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粽”有千般滋味,这样吃才更营养健康

健康湖北 2020-02-21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这一天里,人们不仅举办龙舟竞渡、挂艾草、挂菖蒲、给家里的孩子佩戴香囊等传统节日活动,还有食粽子、喝雄黄酒等传统饮食习俗。



每逢节日,因为饮食过量而导致胃肠不适的患者就会急剧增多,特别是在端午期间,因为吃粽子引发的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在美食与健康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让大家快乐过节呢?

我们请到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的专家张晓云,来给大家谈一谈。


对糯米的误解

老百姓普遍认为粽子的主料是糯米,糯米不容易消化,吃了容易积食、肚胀。其实这是对糯米的一种误解。


糯米主要成分是淀粉,其中支链淀粉含量较多。由于支链淀粉分支多,在加热时更容易被水解和糊化,也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而粳米的支链淀粉含量明显少于糯米。


因此吃同样一碗米饭,糯米比粳米更容易消化吸收,人体的血糖升高也会更快。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应尽量少吃糯米。


吃粽子为什么容易积食

既然糯米更容易被消化吸收,也许有人就会问了,为什么我们吃糯米做的粽子反而容易积食呢?


其实罪魁祸首不是糯米,而是来自粽子致密包裹的结构。被碾压包裹得密密实实的粽子,如果不细细咀嚼就吃进胃里,将难以与消化液充分接触,造成消化不良。

另外就是进食量的问题。正是由于前面提到粽子有致密的结构,因此几个普通大小的粽子换成同等重量的白米饭就会有两大碗了。而任何食物吃得过量都会引起消化不良。


因此,在吃粽子的时候要注意估算,尽可能与同等重量的主食相替换,才不会导致进食过多。老年人、儿童和胃肠功能弱的人要少吃。


美味的馅料问题多

目前甜粽子的馅料主要以枣泥、豆沙为主;而咸粽子的馅料主要以火腿、蛋黄、瘦肉为主。



大枣是很好的食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但经过加工做成枣泥后,维生素C含量大量减少;红豆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蛋白质,但是味道寡淡,需要添加大量的糖来增加口感,使热量增加过多。


咸粽子为做出鲜美的味道,馅料里会添加大量的动物油和盐。这就导致部分粽子集高糖、高脂、高盐于一身。

虽然各种粽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问题,但是作为应节食品,我们更应该关注于如何吃才能更健康。


首先,淀粉类食物放凉都会老化,表现在口感上就是变硬,因此粽子一定要趁热吃。



其次,粽子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肉粽还会含有脂肪、蛋白质,因此吃粽子的同时要搭配新鲜蔬菜,保证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以达到营养均衡的目的,同时也会降低粽子的进食量。


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确实进食过多,不妨饭后慢步走30分钟,做到吃动平衡,“慧”吃“慧”动。 


粽子虽好 特殊人群谨慎吃

粽子美味,但随着如今生活水平提高,由于饮食过量而导致的各种慢性疾病发病率持续升高。



因此,在吃糯米食品时也应加以注意,我们请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专家陈超刚,林秀红告诉我们哪些人群不宜多吃。


超重、肥胖者

超重、肥胖者也应限制种类并控制进食量。尽量避免选择含有肥肉、五花肉、高油脂馅的粽子,或不吃馅。



进食时细嚼慢咽,每餐不超过一个粽子,在还没有饱腹感的时候再多吃些蔬菜,通过摄食低能量的蔬菜及时获得饱腹感,减少高能量食物摄入,还能摄入大量膳食纤维,帮助减重或降脂。


血脂异常、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或胰腺炎患者

血脂异常、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等)或胰腺炎患者也应避免吃肥肉粽、猪油粽、咸蛋粽和高油腻粽子。


否则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血管的负担和缺血程度。 



慢性肾脏功能不全人群

有慢性肾脏功能不全的人需要控制蛋白质的摄入,推荐吃西米做的水晶粽。


胃肠功能失调人群

胃肠消化功能不好的人注意趁热吃,不宜吃冷粽子,且要细嚼慢咽,尽量选清爽的北方豆沙粽、小枣粽,不宜吃太油腻的肥肉、蛋黄粽子。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糯米食品,因糯米会刺激胃酸分泌,可以先吃一些少油的绿叶蔬菜、水果帮助肠胃蠕动,选择咸味粽子,这样感觉会舒服一些。


幼儿

消化能力尚低的幼儿也适合选择低脂肪的粽子,少量多次吃。低龄幼儿还要注意看护,避免玩闹的时候吃粽子,导致黏性食物堵塞气管。



粽子虽为节日中的鲜品,食之不当也会伤人。即便是脾胃功能健强者,也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



来源:健康报

本转载属于政府公益宣传,对于文字或者图片有异议的,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

万万没想到!吃一次肉=5粒避孕药?这些"内幕"终于清楚了

葡萄皮上有这东西千万别买!里面可能全是虫子…

一不小心,你就成了蚊子喜欢叮咬的那个人!

目前4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你还不来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