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连发两文重磅推介湘西
4月16日,新华社客户端发布两篇报道推介湘西。其中,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刊发了《湖南湘西:“三杯茶”里的乡村振兴》一文,展现了湘西州讲好以黄金茶、古丈毛尖和莓茶为代表的“三杯茶”的故事,进一步提高茶产业质量效益,致富当地百姓。新华每日电讯刊发的《里耶秦简:探索中国首个大一统王朝的生活全景》一文,聚焦里耶秦简的发现、挖掘、识别与保护,展现了筚路蓝缕的考古奇迹。
”
新华社客户端截图
湖南湘西:“三杯茶”里的乡村振兴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张玉洁 鞠银河 林建杰
春光明媚,位于武陵山脉腹地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茶山青翠,茶叶吐绿。茶农们挎着竹篓,三三两两分散在茶园里。
近年来,湘西州坚持把茶产业作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截至目前,全州以黄金茶、古丈毛尖和莓茶为代表的“三杯茶”茶叶总面积达91.7万亩,年产茶叶1.98万吨,综合产值98.2亿元。全州涉茶人员超60万人,覆盖脱贫人口20万人。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虢正贵介绍,为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湘西大力弘扬茶文化,做优做强茶产业,不断提升茶科技。将茶叶产业纳入乡村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讲好以黄金茶、古丈毛尖和莓茶为代表的“三杯茶”故事,进一步提高茶产业质量效益,致富当地百姓。
莓茶因加工后茶身白霜满披得名,永顺县山高谷深、云雾缭绕,加上红砂岩土壤环境,是莓茶黄金产区。
在永顺县三角岩村莓茶种植基地,村民穿梭在田垄间,覆膜、扦插,忙着种植经济价值更大的新品种“紫莓茶”。
“莓茶采摘期长,可从4月采到10月。目前全村200亩莓茶,不仅拓宽了村民的收入渠道,也为产业振兴注入了新动能。”三角岩村驻村第一书记熊晓谦说,为大力发展莓茶产业,州县出台了系列支持政策,还提供了产业发展资金,村里计划利用20万元帮扶资金将莓茶进行更新换代,为村民带来更大效益。
为了助力富民“莓茶经济”,永顺县大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先后开发出莓茶黑茶、莓茶花草茶、速溶茶等茶产品。“去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收购种植户莓茶1800万元,合作农户收益良好。”公司董事长王少甫说。
黄金茶是湘西州古老的地方珍稀茶树种质资源,湘西州成功研究出黄金茶快速育苗技术和覆膜栽培快速成园技术。“苗周期由13个月缩短至6个月,成园时间缩短至2年,比传统技术提早1年以上。”湘西州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史春枝说,2018年至今累计繁育黄金茶高质量营养钵苗1亿株以上,推广高标准种植快速成园技术15万亩以上,加速了湘西标准化茶叶基地建设进程。
2024年4月6日,游客到隘口茶园旅拍采茶。吉首市委宣传部供图
吉首市隘口村是黄金茶的发源地之一。走进村内绿意葱茏的茶垄间,三五成群的游客在拍照留念。司马茶居民宿餐饮部部长张彩霞从春茶季开始,已经连续忙碌了一个月。
茶香手撕鸡、茶香青团、茶香小鲜肉饼等,张彩霞用村内采摘的黄金茶制作出一道道鲜美茶餐,受到游客好评。“餐厅总共12桌,旺季一天翻台40多桌,毛收入一万元,根本忙不过来!”她笑着说。
通过茶旅融合发展,隘口村已成为湘西州乡村振兴示范村。目前,全村共发展黄金茶2万亩,年产值超1亿元。“我们村山多地少,曾经三餐难饱。种植茶叶后全村人均年收入已超过3万元。”隘口村党支部书记向天顺说,自从有了茶产业这个“金饭碗”,过去外出的村民基本都回来了。
据悉,为更好地保障采茶旺季用人需求,吉首市在6条重点涉茶村寨线路增加了运力保障。
如今,茶文旅融合发展已成为湘西州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近日,“千年茶乡”古丈县的茶文化博物馆迎来了今年第一批研学团队。通过讲解员的详细介绍,古丈县第三完全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们系统了解了古丈毛尖种植的历史渊源。参观结束后,学校还鼓励家长带孩子们到临近茶园近距离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古丈县青竹山茶业基地负责人瞿继团认为,茶旅融合科普研学市场广阔。“古丈毛尖制作工艺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种茶是我们这边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希望通过研学活动,让更多学生传承茶文化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
2024年4月16日《新华每日电讯》5版截图
里耶秦简:探索中国首个
大一统王朝的生活全景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翟翔 张玉洁 鞠银河 林建杰
春日,位于武陵山深处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酉水河静静流过,两岸绿意生机勃勃。古时,这里挽荆楚而通巴蜀;今日,湘西州是湘、鄂、渝、黔四省份交界之地。
这个小镇,因为2002年一次配合水电站建设而展开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为世人瞩目。这里出土了总计3.6万余枚、书有20多万字秦简,是史书并未记载的洞庭郡迁陵县的行政文书档案,写下了秦朝的方方面面,也写下了中国考古史辉煌的一页。
“20世纪80年代,因当地村民取土烧制砖瓦屡有战国墓葬随葬品发现,几年后当地文物部门清理发现战国墓葬52座,自此我便一直在附近寻找古城址,2002年里耶秦简的出土,印证了我的判断。”考古专家、里耶古城一号井发掘工作的主持者龙京沙说。
2002年的抢救性发掘中,探明这座古城残存面积20000平方米,在工程中心区距离地表1.1米的位置,一个东西长4米、南北长5.5米的椭圆形大坑出现,坑内满是青膏泥,再往下,是2.1米见方的方形木框。
“最初推测窖藏的可能性较大,但打下去5米仍未见底,才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口古井,最上部为淤泥和陶片、漆木器残片等生活废弃物。6月3日,地下7米的淤泥在浮选中发现了黑乎乎的简牍残片,上面写有文字。当时感觉热血全涌进了头脑。”22年过后,龙京沙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到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延续仅10余年。由于史料稀缺,这段历史留下了不少待解之谜。里耶秦简,犹如一部秦朝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为秦朝历史注入了生命,填补了记载空白,让千年时光后的人们清晰地看到中国首个大一统王朝运转的面貌。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春龙介绍,17米深的井内发掘出的秦简有1.8万枚带字,时间跨度从秦统一六国的前一年到秦灭亡的前一年,覆盖了政治、军事、民族、经济、法律、文化、邮递、医药等诸多领域,数量超出此前所出土秦简的总和,纪年完整、资料详实,在考古学中极为罕见。
从最初发掘时的照片来看,这些简牍已呈黑色,与博物馆展柜色泽如新的简牍相差甚远。
井中的里耶秦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张春龙回忆说,发掘现场的木质简牍如沾了水的饼干,竹简如煮过头的面条,极其脆弱。
“依堆积的自然层理逐层发掘,并进行编号、清洗、脱色、拍照、脱水等流程,再用有机玻璃封存包装,整个过程历时近7年。”他说。
张春龙几乎独自承担了简牍文字的识别工作,五卷的里耶秦简释读已出版两卷,最后三卷也进入出版阶段。“认真辨识一遍需要一年以上时间,而且还需要反复校阅。”他说。
从简牍内容及考古成果看,里耶曾是楚国西南边陲军事要塞,秦时被沿用作洞庭郡迁陵县县治,成为了粮秣兵甲重要的中转站和补给点。在张春龙的释读下,两千多年前的小城往事历历在目:
——流动人口经过关卡需凭“身份证”放行。通关文书上面写明持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肤色、身份等,以便核验。
——地方吏治严密。他们每年接受考核,履历被称作“伐阅”;在记录出勤考核的简牍上,同一职务的官吏出勤天数相加恰好是一整年;集中办公时间为早上7点到下午5点,往来公文接收与发出都有详细记录,精确到时、分,一些收发时间显示,他们会“加班”至深夜。
迁陵县吏员按律令办事,每月一日接受刑徒、奴隶买卖登记。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官吏工作中的失误会被追责。简牍记载了对几位官吏数千钱至上万钱的罚款,情节更严重者则入刑,而当地普通工人一天的工钱才有8钱。
——官吏在食堂吃饭需使用“餐卡”。餐卡以打叉或画圈标记,食物是小米和稻米煮成的粥。如果出差或未出勤,可以领取食物回家。
这是官吏饭卡。里耶秦简博物馆供图
——今天儿童启蒙背诵的乘法口诀,在2200年前就已经存在。“九九八十一”“二八十六”“二半而一”……秦人乘法口诀与今日有着惊人的一致,推测是计算土地面积、税收时使用。
——邮驿系统完备。为了确保公文的机密性,秦人会在写有公文的简牍上覆盖一枚叫“检”的木板,用绳子捆扎后,敷上封泥,盖上负责官吏的印章,写上收发地址等信息。书有“迁陵以邮行洞庭”的简牍,可能是中国最早的“信封”。中央和郡的政令能够下达今天仍很偏僻的迁陵(里耶),迁陵的文书能够下达乡村以及上送洞庭郡或咸阳,体现了有效率的国家管理效能。
书有“迁陵以邮行洞庭”的简牍,可能是中国最早的“信封”。翟翔 摄
——这里的蔬果有巴葵、芹、韭、冬瓜、橘,还有种名为“枝(枳)枸”的枣子。其中,冬瓜和枝(枳)枸是给秦始皇的贡品,当地甚至还设置了“橘官”。在古井中,第七层出土的植物标本还有核桃、葫芦等。它们都是迁陵居民的常见食材。
——重视耕地增加,把开垦荒地面积的多少作为衡量政绩的标准和征收衣民赋税的依据之一。祠先农是重要的祭祀典礼,通过官府提倡和表率达到劝客农桑的目的。
——一斗祭祀后的猪肉约为2.7钱,而为解决虎患被打死的老虎肉价高达20钱。
——腊八节似乎在当时是个比春节更重要的节日。官吏们会举行名为“嘉平”的仪式,分配食物和酒水庆祝。一位官吏曾因为没有分到酒而提起抗议。
——县城有位名“静”的医生,受命于县署行医,还开过“令金伤无瘢方”的药方。受创伤经过医治而不留瘢痕,当为良方。
秦统一后,结束了数百年的战争,社会相对稳定。迁陵一度经济繁荣,热闹非凡。一个时代的图景浓缩于一个县,一个县的历史又浓缩于片片简牍。这些秦简无声地展现了秦代的县政运行和社会生活,通过这些简牍,基层小吏和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跃然简上,栩栩如生。
关于这些简牍为何被抛入井中,学界仍有不同理解。有学者认为,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起义后,战火蔓延至迁陵,当地官吏出于保藏目的,在很仓促的时间内将一些生活垃圾和办公文书一次性埋入井中;也有学者认为,战火蔓延中,这里的官吏无心工作,长时间将此井作为废物处理处,无心之举,成就今日的考古奇迹。
“千年来,人类不懈追求生存与繁荣,秦人筚路蓝缕的努力使我们今天仍能感受到他们的艰辛。我们的文明是几千年传承的成果,能将之保留至今实属不易。”张春龙说。
步入古稀之年的龙京沙依然亲自指导学生,他最年轻的两位弟子都是“95后”,一位还是曾在欧洲留学的“海归”。
2024年4月8日,龙京沙在里耶秦简博物馆凝望2004年秦简发掘现场的照片。翟翔 摄
“考古工作者最大的满足源于后人对我们的判断的证实。我们这一代人花了几十年时间证明了秦代古城的存在和它方方面面的细节,我们的后继者们将继续这项事业。”他说。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杨世芳
二审编辑|吴宜芝
终审编辑|陈昊
监制|岳跃强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
■ 干部任前公示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