理疏导教育,化解烦恼促进心理健康。


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决定》,从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高校和国家985、211类师范高校引进了高学历人才52名。实施定向培养,向湖南第一师范等定向培养生351人。


实施教师待遇保障、工作条件、人文关怀“三个留人”激励机制,农村教师补助制度,每年财政斥资1600万元,惠及全县2100名教师,为村小教师每人每月补助1400元,农村中心完小、初中教师每人每月补助600元。此外,建成了教师公租房2665套,使农村教师住有所居。


举办国培、省培、州培、县培、校培“五级联动”全员培训和班主任“烛光工程”培训。每学期组织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到山东济南的名校挂职跟班学习。加强名师培养,按学科建立名师工作室,开展名师、名校长评选活动。目前,全县有州、县学科带头人60人。


实行评先评优倾斜政策,每年将80%的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指标分配到农村学校,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呈现出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倒流”的良好态势。


开足开齐实验课程,激励学生探索微观的奥秘。——小章乡黄泥冲村学校


■ 实现教育质量均衡 让学生开心


“城里学校的教育质量比乡里学校的肯定要好”——这大概是当前绝大多数老百姓的共识。这一“共识”也是长期以来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一个“现实”。


如何打破这一“现实”?


泸溪县第三中学位于该县兴隆场镇,作为一所乡镇中学,该校教学质量一直徘徊在全县的中等偏下水平。


“我们学校和城里教育质量较高的白沙中学结成对子,在他们全方位的帮扶下,短短两年,我们跨入了全县年终目标管理和质量评价‘双优’行列,今年有2人考上免费师范生、20人被泸溪县第一中学录取,得到学生家长普遍好评。”泸溪县第三中学校长黄国荣说。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泸溪县思源实验中学


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协作机制是泸溪县推进教育质量均衡发展的一大创举。“结对帮扶”按照“以强带弱、深度融合、全面帮扶、捆绑考核”的原则,以5年为一个周期,每所城镇优质学校,对口帮扶1至2所农村薄弱学校,推动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以前在乡镇中学很难考起县里的好学校,现在好了,乡里学校教学质量也非常好,今年我就考上了泸溪县第一中学,非常开心。”邓湘菲说。


邓湘菲家住泸溪县兴隆场镇烂泥田村,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他乡,她和奶奶相依为命,是建档立卡户。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她如愿地从泸溪县第三中学考入县一中。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让泸溪县成千上万个像邓湘菲一样的农村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让他们有了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泸溪县白沙中学




来源|团结报

作者|特约记者 向晓玲 通讯员 袁绍仁

编辑|刘娜

监制|陈昊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




■ 全国百家媒体社长总编将聚湘西,要干啥?

■ 手绘|湘西旅游地图大全

■ 人社部:10月1日至4日加班,3倍工资!

■ 湘西一周热点(2020.9.13-9.1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