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 | 治肝法在肾病中的运用
中医认为肝肾同源,水涵肝木。肝主疏泄,肾主闭藏,共同维持藏与泄的正常进行,所以肾炎时的蛋白尿、血尿、水肿的形成都与藏泄失调相关。肝主疏泄,调畅一身之气机,气机的调畅与否与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气滞可致水停,气滞水停是肾病水肿的常见病机;气滞可致血瘀,瘀血是肾病迁延难愈的病理因素之一,所以疏肝解郁是肾病的常用治法,及时正确的疏肝解郁可阻断病情的发展。
此外,肝主藏血,体阴而用阳,易出现肝血虚和肝阴虚,因而养肝法也能用到;肝阴虚易致阳亢,故平肝潜阳亦属常用。
1
疏肝法
在肾病过程中见神情默默、抑郁不舒、善叹息、胸胁苦满或脘腹痞闷、或急躁易怒、脉弦等,方可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若见手足发凉者,可用四逆散加减。曾经治疗一位IgA肾病的患者,用滋肾清利活血止血治疗1个月,血尿无改善,后询及患者有手足发凉的表现,在原方的基础上合用四逆散,血尿很快消失。从这个病例可以看出肝郁对肾病的影响。我们的临床经验表明,一般的肾病患者虽无明确的肝郁见证,也应少佐疏肝之品,可以提高疗效。朱丹溪说“气机一有怫郁则万病由生”。林佩琴说“肝为五脏之贼邪”。
若因气滞而致血瘀,见面色晦暗、唇色发紫、舌暗红或有瘀斑、脉细涩等,可选用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汤之类,或在前述基础上加丹参、川芎、益母草、川牛膝等。
2
养肝法
肾病的过程中若出现胁痛、眼目干涩、视物模糊、月经量少、肢体麻木等肝血不足,或见烦躁潮热等肝阴虚损表现时,宜用养肝法。肝血虚者可用四物汤加枸杞、淮牛膝、木瓜等;肝阴虚者可用杞菊地黄汤加减。若病人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瘙痒、肌肤甲错等,为血虚风燥所致,可加刺蒺藜、白癣皮、荆芥、防风等。
3
平肝法
肾病的过程中出现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者,需用平肝法,肾性高血压、尿毒证患者常用。证候表现有头晕头痛、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腰痛膝软、颜面潮红、血压升高、舌红少苔、脉细数等。方如加味建瓴汤、镇肝熄风汤等、羚角钩藤汤、天麻钩藤饮等可供选用。
其中阴虚阳亢,水不涵木者选用镇肝熄风汤(淮牛膝、赫石、生龙牡、龟板、白芍、玄参、天冬、川楝子、茵陈、生麦芽、甘草);阴虚阳亢,兼有湿热者,可选用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山栀 、黄芩、杜仲、益母草、茯苓、夜交藤、寄生);若在慢性肾衰的过程中浊邪化热,邪热炽盛,内扰肝木,肝风内动,病人出现抽搐痉厥,甚至抽搐而呼吸停止,治宜镇痉熄风,方用羚角钩藤汤(羚羊角、钩藤、桑叶、菊花、生地、白芍、川贝母、竹茹、茯神、甘草)加减;危急者还可用羚角尖清水磨服,以食匙喂之,每次1~2匙,直至抽搐停止2~3天后停用;若属邪热伤阴,虚风内动,表现为手指蠕动、神倦瘛纵、肌肉瞤动、舌光红无苔、脉虚数等,宜选用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等加减。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进入主菜单点击 已发精选 可查看更多“肾病肾虚”,“两性”,“伤寒”,“医案”和对中医讨论的相关文章。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稿请发送至:xiangru66@qq.com
新浪搜索:中医肖相如
觉得不错就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