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凉解表剂”升麻葛根汤既不解表,也不治疹
升麻葛根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方剂学》中“辛凉解表剂”的代表方。
升麻葛根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升麻 白芍药 甘草炙各十两(各6g)葛根十五两(9g)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9g),用水一盏半,煎取一中盏,去滓,稍热服,不计时候,一日二三次。以病气去,身清凉为度。(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解肌透疹。
主治:麻疹初期。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
以上是《方剂学》【1】中升麻葛根汤的主要内容。但从升麻葛根汤的组成分析,不能得出其有解表和治疹的功效。
疹不是表证(发生机理)1
疹的临床表现是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的,粟粒状的疹点,高出皮肤,摸之碍手,压之退色。常见的疹就有麻疹。疹是外感病过程中,气分(肺)热盛,热入营血,血热妄行,出于皮肤所致。温病学家常将斑疹作为热入营血证据,如叶天士在《温热论》中说:“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在中医药院校的《中医诊断学》和《温病学》教材中,将“斑疹隐隐”作为热入营分的特征,“斑疹透露”作为热入血分的特征。关于斑疹的形成机理,古今医家都没有疑义,是热入营血的表现。因为斑疹都是气分热盛,热入营血,斑疹也可以同见,所以有时候并不细分。但斑和疹在形态上有区别,在形成机理上也有区别。斑是胃热炽盛,热入营血;疹是肺热炽盛,热入营血。这就是所谓的“斑属阳明,疹属太阴”。显然,从发生机理分析,疹不属于表证。
2
疹的治法是清气(肺热)凉血,不是解表根据疹的发生机理,其治疗方法应该是气血两清,更加明确的表述是清肺凉血。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上焦篇第16条中说:“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发斑者,化斑汤主之;发疹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主之。禁升麻、柴胡、当归、防风、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用银翘散去豆豉(应该再去荆芥)清肺热,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银翘散中本无玄参,故无所谓“倍”)清热凉血,这是疹的正确治法,麻疹也应按此法治疗。显然,疹的治法不是解表。不仅不是解表,而且禁用解表法。升麻葛根汤中的主药升麻、葛根也是禁用药。
3
升麻葛根汤既不解表也不治疹升麻,在《中药学》教材中记载,药性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功效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2】
在临床中,升麻被用的最多的功效是升举阳气,代表方就是补中益气汤;清热解毒的功效也可以用到,如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等也可以用升麻;发表就是解表的功效只见于中药学和方剂学的记载,没有用于临床治疗的代表方和例子;透疹的功效所举的例子就是本方升麻葛根汤,这个方也只见于方剂学,没有实际运用的例子,《中医儿科学》教材中麻疹的治疗也没有用升麻葛根汤。
升麻在《神农本草经》的记载为:“味甘、平。解百毒,杀百精老物殃鬼,辟温疫、瘴气、邪气、蛊毒。”在《名医别录》的记载为:“味苦,微寒,无毒。主解毒入口皆吐出,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没有辛味,没有和治疹有关的内容。
张仲景用升麻的方也很少,《伤寒论》中只有麻黄升麻汤。麻黄升麻汤证是肺热脾寒证,用升麻的目的应该是清肺热,肯定不是解表,也不是治疹。《金匮要略》中有升麻鳖甲汤,本方治疗阴阳毒,显然,用升麻的功效是解毒,肯定也不是解表,也不是治疹。
葛根,在《中药学》中的记载,药性甘、辛、凉;归脾、胃、肺经;功效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3】
《中药学》中列举的与解表有关的代表方有柴葛解肌汤、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其中,柴葛解肌汤主治三阳合病,方中有羌活、白芷是典型的辛温解表药,如果有解表的功效,也不是葛根的作用;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用葛根是为了治项强,不是解表,因为有麻黄、桂枝。与透疹有关的代表方还是升麻葛根汤,上面讨论升麻的时候已经述及。
《神农本草经》记载:“葛根,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名医别录》记载:“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胁风痛。”没有治疹的功效,《名医别录》认为可以解表。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用葛根的方有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桂枝加葛根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其中,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用葛根的目的是升津液以濡养经脉,治疗项强;葛根汤和葛根黄芩黄连汤用葛根是为了升津止泻。显然,都和解表、治疹没有关系。《金匮要略》中有葛根汤,用于治疗刚痉,葛根的功效还是升津液以濡养经脉。
温病学家中,叶天士认为斑疹是温病热入营血的表现,治疗方法为“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叶天士虽然将这一治法称为“透斑”,但所用药物主要是清热凉血之品,并不是后世所说的辛味宣散的药物。在叶氏的《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疹也不用升麻、葛根。
另一位温病学家吴鞠通关于疹的病机和治法方药已经在上面介绍了,认为升麻、葛根等具有升发作用的药是禁忌,提出用银翘散去豆豉加清热凉血药,为临床所常用。
余师愚是温病学家中治疹的专家,著有专著《疫疹一得》。在《疫疹一得》的疫疹诸方中,前三方为败毒散、凉膈散、清瘟败毒饮。在败毒散的方后注:“疫症初起,服此先去其爪牙,使邪不盘踞经络,有斑即透,较升、葛、荆、防发表妙多矣。”显然,余氏也是不用升麻、葛根的。
从组方分析,方中用升麻、葛根,这两味药最主要的功效是升提,其次是清肺胃热,白芍、炙甘草的配伍,就是芍药甘草汤,可以滋阴柔肝缓急止痛,用于阴虚经脉失养的拘急疼痛有效,特别是葛根、白芍、甘草同用,对肌肉痉挛性疼痛效果肯定。根据药物组成,不能得出升麻葛根汤可以解表、治疹的结论。
参考文献:
【1】李冀主编.方剂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7
【2】钟赣生主编.中药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82
【3】钟赣生主编.中药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83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进入主菜单点击 已发精选 可查看更多“肾病肾虚”,“两性”,“伤寒”,“医案”和对中医讨论的相关文章。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稿请发送至:xiangru66@qq.com
新浪搜索:中医肖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