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来栖凤湖:置一方茶席 与山水相逢
船头吹火与竹里飘烟的胜境,方为古丈茶与所有茶的归宿。
壬寅年小满前一天,和月朗风清的人来到栖凤湖。
我们瞬间就被湖光山色所包裹。在一百六十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之上,山丘绵延,湖水碧润,山山水水缠缠绕绕,恣肆铺排,看得人心旌摇曳。
还有那优雅的湖岸线。我爱看世间所有山水交界处的线条,它们将石的坚硬与水的温柔区分又融合,如此,世间万物方不混淆,方不冲突。
无水之山,少了灵性;无山之水,缺了厚重。
来栖凤湖,观山,临水,可厚重精神,可照澈灵魂。
初夏的栖凤湖,满眼都是绿;湖岸线绵长而优雅。
还有那一派夺人眼球的绿。
湖是绿的,水是绿的,树是绿的,草是绿的,所有的绿相互辉映,竟把身置其间的人都照射得郁郁葱葱、蓬蓬勃勃。
春天的绿留存着冬的印迹、冬的气息,还有丝丝缕缕的残与冷,而深夏的绿又太过浓与沉,因缺乏丰富的层次而无跳跃之感,那么,初夏的绿是最好的。
正是枇杷金黄杏子肥时。
栖凤湖的绿,正如“小满”,将盛未盛,小得盈满,虽为小确幸,实为大圆满。
节气里的生命智慧,终究来自于大自然里的兴衰轮回。
人,再忙再累,也应该寻找机会脱略尘俗,来到大自然间,与山水草木对话。
壬寅小满前一天,云约最美茶乡,共享古丈毛尖。
何况,这一方山水之中,还有古丈茶。
“高山云雾出好茶,古丈毛尖香又甜,君若品上这一口,从此伴你走天涯。”铃儿姑娘歌甜人俏,立于栖凤湖畔,以一曲山歌演绎家乡的美、古丈茶的好。歌声经由网络飞抵千万人的耳朵与心灵,那秀丽的山水、那温暖的茶汤,既解了游子思乡愁,又魅惑着寻茶人的心。
曾和三五好友,在乾州古城梅花树下设过赏花茶席,也在吕洞山傍海村的高山上置过吟诗茶会,细想,人生就缺这一方与山水共相逢的茶会。
带一张琴,携一本书,背一壶茶,来栖凤湖置一方山水茶席吧。
七分茶品,三分打扮。高大上的包装瞬间提升关注度。
栖凤湖内小岛星罗棋布,岛岛相连又或是各行其是。
可择一处,铺席支炉,汲水烹茶。席地而坐,看炉烟袅袅,观茶叶腾挪,闻茶香氤氲,周遭,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
青年时,我醉心于或浓烈或妖娆的酒;人时过半,我爱上了蕴藉深沉的茶。
栖凤湖畔,煮水烹茶。茶汤清亮,叶底柔软、肥厚、均匀。
茶立天地间,沉默无语,却在在处处饱含着智慧。它历经火与金的磨砺而诞生,又遭受沸水的浸泡而芬芳,初尝浅浅淡淡,清清爽爽,再品回味甘甜,意蕴无穷。一杯茶的前世与今生,教会我隐忍精进、包容博大、惜时惜缘、敬人怜己。
茶,生于自然,便要归于自然。如此,茶室的格局于茶而言,确是小了;如此,松风下、花鸟间,船头吹火与竹里飘烟的胜境里,方为古丈茶与所有茶的归宿。
栖凤湖,便是茶的归宿之所,亦是人间的殊胜之地。
喝一杯茶,抚一曲琴,翻几页书,放下一段生死别离的前尘往事,忘却一段撕心裂肺的情感纠结,往后余生,必是要常来栖凤湖的,必是要以古丈茶为伴的。
带一张琴,携一本书,背一壶茶,来栖凤湖置一方山水茶席吧。
世间种种美,有的可以走进,有的只能远观;世间种种情,有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有如“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的。
虽说距离是美,但若遭遇后一者,终是意难平。
人终其一生,都在挣扎着突破藩篱,努力寻找一处没有羁绊的风景和一个可以走进的人。
人心总是设了重重的机关与屏障,但栖凤湖没有围墙,不收门票。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来源|湘西网
图文|石健
编辑|杨世芳
监制|陈昊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