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养生误区:肾虚并不都能吃腰子、食物的寒热不是指温度
这是我的研究生杨云松(湖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副主任医师、重点学科带头人)写的关于饮食养生存在的一些误区,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欢迎大家讨论,也欢迎大家投稿。
有钱了,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就显得日益重要了。饮食养生因为其安全易行,并且有悠久药食同源的历史,伴随着有钱而盛行。只是有些误区大家要注意。
1
“以脏补脏” 不能滥用
“以脏补脏”确实源于中医,鸡内金可以健胃消食、胃下垂吃猪肚有一定的疗效、雀盲吃鸡肝有一定的疗效(肝开窍于目,吃肝补肝)等,但并不能依此类推。
现在很流行的肾虚吃猪腰子、羊腰子,阳痿的吃牛鞭、狗鞭、最好鹿鞭、虎鞭等,则不一定了。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肾虚是肯定的,但却不能吃太多的腰子,因为必须控制蛋白质的入量,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加速肾功能的损害;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病人很多也表现为肾虚,也不能吃太多的腰子,因为动物内脏嘌呤含量很高,会加重高尿酸血症,加重痛风。
2
食物寒热不是指温度
药物和食物是同源的,既然药物有寒热偏性,食物也应该有。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食物的寒热偏性产生错误认识,导致在饮食养生中出现错误做法。
比如,有人认为把寒凉偏性的食物加热之后使用,就能降低它的寒凉偏性,同样,把温热偏性的食物冷藏后使用,就能减低它的温热偏性。
我在门诊经常见到这样一些病人,它们自知是热性体质,于是,在平日里吃的食物都一定要放凉了吃,他们认为这样才符合自己的体质。结果吃了一段时间的冷食,它们发现自己“上火了”,而且胃肠不舒服,大便不溏泻,反而干结。同样,有一些病人,属于寒性体质,每顿饮食必趁热食用,并且每次食后必大汗淋漓,日久身感寒冷加重,四肢不温,甚者自汗。
病人常常为此苦恼不堪,但多数人却坚持自己的错误做法,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冬季气候寒冷,吃火锅本是为了暖暖身子,但是,很多人担心吃火锅会上火,于是,搭配上了凉啤酒或者冰冻饮品,这样似乎就能避免上火。试问,这是对病人和自己的爱护吗?答案不言而喻。
这些人的错误做法根源在于认识,它们把食物的寒热偏性与温度高低混为一谈。何为食物的寒热偏性呢?它不是指食物的温度来讲的,而是指食物进入人体后,引起机体的反应不同,有的是热性反应,有的则是寒性反应。换句话说,食物的寒热偏性是根据引起机体的寒热反应来确定的,不是依据食物本身温度的高低。“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就说明了人们是怎样发现食物寒热偏性的。
3
食补要遵循三因制宜
大家可能都知道,中医治病要辨证论治,它实质上就是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病情具体对待。就饮食养生来讲,也应该如此。
但在养生保健中,很多人从网络、媒体、报刊杂志上,听说了吃什么对人体有好处,或者看见别人吃什么,自己也就开始使用。还有,看见南方流行吃什么,怎么吃,在北方也很快流行开来,并成为一种时尚。有些人听说吃什么补身体,一年四季都那样吃。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来讲,这样的做法都是不理性的,也是错误的。饮食养生的目的是通过饮食来保养身体,维护健康,这就要求我们所摄入的饮食是对机体有益的。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只有遵循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才能做到。
饮食养生需要因时制宜,它是指要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选用合理的饮食。这是因为四季气候不同,人体所处的外在自然环境有别,身体内环境的变化也是不同的,而食物从体外进入到体内,既要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又要保持内外环境的平衡统一,这就是中医讲的养生之道“顺四时而适寒暑”。所以,春夏秋冬四季究竟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其实自然已经给我们作出了决定,这就是应时的食物,比如夏天就有西瓜,秋天就有梨等。
饮食养生需要因地制宜,它是指要根据地域的不同选用合理的饮食。俗话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环境下成长的人体质是不同的,饮食习惯也不同。不同的体质对食物的需求和耐受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四川人能吃辣椒,但很多北方人就吃不消。北方人能吃生大葱、生辣椒,很多南方人就不习惯。此外,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不同,南方多湿热,北方多干燥,因此,饮食养生也应该有差别。
饮食养生需要因人制宜,它是指要根据人的体质不同选用合理饮食。食物有寒热偏性,对不同的人来说,要根据自身体质摄入相适应的食物。比如,素来体质偏热的人,就适宜吃些偏于寒凉性的食物,而避免多吃温热性的食物,相反,对于素来体质偏寒的人,就应该尽量少吃寒凉性的食物,而适宜吃些温热性的食物。总的来讲,就是要避开对机体不利的食物,使用对机体有益的食物。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进入主菜单点击 已发精选 可查看更多“肾病肾虚”,“两性”,“伤寒”,“医案”和对中医讨论的相关文章。
健康|快乐|自由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稿请发送至:xiangru66@qq.com
新浪搜索:中医肖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