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从虚空到真实 ——《传道书》鸟瞰
深度文章
Deep article
」从虚空到真实
——《传道书》鸟瞰
文 张远来
《传道书》属于圣经五卷智慧书之一,在希伯来文圣经中被收入“圣文集”的“五卷MEGILLOTH”,是以色列人例定在住棚节宣读的书卷(以色列人会在他们不同节期宣读“五卷”)。传道书在希伯来圣经和以色列民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它同样也是圣经中最难理解、被误读最多的书卷之一。要正确理解这卷书的意义,必须首先理清三个概念:传道者的身份及其教训的性质、传道书所言虚空之本意、传道书的主题及其宗旨。
一、传道者的身份及其教训的性质
《传道书》开宗明义直指作者的身份和作者所传讲信息的性质:1:1-2,“在耶路撒冷作王,大卫的儿子,传道者的言语。传道者说……”符合这一条件的大概只有所罗门,研究希伯来圣经的专家对此少有异议。但我们在此要理清的是“在耶路撒冷作王,大卫的儿子,”是以什么样的身份在讲述这一篇信息的(传道书是一篇主题清晰,一气呵成的讲道),这一身份又代表着什么?本卷书作者首先点明他不是以王者的身份、非以宗教领袖的身份、也不是先知的身份,而是以传道者的身份在宣讲。《当代圣经》则更加简洁明了地翻译为:“我是大卫儿子、耶路撒冷的王,现在以传道人的身份和大家一同作人生之探索”(1:1-2)。我们知道不同的身份所传达的意向是不同的。传道者这一身份在圣经中是较为特殊的,在和合本及原文希伯来语圣经中“传道者”一词整本圣经只有七次,都出现在《传道书》中(传1:1;1:2;1:12;7:27-28;12:8;12:9;12:10)。“传道者”在希伯来原文圣经中的意思是“召集大家聚会并训以言辞的人”。传道书的书名即来源于此——向人群说话的人。在旧约时代,以色列民的领袖型人物时常召集百姓集体学习上帝的话语。比如摩西在离世前曾在约旦河东的摩押平原召集百姓学习律法(申1:1-5);以斯拉曾召集被掳回归的犹太人学习律法(拉8-10)。不过其中也有些许差异,即前两者侍奉的性质是传讲和解析律法,而传道者的角色和侍奉的性质是召集百姓基于律法的精神,为大家讲解人生哲理。故《传道书》其实是以诗歌体撰写的哲学书籍。
在不同版本的圣经中,“传道者”有不同的翻译,比如:老师、传道人;英文版本的圣经有更多的翻译,如:Teacher(教师)、Preacher(传道人,传讲和解析上帝话语的人,今天在教会的各类神职人员可以笼统称为传道人preacher)、Philosopher-哲学家,这个词使我们想起古希腊社会及印度、中国很多从民间兴起的哲学大师,他们一般带领一批学生,教授哲理课程。比如苏格拉底、伯拉图、亚里斯多德、孔子、释迦摩尼等。从某种角度看,传道者做的其实就是一个类似希腊哲学大师,教授人生哲理的工作,但不同的是,传道者传讲信息是立足在摩西律法精神这一天启的标准上,而希腊等哲学大师的教诲则是一种社会哲思。不同译本对“传道者”一词的翻译不同,它们没有一个词可以完全表达出希伯来民族传道者这一特别的身份和侍奉,也正是因此才会翻译出不同的名词。它们都表达了传道者身份和侍奉的部分内涵,但难以言诉其完全的本质,当我们将这些词汇综合在一起的时候,便更加容易理解传道者的身份和传讲信息的性质了(这一原则适用于释经学)。即他不是先知,也不是律法条文的解释者,他们只是在基于律法的基本原理,讲解人生的智慧。
从犹太人对旧约的分类或许更容易看出传道者与一般先知和五经作者的区别,希伯来圣经的分类比基督教更基于圣经内容及作者侍奉的性质:律法(摩西五经犹太专有名词叫托拉TORAH)、先知①和圣文集①。律法在圣经和犹太人的信仰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它直接来自上帝给摩西面对面的启示,它不同于一般先知的启示。圣经记载,上帝曾宣告:“你们中间若有先知,我耶和华必在异象中向他显现,在梦中与他说话。我的仆人摩西不是这样,他是在我全家尽忠的。我要与他面对面说话,乃是明说,不用谜语,并且他必见我的形象。”(民12:6-8)。上帝说这段话是在责备摩西的姐姐米利暗和哥哥亚伦,他们把摩西当成了普通的先知,而忽略了摩西侍奉的特殊权威。耶和华上帝要在此强调的是,摩西的属灵地位超过一般的先知,上帝给他的启示是面对面完成的,是明说而非如谜语。故由上帝启示摩西所写下的摩西五经在圣经中也照样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它们是圣经中最早写成的书卷,也是最有权威的书卷,它相当于圣经中的“宪法”。其次是先知书。先知书是由上帝启示先知们记录的书卷,由于启示的特殊性,上帝要求他们记录上帝的默示,先知们对他们所记录的并非完全理解,比如但以理曾无法明白上帝给他的启示(但8:15),这一点与摩西是有区别的。而且判断先知书的权威性要看它是否符合摩西五经的教导(参申13:1-5)。故先知书同样出于上帝的默示,但其权威地位在犹太人的观念里是次于律法书的。希伯来圣经的圣文集便是基于律法和先知的基本精神进行的人生哲思,作为圣经中的经卷,它同样出于上帝的默示,同样具有权威,但我们不可以把它的每一句话都当作“教义”。比如《约伯记》中众多的对话,你不能将他们自己的观点都当作上帝圣言的启示。这就是传道书(圣文集)与摩西律法及先知书的区别——传道书并非严肃的教义!它们不少是记录了个人的经验。
从我们对传道者身份和侍奉性质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传道者所传讲信息的特点:不同于先知直接所受的天启的启示(特殊启示),传道者的言语是一种对人生自然规律的观察(自然启示),两者性质不同。
二、传道书所言之虚空的本意
“虚空”一词在短短12章的《传道书》中重复过39次(见詹逊的《旧约精览》,和合本是33次)之多。但什么是虚空?若非深究其意,我们就会对它有种模糊的负面的感受。虚空首先不是一种教义,也不完全指人的空虚感,它是指人失去上帝后,那种心灵的失落。几个常见英文版本的圣经分别译为:vanity(无价值的、无益的、不满意的)、meaningless(无意义的、无动机的)、useless(无用的、无效的)、formless(难以明状的)、futility(uselessness、pointlessness无效、无用、无益)……BBE直译为all is no purpose——一切都是无目的的。从这几个词的词义,我们基本可以理解,虚空不是说人生不重要,而是人生是一个过渡到真实的过程;虚空并非仅仅强调一种精神上的感受,而是在现实生活中人生实在的困境,人试图去满足这种困境,但最后却发现一切的努力都是白费心机。它意味着失望和梦想的破灭,一种徒然和空洞的感觉,一种在经历种种失望后的无望的失落。换句话说,我们需要一种超越、超脱,但无论我们在自身之内怎么努力,我们都没法超脱——这种力不能及的困境以及因为无能为力面对这种困境的失落感,就是作者要表达的虚空。
那么,人生到底需要一种怎么样的超脱呢?其本质又是什么呢?这几乎是所有宗教和哲人致力探讨的问题,但似乎只有传道者才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eternity,或者永远,永恒性)安置在人心里。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传3:11)。说浅白一点就是:神使万事万物在其最合适的时间发生,神让万事都互相效力,神原造的一切都甚美好,而且赋予了人永恒的意识,而且人不仅有这种意识,也实在就有永生,可惜人在犯罪时失去了永恒。但人的心里一直有永恒性的渴求,人有超越朽坏的盼望,没有永恒,人就不会满足。因此,当人类失去永恒时,他们便试图从物质的、现世的功名利禄、抑或艺术、享乐中寻找永恒的东西,或者希翼借此掩埋对永恒性的需求。但所罗门告诉我们,这一切的努力都是虚空——白费力气!所罗门在传道书中曾详细列举了至少十类他曾经努力追求以满足永恒性的东西,它们包括:智慧知识(2:15-16)、劳苦奋斗(2:19-21)、理想美梦(2:26)、竞争以超越他人(4:4)、财富繁华(4:8)、声名美誉(4:16)、金银财宝(5:10-)、妄想虚度(6:9-)、轻浮狂欢(7:4-)、死后受抬举(8:10-)、男女的爱情等等。不过这一切都让所罗门深深失望——虚空!有趣的是,所罗门在爱情上的感悟似乎最深刻,传统认为所罗门年轻时写下《雅歌》,所罗门称之为歌中的雅歌,那时所罗门盛赞爱情如死亡之坚强,称佳偶是山中的百合花,在众女子中如玫瑰花在荆棘中,对爱情可谓充满了期待和盼望;中年的所罗门热衷智慧,写下《箴言书》,这时的所罗门绝口不提什么爱情,相反对女人又有了新的评价:宁可住在房顶的角上(旷野),也不愿与争吵生气的妇人同住(见箴言21:9,19;25:24);晚年的所罗门写下《传道书》,就在他纵论智慧的第七章,却突然又大发对女人的感慨:“26我发现(find遇到、见到)有些女人比死亡可怕。她的爱情像陷阱,像罗网;她拥抱你的手臂像一条锁链。蒙上帝喜悦的人得以逃脱她的手,但她要抓住罪人。27传道者说∶这是我寻求答案时,一点一点发现出来的。28我想找出其他答案,但找不到。在千名男子中,我可以找到一个可敬佩的,但在女子中,一个也找不到。29我所学到的只有一件∶上帝造人原是很单纯的,但是他们把自己弄成这么复杂(传7:26-29,现代中文译本)。看来晚年的所罗门对所谓爱情是彻底失望了!所罗门一生至少娶了一千个妃嫔,他说我没有禁止我眼所欲的,也许每一个女人都曾让他心动过,但到头来却发现“比死还苦”!一切都是虚空。这就是所罗门要阐述的:人心真正的渴望是永恒,日光之下一切的努力,对满足人永恒性的需要都是徒劳无益(虚空)的。
奥古斯丁在他的《忏悔录》中也有同样的感悟,奥古斯丁前半生声色犬马,贪功名利禄,甚至企图寻找神秘宗教来满足他莫名的虚空感——就是所罗门所讲的安置在人心灵的永恒,到头来他终于感悟:“祢为祢自己创造了我,如果我的心不在你里面安息,就得不到安息。”继奥古斯丁以后还有两部著名的《忏悔录》,一本是法国启蒙运动先驱之一卢梭的,一本是托尔斯泰的,前者试图以人文精神自我满足,将上帝驱逐出人类的心域,强调在自然中寻找人性的淳朴,以自我解决自己的问题,是反理性的理性主义;后者则在上帝的救赎和自我的忏悔中找到了真正可以满足心灵永恒性的实在。奥古斯丁和托尔斯泰的《忏悔录》都是基于真实的生存体验,而卢梭的《忏悔录》实在是理性主义下的另一个心灵的陷阱。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则把人心永恒性不得满足的虚空形容为一种空洞:上帝在造人时把一个真空留在了人心,除非上帝自己住在人心,否则,人永远不会满足。
上帝原本创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的世界,有永恒性的人,为何永恒会变成一种虚空呢?追根求源,还是因为罪!当初亚当夏娃在伊甸园没有犯罪以前,他们的生活是美好的,永恒就在他们里面,那里没有虚空。当人类犯罪试图以自我的独立来代替与上帝的联合时,人便与永恒分离!上帝是永恒之原,背离了上帝,等于人割裂于永恒。失去了永恒,人突然发现人生原来竟是那么空虚,人们依旧渴望永恒,但却无可挽回地趋于衰败——虚空!诗人摩西晚年就曾叹息:我们经过的日子都在祢震怒之下;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我们一生的年日是70岁,若是强壮可到80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诗篇90:9-10)。就人生看人生,人生实在空虚。自亚当犯罪以来,空虚就成了人最本质的特性。人生如一趟西行的旅程,早晨我们发现希望就在眼前,可是任你怎么追赶,它依旧可视而不可及;中午希望变得渺茫,成了一个小点,似乎就在脚下,但一样触而不及;到了下午,人就基本见不到希望了!原来希望如影,见到是虚空,见不到也是虚空。人生一路走过,前瞻的尽头是死亡,回顾的一路竟写满了空虚。当上帝向犯罪的亚当宣告:“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时,虚空——衰败性便成了人生的定律。人无论怎么努力,都将无济于事(虚空)!于是传道者唉叹:“尘土(人的肉体)归于尘土,人往他永远的家去(死亡)。雨后云彩返回,看守房屋的发颤,有力的屈身,推磨的稀少,从窗户往外观看的都昏暗…….”(传12章)。人逐渐衰败,疾病缠身,到老了双手发颤,腰腿弯曲,牙齿稀少,眼睛昏花,耳朵发聋,自出生娘胎,人便开始了一条虚空——衰败的路。
不仅是人,保罗说:万物都伏在虚空(frustration灰心、沮丧、失意、挫折)之下!(罗8:20)。笔者以为保罗所言的虚空和传道书所讲的虚空是一脉相承的,两者都指向受造物失去永恒性后那种趋于衰败的本质以及面对失去永恒性后人类渴望永恒不朽,为之努力而又无能为力的无奈。传道者所言虚空的本质有两点:第一、用一切上帝之外的东西来满足人永恒性的寻求都是虚空的——没用的!万物的本质是虚空的——趋于衰败性的。然而,传道者所要告诉我们的并非仅此而止,他要告诉我们的是虚空人生的出路在哪?如何从虚空走向真实!这就是传道书真正的主题和宗旨。
三、传道书的主题及其宗旨
作为一篇教导百姓,特别是年青人人生哲理的讲章,谈到自己讲述这篇“证道”(《传道书》更像是公开证道,被人记录整理而成)的宗旨,作者开门见山地提出他写作的目的—— 查究在天下一生当行何事为美(worthwhile /good美善的,有价值的,值得的)(传2:3)。那么,查究在“天下一生当行何事为美”便是《传道书》的主题,查究“人生当行何事为美”的过程就是本书的写作线索。从《传道书》的结构和一段段独立而有联系的小段落这一写作特点看,本书更像是一次挥洒自如的讲道,由他人记录整理而成。虽然有时书中分题显得过于独立,即没有过渡性的连接词将彼此独立的分段连接,但抛开语言表面的“字句”,你就不难发现全书一个严谨的主题(或中心)——在天下一生当行何事为美!
那么,在天下一生当行何事为美呢?我们可以从书中的几个关键词看出作者关注的焦点。《传道书》中“虚空”一词出现过39次,“上帝”一词40次,“智慧”45次,“日光之下”29次(见詹逊《旧约精览-传道书》,大概是指旧约原文原词汇出现的比率,与和合本有所不同)。从这几个关键词,我们基本可以了解作者所要强调的传道者所传之“道”:总意就是要敬畏神!——日光之下,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努力对满足人永恒(eternity)的需要都是虚空的——徒劳无益的!真正的智慧是寻求上帝里面的满足。人生的总意这就是所罗门在上帝之外寻觅了一生所得出的答案!
从《传道书》的机构看,作者首先自我介绍身份和证道的性质(1:1-2);接着直指人生虚空的现实——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1章);随后作者用了自己亲身的经历来证明虚空及其所言虚空的本质——人及万物趋于衰败的必然性以及以上帝之外的一切来满足人永恒性需要的徒劳无益。作者用了大量篇幅谈及自己一生孜孜追求,而后被证明是虚空的东西,比如,名利、地位、智慧、享乐、财富……。最后作者告诉人如何走出虚空,步入真实。作为对整篇讲章的总结,作者总结到:
趁着衰老的年日未到,你还没有说“活着毫无意思”,趁着你年轻时,要记住你的创造主……
传道者是明智的;他继续把自己所知道的教导人民。他研究格言,考验它的真实性。传道者寻求激励人心的话,忠实地把真诚的话写下来……
一切的话都说完了,总结一句∶要敬畏上帝,谨守他的命令,因为这是人人应尽的义务。我们所做的一切,或善或恶,连那最隐秘的事,上帝都要审判。(传12:1-14)。
简单地说,作者著述的目的就是:
第一、要人少走自己以前走过的那些弯路,作者曾经试过了享乐、智慧、名利、爱情、财富、丰功伟绩——日光之下的一切他都曾经试过,但没有一样可以取代人对上帝的追求。用上帝之外的一切来寻找关于永恒的答案都是虚空!因此人要趁着年轻,衰败(虚空)的日子尚未来到,从一开始就要记念造我们的主。
第二、记录人生实况,讲述人世冷暖人情,教导百姓,特别是年青人有关人生的哲理。激励人从年轻时代就开始寻找人生的真义,在虚空的人生中选择合适的生活方式——在神所赐的日子里享受劳碌得来的好处(2:24;3:12-111113,22;5:18-19;9:7-9;11:8)及敬畏神。
第三、人的行为都有结果,上帝会对人生有终极的审判,因此人要一生敬畏上帝,这是人的本分。上帝才是人生的希望和答案。人的行为首先要审视是否合乎上帝的旨意,能否通过上帝的审判。
可见作者之意并非在强调人生的虚空,而是告诉人们怎样面对人生的虚空,由虚空进入真实——从现在开始就敬畏上帝。书卷一开始就点明了它的性质——传道者的言语!而在书卷结束时,作者再次肯定自己所言的实用性——“传道者是明智的;他继续把自己所知道的教导人们。他研究格言,考验它的真实性。传道者寻求激励人心的话,忠实地把真诚的话写下来。明智人的话有督责的功效,好像牧羊人手中那带着刺的牧棍,而他编纂的格言坚定不移,有如钉得牢固的钉子,都是人类的大牧者上帝所赐的。”(现代中文译本,传12:9-11)。
《传道书》伟大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的伦理价值,也在于它的神学意义。传道者经过观察与体验,得出人生虚空的本质,而又基于个人的体验与律法的精神,得出从虚空走向真实的途径——敬畏神。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基督教的救赎之途。虚空来源于创世记中记载的那个人类的叛离,当人类决定弃绝与上帝的合一时,虚空立刻成了人的命运。当上帝向始祖宣告: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这其实是对人之命运的宣告。当始祖被上帝赶出伊甸园的那一刻,人类就开始走向了一条虚空的不归路。虚空的权势直到耶稣的降临,才被第一次打破。耶稣来了,他宣告:“我来了是要叫羊(人)得生命(践踏了死亡的权势,而得到超越虚空的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超越亚当那个会背离的生命,约10:10)……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不再是无意义的劳苦愁烦)(太11:28)。”这便是作者所言敬畏神的意义之所在;也是奥古斯丁所说的只有在上帝里面才能得安息的原委。因为基督的救赎,所以我可以超越虚空的权势,得到更加丰盛的生命。传道者最后激励人不要总以自我为中心,要为神而活。而这一点到了耶稣时代,我们便更加清楚了它的意义。耶稣升天前曾颁布他的大使命——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太28:18-20),为神而活的真实意义就是肩负起上帝赋予我们的大使命——去!作者最后以上帝的审判结束:因为人所作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上帝都必审问(judgement审判,传12:14)。上帝将来会对我们每一个人进行审判,对那些肩负了耶稣大使命的门徒:圣灵和新妇都说:“来!”听见的人也该说:“来!”口渴的人也当来;愿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启22:17)。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太25:23)。圣经中的这几个“去”和“来”,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基督教救赎史的过程。而传道书对人生虚空与走出虚空的陈述宗旨,无疑正建基于这一信仰理念之上。这条路其实正是作者在无言中言说的一条从虚空到真实的路径!
《传道书》是作者行将走完人生之路,以一个哲学大师的视角对人生的观察与体悟。新约时代也曾有一个人在行将走完一生之际,表达了他的人生体验。值得玩味的是,前者一生奢华宴乐,名利双收,集智慧、权势于一身,将走完人生道路,回首过去,惊呼: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这与其说所告诫年青人,不如说是告诫他人之时对自己的一声叹息!而后者一生清贫困苦,衣不遮体,食不裹腹,身陷囹圄,面对死亡,却能笑对人生,庄严宣告: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提后4:7-8)。两者何以有如此差别?就是前者一生不知敬畏上帝,后者一生选择了敬畏上帝。这样看来,没有上帝,你满有智慧怎样?有权有势怎样?名利双收怎样?能叱咤风云,左右他人命运又怎样?到头来还不是要归你永远的家?无谓一句叹息:虚空的虚空……与其老大徒伤悲,何不趁着现在,记念造你的主?!
校对 琳、孟
美编 福
小小赞赏,大大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