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 对 | 琳、孟
美 编 | 福
关注QT灵修公众号,请搜索:lxrj2016
信 任
张远来
《孔子家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讲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因兵荒马乱,旅途困顿,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日没吃下一粒米饭。
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拿来煮饭。
饭快煮熟时,孔子突然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些白饭往嘴里塞,孔子当时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责问,不过已经心生疑惑。
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吧!”
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先吃一口了,不可以祭祖先了。”
孔子问:“为什么?”
颜回涨红脸,嗫嗫地说:“刚才在煮饭时,不小心掉了些染灰在锅里,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先吃了。”
孔子听后,恍然大悟,愧疚地说:
“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孔子家语》卷五“困厄”第二十)
翻译成白话就是:“人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即便是眼睛看到的仍不一定可信;人依靠的是心,可是自己的心有时也依靠不住。学生们记住,了解一个人是多么不容易呀。”
颜回偷食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信任的重要。这个故事有个完美的结局,孔子心里对颜回的误会消除了,增加了对颜回的认识和信任;而颜回也没有因为老师的怀疑而被莫名冷落,或者因为直接的指责误会而心灵受伤。可以说,颜回偷食的故事中师徒二人的处理都十分智慧,孔子没有因为亲眼看见颜回偷食而义正言辞地立刻指责,就像圣经中的以利,“看到”哈拿在会幕门口嚅嚅私语便断定人家是喝醉了酒,也就立刻横加指责。而是以要求祭祖的方式希望给颜回留有面子地弄清问题原委。这里反映了孔子的慎重,既不愿因为自己亲眼得见而就此定论,留下心中的误会;也不愿当年斥责给颜回难堪,伸张正义。以要求祭祖之名查证,也给颜回悔改和证实自己的机会,实在是高明。
而颜回呢,也心灵坦荡纯洁,没有掩饰自己的小错:“煤室入甑”,即碳灰掉到了锅里而欺哄孔子,若那样支支吾吾,掩饰小错,抑或者自以为心灵坦荡,便自命清高,就是不愿坦诚表白,就会最终酿就更大误会。是颜回的诚实坦荡挽救了老师对自己的信任。最终用自己的诚实、纯洁和坦荡为自己赢得了信任。
两个智慧人的误会最终成了一段历史佳话。但现实生活中误会恐怕不都是这样的结局了!试想,若孔子就此对颜回心生结论(圣经所说的论断),就此对颜回冷落排挤,或者当面直斥,不给面子。而颜回也对自己的过错遮遮掩掩,试图以小谎遮阴小错,最终必会酿成更大的误会和不信任。
正如孔子所言,有些东西你看到了也不一定是真的,你心里所依恃的也不一定是确定的。如此看来,维系信任,还是需要坦诚,给他人留面子,和不要妄下结论,哪怕是在我们心里。
校 对 | 琳、孟
美 编 | 福
关注QT灵修公众号,请搜索:lxrj2016
【深度】基督徒当如何选对自己的职业?这十个圣经原则你不可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