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不是具体的病因
六淫之中,在《黄帝内经》里出现频次最多的是“风”,《内经》中甚至还有“风论”专篇。仅在这一篇中,风邪所致疾病就有寒热、热中、寒中、疠风、偏枯、肝风、心风、脾风、肺风、肾风、偏风、目风、漏风、内风、首风、飧泄、泄风、胃风等,从病症特点来看,既有外感,也有内伤。可见,在《内经》中,“风”邪的内涵具有无限泛化的倾向,这就导致了在理论上和临床运用上的混乱,甚至出现了风邪的阴、阳、寒、热属性之争。我认为“风邪”不是独立的病因。
1 “风邪”泛指外邪
在《内经》中,“风邪”很多时候是指一切外感病邪,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的“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邪风之至,疾如风雨”,以及《灵枢·五变》的“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都是一切外感病邪的统称,而非具体病因。
《中医内科学》教材认为“感冒”的病因为“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无疑,这里的“风邪”也是外邪的总称。
2 “风邪”是其他病邪致病的条件而非独立病因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说“凡寒、湿、燥、热诸邪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认为其他邪气只有借助风邪“其性开泄”、“无孔不入”使腠理疏泄开张的特点,才能趁机依附而入,侵犯人体。由此可知,所谓的“依附”,其实只是其他“五邪”致病的条件。这种理论并没有实际意义,比如麻黄汤证,就是外感寒邪,治疗就是解表散寒,却要将其称为“风寒表证”,将其治疗称为“发散风寒”。显然,麻黄汤证和“风”没有关系,麻黄汤也不是“祛风”的方。这些都是“风”的概念泛化造成的理论问题,需要纠正。
3 现代中医学中“风邪”非春季之主邪
在《黄帝内经》中,风为春季的主气与主邪。到了南宋,郭雍则认为凡是发生于春季的外感热病,都称为温病。随着后世新感温病学说的兴起,春季的主要外感病因就成了“温邪”,而春季之外的其他四季——夏、长夏、秋、冬,其主要外邪却依然是暑、湿、燥、寒。可见,现代中医病因学中,没有了“风邪”对应的季节。
4 “太阳中风”是证不是病因
从临床治疗来看,《伤寒论》中太阳病的主要方证是太阳伤寒的麻黄汤证和太阳中风的桂枝汤证。伤寒和中风是证的概念,不是病因的概念,伤寒的临床表现是“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中风的临床表现是“恶寒发热汗出脉浮缓”。二者的差异可以从病因和体质两方面来考虑,伤寒可能是感受的寒邪较重,病人体质较强壮;中风可能是感受的寒邪较轻,病人的体质较虚弱。虽然可以认为中风是“恶风”的,伤寒是“恶寒”的,但二者也还是只有程度的区别,本质是相同的。“恶风”的表现是有风则恶,无风则安;“恶寒”的表现是虽然身居密室,仍然凛凛恶寒。可见二者的本质都是怕冷,而且都不会因为加衣被所减轻,只是怕冷的程度不一样。再则,《伤寒论》中恶寒和恶风本身就没有区别,如第12条桂枝汤证的原文中就是“啬啬恶寒,淅淅恶风”并提的。
5 “祛风”药其实是“散寒”药
现在所谓的“祛风”药,其实是“散寒”药。如独活、防风、川乌等,都是典型的散寒药。
所以,六淫中的“风”不能作为病因独立存在。
《外感病初期辨治体系重构》在第四章对病因理论进行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