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信号 qiangguangzhong 功能介绍 强光中,1989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近30年来,一直致力于中西文化比较方面的研究工作,曾在《安徽大学学报》等杂志发表哲学论文多篇。2011年出版学术著作《全球史观下的孔子学说》一部,《全球史观下的人类文明》即将出版。 战国时代,不仅是群雄争霸、血流遍野的战乱时代,也是各种形式的社会政治实践之花竞相绽放的时期。可能受到墨家、农家思想影响、发生在燕国的一次禅让制政改试验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扼腕长叹的历史事件,它虽然以惨痛的失败而告终,但却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 中国古代的禅让制是怎么来的呢? 人类在氏族公社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组成一个部落的人群为了生存,实行氏族民主制,一切大事由氏族成员共同决定。人的生存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部落首领必须由成员中最有生存能力并且能有能力解决部落生存问题的人担任,因而,对于那个时期的人类来说,没有民主就意味着死亡。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晚期,剩余产品大量出现,部落规模越来越大,不同部落组成部落联盟,争夺部落(联盟)领导权的问题因而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许是没有多少特权可言,而且还要承担部落生存与发展等诸多方面的责任,部落(联盟)时代的领导权往往都是相对文明的方式实现权力交替的,禅让制就是其中最为古代中国人所称道的一种形式。所谓禅让制,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它是在位君主自愿进行的一种政权交接形式,通过选举继承人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从而以禅让形式完成的政权更替。中国远古传说中的禅让制由尧帝传给舜帝,再由舜帝传给禹帝,然而,当禹将首领之位再传给其子启的时候,中国社会性质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此开启了“家天下”的序幕。 从民主制到禅让制,从禅让制到世袭继承制,历史的脚步是不可逆转的。虽然人们幻想回到禅让制的美好政治理想之中,但现实中的禅让制却是难以实现的,当人们一意孤行要去追寻这一梦想时,所要付出的往往是难以承受的血的代价。 让我们走进战国中期的燕国……   燕王哙效仿传说中尧舜禹的禅让,把王位让给国相子之的事件,发生于前318-前314年之间。这在当时是轰动天下的一件大事。基本事实见于《战国策•燕策一》和《史记•燕召公世家》,两处文字大同小异。《孟子》、《庄子》、《韩非子》等诸子典籍中亦有记载或评述。 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   燕哙既立,齐人杀苏秦。苏秦之在燕,与其相子之为婚,而苏代与子之交。及苏秦死,而齐宣王复用苏代。燕哙三年,与楚、三晋攻秦,不胜而还。子之相燕,贵重,主断。苏代为齐使于燕,燕王问曰:“齐王奚如?”对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对曰:“不信其臣。”苏代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于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遗苏代百金,而听其所使。 鹿毛寿谓燕王:“不如以国让相子之。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让于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燕王因属国于子之,子之大重。 或曰:“禹荐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人为不足任乎天下,传之于益。已而启与交党攻益,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于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也。”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于子之。 三年,国大乱,百姓恫恐。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将攻子之。诸将谓齐湣王曰:“因而赴之,破燕必矣。”齐王因令人谓燕太子平曰:“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明父子之位。寡人之国小,不足以为先后。虽然,则唯太子所以令之。”太子因要党聚众,将军市被 围公宫,攻子之,不克。将军市被及百姓反攻太子平,将军市被死,以殉。因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孟轲谓齐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燕君哙死,齐大胜燕,子之亡。二年,而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燕昭王。   这几段话的意思是说: 燕王哙即位以后,齐国人杀掉了苏秦。苏秦当初在燕国的时候,与国相子之结成了儿女亲家,苏秦的弟弟苏代也和子之交往密切。等到苏秦死后,齐宣王又任用了苏代。燕王哙三年(前318年),燕国联合楚国及韩、赵、魏三国去攻打秦国,没有取胜就回国了。当时子之做燕国的国相,位尊权重,主决国家大事。苏代作为齐国的使臣出使燕国,燕王问他说:“齐宣王这个人怎么样?”苏代回答说:“肯定成不了霸业。”燕王问:“为什么呢?”苏代回答说:“齐宣王不信任他的大臣。”苏代是想用这些话来刺激燕王,使他更加重用子之。于是燕王十分信任子之。子之因此赠给苏代一百镒黄金,任凭他使用。 鹿毛寿对燕王说:“您不如把国家让给国相子之。人们之所以称道尧为君贤德,是因为他把天下让给了许由,许由坚决不接受,因此尧有了让天下的美名而实际上并没有失去天下。如果现在您把国家让给子之,子之一定不敢接受,这就表明您和尧有着同样的高尚品德。”燕王于是把国家托付给了子之,子之的地位就更加显贵。 有人对燕王说:“大禹举荐了伯益,却任用启的臣子当官吏。等到大禹年老时,又认为启不足以担当治理天下的重任,把君位传给了伯益。不久,启就和他的同党攻打伯益,夺走了君位。天下人都说大禹名义上是把天下传给了伯益,而实际上接着又让启自己夺了回去。现在大王说是把国家托付给了子之,但官吏却没有一个不是太子的臣子,这正是名义上把国家托付给子之,实际上还是由太子执政啊。”燕王因此收回三百石以上俸禄的官吏的官印,交给了子之。子之就面向南坐在君位上,行使国王的权力。燕王哙年老不再处理政务,反而做了臣子,国家大事一概由子之裁决。 子之执政三年,燕国大乱,百姓人人恐惧。将军市被和太子平谋划,准备攻打子之。齐国众将对齐湣王说:“趁这个机会出兵进攻燕国,一定能把燕国打垮。”齐王于是派人对燕太子平说:“我听说太子主持正义,将要废私立公,整顿君臣的伦理,明确父子的地位。我的国家很小,不足以做为您的辅翼。即使这样,我们也愿意听从太子的差遣。”太子平于是邀集同党聚合徒众,将军市被包围了王宫,攻打子之,没有攻克。将军市被和百官又反过头来攻打太子平。结果将军市被战死,被陈尸示众。这样,国内造成了几个月的祸乱。死去了好几万人,民众非常恐惧,百官离心离德。孟轲对齐王说:“现在去讨伐燕国,这正是周文王、武王伐纣那样的好时机,机不可失啊。”齐王于是命令匡章率领五都的军队,并且偕同北方边境的士卒,一起讨伐燕国。燕国的士兵不迎战,城门也不关闭,燕君哙死,齐军大胜燕。子之死后两年,燕国人共同拥立太子平,这就是燕昭王。 从上述文字中可以看出,燕王哙让国于子之,整个事件就像是一个精心编织的层层迭进的骗局。第一步是苏代游说燕王,让燕王更加信任子之,苏代因而获得百金贿赂;第二步是鹿毛寿建议燕王效仿尧将国君之位禅让给子之;第三步是有人进一步建议燕王不要学习禹那样的假禅让,应该把治理国家的实权交给子之,子之因而得到全国俸禄三百石以上官员的官印;第四步是拥有实权的子之坐在君位之上行使君权,而燕王哙却成了臣下。 研读这段文字后,我们发现司马迁几乎是全文引用《战国策•燕策一》,而《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游说之士的政治主治和谋略的史书,其风格是重实利与计谋,因而难免有演绎历史的成分存在。比如,苏代收受子之百金贿赂之事,这种纯属两个人私下的交易如何却变成了铁板钉钉的事实?鹿毛寿又是谁呢?这个鹿毛寿被韩非子叫做潘寿,是个无法实证的隐士。而最后建议燕王哙的人更是一个没有姓名无法确指的虚拟人。 从这段文字不仅可以看出,世人眼中的子之是个阴谋家,燕王哙更是一个没有头脑的“七国之愚主”:“王哙,七国之愚主也,惑苏代之浅说,贪尧之名,恶禹之实,自令身死国破,盖无足算!”“其愚至此,尚足论乎?”(朱熹《周易本义》,上海:世界书局,1926,43页。) 事实果真如此吗? 从太史公这段文字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将军市被、太子平与齐国相勾结发动了叛乱,当包围王宫的将军市被攻打子之时却没有攻克,反而倒戈攻击太子平,结果战死。这说明子之在燕国并非完全不得人心,其中定有一些能够转变叛军军心的重要因素。这场战争持续数月之久,死了好几万人,这足以说明拥护子之的军事力量并非弱小的一方。如果没有齐国的入侵,这场战争未必是子之一方的失败。至于齐军伐燕时“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的说法,在国内大乱不止之际,弱小的燕国守军面对强大的齐军更有可能是投降自保的方法而已。 子之为政并没有彻底丧失人心的另一个理由可以从燕人对齐国的仇恨这一点上看得出来。齐国的入侵并没有征服燕国的人心,反而激起了燕人的强烈反抗。燕昭王(专家考证认为,昭王并非太子平)即位后,以“厚币”招贤纳士,谦卑地对待天下名士,一大批贤人归燕。终于在昭王二十八年(前284年),燕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和秦、楚以及赵、魏、韩等国共同谋划,发兵征讨齐国。齐军战败,齐湣王逃到外地。燕军单独追击败逃的齐军,攻入齐都临淄,夺取了齐国所有的宝物,焚烧了齐国的宗庙宫室。齐国城池没有被攻下的,只有聊、莒和即墨三处,其余都隶属于燕国,达六年之久。 如果子之为政之劣彻底丧失了人心,燕国何以能够迅速崛起,并且能够战胜强大的齐国?很有可能的事实是,燕昭王后来的很多的政策继承了子之的做法,燕国的复兴是子之打下了良好的底子。 这虽是一种没有历史根据的推测,但从文献资料中却很难找到子之为政如何丧失人心的具体事例,很难看出他是如何腐朽的人,或者是如何实行暴政的。从别人手中接过王位的子之,必然有过人之处,这是毋庸置疑的。除此之外,他必然还会小心谨慎,励精图治,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这是显而易见的。仅从常识来说,子之能够得到燕王哙的信任,并能让燕王最终将国柄交给自己,非有杰出才能是难以实现的。如果仅仅说燕王哙是“七国之愚主”,那么燕国的那么多的大臣都是同样愚不可及的吗? 子之为人为政是如此的悬疑,没有任何资料可以查证,然而,关于燕王哙的为人,行文刻薄的韩非子却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   燕君子哙,邵公奭之后也,地方数千里,持戟数十万;不安子女之乐,不听钟石之声;内不堙污池台榭,外不罼弋田猎;又亲操耒耨以修畎亩,子哙之苦身以忧民如此其甚也,虽古之所谓圣王明君者,其勤身而忧世不甚于此矣。(《韩非子•说疑》   这段话的意思是,燕国的君主子哙,是邵公奭的后代,他拥有的国土方圆有几千里,全副武装的士兵有几十万;他既不沉溺于同美女的寻欢作乐,也不陶醉于敲钟击磬的靡靡之音;在宫内不修筑池塘台榭,到宫外不骑马打猎;还亲自拿着木镢锄头去整治农田。子哙为民操心而使自己受苦得这样厉害,即使是古代所谓的圣王明君,他们为天下操心而使自己劳苦的程度也不会比他厉害。 从韩非子的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燕王哙的行为似乎受到了墨家、农家等学派思想的影响。他之所以走出禅让这一步,并非是自己的愚蠢,或是被蒙蔽,而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墨家、农家思想的宗旨。作为君主,能够放弃声色犬马的贵族生活,却与劳动人民同甘共苦,燕王哙的事迹在中国历史上实为罕见。 如果这段文字完全是真实的描述,那么,燕王哙禅让的历史事件就要重新认识了。如果我们把目光更加真切地放回到那样一个非常年代,我们就不得不放弃历史上的那些固有的成见,从而得出新的结论。 然而,成者为王败者寇。历史是胜利者或者是倾向于胜利者一边的人写成的。今天的我们所能做的实在太少,似乎只能从战国时代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燕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复杂的国际形势等角度,来分析燕国政改试验为什么会失败了。 燕王哙的禅让代表着战国时代理想主义的政改试验。自夏代以来,宗法世袭制度已延续了上千年,但这种政治体制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尊贤”、“尚贤”的风气逐渐形成了一定气候。儒家、墨家都有这样的思想倾向。特别是墨家创始人墨子甚至提出了“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墨子·尚同上》)的建议。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不少国君产生了禅让的动议。据说在燕王哙之前,曾有魏惠王不止一次提出要传国于惠施。秦孝公在疾病不起之际,也曾提出要传国于商鞅。但由于此二人皆辞不受而未果。 禅让制是氏族民主制与王权世袭制之外的第三种政权交替形式,可以视其为介于民主与专制之间的政权交替形式。作为中国人心目中最为理想的一种政权交接方式,禅让制为什么难于成功地推行开来呢? 首先,禅让制缺乏合法性的理论根据。禅让制在很大程度上是王权拥有者的个人行为,即国君只是从个人喜好出发而把自己的权力授予某个人,不能使这种行为本身具有天下人皆能认可的普遍合理性。没有合理、合法的政权交接形式,就必然导致人们对于国家政权的无序纷争。在王权专制主义者看来,天下是不能共享的。王权世袭制能够以一种先天具有的生物学意义上的血缘关系,使政权的交接具备“天意”正当性、合法性的基础。为了使天下成为某个家族的“家天下”,从商代开始,人们就编织了天与人之间具有某种神秘联系的“天命”说。周代虽然部分地打破了“天命”说,但仍然提出了“以德配天”的论调。 儒家文化十分强调政权交替的天命说,认为天下是不可“私受”的,这在孟子的思想中具有相当典型的代表性。   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 孟子曰:“可。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何以异于是?”  齐人伐燕。 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 曰:“未也。沈同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孟子·公孙丑下》)   这段对话的意思是说: 沈同以个人名义问道:“燕国可以讨伐吗?” 孟子说:“可以。子哙不得把燕国让给别人,子之不得从子哙那里接受燕国。比方说,这里有个士人,您喜欢他,就不禀告君王而私自把自己的俸禄、爵位让给他,那个士人也不经君王同意,私自从您那里接受俸禄和爵位,这样行吗?(子哙)让君位的事,同这有什么两样?” 于是,齐国攻打燕国。 有人问道:“(您)鼓励齐国攻打燕国,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没有。沈同问‘燕国可以征伐吗?’我答复他说‘可以’,他们认为这个说法对,便去征伐燕国。他如果问‘谁能去征伐燕国?’那我将答复他说:‘奉了上天使命的人才可以去征伐。’就好比这里有个杀人犯,如果有人问我:‘这个人该杀吗?’我就回答说:‘可以。’他如果再问:‘谁可以去杀这个杀人犯?’那我就会回答他:‘做法官的才可以杀他。’现在,让一个跟燕国一样无道的国家去征伐燕国,我为什么要鼓励它呢?” 在孟子看来,燕王禅让是缺乏天意的,而子之受让也是缺乏天意的。由于没有法理依据,这种私授(受)天下的行为是要受到惩罚的,所以,孟子认为燕国是可伐的。至于应该由谁去讨伐燕国,那么是要由同样符合天意的国家才能去讨伐,而与燕国一样无道的齐国是不具备这种天意的。 还原这段对话的基本精神,我们就能发现,孟子在主张伐燕的问题上起到了一定作用的,至于他所否认的鼓励齐国攻打燕国这一点上,作为长于辩论的孟子来说,只是一种托辞罢了。因为齐国占领燕国之后遭到了燕国人民的反抗,孟子难于承受道义上的谴责,在人们的逼问下,才编造了以上的说法。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当齐国大臣沈同来请教能否攻打燕国时,孟子作出了十分肯定的答复。如果不主张齐国去攻打燕国,孟子完全可以慎重回答,甚至直接建议齐国不要攻打燕国。即使出现了燕人抗齐的悲剧,善于雄辩的孟子也是绝不会承认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 其次,禅让制无法冲破王权世袭制所拥有的特殊政治利益的罗网。禅让制能够存在下去的可能条件是,拥有君主的特殊地位并不能带来特殊的利益。在王权专制主义社会里,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是任何人无法比拟的。由于有“利”可图,禅让制很难上升为一种基本的政治制度。这一点也正是不为庄子、荀子、韩非子等思想家看好的原因。庄子从远离权力中心的立场出发,清醒地批判了子之接受禅让的行为已与尧舜禹时代大有不同,那时的人们怀有纯真的美好情感,而子之等人的行为往往却是为了假借名义篡夺政权。韩非子强烈批判燕王哙不懂用法、术、势的思想治理国家,让子之等钻了空子:“子哙身死国亡,夺于子之,而天下笑之,此其何故也?不明乎所以任臣也。”(《韩非子·说疑》)子哙最后身死国亡,国家政权被子之夺去了,而自己被天下人所讥笑。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不懂得如何任用臣子啊! 第三,禅让制必然导致国内固有贵族集团的强烈反对。从子之受国三年这一事实来看,燕王哙的禅让在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招致激烈的反抗,子之能够以自己的贤能与政治手段推行改革。从韩非子对于燕王哙从政行为的描述来看,子之推行的改革政策可能来自墨家、农家,也有可能来自法家,或者三家混为一体。不管怎么说,这三家学派的思想都将极大地损害贵族集团的利益。如果仅仅是实践墨家的思想,大家只是多吃些苦而已;如果实行法家“严刑峻法”的思想,就更容易激化与贵族统治集团的矛盾了。随着改革力度加大,必然出现树敌过多,渐渐失去人心,导致各种反对势力借机兴风作浪。这也许正是子之“当国三年,燕国大乱,百官人人恐惧”的根本原因。 燕王哙禅让的行为是否仅仅属于个案行为?我们已不得而知。如果燕王哙只是将政权禅让给了子之,而没有作为一种制度性安排,要求子之必须同样在他年老的时候也要将国家政权禅让给另一个贤能的人,也就是说,子之虽然受让燕王的国家,但将来还要实行王权世袭制,那么,这种禅让的方式就没有政改试验的意义,只能属于一种窃国大盗的行为。 一种政权交替方式比另一种政权交替方式更能适合一个国家,最终取决国家能否强盛,人民能否幸福,而燕王哙禅让子之的改革试验未必一定能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此外,即使国内形势能够得以稳定,国际上的矛盾也是战国时代的诸侯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子之的政权正是在国内外敌对力量互相勾结下被推翻的。 强光中, 1989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省哲学学会会员。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人类文明比较研究工作,2011年出版《全球史观下的孔子学说》一部,已被台湾“中央研究院”、上海社科院、中国科大等数百家图书馆收藏。80余万字新作《全球史观下的人类文明》即将出版发行。所创建的“强光中的哲学博客”(http://qianggz.blog.ifeng.com)是凤凰文史名博,因思想深刻、特色鲜明而长期受到学界重视。欢迎添加强光中微信号:qianggz123.公众号:文明比较(qiangguangzhong) ∣韩非子系列∣∣如何解读韩非子的悲剧人生?  ∣大秦帝国之所以短命的文化根源是什么?∣荀子系列∣∣文字狱∣∣等级制度的强大生命力∣ ∣庄子系列∣∣人过四十才识庄?∣人应该如何面对死亡?  ∣孟子系列∣儒墨争鸣∣伟大的辩论家抑或诡辩者?∣人的浩然正气是从哪里来的?∣ ∣墨子系列∣∣墨学是如何衰微的?∣《墨经》向今天的我们昭示了什么? ∣哲学(史)∣∣构建全球史观下的大思想史:哲学史领域的文明话语权之争∣当代中国青年为什么学不好哲学? ∣历史∣∣公元前841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殷墟启示录∣ ∣基督教∣基督教的世界为何是平的?∣ ∣中国崛起系列∣中国崛起的世界性意义 ∣中国崛起背后的基因密码 ∣ 赞赏 人赞赏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