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医研究生?
我自己经历过完整的研究生教育,对研究生的教育过程并不陌生,尽管如此,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导师并不容易。
一、信念
如果没有对中医坚定的信念,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医生是不可能的。学生的信念从哪里来,来自于导师。如果导师专心专意的读书、教书、看病,上课受欢迎,看病疗效卓著,学生的信念自然会坚定。要带好研究生,导师首先要成为合格的医生和老师。所以我不做与中医无关的事,不谋求与中医无关的名利,做一个受人尊重的纯粹的中医,就是为了给学生传达信念,导师的风骨是能被学生传承的。
二、境界
医生的职业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和生命,除了要求医术,还需要崇高的境界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无论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原序,还是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体现的都是崇高的境界和大医情怀。作为研究生的导师,要用这种标准来要求自己,也要用这种标准来要求学生。
三、方法
中医的理论本身不规范,加上学说众多,各种学说之间互相矛盾,如果没有明师指点,很容易舍本逐末,不得要领,甚至误入歧途。导师要为学生指明方向,提供正确的学习方法。总结古今名医的成长经历,不外读书和临证,特别是读经典。我对研究生的具体要求是熟读《内经》,背熟《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跟我出门诊。我的学生经典和临床都比较好,他们毕业后无论是在医院,还是自己开业,都能很快的打开局面,得到患者的认可。
四、爱心
医学是仁慈的事业,没有仁爱之心不能成为好医生。爱心也需要强化和培养,老师首先要爱学生。2005年我有二个研究生招生计划,有一个保送生,剩下一个名额还有几个考生报考,其中一个考生腿有残疾,我招了这名残疾学生,因为我认为不这么做会于心不忍,于心不安。他的到来也受到了同门们的欢迎,同门之间也更加团结,互相关爱。
欢迎大家分享文章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