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思考】宇宙微尘
国华:
在我所接触的内地青年中,你是少数特别的一个。从你的来信,发觉你凡事肯思考,已要往深里探讨,这使你快乐,也使你烦恼。对我们每天仰望的穹苍,很多人都习以为常;对我们生之为人,亦从不觉得需要感恩。你不但有孩童和诗人的赤子心怀,亦有科学家探知求真的精神。你读大学,首堂理论课的"微观世界"即已使你叹为观止,我相信你一路追寻的知识领域,必然使你不住发出赞歌。
有一天早上,你起来,发觉处身宇宙万物里,"我只是环绕一个中年星体旋转的行星表面上的一点微尘,而太阳系里的这个恒星(太阳),只是已有一百七十亿年的宇宙亿亿万万星体中的一个。我若将天上恒星昼夜数算,要数六千三百四十二年之久。宇宙广袤无际,光行速度每秒约十八万英。我若用光速去旅行,不过由这个星系走到另个星系,大约要经过二十万年。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渺小,感到寂寞。我是否一次机遇的巧合,在宇宙意外中飘流,毫无意义、漫无目的?化学家分析我主要由水组成,也蕴含了多量的炭,钙和盐。生物学家把我归在可交配的种类里。然而一棵杉树不会记得木星的直径有八万七千英里长,一头马也不懂领会哈雷彗星每隔若干年重临地球的奇妙旅程。我懂得观察、分析、欣赏、批评、创造、选择。我虽渺小,却感受到诗人说的:"我的受造奇妙可畏。我虽渺小,却是独特的,包括我这指模、面孔、自我。"
你的想法令我惊奇,也触发我更深一层去思考人之为何物的问题。
你是学化学的,如果以纯物质角度去化解人体,你会同意,人的价值不过是含有足以做七个肥皂的脂肪,做一枚中型钉子的铁质,溶在七杯茶里的糖分,洗净一个鸡笼的石灰,制成二千二百枝火柴的磷,提炼出一匙盐的镁,破爆一架玩具起重机的钾碱,为一只狗除蚤的硫磺。
我们如植物般能生长,又如动物般有脑袋和能活动的躯体。然而,我们是"人类",正如你所说,"懂得观察、分析、欣赏、批评、创造、选择"的人类。
创世记里说,我们有神的形象。从某一层意义上说,我们象神,是神的苗裔,"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当我在星空下,独自一个人思索:"我是谁?我在那里?"这些问题,我这样告诉自己:"我是神所创造的一个人。在整个历史中,在全宇宙里,我深知,我是独特的。"
创世记说:"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人有属地的元素,也有属天的质素,如此成就了奇妙的"人"。人不独是万物之一,且是万物之灵,在上帝与万物之间,有其特殊的地位。
西方哲学家以"理性的"、"政治的"、"会创造文化的""会用工具的"、"会笑的"这些特质,去界定人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地方。因此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政治的动物"、"人是会创造文化的动物","人是会用工具的动物,""人是会笑的动物"。马克吐温还幽默的说:"人类是唯一刷牙的动物,也是唯一须要刷牙的动物。"我们不妨再加上"人是宗教的动物"。
中国着重人的道德心性,人对义理的了解,人心的灵明去分辨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孟子继孔子的仁说,而由人所特有的四端之心去分辨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而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荀子由人心把握义理上而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具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尚书则由人心的灵明而说"惟人万物之灵"。中国人由人兽之辨,君子小人之辨,天理人欲之辨,义利之辨,王霸之辨,进而顺着人的道德心灵的超越要求,展现了人所独有的宗教的向往。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中国传统思想以上达天德为人的最后归向所在,或人的最后关怀所在,即为人之真正本质所在。此最后关怀所在,相通于孔子所言"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之天的境界。
前两封信均与你谈及人心对上帝的直觉原知的问题,意犹未尽。
知道你读过前几年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南美作家马尔克斯的得奖作品《百年孤寂》。其中的人物有很多奇行异能:如有的吃土,有的飞天。这种"魔幻写实"主义作品,影响了好些写作人。我读过一篇小说,就是运用这种魔幻写实手法来处理作者要表达的宗教主题。
话说一位古董商,有个早上,在盥洗室里跟死神打了个照面之后,开始反省自己的生命。少年时代,他是个除了味觉外,感官特殊迟钝的孩了。你必需让他尝一口清新而酸甜的番茄,才肯咬定它是一只番茄。到他有强烈的求知欲年纪,家里许多东西都遭了殃。譬如桌布缺了角,女佣的辫子忽然掉了尾巴,祖母整瓶花露水不见了,却从他孩子口里传出味道来。祖父于是劝他试试上帝的启示。"第一缕阳光洒在你手臂上,那缕阳光最甜;最后一柱阳光射在你背项上,是最苦的。"以后太阳爬出来的时候,他便第一个跑出天井,伸出手臂,用舌头去舔,便感觉到甜味。从此,他开始运用其他感官。能预知明天下雨和黄牛害病,还能用鼻子替九叔买到一块收成颇好的薯田。祖父死后,少年远走他乡。多年之后,成了一个颇有名堂的古董商。他少年时代的特殊感官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家乡流传着一位有特殊感官的少年人的故事,在他记忆里,好象也曾经认识这样一位少年人,不过由于不合情理,他断定是出于自己的幻想。古董商只相信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他从酸烂残旧的买卖当中去建立财富和精神。你若有胆量告诉他,第一缕阳光是甜的,他必然不顾身份地位,往地下吐上不屑的一唾。有亲戚说他少时喜欢咬人啃东西,他还想过用法律途径惩治毁谤他的人。直到一个早上他遇见死神,才知道可笑可怜的是自己。
作者以灵活的想象力,运用少年种种奇特的行为,作为对上帝直觉原知禀赋的象征。此种禀赋原是沉睡的,经祖父启发而苏醒过来,开始对上帝启示敏感。他成为古董商后,此种禀赋复归淡没,直到死神出现,才复苏过来。
这是一篇颇为用心的宗教小说。如果你有兴趣,我会寄给你细看。
你一个人在星空下,独自徘徊思索时,发出这一连串的问题:"我是谁?我从那里来?要往何处去?我生命的意义何在?"但愿你藉着启示,更加认识自己和自己所处的地位,知道人生的取向和心之所归。
再谈。
慕华
校对 琳、孟
美编 福
《给国华的信》是李慕华老师与青年国华关于基督信仰思考的书信。采用深入浅出、接地气、通俗易懂的方式去探讨问题。值得特别推荐给对基督文化感兴趣的慕道友们。
慕华写给读者的序言:(点击链接)
《给国华的信》写给读者的自序REVIEW
◆◆往期回顾小小赞赏,大大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