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暑的本质是热

2015-10-30 肖相如 肖相如频道

暑邪是“夏至之后,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据李今庸先生对“暑”字的考证,“暑”字的本义就是“热”。但从临床实践来看,“暑”是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有季节性,即“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暑只在夏季才有。第二,暑比其他时间的热在程度上要重,所谓“盛夏酷暑”,证之临床,感受一般的热邪,初期是在肺,即“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表现为银翘散证或桑菊饮证,感受暑邪,初期则在阳明了,所谓的“夏暑发自阳明”,表现为白虎汤证。第三,暑多挟湿。夏季因为天气炎热,蒸腾地表的水气,使空气中的湿度增加,容易形成湿热的环境,致病往往也是热与湿并见,因此也有人将其称之为“暑湿”。

所以在现行的六淫病因中,“暑”应附于“热”,不必单列。

如果暑挟湿则可见“恶寒”,显然,导致“恶寒”的原因是湿不是暑。《方剂学》中将香薷散(香薷、扁豆、厚朴生姜汁炙热)作为祛暑剂,显然是矛盾的,暑本为热,香薷散全是辛温的药,怎么可能以热解热(暑)?香薷散其实是用于治疗在暑季感受了寒邪,即所谓“夏月之用香薷犹如冬月之用麻黄”。

《外感病初期辨治体系重构》第四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