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点运动建议,帮助肿瘤患者激活“抗癌”基因!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美中嘉和肿瘤防治 Author Concord Medical
在防癌、抗癌的众多方法中,运动是挺容易被忽略的一个,也许是因为运动带给身体的改变很不容易被察觉,不像食物能给我们带来饱腹感,药物能让我们体会到疗效与副作用,运动的“存在感”似乎只有时有时无的汗水和肌肉酸痛才可证明。
既往不少大型观察性研究证明了运动对于防癌、抗癌的积极作用,但这其中的缘由我们却知之甚少。近期,研究人员发现了运动与防癌抗癌的一个奥秘:运动可激活P53等抑癌基因,降低试验小鼠的肝细胞癌发生率!
文章首页(图片来源:Journal of Hepatology)
运动是如何降低小鼠癌症发生的?
久坐不运动,不仅导致“一胖毁所有”,糖尿病、脂肪肝、癌症的发病风险也会因此上升。肥胖和2型糖尿病“贡献”的人类肝细胞癌的发病风险是其他原因的3倍以上,并且能够加速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小鼠肝癌的发生。
不少研究都提示运动与肝癌风险降低有关,但这背后的机制还有待探究。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探索。
图片来源:Pixabay官网
研究团队采用了肥胖/糖尿病模型小鼠,并用化学致癌物DEN诱导小鼠肝癌发生,随机分配让小鼠不运动/运动(在转轮中跑步)。在实验12周和24周对小鼠进行分析,包括细胞层面的情况及肝癌发病情况。
12周时,运动组小鼠的胰岛素水平(p = 0.03)得到改善,血糖、脂肪肝和肝损伤也因为运动得以改善。
细胞层面的分析更是大有发现:运动使小鼠体内异常的肝细胞数量更少(p = 0.04),显著减少Ki-67阳性肝细胞的数量(p <0.0001),明显提升p53抑癌基因及其下游抑癌基因p27的表达水平。
24周时,运动组小鼠的肝癌发生率显著低于不运动组小鼠 (15% vs. 64%, p <0.05)。
那运动可降低肝癌发生,是因为运动直接作用?还是因为运动改善了肥胖而间接导致呢?
研究发现:只通过饮食控制小鼠体重,而不让它们运动,看似达到了与运动一样的减肥效果,但肥胖/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肝癌发病率仍然会非常高,所以是运动直接保护了小鼠的健康。
运动会降低肝癌发生的原因,除了上文提到的p53和p27基因,研究人员还发现,运动有效抑制了“JNK介导的肝损伤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诱导肝癌”这一重要途径。
运动有哪些益处呢?
实际上,运动之于防癌、抗癌的益处远不止如此。
运动后骨骼肌可分泌IL-6、IL-7、IL-15等细胞因子刺激免疫细胞T细胞的激活、NK细胞的产生。而T细胞、NK细胞是人体的警卫队,是“杀死”癌细胞的主力军。
降低癌症发生风险;
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
降低肿瘤患者死亡风险;
改善与高复发风险相关的代谢综合征;
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
都是有研究支持的运动益处。
图片来源:Pixabay官网
肿瘤患者该如何激活抑癌基因?
抗癌,从不是“孤军奋战”的事情,我们要调动身体内的抑癌基因、免疫细胞等“战士”与我们一起抗癌、防癌。运动就是调动它们的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之一!
运动方案应根据每位患者的能力和爱好量身定制,按照《NCCN指南(2020)》的推荐,遵循4个主要原则就可以:
每周至少有150-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或等效组合,在一周不同时间分散进行。
不同强度运动分类(图片来源:美中嘉和肿瘤防治)
每天都做一些一般体力活动,如爬楼梯、把车停在停车场较远的地方,避免久坐。
每周进行2-3次抗阻力训练。
注意:希望开始抗阻力锻炼的患者,如有条件请先咨询受过训练的人员或运动专家。
抗阻力锻炼应兼顾所有主要肌群(胸部、双肩、双臂、背部、核心部位、双腿)。
抗阻力锻炼建议:
频率:2-3次/周;每次锻炼之间间隔足够的时间休息。
强度:2-3组动作,每组重复10-15个动作;当能把10-15个重复动作做3组时,考虑增加阻力。
休息:每组动作之间休息2-3分钟。
图片来源:Pixabay官网
每周至少有2天进行主要肌群的伸展运动,在这些日子里其它运动一样进行。
写在最后
运动益处多,赘述显啰嗦。为了防癌、抗癌的胜利,为自己制定一个喜欢的运动计划吧,实在嫌麻烦,最少要做到每天快走25分钟。
参考资料:
1.Arfianti A, Pok S, Barn V, et al. Exercise retards hepatocarcinogenesis in obese mice independently of weight control[J]. J Hepatol, 2020.
2.Niharika A. Duggal, Grace Niemiro, et al. Can physical activity ameliorate immunosenescence and thereby reduce age- related multi- morbidity? Nature reviews | Immu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