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国家公祭日 | 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17-12-13 京审会计师事务所



 

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

凝聚力量

奋力拼搏


砥砺前行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扶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是为了现在和未来的不忘却纪念。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地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国行公祭

祀我殇胞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制定该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2015年12月13日,是第二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10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各界举行各种形式的悼念、和平法会、烛光祭等活动祭奠30万遇难同胞。


2016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现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全市主城区范围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应当停驶鸣笛致哀1分钟,道路上的行人和公共场所的所有人员也同时就地默哀1分钟,致哀1分钟后恢复正常。

形式影响

国家公祭日是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体现的是对群众的尊重,是对生命的敬畏。而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奠祭,也表明抽象的国家已经拟人化,国家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正与普通人情相融,因此,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表明国家政治的世俗化、平民化,体现了政治文明的进步。

国家公祭日,我们将聚集在一起,以沉重的心情缅怀逝者,但我们知道,这不是在宣泄情绪,不是在倡导民族复仇,而是提醒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超越了个体、家庭和小圈子,也超越了血缘、社交圈与乡土的情感,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是共同在悲痛,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义务。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让民族精神提升,让我们更加爱国。


 

1937年12月13日

这是南京永远无法忘却的伤痛记忆

它以血腥弥漫的残酷写进历史

曾经美丽繁华的古城

一夜之间变成人间地狱

他们

经历过地狱

只有经历过地狱的人

才知道

和平有多么美好


幸存者专访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马继武:15岁当面怒骂日本军官

1937年,马继武15岁,一家七口住在长江路梅园附近的一处出租房中。马继武是家中长男,有一姐一妹及两个幼弟,父亲是教书先生。日军攻入南京前的两个月,全家在父亲一个学生的安排下搬进了金陵中学安全区,直到1938年3月安全区撤销。

日军进城的第二天,马继武顾不上母亲劝阻,坚持从安全区回了趟家。“我记挂着家里的米啊衣裳啊,想带一点回去。12月的天,待在安全区里又冷又饿。”不料刚走不远,马继武就遇上了日本兵。“那人是个军官模样,骑着一匹黄骠马,当街叫我站住,问我上哪儿去。我假装乖乖站定答话,其实早就偷偷瞄好了一条路准备逃,然后趁他不备突然抬头大声咒骂了他一句,骂完掉头就跑。”回忆起自己年少时的那股“牛劲儿”,马老也有些忍俊不禁:“那时候年纪还小,可能还没开窍吧,都不知道什么叫害怕。”

那天马继武从建邺路、旦桥市(现南京秦淮区内桥附近)一路往家走去,仅仅四五里的路程,目之所及却令他惊骇不已。“一路尸横遍地,好多已经是身首异处了。那天还下着毛毛雨,血水顺着雨水蜿蜒,空气中尽是腥味,那才是真正的‘血雨腥风’啊!”



在安全区住下不久,“安全区”并不“安全”成为难民们心照不宣的事实——日本兵经常前来抓人,或拉青壮年做苦力,或绑姑娘去慰安所。“现在想来,自己算是幸运了。”那一回,马继武被抓进梅园新村附近的一个兵营,被勒令为日本兵烧火做饭。“煮饭的铁锅很大,一次需要用上一斗米。我力气小也不会烧,下边的饭糊了,上面的米还没熟。”为此,马继武被绑在树上,遭来日本伙夫用皮带一顿猛抽。烧饭用的柴火用的是倒塌房屋的木头,被掳来的小伙子们要自己去捡木头回来做饭。马继武正是利用一次外出拾柴的机会,趁监视的伙夫不注意,顺利逃出了魔爪。

从难民区返家后,马继武开始拾煤炭卖钱养家糊口。17岁时,马继武在炒货店当起了学徒,转瞬就是3年。抗战胜利后,他先经朋友介绍到陆军医院(现八一医院前身)工作,后于1946年下半年顺利考取了国民党电报局。1953年,马继武调职邮局,开启了30年的邮递员生涯。

解放前一年,马继武与相差7岁的妻子成婚,陆续有了两儿两女。如今,已经64岁的三儿子负责照顾二老的一日三餐。他透露,父亲其实是位“养生达人”,还自创了一套养生功。“也不算自创,就是自己结合资料,编了几节有氧操。”马老挺谦虚:“我从1982年开始有氧练习,坚持了30多年。”


我们无法追赶时间

只能目送时间远去

可是历史和历史中的他们

永远不会泛黄褪色

就像一位幸存者说过的那样

“我们诉说

并不是为了延续仇恨

只是想还原历史的真相

以此警醒世人

这样的历史

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不要重演

和平,真好”




京审会计师事务所

微信号:cpa800-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