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人民中去!
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5月25日上午,团结报社、湘西州文联来到花垣县十八洞村,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联合开展“思想大解放 到人民中去”主题采访采风暨主题党日活动。
重温 感受
团结报社、州文联党员干部首先来到“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精准脱贫之路展厅参观,重温十八洞村脱贫攻坚之路,感受十八洞村的变化。
座谈会现场
在十八洞村部会议室,大家就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举行座谈。
座谈会上,团结报社编辑记者、州作协作家、吉首大学教授学者、自媒体人,深入探讨《讲话》的历史影响和时代意义,共同交流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工作实际,就新闻报道、文艺创作如何走进群众、贴近生活,如何将创新精神贯穿新闻报道、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如何深入挖掘素材、发现题材,讲好湘西故事等方面进行交流讨论。
团结报社社长、总编辑机关党委书记田应明
一、从历史维度来看,《讲话》的指导地位不可撼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来确定文艺运动的方针政策。80年来,《讲话》始终指引着党的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事业,为中国革命文艺指明正确方向,中国新文艺发展道路有了前行明灯。
二、从影响范围来看,《讲话》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号角。从诸子百家到百家争鸣,从神州东方到遥远西方,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文艺工作者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始终要抓住文艺根脉,注重从时代之变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走进百姓的心里。
三、从现实发展来看,《讲话》是新时代文艺实践的耀眼坐标。生活是艺术唯一的源泉,文艺工作者要永远在生活之中,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不懈学习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湘西州文联副主席州作协主席黄挺
他详细为大家介绍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号召全州作家在新时代传承为人民写作的精神,明确文艺向度,向人民扎根,向人类铺展。
团结报社编委、影视中心主任采编三支部书记周胜军
一、重温《讲话》,把握要义,深谙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艺术工作要自觉坚持“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文化权益作为开展文化工作、繁荣文化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眼望苍穹,脚踏实地,建功新湘西。要坚新闻理想,端正态度,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坚持“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获取鲜活的新闻源,践行“走转改”(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才能写出接地气、冒热气的作品,增强“四力”(脚力、眼里、脑力、笔力),才能捧出接地气、冒热气、有思想、有品位力作。文学艺术界、新闻界当以湘西崛起为己任,为时代讴歌,为人民群众的幸福鼓与呼。团结报社《文旅周刊》自2021年4月18日创刊以来,突出策划,深耕细作,是团结报社处时而思、顺势而谋、应事而为推出的全媒体产品,是重温《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我们将全心全意为广大游客服务,为湘西人民服务,为湘西发展服务。
团结报社编委、湘西网总编辑
湘西网支部书记岳跃强
8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阐明了文艺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80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今天,我们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就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承和弘扬《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更好鼓舞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具体到我们新闻媒体来说,就是要“问三谁”“正三观”“做三一”。“问三谁”就是问“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我们是党媒工作者,为了党和人民,依靠党和人民。“正三观”就是要为了党和人民,树立用户观、产品观、服务观。“做三一”就是要织牢“一张网”,下好“一盘棋”,打造“一片红”,在国内和国际讲好打造三区两地、建设五个湘西的精彩故事。
湘西州作协常务副主席
吉首市作协主席钟运军
时至今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我们每一个文艺工作者,仍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我对此深有体会,文化艺术源自生活,源自人民大众,源自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进入到了新的时代,我们仍然离不开《讲话》精神,离不开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文艺工作导向问题,文艺为谁服务问题,内容和形式统一问题等。《讲话》有着如此丰富的精神养料,我们文艺工作者在创作的道路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同时,也只有不断汲取这些养料,才能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湘西州作协副主席
青年文学委员会主任胡建文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地阐明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是一盏关于文艺创作的指路明灯。《讲话》强调,我们的文艺都是为人民大众的,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我们的作家,特别是因为阅历有限,生活积淀还不够深厚的青年作家,应该以《讲话》精神为指引,走出书斋,走出自我的小天地,到人民中去,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汲取丰富的创作源泉。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接地气的厚重的作品,写出有灵魂有温度有生命力的作品。
湘西州作协副主席
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阳明明
今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已经整整80周年了。80年,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彰显了《讲话》的深邃。在文艺到底是为了谁,在文艺要怎么为,在政治与艺术的关系等问题上的论断,到现在看,依旧切合实际,依旧具有高度的指导意义。所以说,《讲话》是文艺内在规律的体现,也是对我国文艺历史和国情民情的深刻思考和总结。身在新时代,作为文艺工作者,特别是网络文艺工作者,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讲话》精神显得尤为必要。作为一名创作者,时刻都要牢记,作品是为谁而写,是站在什么立场上来创作的。只有厘清了这一观念,澄清了自己的创作动机,作品才能站得住,才能走入大多数人的内心,才能被历史所接纳。
采访 采风
会后,团结报记者、州文联作家围绕十八洞村“全域文明创建”“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美丽湘西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等内容,进行了采访采风。
在“爱在拉萨”农家乐里,州作协报告文学专委会主任、团结报全媒体记者彭宁正在倾听村民杨秀富讲述他儿子杨英华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到西藏支教的故事。
在巾帼茶艺社里,团结报全媒体记者阙志明正在采访隆玲,向她了解当下她们是如何提高生活品质,提升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的。
来到十八洞村苗绣基地,四名绣娘正忙着飞针走线加工苗绣订单产品,一幅幅精美的苗绣展示作品让人目不暇接。湘西网首席记者吴宜芝正在向基地负责人石顺莲了解十八洞村苗绣产业的发展现状。
走进十八洞·地球仓悬崖生态酒店,这里的客房全部建在悬崖上,鸟语花香,高山峡谷遥相呼应。工作人员杨云秋正在为团结报全媒体记者刘琪洲介绍民宿的运营情况及未来规划。
近年来,十八洞村先后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A级景区”,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等,团结报全媒体记者田华就红色研学游发展相关情况向景区营销总监高张华进行了解。
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
十八洞村正进一步努力探索
“可复制”的乡村振兴经验
期待通过这次的采访采风活动
可以看到更多村民们在
乡村振兴新征程中的精彩故事!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看今日活动直播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来源|湘西网
文字|滕佳
摄影|杨贤清 陈昊
直播|黄谆 吴宜芝 张衡 孙莹 陈岚
编辑|杨世芳
监制|陈昊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